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研究》记者: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2-20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对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切实回应思政课建设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校思政课建设应率先聚焦内涵化建设、区域化发展和特色化运行。为此,我们专访了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学俭教授。

一、新时代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采访者简称▲,下同):王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提出“三全育人”理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以及共同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有哪些探索,请您具体谈一谈。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系统工程和协同推进,在思政课建设主体、课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第一,以建设“队伍共同体”整体性提升师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共同体。兰州大学校级领导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五年积极推进“校领导为思政课教师做助教”制度,开展辅导员参与教学工作,统筹党政领导、社科专家、行业模范、专业课骨干教师、思政工作骨干等齐上思政课。二是优化建强思政课教学团队。聚合老中青思政课教师,打造以马工程专家、教育部教指委专家、教学名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三是开展思政课教师能力培训。创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讲堂”“思政工作兰山大讲堂”“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大讲堂”三大品牌,创办青年教师工作坊,加强教学技能交流培训。

  第二,以构建“协同课程群”系统性增强内容整合和优化。一是以课程效能为目标,协同开展课程理论研究。聚合1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5个省级研究平台、4个校级科研机构,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出版学术著作、发表教研文章、提交咨询报告,为教学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咨询。二是以核心课程为统领,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程群。连续4年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以此为引领形成“必修+选修+通修”三位一体本硕博一体化思政课程群。三是以教育需求为导向,递进式建设思政课程库。坚持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推出“兰山讲堂”“我与思政课”等系列思政大课,增强教学吸引力。四是以质量提升为标准,精品化建设思政课程点。连续七年推出思政课慕课,探索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出“思政云课”“学术云宴”,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五是以入脑入心为重点,创新性推进教学内容优化。联合攻关编写出版教辅讲义,结合理论和时政热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第三,以创新“方法大矩阵”协同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一是开展专题教学。实行系统化专题教学课件,深化教学内容,坚持授课重在以理服人,推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推出“别样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定期开展现场教学,增强现场感、仪式感和互动性,推进课内课外协同教学。三是创新网络教学。“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融入学习强国、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坡”有道“莉”印象思政课,推出“党史有问必答”“甘肃红色文化”等系列栏目,打造大学生爱听愿看的网络思政课。四是推进资源拓展。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对接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对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建设研学基地,创造师生参与体验的现场教学、志愿服务和锻炼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请您谈一谈西部地区关于“大思政课”的思考和推进的情况。

  ●:我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了以“六协同”推进“大思政课”的模式。

  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各级领导关切下,我们一直专注于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以“六协同”为切入点,明确“理论研究是支撑、教师队伍是关键、课程改革是核心、内容优化是根本、方法创新是重点、载体拓展是保障”,探索形成了“大思政课”协同创新模式,在教学研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产出一批成果,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

  第一,明确“学术思政”定位,以研究协同为支撑。一是搭建“大思政课”教学研究平台。连续成功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甘肃省重点建设智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教学研究平台,不断积淀提升“大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理论成果。二是申报“大思政课”教学研究课题。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申报国家、省部级和学校教学科研项目,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这一核心主题,提出“思政共同体”“思政课两个一体化”(大中小一体化和本硕博一体化)等学术观点。三是深化“大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围绕教学重点内容、难点问题和协同创新等重大问题,出版学术著作、发表理论文章、提交咨询报告,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咨询。

  第二,坚持“联合攻关”模式,以队伍协同为关键。一是打造“蓄水池”工程,优化“大思政课”教学团队。聚焦思政课教学主体力量,打造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团队,打破传统思维,联合校外适于从事思想教育的党政干部、行业模范,统筹校内学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推进各类队伍齐上思政课。二是坚持“传帮带”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师后备力量,积极创办思政青年工作坊,以专家学者领衔,积极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活动,切实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三是创新“链条式”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多样活动。创办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类培训,通过示范“讲”、集体“备”、精心“教”、深入“研”、强化“赛”、合力“上”等环节,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第三,秉持“精品课程”追求,以课程协同为核心。一是精心运行思政慕课。依托学校慕课建设项目支持,以专题式教学为重点,将教材难点和重点充分融入慕课建设,精心打造并连续7年推出思政课慕课,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学生,受到广泛欢迎和认可。二是编写出版教辅讲义。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时政热点以及大学生实际需求,组织编写出版与教材配套的教辅讲义,编写思政案例库,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三是开展思政大课堂探索。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消除教学盲区、补足教学要点、紧跟时代要求,推出“兰山讲堂·思政云课”“我与思政课”等系列思政大课堂,聚焦理论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政课教学。

  第四,着眼“科学一体”特点,以内容协同为根本。一是着力贯穿党的创新理论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内容和核心内容,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入耳入脑入心,贯穿到“大思政课”各门课程、各个环节。二是着力协同思政课程系统内容。依托高校各学段的思政课程,规范、系统地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三是着力优化课程思政特色内容。围绕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大国重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开设特色课程思政,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第五,落实“实践育人”理念,以载体协同为保障。一是拓展教学基地。对接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深挖各类思政教学资源,依托甘肃革命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二是创设研学基地。对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其联合建设思政课研学基地,创造师生参与体验的现场教学、志愿服务和锻炼平台。三是融入网络媒体。做好思政课的“小、精、微、快”内容和形式建设,积极融入学习强国、抖音号、今日头条、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学生喜爱、刷屏热评网络思政课。

二、以“六协同”推进“大思政课”教学的成果与经验

  ▲:您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方面的老专家,在西部地区思政课教学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成果丰硕、有口皆碑,请您介绍一下您及团队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感谢国家、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过诸多要求和期望,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懈耕耘、不断努力。

  第一,教学成果突出,在长期探索过程中,获国家一流课程4门,甘肃省一流课程6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生评教满意度高,学生教学参与度高,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荣获全国挑战杯、“互联网+”等金奖。“六协同”模式被多所高校借鉴采用。

  第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一是教师屡获学术和教学奖励,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等荣誉,在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竞赛中获奖20余次。二是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核心论文60余篇。

  第三,课程及其建设效果反响好。一是截至目前慕课运行7期,累计选课人数58832人,浏览量4686万余次,累计互动175504次,被15所高校选用,覆盖国内225所学校。二是思政课建设连续受到中央媒体报道,成为经典知名品牌,获得中宣部、教育部领导高度肯定。

  ▲:您领衔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六协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您和团队是如何思考和探索的,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此次获奖是在党和国家及学校的支持下,在各位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努力下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思考和长期探索的结果,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第一,坚持思想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思政课授课任务重、难度大、挑战多,迫切需要协同创新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在“大思政课”理念的引领下,2008年本团队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数十年的实践基础上,2017年团队又完成了兰州大学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发展研究”,首创性地提出“思政课程共同体”和“思政课协同论”,以“六协同”为切入点,以教师队伍协同为总驱动,形成贯通理论与实践、融合线上与线下、关联学校与社会、聚合教师与学生的思政课协同创新模式。一方面,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着重开展“学术+科研+教研+平台”的研究协同、“学校领导+理论名家+特聘专家+教学骨干”的队伍协同、“精品慕课+课程思政+思政云课+选修大课”的课程协同、“核心+全面+特色+一体化”的内容协同、“专题+实践+网络+互动”的方法协同、“教学基地+研学基地+新媒体+资源开发”的载体协同,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学。另一方面,以协同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坚持双主体教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的课程观、方法论和运行态,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系统集中分析需要解决的思政课教学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呼声”。数十年来本团队一直聚焦三大核心问题,探索如何破解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制约困境。一是关于谁来教,解决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问题。教师能力素质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科研水平和授课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亟须通过教师队伍优化整合、协同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二是关于教什么,解决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发展问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上好思政课的重点,新时代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需求更加强烈,更要协同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和内容优化,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推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三是关于怎么教,解决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问题。教学创新是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推手,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引发学生审美疲劳,需要充分结合新时代新场域新媒体,协同方法创新和载体拓展,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第三,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坚持教研结合,推进思政课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在提出思政课教学“六协同”理念基础上,强调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是系统性工程,创新性提出“思政课程共同体”学术概念,形成由师资队伍共同体、课程建设共同体、教学运行共同体、教学内容共同体、理论研究共同体、实践教学共同体、教育资源共同体等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开放性长效机制,并进行相应探索与创新。二是平台创新,系统建构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以“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为主的科研平台、以“校领导做助教”领衔的队伍平台、以“省级教学团队”为主的团队平台、以“别样思政课”为主的实践平台、以“精品慕课+一流课程”为主的课程平台、以“印象思政课+思政云课”为主的网络平台,强化平台之间协同与合作,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与发展。三是理论创新,积淀产出思政课教学协同理论。围绕思政课建设积极开展问题研究,积淀产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部理论著作、系列教学论文,提出了“思政课两个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协同论”等学术观点。明确提出了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运行态的理论总结;科学阐明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就是推进教学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教学目标的整合性生成、教学过程的创新性协同。四是模式创新,探索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一方面,以“六协同”为驱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深入挖掘各类教学资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将改革开放成果、西部红色资源、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成就、伟大抗疫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大思政课”教学。另一方面,以“六协同”为模式,坚持“教师+学生”双主体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力推“讲授+体验+网络”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马列经典著作学习小组”,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了学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已经走过了40余年,并且2005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走过了18年。您作为长期活跃在祖国大西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名师,请您谈一谈在西部地区开展思政课的困难和问题。

  ●:好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同时又存在着鲜明的发展性难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思政课的建设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如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区域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民族宗教文化呈复杂态势、改革创新能力整体不足等,构成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客观性制约因素。西部地区开展思政课的困难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其他地区思政课说服力整体上不断提升。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这为西部地区高校开展思政课带来较多困难,集中体现为与其他地区的不一致、不同步。这种不充分体现为: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思政课的说服力、实效性、价值感面临现实挑战,挑战主要来自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等方面;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内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不同社会群体、领域、集团、组织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利益格局,因此对统一开展思政课并提高其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西部地区区域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区域位置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信息交流相对闭塞,这种自然环境条件可以直接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等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一方面,西部地区自然禀赋相对较差,社会变迁较为缓慢,思想转型仍略显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较为缓慢被动。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部分区域位于边陲,有效生存生活空间较小,人们的心理、思想情感较为内敛和含蓄,西部地区高校学生不擅长表达和展现自我,缺少发达地区学生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以及丰富的阅历和实践体验。

  第三,西部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呈复杂态势。西部地区处于中国国界安全与国际交往的战略前沿,自古是国内外、东西部贸易、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西部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文化、多习俗地区,在思想领域具有极为明显的复杂性,而西部广阔的边疆区域也为外来文化的传播流入提供了条件。西部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存续的自然根源、社会基础和认识根源依然存在,开展思政课提升人们的认识、转变人们的观念与本地区人民的民族宗教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第四,西部地区改革创新整体上能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整体上动力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西部地区在创新培育上,高新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940家增加至2020年的28236家,创新产业集群达到19个。同时,目前西部地区先后设立了6个国家级新区、5个自贸试验区,先后建立了4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然而,一方面,西部地区改革创新的政策依赖性强,以市场力量为主体的制造业投资、民营投资增长动力支撑不足;西部大多数省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同期值。另一方面,西部各省(市区)的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和投入强度均相对较低,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的开拓创新意识、创新型人力资源与制度环境建设相对滞后,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总体数量占全部劳动比例均相对较低。这些都导致西部地区思政课教学缺少创新性人才、开拓性意识和开放性环境,导致在整体上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

  ▲: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在面临困难的同时,在实践当中有哪些具体问题呢?请您详细谈一谈。

  ●:某种程度上说,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在西部地区高校师生当中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育教学问题。西部地区通过教育教学助推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具体问题。一是在教育教学的总体评价上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存在距离。在总体向上向好发展的态势下,教学评价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尤其需要在教育教学评价内容的丰富性、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过程的针对性上进一步优化。二是在教育教学的支撑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不足。西部地区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的短板较为明显。从学科点的分布和建设来看,截至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占比不到20%;在西部地区内部,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不足2个,个别省区目前还没有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突破,严重制约着地区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从科学研究上看,尽管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加大了项目支持,但西部地区在CSSCI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偏低,平均到单个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CSSCI期刊论文数为10篇左右,并且主要是重点院校发表,区域内的不平衡现象同样比较严峻。三是在教育教学的内容把握上存在着“跟不上”“讲不深”的情况和现象。部分教师重视不够、理解不深、贯彻不足,在能否及时融入新思想、新内容上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流于表面,既不能做到“自懂”,更不能做到“他懂”。四是在教育教学的话语转化上存在转化难、吸引难的现象。在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向富有时代性、生动性生活话语的“转化难”,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难”。同时也有话语转化中“吸引难”的现象,即转化过来的话语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与共情。以上的“转化难”“吸引难”,既有思政课教师主观能力上不足、功夫下得不深的原因,也有当下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客观因素,特别是西部地区学生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等更为多元,更需要考虑学生的多元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

  第二,队伍建设问题。在与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以及中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较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数量攻坚与质量攻坚不同步。从整体上看,队伍配备总体上能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但从西部地区的现状来看,相较于数量达标攻坚的基本完成,西部地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质量攻坚上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高端人才的建设来看,尽管国家在各级各类人才评选中已经向西部地区倾斜,但是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思政课教师中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数量少。在学历的分布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思政课教师偏少,并且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难度非常大,存在“引进难”“留不住”“用不好”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西部欠发达省份中普遍存在。其次,教育需求与个体素养存在距离。从教育的需求来看,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个体素养提升上存在着一定距离,尤其是在落实视野要广这一要求上仍需提高。从客观性因素来看,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由于地理、区域等现实情况,在对外交流与交往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最后,职业认同、工作状态等有待提高。西部地区高校绝大部分教师在如何看待职业以及职业认同的问题上是正向的、积极的,但少数教师在职业定位和职业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当前工作状态没有那么乐观,甚至存在对当前工作持厌烦态度、想换工作的情况。

  第三,方法创新问题。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相较于中部、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有所滞后。首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不深。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绝大多数以课堂教学为主,信息技术的融入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比较视阈来看,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后的特色不足,教学方法创新的经验、模式有待进一步总结。其次,方法创新与学生期待存在差距。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上较为单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技术变革与教师能力衔接不畅。从现实来看,在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大要求下,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适应和技术运用存在着不顺畅的方面,集中表现为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存在着对技术变革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等靠要”的情况,而没有致力于提升自身技术运用和教学能力。另一种是存在着利用技术变革跟风创新、盲目创新的情况。面对中东部地区凭借技术优势率先开启的教学方法创新,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自身的实际能力、课堂实际情况出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把握好信息技术融合的限度与准度。

  第四,考核保障问题。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不论是在考核的环节上,还是在保障的要素上都进行了一定部署,较为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但从面向未来以及持续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上来看,仍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考核评价方式的科学性问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方式导致科研成果附加值大于教育教学成效附加值,这种评价模式必然会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科研上,而不注重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客观上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其次,教师成长发展的保障性问题。从现实来看,较之中东部地区,在通过外部保障助推教师成长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上,西部地区高校有着相对明显的劣势。从客观因素来看,表现在西部地区自身拥有的保障条件相对不足。从主观因素来看,表现在少数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最后,跨区域协同建设常态化问题。当前,西部地区高校在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协同建设,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西部地区内的交流合作较多,而与中东部地区的协同建设较少。其中既有跨区域协同建设本身的难度,同时也与西部地区高校“走出去”的意愿、底气有关。另一方面,表现为协同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问题。当前,西部地区高校在跨区域协同建设中存在着“一股脑”“一阵风”的不良倾向,缺乏一定的设计规划以及必要的持续推进,进而不利于跨区域协同建设的常态化。更有甚者将跨区域交流等过度形式化,只关心“去哪里”,而不关注“学什么”,大大地影响了跨区域协同建设的实际效果。

四、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战略规划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思政课作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既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又要对标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安排和推进举措,请您结合实际谈谈有什么想法和思考。

  ●:好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实现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需要以战略层面的高度站位分析西部地区思政课建设困境、破解西部地区思政课建设难题、优化西部地区思政课建设布局。因而要立大局、谋大略,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远战略。从战略实施规划上,促进思政课内涵化建设、特色化运行非常重要,我们探索了立足区域责任建设有担当的思政课。就西部地区而言,多样的地域组成和多元的民族结构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思想环境。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灯塔,应主动发挥特长,在思想引导上用力,在精神凝聚上发力,在价值传播中出力,积极肩负起区域建设的重要责任。

  第一,致力于西部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严格遵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总体战略,认真研究、积极践行,充分发挥总原则、总方针、总策略的宏观指引力。积极培育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认真塑造高校学生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民族观。西部高校思政课要有效应对发生在西部地区的特殊意识形态挑战,强化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认知和国家意识,重点抵御边疆地区的外部思想意识入侵;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引领,切实处理欠发达地区的落后思想遗留。在思想性和方向性层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蓄力于西部地区民族团结营造。相较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将面对体量更大的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此,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引导力和情感凝聚力。要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固思想方向,合理展现多种民族文化。“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民族文化进课堂的把关和设计,树立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营造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民族尊重,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行动保障。

  第三,聚力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相较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因客观的经济状况和复杂的区域构成,在信息流通、理论传播、思想辐射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不足。面对西部地区资源有限而使命艰巨的现状,作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渠道之一,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更应发挥好自身的传播优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动西部地区整体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建设好西部地区的文化传播格局。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育。着力促进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西部地区的传播和建设。另一方面,要协调好西部地区的复杂文化秩序。在西部地区多种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交织中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传播地位和核心作用层级。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导、价值塑造作用,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鉴别力和文化选择力。

  第四,着力于西部地区优质人才培养。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重要资源储备,也是我国迈向知识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体。从现实状况分析,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较为紧缺且整体素养良莠不齐,毕业于西部高校的学生也缺少反哺西部的奉献精神和奋斗情怀,西部地区无法有效形成人才养成的循环机制。面对此境,西部高校思政课应积极实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实现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打通,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一方面,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人才战略计划的实施维度,着力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素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为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导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立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执行思路,坚定青年学生的信仰使命,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号召青年学生主动投身西部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五,发力于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民追逐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既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营养,更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的思想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这个主阵地。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在整体文教水平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高校思政课更应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西部地区潜在的研究资源,以西部地区发展的真实境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有效素材。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拓展课程内涵,通过高校思政课不断挖掘西部革命历史蕴含的无产阶级运动思想,把“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做好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建设。聚焦西部地区的真实发展问题延伸课程覆盖,在思政课程的设计中加入西部问题研讨环节。同时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能力和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现实调研,形成兼具学术性和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丰富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外延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思政课,请问西部地区在建设思政课方面有什么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我们在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轨迹的条件下,在贴近社情、贴近民风、走进人心、结合文化当中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思政课。

  第一,贴近社情打造高质高效的思政课。西部地区的高校思政课应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模式保持同步,深度贴合社情,将思政课的质量和效率放在首位。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应当牢牢把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把握住思政课目标顺利实现的条件所在。通过有效指挥、资源集中、简化形式等方式节约教学成本,以谨慎敏锐的步伐,迈向目标的正中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教学的基点、重点、要点落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质,形成自身高质高效的发展特点。

  第二,贴合民风打造质朴稳健的思政课。基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西部地区的高校学生表现出更为保守、沉稳、内敛、含蓄的特征,他们习惯接受正面教育、愿意踏实本分地完成学习和工作、有着深刻独特的思考和细腻敏感的情绪,却不擅于表达和展现自我。西部高校思政课应尊重西部地区独特的民风,努力营造出一个运行稳定、设计贴心的高质量西部思政课堂。一方面,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以正面灌输教育作为授课的主要形式。将课堂的主导权更多地放在教师手中,直接输出知识、传递理念、宣扬价值,给予学生更多来自权威的知识引导和自我独立思想的生成空间,酌情增设自由讨论式的互动课堂,也为乐于直抒胸臆的同学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以书面的成果作为考核的主要要求。通过书面的考核形式减少情绪、性格、环境等主观因素对高校学生的干扰,为其提供一个自由展现自我才华的私密空间。

  第三,走进人心打造温暖有情的思政课。西部地区整体不发达的境遇,造就了西部地区学生更加敏感脆弱和不自信的心理特征。面对这些更需要照料的高校学生,过于生硬化的引导和机械化的灌输可能会起到思政课的反效果,所以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展现亲切的真挚情感,积极创建亲切而温暖的授课氛围,在尊重、理解、关心和疏导中,以和蔼可亲而平易近人的态度,构筑起与学生平等的交往关系,和风化雨地展开授课。将诚心放在首位,尊重对象差异,以真情实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平等交流中将知识带入人心。持耐心长期坚守,理解对象情绪,以热忱之心做学生的贴心搭档,在推心置腹中将思想带入人心。怀热心延伸工作,关心对象生活,以真心实意做学生的称心知己,在交换看法中将理想带入人心。以细心打磨细节,疏导对象情绪,以善意之心做学生的忠心伙伴,在坦诚相见中将美德带入人心。

  第四,结合文化打造平易近人的思政课。受制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西部地区的学生缺少发达地区学生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以及丰富的阅历和实践体验,他们在接受新知识观点时往往表现出陌生和惧怕。因而,西部地区的高校思政课可以在考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酌情将“硬灌输”转化为“软灌输”,借助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脍炙人口的文化作品作为正式课堂的小引,将喜闻乐见的文化传统作为课堂教学的事例,将口碑载道的文化活动作为实践课堂的载体。让学生在自身熟悉的文化场域中了解、认可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在自身亲近的思维场域中感受、尊重、理解新思想,让学生在自身习惯的逻辑场域中感知、接受、运用新理论。既以西部文化为思政课增添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又以思政课的形式达到传播和弘扬西部文化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请问您在增强西部地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问题上有什么考虑?

  ●: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应在区域化建设中充分着眼于西部地区的战略发展需求,针对西部地区的思想发展需求、文化发展需求和形象发展需求。以西部地区的核心发展环节作为着力点,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在西部地区的针对效能,让高校思政课思想引领的重要效能真实落在西部大地之上。

  第一,以思政课建设助力西部发展。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作为西部地区思想传播的灯塔,应深入理解、广泛宣传、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点带面助力西部思想完成现代化转型。在学生群体中重点播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现代化发展理论,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现代化思维的形成。在高校学生心中明晰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规划、树立西部地区的发展自信。进而通过学生群体在社会层面积极的影响力,弘扬西部开发理念、树立西部开发精神、塑造西部开发情怀,促进整体社会的思维转型,在思想层面有力回应党和国家的西部开发战略。

  第二,以思政课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思潮。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思想优势、引导优势和凝聚优势,重点关照高校学生,有效辐射社会整体,引领西部地区的社会思潮发展。在思想最为活跃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世界的精妙建构化为学生思想世界的知识框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维度的精辟论断化为学生在现实维度的行为指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的高度概括化为学生在生活层面的优良操守。此外,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要将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作为范式在社会层面普遍宣传,以自身的理论权威性和知识先进性在西部地区树立思想标杆,有力带动全社会的思想进步和思维提升。

  第三,以思政课建设整合促进西部文化发展。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力、凝聚力、传播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规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将西部文化融入课堂,将西部地区较为分散的文化脉络以系统化的姿态呈现在高校学生眼中。通过合理归纳,厘清各种文化品类中蕴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提升西部文化的外部感受体验,帮助高校学生以更为清晰的视角和逻辑去认知西部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持续扩大西部文化的直接受众。通过重点宣传,依托爱国主义教育,系统性地展现西部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民族价值,引导高校学生主动了解西部文化的鲜明主题和独特魅力,借助学生的交互能力,有效提升西部文化整体的综合影响力。

  第四,以思政课建设彰显西部魅力。西部地区的高校思政课应敏锐捕捉到西部地区的魅力所在,并将其进一步升华。一是结合西部风貌开展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教育。以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教学案例,深度展现西部地区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发展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实践中彰显西部地区的自然魅力。二是融合西部历史推进“四史”教育。以西部地区的历史变迁作为教学导引,真实再现西部地区的文明发展史、红色革命史、社会进步史,在区域变革的生动历程中彰显西部地区的历史魅力。三是耦合西部特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作为教学素材,突出显现西部地区爱国爱乡、质朴踏实、勤奋努力的价值追求,在社会整体的思维观念中彰显西部地区的人文魅力。西部地区高校思政课在课堂设计中展现西部魅力,增进高校学生对西部地区的好感,进而激发他们爱家、爱乡、爱国之情的积极生成,吸引高校学生驻守西部、为西部建设献出自身的激情和热情。

  (作者简介:王学俭,兰州大学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甘肃省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