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颜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学习十八大精神之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且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主要包括文化产业与产权制度、文化企事业制度、文化传播制度、文化开放制度和文化调节制度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学习、研究、吸收这些先进思想而创立的先进文化制度,是带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中的文化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经济有变化,反映经济之政教亦将有变化,文事亦将有变化。一成不变之事,将不可能”,蕴含了文化伴随经济发展而变革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表明了党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辟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制度建设之路。江泽民指出:“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胡锦涛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文化体制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首先,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再次,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后,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网络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