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研读会简报第49期

发布时间:2017-08-05
字体: 打印
分享:

 

 

[编者按]

2009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部的青年学者们历时五年,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全部50卷的集体学习。

五年间,他们平均每年安排10卷的学习,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会,由两至三位报告人,分别报告学习体会,然后参会者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会后整理通报。通报的内容以报告人的研读笔记为主。五年坚持下来,颇为难得。本网将分期刊登这些通报的主要内容,其中一些个人体会明显具有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成熟的痕迹,望网友予以谅解,以能够启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为盼。

 

49卷研读会概况

2013108日上午在马研院会议室召开了原理部《马恩全集》第49卷读书研读会,本次会议的主要报告人是张建云和彭五堂,会议由余斌主持。

 

张建云的研读笔记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18637月至1875年间写的四篇经济学著作:一是《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及《资本论》第一卷其他各章的散页;二是《价值形式》;三是作者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片断;四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稿《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第49卷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以及其他各章的散页。这是这一时期写的《资本论》第一卷稿本中唯一留传下来的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在文章中开头就说:“在为了付印而最后加工的时候,这三节的第一节将放在最后,而不是放在前面,因为它是向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过渡。”按照马克思原来的设想,这一部分手稿应当成为《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束部分,由此过渡到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从内容上看,首先,这一章总结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面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它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主客观条件逐步形成的过程。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异化,指出异化劳动实质上是在私人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并指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点”,但终将被消除。马克思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问题;阐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总产品和纯产品问题等等。

再次,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与工人相对立的已经积累起来的财富也作为统治工人的财富,作为资本,以同样的程度增长起来……与此相反,工人的贫穷、困苦和依附性也按同样的比例发展起来。工人的贫乏化和这种丰饶是互相适应的,齐头并进的。”

最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范围内不仅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关系,而且同时也创造出瓦解这种关系的条件,最终导致它的必然灭亡。继第六章之后收入本卷的《资本论》第一卷其他各章的一些散页,包括关于劳动力价值、工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工会的任务等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点。

第二部分:《价值形式》是《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附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提到,这个附录是路·库格曼建议他写的。库格曼读完《资本论》第一卷的校样以后建议说,大多数读者需要有一个关于价值形式的更带讲义性的补充说明。恩格斯也有类似的意见。马克思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写了这个附录。马克思在这里对货币形成史这个经济学上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作了科学的而又通俗易懂的说明,把大段的论述分成了一些小节,用特有的标题突出了每一个辩证转变,使抽象阐述的思路明确地表现了出来。虽然在第二版以后,这个附录经过删减被合并到正文中去,但这个附录本身仍然保持着独立的科学价值。

第三部分:著者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一些片断,是18729月至187511月期间出版的《资本论》法译本中马克思作了比较集中的修订的一些部分。《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是由约·鲁瓦翻译的,译文比较忠实。马克思认为应当把译文修改得通俗易懂些。马克思书信中曾谈到:“为了使法国人懂得实质,我往往必须把法译文重新改写。”马克思亲自修订的法文版同德文第一版比较起来,无论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内容的论述上,都有不少的修改和补充。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这个版本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由于法文版分册出版的原因,德文版第一卷共七篇二十五章,在法文版中被改成八篇三十三章,篇章标题也作了相当多的修改。

具体来说,一是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一节作了较大的修订和补充,使整个论述容易理解了。

二是马克思还补充和发展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学说,指出个人的产品一旦转化为社会的产品,生产劳动的定义就扩大了。这时要成为生产劳动者,不一定非亲自动手接触材料不可,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或者完成其某一职能就够了。

三是在研究资本积累问题的第七篇中,马克思作了大量的改写和补充,所发表的片断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马克思重新写了与技术进步相联系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详细论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厄运。马克思比别处更充分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周期性问题,指出工业生产的这种周期性的独特进程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见过的,并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提出生产周期的持续时间将会逐渐缩短,他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见本卷第241页)

第四部分:《资本论》《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稿,是第49卷主要内容,占一半篇幅。本手稿是继18611863年手稿之后关于资本流通理论的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二卷写的最早的一个稿本。这个手稿就所考察的问题范围来说,和现在的《资本论》第二卷大体一致,但在论述上带有明显的手稿性质,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手稿共分三大章。第一章论述资本流通。除分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以外,还阐述了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等问题。

第二章论述资本周转。详细阐述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时间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某些原因。

第三章研究再生产问题。对于流通中的实现问题、不变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和作为积累媒介的货币流通问题,作了比别处更为详细的论述。马克思还指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便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个手稿不仅作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的一定发展阶段而具有价值,而且它包含的一些重要原理具有现实意义。

二、几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与传统自然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这是一个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在当年,正因为认识到了一点,才可能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解释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并立足于此,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商品经济即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都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自然经济是与狭隘的地域封闭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这是生产力不发达的结果。在第49卷,马克思对此有大量相关论述。

5页。只有在劳动人口或者本身不再属于客观的劳动条件,或者本身不再作为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的时候,只有在劳动人口不再出卖自己劳动的产品,而相反地出卖自己的劳动本身,或者更确切些说,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的时候,生产才在其整个范围内,在其整个深度和广度内,变成商品生产,一切产品才转化为商品,每个个别生产部门的物的条件本身才作为商品进入该生产部门。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商品才在事实上成为财富的一般元素形式。

例如,如果资本还没有征服农业,那么大部分产品还将直接作为生存资料来生产,而不是作为商品来生产,大部分劳动者人口还不会变为雇佣工人,大部分劳动条件还不会转化为资本。这里也包括:社会内部偶然表现出来的发达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资本主义分工,彼此制约并交互产生。因为商品作为产品的必要形式,从而产品转让作为占有产品的必要形式,要以充分发展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从而也只有在工场内部的资本主义分工的基础上,所有产品才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从而一切生产者才必然是商品生产者。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下,使用价值才普遍地以交换价值为媒介。

7页。随着农业变为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工业部门,——资本主义生产把自己的地盘扩张到农村,——随着农业为市场而生产,生产商品即为了售卖而不是为了自己直接消费的物品,农业就以相同的程度计算其费用,把费用的每一项都看作商品(不管农业是把它从第三者买入,还是从自己本身即从生产中买入),从而看作货币,因为商品被看作独立的交换价值。因此,由于小麦、干草、牲畜、各种种子等等,都作为商品出卖(如果不出卖,它们就不能被认为是产品),也作为商品或货币进入生产。

225页。一旦劳动力由劳动者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从这时起,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典型的生产方式;只有从这时起,每一个产品越来越是为卖而生产,而且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不仅强加于整个社会,而且第一次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

9页。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大部分产品不是作为商品来生产,没有成为商品。因此,另一方面,进入生产的大部分产品,不是商品,它们不是作为商品进入生产过程的。产品转化为商品只不过发生在个别地方,只涉及到生产的剩余或个别生产部门(工业品)等等。产品既没有整个地作为交易品进入生产过程,也没有普遍地作为交易品走出生产过程。然而,一定范围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从而商业的一定发展程度,是资本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起点。我们把商品看作这样的前提,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简单的元素出发。但另一方面,商品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和结果。起初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元素的东西,以后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产物。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商品才成为产品的一般形式,而且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一切生产的组成部分也就越作为商品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第二,资本与资本生产的意义

资本不仅是资本家用来赚钱发财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积累财富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财富和基础。同样,资本生产既是对工人的剥削过程,是工人痛苦的生活,同时,它也为自由人类的实现创造物质基础,为工人的解放及至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马克思论述如下:

40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一切生产资料都是可能的资本,而就它们作为生产资料执行职能来说,又都是实际的资本;所以,撇开劳动过程的一切历史形式不谈,资本是人类一般劳动过程的必要要素,从而资本是某种永恒的和由人类劳动性质决定的东西。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说,因为资本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所以劳动过程本身,一切社会形式下的劳动过程,必然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于是,资本就被看成这样一种物,它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某种物的作用,起着它作为物应有的作用。根据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得出结论说,因为货币是金,所以金本身就是货币;因为雇佣劳动是劳动,所以一切劳动都必然是雇佣劳动。

资本家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作为表现为人的资本执行职能,正象工人只是作为人格化的劳动执行职能一样,这种劳动对于工人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消耗,而对于资本家则是创造财富和增大财富的实体,劳动本身事实上就是以这种实体的形式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被并入资本的要素,表现为资本的活的可变因素。

49页。这是物质生产中,现实社会生活过程(因为它就是生产过程)中与意识形态领域内表现于宗教中的那种关系完全同样的关系,即把主体颠倒为客体以及反过来的情形。从历史上看,这种颠倒是靠牺牲多数来强制地创造财富本身,即创造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必经之点,只有这种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才能构成自由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对立的形式是必须经过的,正象人起初必须以宗教的形式把自己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来与自己相对立完全一样。这是人本身的劳动的异化过程。工人在这里所以从一开始就站得比资本家高,是因为资本家的根就扎在这个异化过程中,并且他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绝对满足,但是工人作为这个过程的牺牲品却从一开始就处于反抗的关系中,并且感到它是奴役过程。

50页。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直接统一,正象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直接统一一样。可是,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生产过程的整个性质就是由这一点专门规定的。

第三,什么是劳动?什么是生产劳动?

劳动在商品经济社会,与在自然经济社会是不完全相同的。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二重性。

关于劳动。

51页。把商品归结为“劳动”是不够的,必须把商品归结为具有二重形式的劳动:它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必要劳动以交换价值的形式被计算。从前一种观点来看,一切都取决于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劳动的特殊性质,正是这种性质给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打上了特殊的印记,并使它成为不同于其他使用价值的具体使用价值,成为这种一定的物品。反之,只要把劳动看作是形成价值的要素,把商品看作是劳动的物化,那么劳动的特殊有用性,劳动的特定性质、方式和方法就完全被抽象掉了。这种劳动本身是无差别的、社会必要的、一般的劳动,同一切特殊内容完全无关,因为这种劳动在自己的独立表现即货币中,在商品的价格中,取得了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仅仅在量上有差别的表现。

52页。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自然条件。劳动过程从它的创造活动来考察,不外是劳动本身。因此,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同任何一定的社会发展无关。劳动资料和劳动材料——其中一部分已经是过去劳动的产品——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的任何劳动过程中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关于是生产劳动。

106页。象鸟一样唱歌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假如她为了货币而出售自己的歌唱,她就因此而成为雇佣劳动者或商品交易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用,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直接生产资本。给别人上课的教师不是生产劳动者。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同其他人一起作为雇佣劳动者被聘入一个学院,用自己的劳动来为贩卖知识的学院所有者增殖货币,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固然,就形式来看,大多数这样的劳动者几乎还不是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而是属于过渡形式。整个说来,这样一些劳动同资本主义生产的数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量,这些劳动只能作为服务来享受,不能转化为与劳动者分开的、从而作为独立商品存在于劳动者之外的产品,但是它们可以直接地被资本主义利用。所以,可以把它们完全撇开不谈;只有在研究雇佣劳动时,在论及不同时是生产劳动的雇佣劳动的范畴时,才能考察它们。

109页。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劳动是与作为货币的货币相交换,还是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相交换。例如,在我购买独立劳动者、工匠等的商品的时候,就根本谈不上这个范畴,因为不是货币和任何种类的劳动直接相交换,而是货币和商品直接相交换。

第四,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或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主义小生产的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表现为对孤立的、自主的个体劳动的剥夺,是作为个人劳动的目的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样,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社会关系的日益丰富多样,劳动的社会化必然与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矛盾冲突,集体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245页。这种自理的独立小生产者的生产制度是以土地的分割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制度既排斥这些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大规模的协作。它排斥工厂和农业劳动中的分工,机器,人对自然的科学统治,社会劳动力的自由发展,集体活动的目的,手段和努力的协调一致。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状态相容。要使它永远存在下去,就象贝魁尔公正地指出的那样,等于“下令实行普遍的中庸”。但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就会产生出使它自身解体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它被消灭的过程,即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这种对劳动人民的痛苦的、残酷的剥夺,就是资本的起源。这种剥夺包含一系列的暴力方法,其中我们只考察了那些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原始积累的方法。

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在最无耻的动机,最卑鄙而又可憎的下流的贪欲驱使下使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完成的。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这种把孤立的、自主的劳动者同劳动的外部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私有制,被以剥削他人劳动即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

私有制的进一步消灭,就会获得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劳动者,而是资本家,即雇佣工人大军或一队雇佣工人的指挥员。

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的作用进行的,这些规律会导致资本的积聚。随着这种集中,即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科学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被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的利用日益讲究方法和整体性,工具仅仅由于共同使用而转化为强大的手段,由此生产资料越来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社会进化时期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机制本身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的庇护之下成长、繁荣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劳动的社会化和劳动的物质资料的集中已经达到了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再容纳它们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丧钟敲响了。剥夺者自身就要被剥夺了。

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占有,是这种仅仅作为独立的个体劳动的必然结果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彭五堂的研读笔记

一、《资本论》第一册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马克思在这一章里面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1.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之前的商品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既表现为资本的经常的元素前提,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之前的商品生产有三个重要区别:第一,之前的商品仅限于剩余产品,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几乎所有的社会产品都变为商品,商品成为产品的一般形式。“在过去的各种生产阶段中,产品是部分地采取商品的形式。而资本却必然把自己的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第二,之前的商品交易活动仅限于产品的交换,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易活动渗透到了生产过程,劳动力也以商品的面目出现。第三,之前的商品生产者是孤立的、个别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所有的生产者都变成商品生产者。“资本主义生产扬弃了商品生产的基础,扬弃了孤立的、独立的生产和商品所有者的交换或等价交换。资本和劳动力的交换变成了形式上的。”

资本主义全面的商品化的后果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第一个后果是劳动产品和生产活动的社会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使用价值不再指向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人,而是指向整个社会。马克思指出:“使产品必然具有一种社会的性质和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性质,但又使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同满足生产者需要之间的直接关系,表现为某种完全偶然的、无关紧要的和无足轻重的东西。”第二个后果是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带来的这一变化?从积极方面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商品化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满足需求的方式由以个人或家庭的内部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市场或以外部生产为主,社会生产的多样性大大拓宽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很好地满足了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形成比较优势,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市场规模,有利于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消极方面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大了个人对社会的依附程度,降低了人的自主性。此外,商品经济所具有的“马太效应”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的程度。

2.商品经济使社会产品表现出与使用价值完全不同的性质

商品首先用来进行交换,必须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一种商品属性,它决定商品的价格。因此,交换价值使商品具有了二重属性。马克思说:“商品为了准备进行流通必须取得双重的存在方式。商品不仅必须作为具有一定有用属性的物品,不仅必须作为满足一定需要(不管是个人消费,还是生产消费)的一定使用价值而同买者相对立,而且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必须取得一种与其使用价值不同的、特殊的、独立的、尽管是观念上的形式。商品必须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但同时又必须在这种统一中表现为二重物。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在商品的价格中取得这种与其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表现为物化社会劳动时间的单纯存在的独立形式的;在价格这个表现中,交换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即表现为货币,并因此表现为计算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的异化,即直接决定生产的因素,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或计算货币。马克思正是在此基础上推断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马克思认为,商品所表现出的独特性质其根源不在商品本身,而在于它所反映出来的独特社会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通过商品、货币交易关系来体现自身,由此导致了商品拜物教这一后果。马克思说:“劳动产品一旦表现为商品,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拜物教是同这种生产方式分不开的。”商品拜物教实际上是一种被曲解的社会关系,其实质是利益关系,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关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即从道德层面上讲,以交换价值或剩余价值为目标或动力的生产机制容易激发人性当中“恶”的一面,从而使社会走向庸俗化,表现为以满足人们感官刺激和生理欲望的产品或消费形式越来越流行。因为这些产品不仅天然地有足够大的消费群体,而且与层次较高的精神消费相比,建立在人类生理需求基础上的消费市场是极容易开发的。这一点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需要历史来检验。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其他进步人士大都从道德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商品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似乎市场越来越小了,今天的学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很少从这一角度出发了。即使是坚持“异化”论的学者,也更多地从社会和文化层面来批判资本主义,很少有人涉及道德层面。但我认为这一问题仍然有讨论的空间。

3.作为单一商品的资本的总产品

马克思认为,不管商品是否具有可分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都表现为资本的总产品。“这个总产品,不管它有多大,不论它可分还是不可分,总是可以看作单一的商品,单一的使用价值,从而它的交换价值也表现为总价格,即这个总产品的总价值的表现。”对资本家而言,他并不关心生产了多少产品,单个产品的价格是多少,他只关心作为预付资本价值增殖活动的结果,这些商品总体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资本增殖。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商品的价格只不过是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商品数目的结果。也就是说,单个商品的价格是由资本的总体增殖情况决定的。“同一资本生产出来的单个商品的价格上的这种变化,丝毫不会改变剩余价值率,不会改变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之比或整个工作日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比。”

作为总产品的商品与单个商品有什么区别呢?马克思指出:“当商品是资本的结果,产物的时候,问题就在形式上发生了如下的变化(以后在生产价格中实际地发生变化):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代表一个劳动量,这个劳动量等于包含在并消耗在产品中的不变资本价值(不变资本转移给产品的物化劳动量的价值)加上同可变资本相交换的劳动量的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另一部分构成剩余价值。”

马克思进一步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竞争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对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写道:“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随着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商品的变便宜,商品量增加了,必须出售的商品数增加了,所以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必要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需要。”从这一规律可以引伸出许多结论,如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殖民,资本主义总危机等等。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异化”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种异化,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工人身上,也体现在资本家身上。同时马克思认为,这种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他指出:“资本家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作为表现为人的资本执行职能,正象工人只是作为人格化的劳动执行职能一样,这种劳动对于工人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消耗,而对于资本家则是创造财富和增大财富的实体,劳动本身事实上就是以这种实体的形式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被并入资本的要素,表现为资本的活的可变因素。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因为变成统治工人的手段(但只是作为资本本身统治的手段)的商品,实际上只是生产过程的结果,是生产过程的产物。这是物质生产中,现实社会生活过程(因为它就是生产过程)中与意识形态领域内表现于宗教中的那种关系完全同样的关系,即把主体颠倒为客体以及反过来的情形。从历史上看,这种颠倒是靠牺牲多数来强制地创造财富本身,即创造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必经之点,只有这种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才能构成自由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对立的形式是必须经过的,正象人起初必须以宗教的形式把自己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来与自己相对立完全一样。这是人本身的劳动的异化过程。”马克思据此给资本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有那些使用工人的物,从而在资本家身上具有自私性、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意志的物,才是资本。”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从1846年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起,就完成了社会观和历史观的转换,其标志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此后马克思就不再用异化观来分析资本主义。上述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否证了这一观点。这部手稿写于1863-1864年间,不仅明确使用了异化这一概念,而且上述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分析清楚地体现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许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史观和唯物史观并不是截然对立和相互替代的关系,异化只是分析资本主义的一个视角。1983年前后国内理论界围绕异化和人道主义展开讨论时,很多人认为,异化观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属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看来此种观点有待商榷。

5.关于价值形式

我认为,对价值形式的阐述显示了马克思高超的理论分析和建构能力。这部分内容最初是《资本论》第一卷的附录,后来经过删节合并到正文中。我核对了一下章节标题,绝大部分内容都保留在《资本论》中了。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马克思对货币的产生过程做出了非常清楚的说明。但是随着价值形式在现代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关于什么是货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答案越来越模糊了。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中引用了美国人类学家威廉·亨利·福内斯描述的一个太平洋小岛——雅普岛上原始部落的故事。因为这个岛上没有金属,人们从距离这个岛400里的另外一个岛上采集石灰岩石头,磨制成轮状,中间穿孔,作为货币,称之为 “费”。“在做成一笔交易之后,如果这笔交易所涉及的费太大,大到无法便利地搬动石币的地步,石币的所有者会很乐意接受单纯的所有权认可,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费累去做个标记来表明这种交换,石币仍然静静地躺在以前那位拥有者的地头。”这个部落的一个村子有一户人家大家公认很富有,因为他家拥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头是他的祖上发现的,但是在搬上木筏准备运回家时木筏翻了,这块石头直到现在还躺在海底,现在的这家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块石头,但是大家都公认这家人拥有这块石头,并且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易。1898年,德国人取得了小岛的所有权后,动员当地人修筑公路,但是当地人无人响应。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向当地人征收罚金。“他们派出了一个人,走遍了那些抗拒命令地区的每一家石屋和公共聚会场所,去收取罚金。到那儿之后,这个人只需在一批最有价值的费上用黑色画一个十字,表明这块石头已经被政府征收了。这个办法真的很神,那些愁苦的贫苦民众马上就修好了连接岛屿两端的道路,而且修得很整齐。……然后,当局派出了几位办事人员,擦掉了画在石头上的十字。一眨眼的功夫,罚金抵消了,幸福的‘石屋们’又重新获得了他们的资本所有权,并尽情享受自己的财富。”如果我们觉得原始人不够聪明,想象我们的黄金与他们的石头有什么区别?如果觉得石头根本就没有价值,那么我们现在的财富大多数是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连一块石头都没有,它的价值在哪里?现在的货币不仅包括纸币和信用货币,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有价证券,其功能也远远超出了作为交易媒介这一基本功能,那么货币的作用到底有哪些?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6.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的两种逻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定走向灭亡,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但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路径,在马克思那里,似乎存在两种逻辑。一种是经济危机说。即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与日益社会化的生产力发生矛盾,于是引发了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将自行解体,被社会主义所替代。另一种是阶级斗争说。即随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深,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不断积累并日趋严重,矛盾的最终激化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马克思有这样一段话佐证了上述观点。“这种剥夺(指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对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的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的作用进行的,这些规律会导致资本的积聚。随着这种集中,即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科学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被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的利用日益讲究方法和整体性,工具仅仅由于共同使用而转化为强大的手段,由此生产资料越来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社会进化时期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机制本身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的庇护之下成长、繁荣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劳动的社会化和劳动的物质资料的集中已经达到了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再容纳它们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丧钟敲响了。剥夺者自身就要被剥夺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性的,而不是一国范围内的。在马克思那里是否存在两条路径?如果是第一条,至少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经济危机严重到什么程度就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崩溃?此外,如果是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自行解体,那阶级斗争似乎就成为多余了,甚至有点画蛇添足,欲益反损了。如果是第二条,那么它似乎更取决于人的意志,没有那么多客观必然性了。而且,如果是阶级斗争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论》第一卷已经把这个问题讲透了,就没有必要写《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了。另外,以今天的眼光看,哪条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中更能够站住脚?或者还有第三条道路?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

彭五堂提出,《全集》第49卷中,马克思几次讨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问题。过去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从1845年起,就放弃了异化理论,代之以唯物史观,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给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但是《全集》49卷收录的是马克思1963年到1875年间写作的《资本论》手稿,其中仍然用异化观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劳动,可见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放弃异化理论。围绕马克思是否放弃了异化理论,大家展开了讨论。讨论过程中大家还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围绕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展开的大讨论。也有人认为,马克思尽管在1845年以后使用过异化这一概念,但它在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已经处于边缘地位,是不能和唯物史观相提并论的。还有人认为,异化观只是马克思的一个形象的说明,跟唯物史观不可同日而语。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本来就是唯物史观分析出来的。

 

(执行编辑:彭五堂,审校: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