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龚云: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系列解读之民生

发布时间:2012-11-15
字体: 打印
分享:

  

嘉宾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马克思主义一部邓小平理论研究室、党史党建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和农村集体经济。

 

  核心提示:

  1.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2. 民生问题在转型过程中成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民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的问题。

  3. 民生是国之根本,只有民生得以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执政党最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龚云。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杨崇海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如何保障和改进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第一时间就民生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龚云。

 

  龚云认为,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民生问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成为头等重要问题。民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的问题。

 

  过去的十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不平凡的十年,是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社会矛盾多发交织、“中等收入陷阱”若隐若现的十年。十年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着破解社会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十年来,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到“务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的执政理念,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情怀。

 

  中国共产党把大力促进民生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落脚点。2002125,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就来到西柏坡。他殷殷告诫:“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外国媒体由此感言,“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民生进程不断加速,社会保障广泛覆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十年来,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在人落脚,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汇为激昂的时代主旋律:

 

  人性关怀洋溢。越是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越是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比2005年增加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越是困难群体,越是得到更为体贴的关怀。连续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0多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十年来,民生成为首选项,写下温暖的篇章。

 

  人民权益彰显。无论是国家赔偿法的修订,还是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无论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还是信息公开范围的扩大;无论是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还是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公众的权利边界得到拓展,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十年来,权利成为流行语,诠释发展的深度。

 

  发展迈向纵深。免费开放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全力实现广电村村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人民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十年来,和谐成为主题词,标注着发展的高度。

 

  总之,过去的十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十年,是中国人从物质到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

 

  民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的问题

 

  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民生问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成为头等重要问题。民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的问题。

 

  “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现代化历程中深刻彰显“人”的基本价值,切实增进亿万人民的福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信念?一种与西方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何在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上,维护经济增长的道德性,保障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人向来是全部学说的核心。共产主义的宏伟构想,正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就是让人复归到真正人的本质,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和初步达到小康之后,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开启对自身的重新审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贫富差距在拉大;物质需求渐渐满足,但更高层次期待出现井喷;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对资源环境的透支难以为继;生活境遇有了巨大改变,但对公平正义的呼唤日益强烈。面对这样的挑战,如何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正义的增长”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命题,更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的性质只有在保证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民生问题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头等难题,成为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收入公平……这些人民群众最为关心而如今问题最大的一系列民生热点,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公平、平等、保障是人们真正渴望的社会发展目标。当贫富分化激起的民怨日深,当钱、权构成的社会不平等越来越突出,一个人人平等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无疑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期盼,而这也应该成为党和政府的行动目标,为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而不是在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最强劲的呼声。

 

  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承认人的主体价值,满足人的主体需要。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和服从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加以解决,特别是当前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都是源于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因此,唯有发展才是解决问题之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发展不能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必须是社会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发展,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之间的统筹发展。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极有可能动摇稳定的根本。中国改革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了一条通过解决民生问题走上了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横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绕不开,躲不过。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民生需要,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在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为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将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群众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人民群众对加强保障和改善生活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民生领域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而且加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结构调整,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发展经济、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利于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优化产业结构。这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无疑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民生是国之根本,只有民生得以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执政党最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中国人民期待,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幸福来得更加真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停留于一般号召,而必须付诸真真切切的行动、踏踏实实的努力。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百姓的长久拥护,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全体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问民需、察民情、知民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都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尽心竭力为民排忧解难,下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在提高。当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步入深水区,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如何在广覆盖的基础上提升保障水平,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智慧,也蕴含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中国在路上,中国人民的幸福也在路上。

 

  英国学者克里斯•布拉莫尔认为,“中国果断迈向小康社会主义的时机现在已经成熟。中国的转型之路,标志着中国引领世界时代的真正开始。”

 

  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党的十八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部署。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对光荣任务,中国共产党决不能辜负全国人民的信任,一定要把爱民情怀体现在行动上,把为民责任落实到工作中,努力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把人放在发展的最高位置,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既是对“转型困境”的突破,更是对发展伦理的升华。

 

  铸就历史辉煌关键在党,奔向未来希望关键在党。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十八大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将浓墨重彩地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