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栾文莲: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是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体系性、总体性危机

发布时间:2017-03-30
字体: 打印
分享:

 

 

 

[摘要]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在垄断阶段,这一规律具体化为垄断利润规律;而在以虚拟金融资本占主导的时期,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以虚拟金融资本手段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以及进行金融掠夺。垄断利润的来源不仅是实体经济的剩余价值,更多是通过虚拟经济的运转剥夺其他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和世界的财富。资本主义金融化的生产方式对国内外剥夺、掠夺的加重,必然加重贫富分化,加深社会的对立与分化。

[关键词]经济危机,垄断,金融,资本贫富分化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又进入以虚拟金融垄断为主导的新阶段。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今天,金融化是其用来攫取利润、掠夺世界人民的新的主导方式。

 

一、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剥削和掠夺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基本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在自由竞争转向垄断后,这一规律的转化形式是获取垄断利润。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达的条件下,金融垄断资本通过股份公司、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方式从全球范围获取社会资本;资产阶级国家还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对垄断资本家提供补助和救助。这些都使垄断资本家向社会索取的价值远大于其直接拥有的资本权力。金融资本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在金融领域使用金融虚拟手段,进行杠杆倍率扩大的交易,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疯狂发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本性的必然反映。采用这样的形式追求更大剩余价值,是因为采取这种形式榨取剩余价值比实体经济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同时,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虚拟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拉长的虚拟资本价值链支配经济过程,用符号换取真实的财富,把巨额利润收入自己囊中。比如它以“兼并重组”的名义收购企业,低价进,高价出,转手获得巨额利润;以举债、扩股的方式,用别人的钱赚钱,而且还设定规则避险,一旦经营恶化,损失是别人的;又通过印刷钞票、票据、票券来制造泡沫,并从泡沫中获利。

金融垄断资本也经营物质产品,比如原油、玉米、大豆以及房产、军火等。这些产品和原材料是其从政治上控制世界,从经济上榨取世界的手段。原油、玉米、大豆、房产期货、期权,以及由美元计价引起的价格变动,成为金融资本获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还“发明”出许多新的金融工具,以便于攫取世界人民的财富。

 

二、金融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阶段的本质性特征

资本主义已进入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统治为主导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以资本主义金融为主体,以金融的自我循环、膨胀为主导,新的生产方式、积累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并未改变资本的所有制关系,依旧建立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基础之上。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此种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以及在发展中若干阶段的生产关系特点。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是贯穿资本主义全部阶段的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特点,在金融化阶段也不例外。

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全球金融垄断资产阶级与世界范围内劳动者的对立;金融资本集团之间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矛盾。金融垄断资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研究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关系时,斯大林认为,“结合”“这个名词只是很肤浅和叙述式地表明垄断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接近,可是没有揭示这种接近的经济意义。问题在于,这种接近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单是结合,而是国家机关服从于垄断组织”《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1页。。国家机关服从于垄断组织这个提法,揭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表明了国家政权是垄断资本的工具。

金融化表示金融垄断资本尤其是虚拟金融垄断资本的统治力量加强,居于主导地位。在这个发展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使资本主义国家听命于它,金融垄断资本集团主宰着国家政权、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外关系和军事武装力量。

资本主义垄断由一般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和国际金融资本垄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成国际金融资本寡头垄断,并力图控制全世界。据统计,目前全球65000多家跨国公司及其50多万家海外子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不仅控制着世界的生产流通、高科技,而且控制着世界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权、裁决权。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成为资本垄断的新手段。国际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利用参与制收买和掌握政府的决策权,控制着资本的规模、结构、流向、利润率和网络舆论导向,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统治。

对发展中国家和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金融化、私有化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这一主要矛盾对立与斗争的格局,从双方势均力敌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取得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力量处于弱势境地。

 

三、剥削与掠夺的新方式

当代金融资本攫取利润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向金融部门转移,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移,金融也越来越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更加追求“独立”和自身的增值。当今世界,不论金融部门还是非金融部门,都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获取利润。

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发达的条件下,资本家和投机者不再满足于利润以及分红,追求市值最大化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市值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不再有任何道德伦理底线,资本的贪婪本性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金融资本决定一切的时代,制度规定也更加适应金融投机的发展,股东价值或企业市值是决定企业战略的唯一推动力量。美国学者杰拉尔德·戴维说:“企业必须集中做对一件事情,这件事情通常就是股票市场说了算。如果一家同时经营汽车和金融的企业被股票市场低估,唯一解决之道就是将公司拆分。”

金融部门日益脱离为生产服务的职能,而服务于自身增值,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日渐萎缩,对生产力的阻碍和破坏能力日益提升。虚拟资本的投机、欺诈性有了新的更大发展。它聚集资本的职能下降,利用资本运动逐利的职能上升;实体资本规模缩小,虚拟资本规模扩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向虚拟化、食利性转变。整个西方经济的实体部分下降为不到30%,虚拟部分上升到7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金融。

资本在实体经济增速不足之时通过扩大负债谋求投机利润, 因而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和个人生活中,都集聚了很大的债务。国家运行的基础日益债务化。

金融资本利润来源直接从工人及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个人收入中获取,通过金融机构的操控来运行,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而且扩展到流通过程和消费过程;不仅对当代劳动者而且对劳动者后代进行剥夺。

资本家通过剥削实现剩余价值占有,供他们进行再生产和个人消费,这一进程经历几个主要方式。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马克思曾说,“上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对这种社会具有意义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不是享受,而是财富”。当时它“还没有学会把剥削和消费结合起来……享用的财富对它来说,是一种过度的奢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页。。接着,是资本家通过流通,通过把剩余资本投入资本市场,直接获取利润。这就是金融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在情况又进了一步,劳动者个人收入的金融化是近30年来金融资本获利的新的重要渠道。资本主义已学会把剥削与消费结合起来,对工人的工资收入的金融化成为金融利润的重要来源。

从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角度看,包括劳动者的住房消费信贷、医疗保健和退休保险等的消费,是劳动者收入中用于生活消费的部分,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劳动力再生产既包括现有劳动力的再生产,也包括补充现有劳动力的新生劳动力的培育。劳动力再生产,还包括劳动者的医疗保健条件和教育培养条件,失业人口生存的保障条件,等等。现在,这些社会职能在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由金融机构执行,方式是督促劳动者加入各种保险,特别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的改革后,这些职能由私有金融机构执行。这样一来,一方面,广大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加入保险而社会化;另一方面,又满足了金融资本从中获取利润的需要,金融资本家通过消费领域再次从劳动者收入中进行掠夺。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消费一经资本家掌握,就要服从于资本的利益。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使募集来的资金绝大多数被金融资本家用于金融投机,以获取更大利益。

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金融资本的利益难以解决劳动者消费的问题,对劳动力再生产消费的需要与保证资本利润而导致的费用的限制之间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四、剥夺世界的新模式和霸权统治

垄断金融资本以除其之外的一切经济成分作为发展的条件,剥削除其以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体,以攫取更多垄断利润。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规律具体化为垄断利润规律;而在虚拟金融资本占主导的时期,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以虚拟金融资本手段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进行金融掠夺。垄断利润的来源不仅是实体经济的剩余价值,更多的是通过虚拟经济的运转剥夺其他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和世界的财富。另外还通过金融市场和货币的流通过程攫取垄断利润。

在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体系下,超额利润的攫取对象包括本国和其他世界人民的财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发展中国家,掠夺世界,尽力把国内的矛盾转化为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国内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转化为与落后国家消费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消费、高福利、无污染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低福利、高污染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利润、高腐朽、高奢侈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的基础上,它们的“民主、自由”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摧残基础上。这也是垄断资本主义寄生性和掠夺性的新表现。

资本主义国家以金融霸权为基础,形成对世界新的剥削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就不断把更多的工业制造业转移到国外,这些低端行业和制造业,多是与国民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够吸纳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然保有核心技术以及高端科技产业。它们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和货币霸权,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为垄断资本带来超额利润;以低价进口这些国家的日用消费品等产品,高价出口军工以及高技术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所得的资金又回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金融化改变了价值增值方式,改变了资本积累模式,它与生产劳动、价值创造相脱离,背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公理。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依靠的是垄断金融资本的霸权统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霸权归根结底是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是私有制度的必然表现;与公平正义相悖,资本主义不能按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办事,为占有人类的劳动成果、掠夺世界财富必然要建立霸权。例如美元霸权,在金本位制下,纸币只有代表一定量黄金凝结的人类劳动,即社会价值时,才能代表真实的货币,用于媒介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此时美联储的中央银行信用还没有根本背离价值规律的要求。1971年以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失去了货币赖以表现的物质价值基础,而以债券、股票等虚拟资本为抵押,发行美元纸币。虚拟资本只是资本所有权的纸质凭证,本身并没有价值。大量发行这样的美元必然要求以超经济的手段加以维护,否则美元不可能持续充当世界货币。此外,金融霸权还以控制金融市场、控制定价权、控制评级机构等为手段。

 

五、加剧贫富分化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化

资本主义金融化的生产方式对国内外剥夺、掠夺的加重,必然加重贫富分化,加深社会的对立与分化。从根本上说,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该社会的分配方式。在金融化的资本主义积累中,社会资本向金融领域集中,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也必然向金融部门、向金融资本倾斜。具体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向金融资本倾斜。企业内部分配更严重地压榨劳动者,劳动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普通员工与高层管理层的工资收入差距悬殊,形成高收入的管理层,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以大金融资本集团股东为代表的食利者阶层。在企业中,大股东与高层管理者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许多人更是二者身份兼而有之。“金领”阶层,特别是金融高管的年报酬畸高,实质上体现了高管层对企业利润的分配机制。股票期权等薪酬制度设计为大资本所有者与高级经理阶层的利益融合提供了手段,二者已经结成新的联盟,前者参与企业高层管理,后者可以通过巨额薪酬变成所有者。在西方国家国民收入统计中,高管阶层收入计入劳动工资收入中,如果把这部分排除,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将会更少。

总之,当今资本主义金融化使极少数金融资本统治者与广大劳动者,以及国内外民众的矛盾更加严重和对立。西方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矛盾、社会分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趋于严重,新的危机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因而,金融化下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社会体系,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等将不断发生。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占有剩余价值,从这个本质考察,资本主义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的,从最初资本家用自有资本占有生产领域的剩余价值,到进入垄断阶段,用社会的资本获得垄断利润;从获得平均利润和获得垄断利润,到如今金融化时期,金融资本用国内外的社会资本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日益膨胀的金融资产不经过生产与劳动就通过金融市场的流通得到资本的增值。

从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化的生产方式反映了对社会财富的攫取与对生产力的破坏,是与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对立的,它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

马克思曾经对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时期创造了比过去几个世纪的生产力还要多的成就加以赞许。但是当获取剩余价值的欲望及以信用、借贷方式取代生产的方法作为社会生产的主导时,这种金融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加速走向了它的反面,“在资本主义理解力的界限以内……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2页。。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发生于资本主义统治的核心国家并波及世界,它不仅仅是美国的危机,更不仅仅是一次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当代帝国主义的体系性和总体性危机。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这个体系已进入由盛转衰、高度不稳定的时代。

 

 

网络编辑:张福军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