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于赫: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提升的三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8-04
字体: 打印
分享: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活动方案、整合教学资源、整理教学思路的再创造过程。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来说,教学设计更是教师备课的核心技能,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必不可少的环节。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是教师“导演”好一堂课的“剧本”,也是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实现铸魂育人任务的“路线图”。探索思政课教学设计提升的实现路径,应从习近平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的科学论断出发,以“讲深”道理为着力点,深耕教学内容;以“讲透”道理为着力点,精构教学过程;以“讲活”道理为着力点,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
一、深耕教学内容,讲深道理,做到“研”与“教”的相辅相成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9-10讲深道理,以理“说服”和“掌握”人,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通过“研”反哺“教”,通过“教”提升“研”,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教”,是指课堂教学;“研”,既包括对理论的钻研、对教材的研读,用彻底的理论支撑起教学体系,又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研究,支撑起架构教学内容的其他因素。
  (一)科研先行,形成学术支撑体系
  思政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4]12的特殊课程,其底色——政治本色构筑在拥有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基础之上,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空间。要讲深道理,就不能简单重复已有的结论,而要去挖掘结论背后的原因、规律等,从而形成“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真理的强大力量”[4]12,提高教学的支撑力,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4]10。要做好教学设计,必须以科研为基,为教学内容注入源头活水。事实上,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认识到“科研支撑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仍然存在着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有的教师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难以统一,科研与教学尚未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有的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任务相一致,但缺乏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经验,造成了科研与教学的“若即若离”。
  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科研形成学术支撑体系,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坚定学科信仰,树立学科意识,无论教师具有哪种学术背景,都应根据教学任务,自觉研究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二是涵养深厚的历史功底,完善“五史”认知,把握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并找准其与教学设计的契合点。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挖掘其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解读与阐释。四是认真研究习近平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三个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青年成长规律”[1]。五是汲取思政课教学的经验。“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指导人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5]28多年来,思政课教学作为一门科学,通过各类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积累了多方面的科研成果,教师应对此认真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二)挖透教材,精准把握教学元素
  目前,我国思政课统一使用由中央审定、全国知名专家编写的马工程教材,这是把道理讲深的根本遵循。对思政课教师来说,“首要的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应当用好国家统编教材。”[6]当前,教师对统编教材的使用存在着几种不良倾向:“唯教材”——教学设计成了教材的“搬运工”;“轻教材”——很少关注教材,甚至质疑教材,追求“标新立异”;“用偏教材”——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对教材进行随意取舍和整合;“躺在教材舒适区”——不根据党中央的最新会议、文件精神对教学设计及时更新。
  思政课教师唯有精心研读教材,深挖教材精神,全面研习教材内涵,秉持“教学设计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才有可能真正“跳出教材”,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一是要自觉尊重教材,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厘清前后章节之间以及章节内部的逻辑关系,梳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做到融会贯通。二是细致研读教材,做好深化和拓展,深入挖掘知识点背后的重要人物和观点、重大会议和事件、重点文献和文物,用好新版教材中的辅助性框文、知识链接、获取相关资料的二维码等新元素,从微观上做到学深悟透。三是要注重与时俱进,与实时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较,思政课教材有着一定的滞后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跟上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进程,研习最新的理论成果并融入教材的使用。
  (三)聚焦方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解决的是课堂教学“具体完成哪些任务”的问题。思政课作为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政治方向引领、价值观塑造、精神共识凝聚等使命。要做到深耕教学内容,不仅要“备好理论”“备好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基本指向,而且要“备好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把握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元素,构建起道理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还要“备好时代”,树立教学目标的宏观指引,从而为教学内容的选取锚定方向,为道理的讲深掌舵护航。
  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不重视授课对象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较为笼统,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成为不切实际的书斋式空谈;二是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略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性,造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和引领方面的目标设定缺位,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的站位不足,无法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要讲深道理,就要明确“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方向,贴合学科特性,将教学目标构筑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7]的根本问题之上;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聚焦知情意行的全方位提升,将教学目标建立在全面准确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上;紧扣时代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将教学目标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视野中。
  (四)提炼重难点,分清内容供给主次
  我国古代兵法有着“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8]36的智慧。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讲深道理,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抓住主要矛盾,提炼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线索,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突出重点,会造成“浮光掠影”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掌握,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节,教学重心应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教学难点是制约教学从起点顺利到终点的关键因素,可能与教学重点重合,也可能独立于教学重点之外,因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同和变化,具有相对性和临时性。不突破难点,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专题,不突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原因”这一难点,就很难从根本上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教师要以教材、学情、现实为依据,认真提炼重难点,细化内容供给的主次。从提炼范围来看,一门课程、某一章节、某一堂课都应有其相应的重难点,应注重把握其内在的关联。从分析方法上看,一是从创作思维导图来分析,思维导图不仅是用于归纳的知识结构图,而且是教师理清思路、打破定式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发散图,教师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让主次关系更加可视化。二是根据教材的课后思考题来分析,课后思考题是连接教材、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提供了重难点的分析依据。从突破技巧上看,着重化抽象为具象,将晦涩难懂的内容化为现实可见的案例;加强资源的补充强化,在旧知的基础上供给更为丰富的材料。
二、精构教学过程,讲透道理,实现“牵”与“启”的融合共生
  讲透道理,“回应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4]12,是思政课教学的深层功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4]13,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建构,让“牵”学生前进和“启”学生思考互促赋能。所谓“牵”,是指以教师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学生,通过课堂导入催生问题导向,整合内容结构、理清逻辑理路,借助生动案例生成共情场景,及时评价反思打磨精品课堂;所谓“启”,是指以教师为辅助,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思考。
  (一)巧设课堂导入,让问题导向与自主思考相融合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起点,精心设计的导入起着明确课堂目标、引发学生思考等重要作用。做好课堂导入,巧妙“点题入题”,是讲透道理的关键一步,为授课的“破题”和“解题”奠定基础。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容易出现3种导入误区:一是忽略导入,直接新授,没有发挥导入的优势功能;二是用时过长,舍本逐末,占用了正式授课的时间;三是关联性弱,舍近求远,虽然形式新颖,但未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
  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导入功能,设置悬念,坚持问题导向;巧妙布局,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导向的设计上,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原著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教学设计中,可通过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解”的思想进行导入,从而设置“两山”理念是如何为解决“人与自然和解”贡献中国方案的问题导向,引发学生在层层探究中碰撞思维火花;可以采用形象比拟的方式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化为通俗易懂语言,还可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还原历史情境、置身影剧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要注重设置与国际国内大势、社会关注焦点、学生成长需求密切相关的“真问题”,又要注重问题导向对知识点的引导性、递进性,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层层推导、步步求证,拨开纷繁复杂的迷雾,学会辨别是非、甄别善恶、分辨美丑。
  (二)优化教学逻辑,让结构整合与思辨启智相融合
  教学逻辑,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所进行的教学结构整合优化,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为道理的讲透提供支撑。对思政课来说,教学逻辑要遵循“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4]13。统一性,是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材使用的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学逻辑与教材逻辑相同,教材逻辑是最基本的政治概念和命题,而教学逻辑是基于教材逻辑的个性化重塑,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而这并不等同于教师可以把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将教学逻辑与学术逻辑混为一谈,因为学术成果带有研究者个人的主观色彩,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此外,与党媒对政策理论的宣传逻辑相比,思政课的教学逻辑要体现“思辨性”,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4]13。
  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常见的教学逻辑有3种:一是“问题链式”逻辑,以问题为纽带连结起知识点形成教学主线,如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教学设计中,可设置“中国处于怎样的发展形势?”“如何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代课题?”“如何在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链,从而在小组研讨、汇报等形式下让学生厘清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时”“理”“路”。二是并列式逻辑,适用于多个相对独立的论据支撑单一论点的教学内容,如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的教学设计中,可分别通过中西方民主制度在程序、内容、主体三个维度的对比,探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从而帮助学生坚定制度自信,涵养爱国情怀。三是递进式逻辑,适用于以选题为依据探索互相关联论点的教学内容,如在“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的教学设计中,可通过中国梦的本质、生成、理论特质三部分来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探索出中国梦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科学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砥砺思想、升华认识。
  (三)甄选教学案例,让情境生成与共情润心相融合
  教学案例,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以案例形式解析教学内容、生成情境体验的教学环节,是思政课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思政课教师是否能选用恰如其分的案例,直接关系着教学实效。在实际教学中,关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易出现几种误区:一是“文不对题”,所选案例不能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时代际遇紧密结合;二是“喧宾夺主”,过度依赖音视频资源而未利用案例将道理分析透彻;三是“重复堆砌”,大量罗列类似案例将思政课讲成“故事会”,未能准确地从案例中提取有效的支撑观点而显得教学浅显化、表面化。
  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所选案例要注重针对性,充分结合明理论、讲事实、育新人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新版统编教材中的资源,“把新融入的新时代十年最新成就和贴近大学生的案例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9]25-30。在历史与现代、国内与国际、虚拟与现实等多维度、多方面的典型案例中优中选优,力求做到针对教学内容量体裁衣,针对学生成长对症下药,针对时代话题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所选案例要凸显价值引领,注重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如在“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中,可选取清华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的案例,对比1979年12月6日和2022年5月16日的两份《中国青年报》头版对口号的报道,结合40多年来清华学子对口号的实践,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同向同行层层梳理,直击学生心灵,引领学生身体力行。
  (四)认真评价反思,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融合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和“学”的评价,是思政课教师反思课堂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终端环节。通过评价探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从而反思持续优化教学设计的路径,形成不断提升教学实效的良性循环,对讲透道理有着重要意义。
  对“教”的评价,通常是对一堂课的评价,分为督导评价,督促教师潜心教学、苦练内功;同行评价,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学生评价,促进教师反思不足,更进一步。思政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教”的评价,避免其流于形式,根据评价建议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打磨。对“学”的评价,通常包含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随着高校思政课“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10]的推行,结果评价通常以统一期终考试的方式呈现,而过程评价给了思政课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近年来,思政课的过程评价涌现了读书报告、调研报告、微视频制作、小论文等多种形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设计过程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标准,避免“唯分数”的单一评价,要辅之以个性化、发展性的评语,让评价结果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重视,促进“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4]12,从而有效作用于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三、创新教学方式,讲活道理,达成“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讲活道理,打破“宣读文件”式的枯燥刻板,在讲深讲透的基础上,让“有料”的内容“有味”地呈现。通过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教学生学”,让“教”的环节活起来,将“填鸭式灌输”道理给学生转变为引导学生“拿”的有效灌输,推进“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4]14;通过“思政小课堂”和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结合来“教学生学”,让“学”的环节活起来,提升学生用科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换“教学生学”,让教学氛围活起来,实现师生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完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一)创新教学方法,呈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思政课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4]13的原则,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授式向包含互动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元化设计转变。教师主导,是指“教”是“学”的逻辑前提,在教学进程中优先于“学”;学生主体,是指“学”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在教学导向上优先于“教”。教师要有效利用学情分析,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态度等层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以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出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生态,在对课堂的主导中把主体“导活”。
  自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以来,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为具有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的学生分配给红色旅游资源撰写解说词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充分融入中感悟中国精神的伟力。辩论赛法——在“躺平是否有理”的讨论中肩负起使命担当,在“过程还是结果更能体现青年人奋斗价值”的争辩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青年人而言,胜人还是胜己更重要”的相持中坚定奋斗的青春航向。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教学方法创新的适度,避免为过分追求氛围之“活”而偏离思政课的政治性,造成教学内容娱乐化;防止为刻意吸引学生眼球、博得掌声与喝彩而偏离了思政课的理论性,造成知识体系碎片化。要努力追求“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4]15。
  (二)丰富教学手段,搭建客观理论和主观意识的桥梁
  教学手段是思政课教学的媒介,面对以“00后”为学生主体的网络原住民,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成为时代必需,为客观道理感染力的增强和学生主观感受向心力的提升搭建桥梁,是数字化、智能化环境对思政课产生效用的生动表征。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手段,为讲活道理进行供给侧变革。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教学手段的包装提升和信息化要素的融入运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更迭。
  在传统教学手段中,作为教学设计核心内容基本呈现的教学课件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反映着教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体现着教学内容的逻辑和关键,是教学内容“进头脑”的初阶。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课件与板书的呼应,做到“精”“准”“美”:“精”是指避免大量的文字堆砌而成为教材的翻版,而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呈现要素性的教学内容;“准”是指避免出现观点、引用、文字、图片等要素的错误、争议、过时,而要确保精准无误和与时偕行;“美”是指排版清晰美观、图文并茂、技术手段多元的艺术化效果。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要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智慧教学方式,智慧课堂为思政课堂的技术化、高效化打造了移动终端平台,教师可在课前推送导学资源,指引学生自主预习;课中实施多屏教学,引导学生沉浸具体情境;课后发布小结练习,促进学生思深悟透。在有条件的高校中,教师还要重视元宇宙等数字要素的活用。如VR体验、区块链等等技术以图像传感等方式立体呈现具体场景,使学生通过肢体接触、动态场景情感互动和沉浸式体验深化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真正将思政课从“隔岸观火”走向“身临其境”。
  (三)拓展教学时空,推动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的互补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11]56教学时空,是思政课存在的基本形态,在教学设计中注入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扩展,成就了我们要“善用之”的“大思政课”[11]。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教学时空的概念,推动课堂讲授与“大时空”实践教学的互补,为讲活道理延展育人“半径”,构成大思政课育人“同心圆”,用“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12]培养学生与中国精神同呼吸的品格、与时代脉搏共命运的担当。
  在时间维度的拓展,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时间的延伸,包括课上教学向课前课后教学的延伸,也包括高校思政课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延伸,包括“大历史观”视野、新时代伟大成就、世界未来发展大势等要素对实践教学的融入。思政课教师要延伸思政课教学链条,主动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形式将“大时间”的概念浸润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空间上的拓展,一是思政课向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延伸,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4]14的原则,主动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主力军。二是思政课向教室以外实体场域的延伸,如通过调查研究、乡村支教、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形式深入“社会大课堂”,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4]13。三是思政课向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B站等平台,教师要在守正创新中借助阵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即时补充和巩固,凝聚线上线下课堂合力。
  (四)锤炼教学话语,促进言之有物和入脑入心的联动
  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播内容、表达方式、语言魅力的总和,是教学设计得以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枢纽,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显性要素。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设计为依托,让“讲深”“讲透”成为教学话语言之有物的底气,更要进一步锤炼“讲活”的能力,使教学话语成为学术话语、理论话语、教材话语之于学生的“翻译”,让“深”“透”的道理“活”起来而真正入脑入心。
  教学话语要为“讲活”服务,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一是要生活化,增强教学话语的阐释性,用鲜活场景阐释学术概念,用灵动画面描述枯燥理论,用通俗故事明晰晦涩道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是要青年化,用“青言青语”“网言网语”说服青年,让道理真正走近学生,走进学生。三是要有感染力,让话语直击学生的“痛点”“泪点”,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触动学生心灵,以理感人,以情化人。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