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戴木才 彭隆辉 :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发布时间:2023-11-09
字体: 打印
分享: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是围绕“一条道路、两个轨道”全面展开的。“一条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轨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成功推进和全面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重要范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纲领性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次作出系统阐发。我们从中可以历史地、深入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和科学定位。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前提:走自己的路

  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与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大课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否则就缺乏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1984年,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63页)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曾说,过去我们照搬苏联搞的社会主义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真正解决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261页)1989年,邓小平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指出,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多年来都存在一个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党展开过激烈争论,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参见同上,第291页)实际上,早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就曾谈到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1960年,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会见时,毛泽东曾这样感叹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足:“对于政治、军事,对于阶级斗争,我们有一套经验,有一套方针、政策和办法,至于社会主义建设,过去没有干过……还缺乏知识,还缺乏经验,就算开始有了一点,也还不多。”(《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1页)

  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偏颇会直接影响到实践上的顺利与曲折。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功,归结起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75年2月,在接待萨莫拉·马谢尔率领的莫桑比克友好代表团时,应对方要求介绍中国革命与建设情况,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自己走出来的路是最可靠的路。”(《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20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更是非常鲜明地主张“走自己的路”。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3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2021年a,第13页)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实践、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新中国建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六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象征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前景。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和突出特点,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靠“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整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曾在一系列纲领性文献中有过多次重要表述。梳理和分析这些纲领性文献的重要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轨迹,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如前所引述,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纲领性表述。而在1984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54页)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深刻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而且深刻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同时也深刻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和历史启示,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上,第3页)。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内在联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紧密联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何时开始的时间问题。从历史发展看,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都不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更不是从党的十二大开始的,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开始的,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从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迪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必须始终一贯坚持的实践准则和行动指南。虽然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偏差和失误,甚至有过偏离,但这并不能也不宜否定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性,否则就容易割断、支离甚至肢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发展性,导致否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连续性。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而不是形成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已经形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成功和胜利;背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出现曲折。

  第二,“走自己的道路”(同上,第3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从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刻历史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为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的宝贵经验。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是以西方为模板,走的是“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早期走的是“俄国人的路”。坚持“走自己的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总结,唯有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选择。“走自己的路”不仅贯穿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而且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懈奋斗的历史全过程。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启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必须“走自己的路”。坚持“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特点。坚持“走自己的路”,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统一性;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的历史连续性。也正是在这一重要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上,第3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发的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也不是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践的社会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和其他主义,而是与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龚育之,第120页),但是它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性质却是不可动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是“有中国特色”,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比喻成一艘远航巨轮,那么“社会主义”就是这艘巨轮的方向盘、指南针和航标灯,“中国特色”就是这艘巨轮的具体实际。“建设”一词与“革命”一词相对应,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毫不相干的两段历史,而是相互连贯、递进发展的两段历史。“革命”是“建设”的前提、基础和奠基礼,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是“革命”成功后的目的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必然归宿,同时也只有在“革命”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此,理解中国革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不能隔断、分离“革命”与“建设”之间的深层历史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以“革命史”否定“建设史”,或者以“建设史”否定“革命史”,从而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成是两段互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的历史,是极端错误和极具危害的。

  第四,“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3页)。所谓“历史经验”,是指对过去历史实践中的思想和认识再一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面的经验总结,是“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成果,是已经到历史实践中去、又从历史实践中来,经过历史实践检验而得出的正确思想认识。“基本结论”是其他结论和认识的基础与根本,舍此便不可能有其他的结论和认识。邓小平所说的“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显然不仅仅是指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二大的短暂几年历史,其意应该包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时段,甚至包括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时段。从理论上和历史上讲,“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所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共同经验的历史总结。只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中去深刻认识“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重要论断,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统一性,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建设史”与“改革开放史”的统一性,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奋斗历史的连续性、发展性和整体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三要素

  在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再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要论述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基本路线、历史方位、总体布局、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愿望,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发展规律。(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9页)简言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包含一条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战略目标等丰富内涵和关键要素,即“三个一”的有机统一。

  1.一条基本路线

  “一条基本路线”,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同上,第9页)这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自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3—14页)之后,我们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380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共同意志,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政治智慧和全体中国人民实践智慧的结晶,被认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中国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道理”。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基石,这个基石绝对不能动摇。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根本变革。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实质上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2.一个总体布局

  “一个总体布局”,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从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等三个方面作出了描绘。(参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33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参见同上,第121页)党的十三大至十六大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271—296页)党的十七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6页)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5—32页)党的十九大遵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战略部署。(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57页)“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不同领域,各自有着特殊的建设内容、发展规律和奋斗目标。

  3.一个发展战略目标

  “一个发展战略目标”的形成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一个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4、44页)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9、77页)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作出了符合实际的调整,提出了一个通过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周年三个发展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即“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页)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页)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再次强调到建党100周年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参见同上,第809页)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未来30年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分“两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3页)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增加了“美丽”这一修饰语,从而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好地对应,并把“现代化国家”改为“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别彰显了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内涵新要求,更加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概念,它们所蕴含的结构要素基本是一致的。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都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在实现的时间节点和内涵要求上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作出纲领性表述是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道路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把道路问题放在“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页)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完整阐述,包括领导核心、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总任务、总体布局、奋斗目标等丰富内涵。一是再次明确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三是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是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五是再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参见同上,第9—13页)

  党的十八大为什么十分强调道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呢?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许多仁人志士苦苦追寻中华民族摆脱落后挨打、走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许多尝试都失败了。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曾经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但是实践证明走这些道路都行不通,最后中国才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参见习近平,2018年,第99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找到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艰辛探索,在深刻总结成功历史经验和惨痛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自己的路”,终于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和全面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不经过不知难,创业艰难百战多。回顾这条道路的艰辛探索、开辟和发展,实在是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虽然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标志的,但它是以历史发展为基础的,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才成功开创出来的。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一个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独立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创充满了曲折,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有惨痛的历史教训,实在是来之不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道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中国式现代化”,其渊源都非常深厚,既吸收借鉴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也充分汲取了世界现代化历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实践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更加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定位。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首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了系统阐释。他沿用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个重要概念,鲜明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2021年b,第9页),体现了中国最大的基本国情——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人口数量众多,其规模和数量超过了现有已实现现代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毫无疑问,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要整体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史上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二是“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同上,第9页),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和本质不同。三是“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同上,第9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发展目标的不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追求的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享乐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则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丰富全体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四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上,第9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与西方式现代化所走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先破坏再治理的现代化老路明显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注重资源环境的承受程度。五是“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上,第10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与世界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不像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一条暴力掠夺殖民地、以其他落后国家为代价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开创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造福的现代化,是与世界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性质的西方式现代化性质不同的现代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习近平,2021年a,第14页)这一重要概念,并把“走自己的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联系在一起,不仅再次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及其极端重要性,而且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创造出来的。一条新道路、一种新形态,一个“新”字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也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既切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又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再次以纲领性文献的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度肯定我国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36页)之后,在“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论述,成为党的二十大表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基调。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坚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参见习近平,2022年a)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发展阶段、重要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回答,并对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作出了部署。一是统一了规范用语,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概念统领之前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概念,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规范作用与意义;二是郑重宣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再次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四是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性质;五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点“中国特色”进行了深入阐发;六是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的九个方面;七是与党的十九大相承接,再次强调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八是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九是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的五个重大原则;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参见习近平,2022年b)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理论体系及其一系列重大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定位更加清晰。他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中国历史坐标、现代化理论坐标和人类文明坐标中来阐发,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真正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全新形态,展现了一幅根本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新发展图景。他还深刻指出,深入拓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尤其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参见习近平,2023年)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概念,其成功开创和形成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探索进程。从两者的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既缘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又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1979年,邓小平说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第163页),这条道路从发展历程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致的、统一的,两者是相互形塑、互为一体的关系。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确立和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力量、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除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之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提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话语和人类文明话语的创新,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现代化发展都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2023年第7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