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朱明伦 王军华:打造数智时代立德树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4-12-27
字体: 打印
分享: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新动力,标志着数智融合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数据的数字化仅是基础,其智能化分析与价值挖掘才是关键。教育改革因此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更新,涉及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层次变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利用数智技术更新教育手段,更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构建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生态系统。 

  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的基本原则。在数智时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数智时代本身也遵循着特定的技术演进和社会发展规律。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智能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为教育领域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数智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隐私泄露、就业结构变化,甚至引发社会伦理问题。因此,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必须始终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确保技术的发展服务于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智技术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正孕育着一个开放而包容的育人新生态。教育主体从“师—生”二元教学结构向“师—机—生”三元互动模式转变,教学方式从“标准化的教”向“个性化的学”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主体。只有将学生置于教育生态系统的中心,才能确保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创新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三是必须彰显教育战略属性。进入数智时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以支撑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因此,构筑数智时代立德树人新生态,必须彰显教育的战略属性,以确保教育能够适应并引领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的实施路径。构筑适应数智时代发展的教育新生态,需要对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功能与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性重构,以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全面优化和升级。一是构建智慧教育环境,筑牢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智慧教育环境通过集成先进的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为教育提供支持。比如,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等,都是这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二是整合数智教育资源,融汇生态系统的源头活水。数智教育资源为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而灵动的养分。通过开发和整合各类在线课程、电子教材、互动软件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这些资源的共享和更新,保证了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此外,数智教育资源的融汇,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学习平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创新数智教育方法,发挥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教育方法的创新是调节生态系统各项功能的关键所在。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策略,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支持。比如,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教师可以追踪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习惯,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再比如,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互动和表现,自动调整教学难度和路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四是优化数智教育评价,完善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是完善教育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设计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考核,扩展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全面评估。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方法,如同伴评价、自我评价、项目式评估等,从而更全面地捕捉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发展。过程性评价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收集数据,为教师提供实时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促进教育实践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的保障体系。一套坚实有效的保障体系对于构筑新生态至关重要,可以确保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确保教育活动能够在一个稳定、公平、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制度保障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质量监控、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这些都是确保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石。二是强化队伍保障体系。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至关重要的是,队伍保障体系应重视对教师在信息和智能技术方面的持续培训与专业发展,确保教师团队能适应数智时代教育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 

  王军华,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朱明伦,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任、易班总裁  

  来源:《解放日报》20241227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