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任梦磊: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

发布时间:2024-07-08
字体: 打印
分享:
  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提出,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同向同行的重要举措。目前,学界围绕如何实现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意义重大;但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偏差,例如,简单地将课程思政等同于“专业课+思政课”;或是“以思政课化专业课”,在专业课中显性植入思政元素;抑或是“以专业课化思政课”,促成思政课的隐性教育。显然,这种忽视差异、追求一致的同化行为并非真正的同向同行。事实上,共性恰恰寓于个性之中,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同向同行亦应建立在二者的差异性基础上,谋求“和而不同”的协同效应,最终汇成各类课程的育人合力。本文从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异构性出发,尝试揭示“何为同向”这一基础问题,以期为“如何同行”提供些许参鉴。
一、课程的异构: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与“同行”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晰“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随后,各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期望“以政治性引领专业性并融汇于专业教育中以实现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误区,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三点:一是冲淡专业,把“课程思政”视为大杂烩;二是淡忘主业,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三是淡化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习惯“单向度灌输”。显然,上述实践误区的出现与对课程思政核心概念的模糊认识息息相关,即“还存在把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简单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课程’简单等同于课程教学等现象”,从而简单化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深层意蕴与实践难度。
  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学界已有诸多讨论,按照“课程”对象划分可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强调课程思政的具体课程指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课程提出的新概念,立足于深入挖掘思政课之外的各级各类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的新形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只存在于思政课课堂上,专业课教学则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鲜有涉及价值观教育。这种课程间的脱节,使得思政课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座孤岛”,缺乏其他课程的辅助与配合,也就难以发挥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的提出,便是要建立起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合力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二是强调课程思政的深层价值意蕴。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从学理意蕴上来讲,课程思政的提出,不仅是一场面向专业课的单向革命,还蕴含着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革命;不仅是一场具体课程的形式革命,还是一场“饱含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革命,其目的在于课程本质的复归,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融会与贯通。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不仅“同”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还“同”在课程革命的价值指向与实现路径上,即“重新让知识回归美德,进而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唯有以此为遵循,方能实现专业课改革与思政课改革的并行不悖,乃至殊途同归。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绝不是“知识+价值”的简单嫁接,事实上,价值天然地蕴含在知识体系之中。在课程教学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过程,三者同步进行、彼此助力。在传统认知中,专业课教育往往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与价值无涉。因此,当课程思政提出后,有些学者便认为专业课改革只需要在课程结尾补上几句“价值意蕴”即可,殊不知如若续上的“价值”脱离于“知识”本身,则只会招致学生的困惑与反感,课程育人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适得其反。究其原因,专业课的知识体系本身并非完全是价值无涉的,事实上,课程的价值观点恰恰蕴含在其知识体系之中,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因此,专业课改革的过程,一方面是深入其知识体系挖掘并传递其本身的价值观点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后者是破解课程思政独有难题的根本之法。同理,思政课改革的方向亦是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在于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反过来讲,“四个选择”便是课程育人的核心,是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连接在一起的逻辑链条。唯有抓住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本质,方能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方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课程亦是如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信心与能力,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理论和认识问题,提高思政课的专业性、针对性与亲和力。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绝不是功能结构趋同单一,而应百花齐放春满园。从课程的知识体系、功能结构来看,专业课与思政课具有不同的育人效果,前者侧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则侧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方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而这也是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创新”的根本指向。从课程定位上来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则是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方面、拓展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共同体”。具体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课程思政的目的则在于“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从相对优势上来看,思政课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激浊扬清,引领方向;其他课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程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高校思政课是必修课,覆盖所有学生,因而能够依托完备的课程体系对所有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专业课程,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覆盖少数固定专业的学生,因而能够根据专业特色、个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隐蔽性的、渗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凸显课程的亲和力与实效性。这种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能够有效配合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有效衔接以及梯次配合,既有利于打破专业课与思政课“两张皮”的窘境,还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
  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异构性,揭示了二者同向同行的科学内涵与根本路向。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不在结构功能的日渐趋同,而在立德树人目标下的殊途同归,前者春风化雨,因材施教;后者旗帜鲜明,覆盖面广,二者协同推进,并行不悖,形成育人合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改革不仅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完美契合,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
二、教师的同行: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
  课程改革,是推动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的关键一招。其中,教师是贯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推行课程改革并检测方案成效的实践主体,理应成为突破壁垒、守正创新的排头兵。一方面,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航手’的职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领作用,保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师作为“中介”与“桥梁”,“将阶级、政党意识形态要求的‘一般’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付诸实施”。由此观之,课程改革想要付诸实践,仍需抓好教师这一关键主体。推动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创新,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上保持同频共振,尊重差异,打破壁垒,彼此对照,协同推进。
  第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要有同向同行的育人意识,能动地搭建起协同创新的交流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理,办好课程思政亦在抓好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可以说,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要想连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教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专业课教师要知晓课程思政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要求,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多加一门课,或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硬塞进课程之中,敷衍了事。专业课教师要贯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出知识体系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观点方法,乃至“国之大者”。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要清楚地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提出,实则给思政课改革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标准和育人要求,绝不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处之。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一方面,积极对接专业课教师,分享育人经验,培养协作意识,助力于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另一方面,对标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来推动思政课程的不断革新,增强思政课堂的专业性、思想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最终实现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在“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上的同频共振。
  第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要有同向同行的育人思维,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从事课程改革中,切实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是彼此依存、辅车相依的,知识传授是价值塑造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塑造则是知识传授的目标和结果,二者形影难分、不可割裂。一方面,离开了知识传授这一过程,价值塑造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对于思政课来说,尤其如此。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培养科学思维,讲清弄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和逻辑理路,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高阶性和学理性,做到以理服人。同样,离开了价值塑造这一最终目标,知识传授也就失去了方向与意义。在推动课程改革时,专业课教师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决不能将其生搬硬套进课程教学中,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探究知识的生成路径和演进逻辑,挖掘并传递知识体系背后的价值观点,做到化有形为无形,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恰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无论是思政课改革,还是专业课改革,要想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都离不开知识体系的自洽性与科学理论的彻底性。换句话说,要想实现各类课程的育人合力,教师应培养科学思维,深刻剖析现有知识体系的逻辑理路,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契合,以理论的彻底性来说服人。
  第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要有同向同行的育人精神,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目前,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专业课程,皆面临着思政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前者重视价值塑造,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仍趋单一;后者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但思政元素和德育内容挖掘不够。由此观之,二者虽然都有特殊问题,但也各具相对优势,恰恰能够相互借鉴,协同推进。一方面,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思政课改革可以借鉴小班授课的优势,增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逻辑性、交互性与现实性,通过说理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理论困惑与现实困惑。目前,部分高校逐渐探索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采取探究式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自主性与获得感,并已取得丰硕的育人成果。除了教学模式上的借鉴,思政课改革亦应充分吸收专业课上的经典案例,实现课程内容上的联动。例如,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教师可以采取专题式、案例式教学,通过展现我国在新时代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来具体分析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框架结构和逻辑理路,并在总结经验中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专业课改革应借鉴思政课教学中的“大历史观”,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下讲授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主流本质,激励学生开阔眼界、敞开胸怀,立大志、入主流、建新功。例如,在讲授芯片技术时,既要讲明白芯片技术的核心原理、研发难度与发展方向,又要讲清楚美国制裁中国芯片制造业的强权思维,以及我国实现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迫切性,激励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爱国主义情怀,制造出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的“中国芯”。
  近年来,思政课程的改革初见成效。课程思政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然开始。两种改革同步推进,目的便在于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育人层面上的同向同行。两种改革各有侧重、稳步推进,但却不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彼此交织、相互对照、螺旋上升的协同关系,不然,两种课程的改革仍然摆脱不了“两张皮”的困境。推动两种课程改革的协同创新,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上保持同频共振——坚持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通过理论的彻底性来提高课程的说服力。
三、师生的同行: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改革与思政课改革的共同遵循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这便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方向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目的。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因此,课程改革既是对“两性一度”金课标准的打造,也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再定义。
  在课程改革中,育人成效的评判,不仅在教师,更在学生。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此时代背景下,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要明白,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主导输出的过程,还是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价值塑造,不同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它植根于主体理性思考之后的内在认同。换句话说,教育对象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物”,他们在接受价值塑造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不假思索地全部接受,而是有目的、有主见、有选择甚至有创造地接受并内化于心。因此,育人的效果,不能仅仅通过教师的状况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教育介体来界定,而是要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化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进了头脑”和外化情况——是否实现由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来评定。简单来说,学生的获得感,理应成为评判课程改革育人成效的重要标尺。
  由此观之,推进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协同创新,离不开教师的改革,更离不开师生的同行。以南开大学“大思政课”建设为例,近年来,南开大学着力打造“师生四同”特色育人模式,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广大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共同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运用生动鲜活的实践强化认同”。师生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使得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镜像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作用,也就避免了诸多实践误区。例如,为了助力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高校普遍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方向。在实践教学模式中,除了参观调研、情景重现、志愿服务、生产劳动、视频制作、演讲辩论等形式外,VR体验已然成为最具潜力的探索方向之一。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着力打造虚拟课堂建设,利用VR技术全景展现出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在情景呈现中,可以将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搬进”虚拟世界,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虚拟课堂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教学资源简单复制、虚拟世界交互不足、虚拟课堂与现实授课脱节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师生同行”的缺失,使得课程改革成为教师的“独角戏”,看似形式多样,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育人效果事倍功半。
  探索“师生同行”的具体路径,离不开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的课程设计与动态调整。近年来,课程改革已然取得卓越成绩,教学资源日趋丰富,教学理念日益成熟,教学模式日趋多元,但在育人合力上如何实现“1+1>2”的倍增效果仍是持续探索的时代议题。要想实现课程改革的育人合力,首先要做好课程设计,以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取代简单叠加,以教学模式的梯次配合取代僵化植入。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它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授课逻辑的统一性。换句话说,课程设计要以某一问题为切入点,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流主线,辅以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最终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协同创新亦是如此,课程设计要明晰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科学合理地规划一堂课乃至一门课的教学进程,恰当地设计小班研讨、实践教学等辅助手段的出场方式和出场序列,方能真正地物尽其用。总之,各种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皆应以辅助课堂教学为目标,而不能“越俎代庖”。在课程设计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科学预见并理性评估课程育人成效,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例如,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打造案例共享平台,合理设计教学案例的出场顺序与结构功能,提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实践性。目前来看,打造案例共享平台,是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有效办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携手打造思政教学案例库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课程教师共同打造案例,能够克服教师在学科背景上的局限性,使得多种分析方法融合其中,更加清晰地展现某一知识点的诞生背景、历史沿革以及时代意义,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知晓时代潮流与世界大势,切实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并为之而奋斗。值得注意的是,案例融合并不是要把思政课与专业课融为一门课,各门课程之间仍是各有侧重,但相比以往各门课程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可以通过案例融合,促进课程之间的借鉴交流,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从课程之间相互配合的角度来看,案例库的建立,有利于避免不同课程对相同知识点或思政元素的重复性分析与利用,提升具体问题的理论深度而非简单流于表面。案例共享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帮助思政课教师以更加贴近学生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教学,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同样,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相同案例或者类似案例,举一反三,挖掘本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这种根据学生实际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方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实现价值认同,亦能推动各类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
  探索“师生同行”的具体路径,离不开师生交流反馈渠道的常态化建设。为了时刻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成效,高校应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反馈机制。要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中,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是要从教育对象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培养情况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情况出发,具体制定课程育人的目标、内容、手段以及评价机制。同时,高校要努力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反馈机制,确保学生这一关键主体能够深度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之中。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及时地捕捉到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并以此来评估课程改革的优势与不足。以高校的“翻转课堂”为例,教育对象在面对“翻转课堂”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言行,即能反馈出“翻转课堂”这一教育实践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即可根据反馈情况,优化“翻转课堂”的设计。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反馈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各种错误倾向的纠偏,保证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需求、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也会随之出现,这就意味着,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永无止境。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改革本身不是目的,为了改革而改革,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育人成效事倍功半,甚至不进反退,最终丧失课程改革的意义与方向。应该看到,无论是近年来思政课的持续改革,还是课程思政的提出,其指向都在于立德树“人”,在于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这才是课程改革的初心与使命。唯有不忘初心,才能保障课程改革的方向永不迷失,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育人成效迭代增加。
  (作者简介:任梦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号:23VSZ084)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