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珍视中国百年来思想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思想的历程》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1-08-12
字体: 打印
分享:
  《思想的历程》运用现代电视传媒手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从传入到发展的曲折过程,除了党的领袖之外,特别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讴歌了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者和翻译家不可替代的工作和业绩。既向广大普通民众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更有助于那些并不直接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人士客观而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工作,公正而理性地估价中国百年来思想变迁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及其特点。

  古往今来,存在形形色色的思想形态,有的讲求个人道德践履,有叩问生命体验,有的寻求救赎之途,有的追求“绝对真理”,有的安妥失意灵魂,有试图遁世隐逸或消遣苦闷,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当然并不全盘否定这些理论形态存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但马克思主义与此决不相同,比较而言,她更是一种现实的理论、时代的理论、社会的理论、人民群众的理论和“改变世界”的理论。注目于现实、关注时代、社会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强项;她并不孜孜以求个体生命的人生体验与生存价值,而是着眼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与人类的全面发展;她认为哲学不是为少数精英所垄断的头等智慧”,而是普通民众也可学习、锻炼和培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过去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和特点。

  最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和巨大的发展时期,精神领域和思想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仍居主导地位,但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又遭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误解乃至情绪化的评判。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当然不禅于一时的误解,一方面要牢记职责,做好份内之事——“回归本真”以准确地理解,“把握特征”来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也要传播自己的思想,彰显自己的传统和特质。从这一点上说,我高度评价《思想的历程》的意义。

  (作者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网络编辑:谭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