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看家本领、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本文对这些创新性的观点进行一些初步的归纳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三位一体”、四个“总”、“八项要求”这三层内涵。“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四个“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还有一个总目标,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八项要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些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有之路,因此既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第三,提出“两个不能否定”的新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创的,但它是在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将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中国梦的新宣示
第一,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提出“中国梦”新概念和新主题对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起到了凝聚全国、全党共识,凝聚全国力量的作用。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面,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
第二,阐释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刻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第三,宣示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要本领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看家本领的新提升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就是学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深刻论述三个“学习和掌握”。一是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共同构成社会基本矛盾。只有把这两对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二是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三是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推进改革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推进改革才有大作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把已经绘就的美好蓝图一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还要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第三,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向来高度重视学习哲学、运用哲学,尤其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与运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利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领导干部要作出科学决策,就必须自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就必须自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要战胜风险和困难并取得成功,就必须自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论述
第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定位。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都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第二,意识形态权的科学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宣传党的力量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第三,做到守土有责。我们要更加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要静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当前,在全国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新高潮的情况下,必须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我们决不能丢掉网路阵地。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3级博士生。)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