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冯刚 陈倩:塑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众形象须把握几对关系

发布时间:2024-02-20
字体: 打印
分享: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始终为人们以各类方式所注意、感知、理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由此而生,因能反向对人们施以某种精神支配作用,亟待实现从自发形成向自觉建构的状态转向。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关键在于把握好系统和要素、受众和公众、应然和实然、直接和间接等几对关系,更大程度地释放形象效应,反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须把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所谓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指人们基于先在思想系统对高校思政课的存在状态、表现样态、结果性态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其既指代着高校思政课的整体状貌,体现为一个系统,也凝结着高校思政课的具体呈现,由若干要素构成。为此,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深入检视形象系统、形象要素及二者间的关系,坚持宏观形塑与微观细刻相结合。

  形象是一事物相关现象的印象集合。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体现和反映的不仅仅是高校思政课的某个窗口或者某维向度,实际上指向其由内在本质特点决定的全部外在表象,表现为人们对高校思政课形成的复合认知记忆和复杂情感态度。但这种复合性与复杂性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就应是模糊的、无序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由高校思政课的存在状态、表现样态、结果性态这3个基本要素联结而成的有机系统,既具有量的规定性,又具有质的规定性。

  第一,形象的物质本源性决定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由存在状态、表现样态、结果性态组成。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无法凭空生成的,必须依附于高校思政课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呈现。在理想条件下,有什么样的客观呈现就会有什么样的公众形象,所以构成客观呈现的实际存在状态和具体表现样态自是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二者统一于事实层面的高校思政课本体。前者是对高校思政课“是什么”问题的理解,关系高校思政课的存在合法性,指向高校思政课的角色地位;后者是对高校思政课“什么样”问题的感受,按照感知对象的不同,主要包括以德行风范、能力素质、仪容仪表、队伍结构等为影响变量的教师形象,以教材编排的规范程度、教材内容的科学程度、教材知识的迭代速度、教材体系的关联程度等为影响变量的教材形象,以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其协作关系等为影响变量的教学形象,以教研专家的学术水平、教研理论的体系化情况、教研成果的现实回应力等为影响变量的教研形象。此外,形象不单是直观认识的结果,还涵盖价值层面的判断,即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有何用”问题的认定,因而结果性态也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重要方面。进言之,存在状态是表现样态的前提和基础,表现样态决定结果性态的范围和程度,结果性态凭借效用尺度反作用于存在状态,三大要素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缺一不可,共同绘就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

  第二,指涉功能作用的结果性态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核心要素。马克思指出,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这一过程的重复,这些物能使人们‘满足需要’这一属性,就铭记在他们的头脑中了”[2]405。人们总会被有效性意识驱使,惯于关注思索各项实践活动的结果能否满足需要、满足哪些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在多次反复中化为行为系统的内生动力的同时,也成为该活动在思想系统中的“标签”。正因如此,社会公众在谈及高校思政课时,大多情况下率先涌入脑海的便是对高校思政课“无用”或“有用”特别是“有何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较之于存在状态和表现样态,结果性态往往给人带来更领先位的印象、更深层次的感受以及更长时间的记忆,故而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核心要素。

  第三,各级各类形象要素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联合,而是相互作用地有机联动,在离散效应或互补效应中淬炼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影响形象系统整体性能的形成。当形象要素齐全、成熟且有序排列时,互补效应大于离散效应,形象系统整体效能大于形象要素效能之和;反之,则互补效应小于离散效应,形象系统整体效能小于形象要素效能之和,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能[3]87。比如,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形象,是真情流露的教育者、尊重需求的教学目标、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等要素均“在场”且相匹配而激发出倍增效应的产物。

  由此可见,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处理好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坚持宏观形塑与微观细刻相结合,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明确角色定位,勾勒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轮廓。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形象定位是首要的关键性步骤,要致力于将高校思政课打造成为国家层面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社会层面的建构精神秩序、协调思想关系和激发社会活力的一大工具;学校层面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个体层面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其二,聚焦功能发挥,生动刻画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功能是形象的核心变量,同高校思政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联系紧密。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重点在于塑造高校思政课“有用”形象,应以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的塑造为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探究细分此三维形象的构成要素,做到有针对性地逐项达标、逐个发力。需要说明的是,要素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思政课“有用”形象的塑造诉诸思政课系统要素的作用,要求全要素锚定思政课基本功能的发挥,教师队伍做到“六要”,教材体系精心设计,教学课堂精巧谋划,教研活动精准开展。在此过程中,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便得以形成,使得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更愈丰满。其三,协调要素关系,完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细节。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还应着眼于思政课形象系统的微观细节处,条分缕析思政课形象要素的互斥风险点,把握尺度、协调关系,尽可能地弱化离散效应、放大互补效应。比如,要处理好政治引导形象和理论阐释形象的关系。若一味高扬思政课的政治性,试图用政策压服而不是用道理说服人,会导致政治引导形象畸变和理论阐释形象遮蔽,最终在大学生心中留下“洗脑”“空洞”“喊口号”等负面印象;若过分彰显思政课的理论性,片面倚重逻辑演绎和知识教育,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就会使得思政课在学生认知中同一般的专业课并无本质区别,乃至觉得通过死记硬背知识点拿到学分即可。谋求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道理实现政治引导,寓政治观点于理论传授中,这有利于对应的局部形象的形成,更有助于整体形象的向上向好。

二、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须把握受众和公众的关系

  同单纯事物形象一样,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客观呈现与主观建构的相互作用,既有赖于高校思政课的存续状况,也离不开形象感知主体大脑运作。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感知主体,是指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拥有健全人格和完善心智的,同思政课构成“感知——被感知”关系的社会公众。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尤其是课程受众的主观因素,坚持形象打造与形象宣传相结合。

  正如马克思所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4]29物的形象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式自不例外,归根结底是为人们感知到了的物的本身,兼具物质本源性和主观反映性,可以说,形象塑造过程和形象感知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把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还应从形象感知主体的角度予以审思,充分考量课程受众、社会公众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形象感知主体基于先在思想系统对高校思政课这一社会存在形成的知觉、印象和判断。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首先是一种知觉,即人们以视听觉为主要手段并辅以其他感知觉,对高校思政课进行局部的直接的感知;印象是知觉的进阶形态,是在知觉基础上利用先在思想系统解读所获信息,顺应或同化形成的关于高校思政课的存在状态和表现样态的整体性记忆。在此阶段里面,先行存在的知识要素影响解读深度、价值要素规定解读角度、情感要素牵系解读态度;判断往往与印象相伴而生,判断的根本标准是高校思政课的结果能否满足以及满足多少需要,重要标准是对高校思政课所带来感官刺激的再接受意愿强度(悦纳、无感、抗拒),直接标准是同预设期待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图景的符合程度;最后,形象感知主体同高校思政课外在呈现的“刹那间交汇”而有的知觉、印象和判断,还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重复叠深或者强烈刺激的“刻骨铭心”,方可转化成相对稳定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

  第二,作为课程受众,大学生群体是极其重要的形象感知主体,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形成及内容。作为社会公众成员,大学生群体对高校思政课的观点看法同全体社会公众的意见想法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且其课程受众角色的特殊性更凸显重要性。之所以高度重视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认知、感受和评价,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的理念准绳,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关注度、配合度、认同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过程参与者和效果体现者,大学生的认知、感受和判断因来自“一手信息”而呈现强说服力,通过共时态的人际传播和历时态的代际留存,对特定时空中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产生影响。

  第三,全体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及评价,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密切相连。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长期以来囿于课程受众视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课外人员、校外人员的认知及评价。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仍处在一种自发生成、无序发展的状态,其在社会公众视野里知名度和美誉度皆有待提升。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优质形象能够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激发讲好思政课的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吸纳更多人才加入;同时会成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黏合剂与推动力,醅酿全员性、全局性、和谐性、互动性的社会氛围,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处理好受众和公众的关系,坚持形象打造与形象传播相结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其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提高高校思政课社会美誉度。考虑到课程受众之于课程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具言之,要贴近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学生关切的问题,说明白学生困惑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善用信息技术和媒体手段,采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实践教学等方式,活用日常话语、青年话语、网络话语;要突出学生感受实施教学评价,把学生满意不满意、参与不参与、获益不获益作为高校思政课考核标准,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教师要当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关心尊重以走近学生,深入浅出以说服学生,言行一致以打动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掌握投其所好的“度”,切勿本末倒置,兴趣热情最终要落脚到学有所获,唯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其二,调动社会公众,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高高校思政课社会知名度。优质公众形象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同时,“大思政课”建设强调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无论是从广泛参与以提高知名度的角度,还是从增强效果以提高美誉度的角度,皆能反过来塑造良好形象。这里主要论述前者,即课内人员、校外人员对高校思政课的认识多是间接的,“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6]287。校内而言,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齐力协同,实现人人知育人、人人行育人;校外而言,邀请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讲授思政课,设立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构筑家庭、学校、社会育人战线,让社会大众在实践参与中直接领略思政课魅力。其三,全方位多形式,进行优质形象传播,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呈现十分庞杂,故而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以具身认知的方式获知全貌,突破时空限制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传播应需而生。在传播内容上,应大力传扬课程实绩,重点宣传课程名师,生动展示思政“金课”,主动承认课程限度,全方位宣介高校思政课;在传播形式上,创作高校思政课相关的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运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等信息网络技术,增强高校思政课形象传播的互动性和精准度,实现高校思政课美名远扬。

三、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须把握应然和实然的关系

  应然形象是人们应当对高校思政课作出的认知及评价,强调高校思政课的理想呈现且为社会公众完全掌握,实然形象则是人们对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呈现形成的实际印象和判断,二者间的矛盾是融贯于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始终的。究其本质而言,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对实然形象的应然建构,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集中在完善现实呈现的课程建设上下功夫。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与高校思政课客观呈现是同体共生的关系,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早在自觉的形象塑造实践发端前就已存在。因此,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不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指受到所承担的职责使命和察知到的思政课形象效用的驱动,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首的部分人成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主体,有意识、有计划地对社会公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既有印象进行管理实践,旨在达致理想状态。其中的应然形象和实然形象间的矛盾,决定了形象塑造活动的发生发展,主导着其他具体矛盾,贯穿于整个形象塑造实践,因而是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待进一步予以剖释厘析。

  第一,应然形象实质上是高校思政课基于其自身性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的理想呈现,是人们基于实然形象对高校思政课作出的科学的形象期待。在应然维度下,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排除形象感知主体差异化和片面化等非理性因素,直接指向高校思政课应当具有的存在状态、表现样态、结果性态,要求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主体对高校思政课所处时代背景、系统要素状况、外部客观条件的全面洞察,强调对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换言之,高校思政课的应然形象不是虚构空想和主观臆断,其通常见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讲话及政策文件之中,是以“有用”为核心、源于实然且超越实然的理论预设,主要包括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这5个维度[7],在形象塑造过程中具有明确方向、激发动力、提振自信的价值。

  第二,归因于形象生成的条件性复杂性,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实然与应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甚至背离。如前所述,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生成衍变,由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呈现、社会公众的主观建构以及起特殊连接作用的形象宣传此三方面的共同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然形象同理想状态下的应然形象始终有所区别。首先,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呈现是很难完全达致理想呈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教师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意识自信和能力水平仍付诸阙如。其次,社会公众主观建构的影响是指掣肘于先在思想系统,人们感知高校思政课现实呈现的深度、角度、态度具有差异性,部分形象感知主体可能无法作出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异质化的形象认知纷争必定存在。最后,形象宣传作为将形态“折射”为形象的重要桥梁,面临媒体话语权争夺和国际舆论场抹黑等挑战,其广度、力度、效度也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实际印象与评价。正因如此,实然维度下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可能会出现“没用”形象贬损、“万能”形象夸大、“洗脑”形象偏见等问题。

  第三,高校思政课的应然形象对实然形象具有规约作用,实然形象对应然形象具有反馈作用。基于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应然的本质就在于否定和超越实然”[8]。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应然形象是根源于实然形象的,需要实然形象的实践反馈和经验总结,实然形象倒逼应然形象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实然形象受到应然形象的指导规约,既有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指南,也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等具有永恒意义的实践旨归。尽管高校思政课的应然形象和实然形象之间的“缝隙”无法彻底弥合,但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这一矛盾转化,二者间形成的矛盾张力是推进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发展的内生动力,贯穿于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实践活动全过程。

  由此可见,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要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在追求理想形象中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在改造实然形象中朝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抓好政治引导形象塑造。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特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9]。目前“泛政治化”和“弱政治化”的问题在相当局面上存在,会给人以“政治洗脑”或“政治中立”的错误印象,这皆在消解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形象,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通过故事解析政治,借助历史论析政治,运用理论阐析政治,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固牢政治立场、参与政治生活、提升政治素养、强化政治担当。其二,抓好理论阐释形象塑造。“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0],若道理讲得不够精深、不够透彻、不够鲜活,会使人产生“空洞”“乏味”之感受,侵蚀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阐释形象,应“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0]。讲深就是拓展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彰显思政课的理论韵味;讲透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讲活就是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善用鲜活故事、生活话语、灵活方法。三是抓好铸魂育人形象塑造。“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9]但高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形象正遭到纯价值观说教或纯知识性讲授等偏误现象的冲击,应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统一,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从学理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引导学生传承内蕴于史实中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其四,抓好系统科学形象塑造。“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9],系统科学是高校思政课内部结构应当呈现的状态。塑造系统科学形象须加强党的领导,整体谋划、统筹设计,实现教师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研体系协同并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其五,抓好开放包容形象塑造。开放包容是对高校思政课整体系统发展变化的理想预设,要求高校思政课处理好同“过去”的关系,守正固本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处理好同“其他”的关系,汲取素材与借鉴方法相统一;处理好同“国外”的关系,以我为主和为我所用相统一。

四、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须把握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通过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来认知复杂世界,分类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策略,这是社会心理学中得到普遍证实的观点[11]281。也就是说,社会公众利用先在思想系统,通过归类来感知理解高校思政课这一复杂信息系统,提炼特定时空中高校思政课现象的共同特性,将其在脑海中归类为高校思政课,同时也会自动化地将高校思政课同具有类似特性的信息系统作出进一步归类,新的类以及相近的信息系统也会对作为类的高校思政课产生影响。前者指向形象的直接生成,后者道明形象的间接生成。故此,除直接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之外,发挥相关形象的间接辐射作用也势在必行。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主要受到哪些形象的辐射呢?或者说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同哪些形象关系密切相关呢?对于这一点可以把高校思政课放置于不同时空不同系统中予以分析。

  第一,高校思政课形象同其他学段思政课形象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政课和高中思政课、初中思政课、小学思政课在时间层面具有先后次序,在内容层面具有相通之处。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客观呈现的主观认识,通常会受到包含对中小学思政课印象评价的先在思想系统的影响,即提供一定的认知基础、先验的价值立场和预存的情感态度。如果中小学阶段的思政课建设得当,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便能够提前博得学生对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好感度,激发学习参与高校思政课的积极性,相反则会带来阻滞影响,个别学生甚至可能会因对中小学思政课的体验较差、印象不好,在尚未接触高校思政课时就已经产生抗拒厌弃的情绪,更遑论客观地作出准确评价。

  第二,高校思政课形象同高校思政课历史形象密切相关。如果说形象宣传突破具身认知仅能实现局部的体悟而不能获取思政课全貌的局限性,拓宽了社会公众感知广度,那么历史理解则是克服具身认知仅能实现对现实生活经历的理解而无法发掘潜藏于历史中的经验的局限性,增加了社会公众感知深度。质言之,人们对高校思政课的历史发展脉络、既往历史贡献、关键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的知晓,显著影响着人们对高校思政课创设与优化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认识,并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及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守正创新。

  第三,高校思政课形象同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政课形象本就是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还承担着“展形象”的职责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中国的先进性和伟大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形成全面了解和良好认知。职是之故,在社会公众认知里,党和国家同高校思政课息息相关,即当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享誉全球时,人们对高校思政课更易作出正面评价;而当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式微之际,人们连带着对高校思政课也可能产生质疑抵触。

  由此可见,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须实现间接辐射,以作为直接建构的有力补充,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其一,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提升中小学思政课实效性,可通过课题选题指南、主题会议论坛、期刊报刊征稿等方式,加强中小学学科德育建设,产出更多相关学术成果用于指导实践,同时应直面如政治目标前置、重智育主科轻德育副科等问题,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使用喜闻乐见方式讲道理,增强中小学生的获得感;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衔接性,“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行政沟通制度、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研互动制度、大中小学学生的‘传帮带’制度”[12]246,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途径一体化,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从娃娃抓起;要凸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递进性,独特性是形象生成的关键,遵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突出中学思政课的常识性和体验性、小学思政课的启蒙性的基础上,对比展现高校思政课的探究性和理论性。其二,多形式开展高校思政课的历史形象建设。理论研究方面,持续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重点开展高校思政课历史研究,既要还原历史事实、描述历史典型,又要梳理历史成就、总结历史经验,还要承认历史失误、阐明历史教训;实践探索方面,须着力开展高校思政课历史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宣传,创作相应的图片、歌曲、(短)视频、VR空间等,把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以可视化甚至全感知觉的形式贯通开来,用良好历史形象带动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形象。其三,系统性优化新时代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确形象定位,新时代党的形象塑造要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奋斗形象为目标,以对全体党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为重点,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要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目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立足新格局新媒体做好形象宣传,要抓住重大时间节点运用多种方式讲好党的故事和中国故事,抢夺舆论阵地,面对各方“污名化”势力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营造爱党爱国的社会氛围,从而赋魅以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为任务的高校思政课。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