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张银爽:全方位网络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12-27
字体: 打印
分享: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过程、多领域的,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技术,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战略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推进教育数字化、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进入了崭新的战略机遇期。青年是互联网社群的主要群体,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掘数字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和应用场景,找准提升数字思政引领力的有效着力点和重要生长点,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将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习型社会、智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行动支撑”。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教育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围绕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的现实需要,切实将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课题,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关键抓手。 

  作为全国高校最大的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网络互动社区“易班”,是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最佳实践阵地。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要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推动易班的全国共建,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易班发展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推进数字空间拓展,充分发挥智能服务功能,深入分析用户数据要素,创设拓展数字场景应用,着力从制度完善、品牌培育、组织保障等方面出发,不断推进网络育人体系升级,实现学生工作与“易班”平台在载体空间、内容呈现及思维理念的多维融合,成为学校网络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亮点工程。学校连续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全国优秀易班共建案例”“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 

  围绕“三全育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育人机制 

  作为学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立信易班自成立以来,党委高度重视,思想统一、系统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制订出台易班建设“1+X”制度体系,形成以“服务”为理念、“校院共建”的网络育人模式。学校成立易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宣传、学工、马院等18家单位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易班发展中心设在党委学工部。各学院成立易班分站,分管学生工作书记是学院易班建设第一责任人。党委学工部将易班建设纳入学院和辅导员考核。2018年学校出台《进一步推进易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连续六年制定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易班建设。 

  注重学生需求,优化网络育人内容,打造特色品牌 

  立信易班融合区域、校园文化特色,紧密贴合学生成长轨迹,致力于建设成集“党建引领、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文化创新”为一体的移动端校园网络互动社区,切实发挥网络育人的示范作用,构建网络思政育人的“同心圆”。探索“诚信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劳动教育”等“5+4”九大易班空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育人空间。将新生入学教育与易班建设相结合,设计研发易班“学前”网络空间。每年迎新季,通过制作丰富内容、提供便捷服务和策划精彩活动等方式吸引新生注册使用,每年累计5000人完成在线学习,新生入驻率超98%,注册认证率100%。打造卓有成效的网络育人品牌活动易班新生班级风采大赛,校内赛已连续举办12年,影响力持续扩大。2020至2024年,大赛升级迭代推广至上海市,每年近30所高校、800个班级参赛、3万余名学生参赛,为全面提升上海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深化共建高校互动交流贡献智慧与力量。 

  聚焦立德树人,打造网络育人队伍,加强组织保障 

  做细做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思政教育又是做“人”的工作,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工作队伍才能确保网络育人目标的落实。立信易班形成了“工作领导小组、易班发展中心、学院易班分站、班级”校院共建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四级网络的坚实框架下,不断优化队伍组织结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和学生骨干,构建了一支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育人队伍。面对数智时代带来的挑战,通过定期专项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师生骨干的责任意识、网络素养、专业技能等,共筑师生广泛参与的易班网络社区,开创数字时代育人新篇章。依托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建构网络思政教育“师生共同体”,已创建22个易班名师工作室、56个网络文化精品项目,覆盖师生近万人次。多年来,通过持续健全网络育人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全方位网络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不断提升。 

  (作者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 

  来源:《解放日报》20241227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