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冯刚 曹鹤鸣: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

发布时间:2024-02-22
字体: 打印
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开。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原发现代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并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提供出场语境、锚定建构方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是基于当前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的一个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自觉过程,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实现现代性的自我确证、明确现代性建构的构成要件及主要向度。最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深厚的文化滋养和持续的精神力量。

一、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生成理路

  (一)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厘定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前提

  第一,把握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区别与联系。现代化和现代性是我们认识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概念,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或经济学范畴,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创造了不同于传统文明的现代文明。此外,现代性和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关联: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质的规定性,现代化是现代性的生成过程。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现代性建构。从实践上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就是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生成的。现代性建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面的现代化实践探索,还有理论研究、话语建立、价值判断、精神培育等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是一种“新现代性”,需要立足时代方位、着眼国情实际、把握发展目标、扭住价值判断,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多元交织、动态流变中尝试进行建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前沿问题,既指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也关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建构的概念界说和理论研究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是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基础上,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理论研究现代化以及方法、主体、载体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现代化的同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对自身发展进路进行动态、科学调整。

  (二)“新现代性”的意义澄明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出场语境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是一种新的现实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实现现代化转型,解决现代社会内在张力中走出了一条主动性而非被动性、自主性而非依附性、创新性而非趋同性的道路,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成为一种新的现实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内在支撑。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是一种新的叙事话语。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一方面丰富了人类有关现代化、现代性的想象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和中国人民的现代性体验中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性叙事话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话语的“祛魅”和对意识形态的解蔽,为其他国家的现代性建构贡献中国智慧;另一方面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是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关于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同的国家应当基于不同的出发背景和实现道路,围绕现代性进行理论建构。我们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发展中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展开理论探索,给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新现代性”的基本特征锚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建构方位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以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立足点。现代性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人类具体的现代化历史活动的产物,是特定历史阶段和历史形态的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和核心表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具有普遍性,也有基于国情的发展道路设计与选择,具有特殊性,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以新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的特殊性,以此为立足点进行现代性建构。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以其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出发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并非像历史形态学所强调的那般存在纯粹、完全断裂,而是呈现出一种连续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以其连续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对古代、近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扬弃,继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关系深刻把握其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路径。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以其动态性和稳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生长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新的问题导向,同时也明确了新征程上的发展目标。讨论现代性既要关注其动态性,也要抓住现代性中不变的本质规定,即现代性之所以称之为现代性的关键质素,从动态性和稳定性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性和生成性,以稳中有进、进中思变、变中求稳的基调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生长点。

二、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逻辑进路

  (一)建构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自我确证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具有历史必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百年征程密不可分、密切关联,发挥了生命线作用,肩负着重大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现代化自然具有历史维度的正当性。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具有理论必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科学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与“魂”。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理论阐释、理论武装等方面用现代性思维进行理论审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具有现实必然。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命题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现实境遇和长远规划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集中智慧和才干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而这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以正当性。

  (二)建构之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构成要件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思想。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过程,他既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促进现代文明进步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深刻指出了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撕裂。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提出了包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化解困扰世界各国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提供理论指导,指明基本方向,提出路径选择。

  第二,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现代性概念的生成和发展始终围绕着人的主体性展开。主体性问题贯穿于现代性建构全过程,是影响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切入点和内在超越该现代性的价值目标,这不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根本目的。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过程中还要思考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人”是“抽象的人”还是“现实的人”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人”是“单个的人”还是“集体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三)建构之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主要向度

  第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主要向度之一,需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思维促进话语形式和内容的转化,积极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现实成果、发展目标,形成交流互鉴、主动开放、兼容并蓄、中国风格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

  第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最大变量”。信息技术在应用层面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拓宽了教学时空,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观念层面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逐渐形成了精准思政、数字思政等重要论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第三,完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高效、更为规范,也需要通过坚实的制度保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体系化建设。此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必由之路。关联性治理、整体性治理、询证式治理等现代治理方式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从管理到治理的模式转换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能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设计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寻求最佳的制度设计和运行路径。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第一,巩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地位。巩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地位不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任务,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的首要任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充分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多样、立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增进受教育者对“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从恢弘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深刻回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时代之问。

  第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宣传及阐释。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着如何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使命,既要为“大道理”寻求“小切口”,也要从“小故事”中发掘“大视野”,让受教育者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实践进路,主要通过不断激发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增强其对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自觉提升政治站位、道德素质、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好赓续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

  第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寄托在当代中国青年身上。具体来看,应当以立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合理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组建为青年提供动态化、精准化、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培育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肯砥砺奋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

  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文化现代性的内在要求,要从反思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环境等要素进行文化层面的主动的价值筛选与判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的现代规律,主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生态,进一步体现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属性。

  二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应当主动承担起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责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为尺度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性审视,根据当前的文化发展态势和文化传播趋势,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促进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

  三是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能够实现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从而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要求进一步发掘、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基本特征,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华,一方面能够形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文化载体;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的建立提供内在支持。

  (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的精神力量

  第一,凝聚思想共识,增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增进受教育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选取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选用分众化、精准化的宣传方式,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扩大辐射面积、增进实际效果,真实、直观地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逐步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忧患意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没有成熟案例可供借鉴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具备忧患意识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本身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忧患意识和全局意识的思维产物,需要进行主动、及时调整,通过自身的现代性建构在当前尖锐、复杂、长期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占据优势。

  第三,激发内生动力,树立共同体意识。当前,个人主义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观念被部分青年群体所接受,造成个人权利与义务、自我表现和集体参与的失衡,对历史主动性进行着解构。树立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唯物史观对西方现代性进行内在超越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应有之义,需要通过建立育人共同体形成整体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青年的历史主动性。

  (作者简介: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鹤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