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凝结着人类的生存体验和意义追求,承载着人类的生命感受和价值指向。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精神成果,在改天换地的社会实践中留下光辉灿烂的历史足迹,它们为中国精神提供了器物、制度、意识形态上的表达,成为我们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载体,使中国精神有了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之美,记录当代中国发展之果,激发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是我们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抓手。开展对中国精神载体的研究,能够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参考。
一、中国精神载体的理论阐析
阐释中国精神内涵,厘清中国精神本质,在此基础上把握中国精神载体的内容特性、意义作用,能够为研究中国精神载体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标尺。
1.中国精神的内涵本质
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培育、传承、弘扬了伟大的精神力量,继往开来、川流不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面向不同对象系统论述了中国精神的理论体系和生动实践,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中国精神的新概括:“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等。至此,中国精神已成为由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重大意义等构成的思想价值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创新典范。
中国精神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所得的特殊社会意识,是对一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是中国精神的一般本质。中国精神不同于国家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民族精神勾连民族记忆,凸显中国精神的民族底色;时代精神折射时代诉求,成为中国精神的时代镜像;国家精神表达政治立场,内蕴中国精神的政治基因。质言之,中国精神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整体意志,这是中国精神的特殊本质。中国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体系,包含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等结构层次,枝干俱全、层次分明、功能齐备。中国精神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承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特质,表征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思想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不仅为个人的价值观念提供判断标准和衡量尺度,更为中国在国内外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平共享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指明了精神方向。
2.中国精神载体的内容特性
关于载体,《辞海》记录“载:乘也、承也”。“载体”二字最早出现在化学领域,后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广泛运用。载体是指能够蕴含、承载、传导信息和内容的形式或手段,作为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主体为实现某种目标、完成某个任务而存在的一种具象形态,且主客体在运用载体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交互作用。载体具有承载性、客观性、目的性、可控性等特征,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划分标准不同,载体的类型不尽相同,以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以形式为标准,可划分为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以形态为标准,可划分为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以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载体具有承载功能、传导功能、教化功能、激励功能,等等。
中国精神载体即是指能够承载中华儿女改造客观世界和构建主观世界的信息和内容的形式或手段,同具体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反映着中华儿女所接受、认同、践行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世界的历史实践活动,见证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是历史与现实的生动连接,是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纽带,也是中国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中介。中国精神载体,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致思方式和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精神载体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中国精神载体既反映着中国人根据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而形成的精神风貌,又超越时代、阶级、环境的局限,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核心、最深层、认同度最高的精神成果传承发展下去;中国精神载体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精神载体既将经由历史沉淀的中华民族祖先观念的、道德的、伦理的、规范的、价值的内涵稳定地体现出来,又随新的时空场域发生新的历史变化,表达着新的时代诉求和实践要求;中国精神载体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中国精神载体既能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特有的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生活、文化风俗进行串联、再现、维系,构建中华民族特殊的记忆系统,又烙印着深刻的时代痕迹。
3.中国精神载体的作用价值
中国精神是一个历时性概念、一种生成性课题、一项共时性实践,具有历史性基因、国家性立场、人类性视野。围绕中国精神载体开展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勾连“历史与现实”的图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跨越、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实践、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阔视野中理解中国精神。
其一,承载民族记忆、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连接。中国精神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勾连着历史与现实,既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又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需要共同的民族记忆来确证。民族记忆依靠特定的形式或手段,藉由某种载体得以记录、传输、保存、传承,跨越时空的局限,展现民族既往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使民族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得到延续性展示和合法性诠释。中国精神载体,兼具实在性和表征性,在传递历史信息、揭示历史演进的同时,表征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与时代价值,通过“物”的形式传达蕴含其中的“精”“气”“神”,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血脉基因、文化传统赋予其中,通过感官上的可触可感可达,将中国精神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中华儿女建立起统一的身份认同、情感联结、价值共识,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国精神载体,不仅能勾连起我们对中华民族兴衰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史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强我们对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信心,帮助我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信心百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其二,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的紧密纽带。中国精神是一种生成性课题,衔接着传统与现代,不同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不同的精神标识,共同汇入奔腾不息的历史洪流中。中国精神是一个涉及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等学说观点的系统,内涵丰富、内容具体,但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印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奠定了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也指引了当代中国的精神方向。“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这是历史给我们提出的时代命题,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必然选择。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新征程,需要我们用现代视野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精神载体,正是实现“传统与现代”跨越、做好“传承与发展”工作的紧密纽带。开展对中国精神载体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保持对自身文化特质、文明进步的高度自信,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实践中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能。
其三,精神独立自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中介。中国精神是一项共时性实践,联通着中国与世界,既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赋予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又在人类普遍性交往中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成为对内形塑“自我”,对外区别“他我”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是中华民族谋求自身发展一贯性和持久性的文化需要,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只有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屹立于世,中华文明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保持精神独立性的前提下,要把中国精神载体作为沟通的中介,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和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讲清楚当代中国的大国胸怀和国际担当;要把中国精神载体作为研究的对象,在了解人类精神发展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坚定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属性,在与全球文化交融交往的历史进程中,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
二、中国精神载体的基本类型
中国精神载体的常见类型有物质载体、文化载体、人物载体,等等。物质载体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这是中国精神得以传承的基础前提;文化载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为中国精神覆盖到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途径可能;人物载体具有强大的感染性,为人们践行中国精神提供示范引领。
1.中国精神物质载体的分类构成
特殊的物质环境和现实条件,不仅为中国精神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形”塑了中国精神的实在样态,还“神”聚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髓。“形”承载“神”,“神”超脱于“形”,明其“形”、承其“神”,通过对物质载体“形”的挖掘,能够深化我们对“神”的领会,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精神。
其一,承载中国精神的自然物。独特的自然条件,不仅决定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深刻地形塑了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奠定了中国精神孕育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基调方向。“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首先,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气候状况总体稳定,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雨水同期,良好的气候条件能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日常所需,自给自足的静态方式使中华儿女和自然世界维系了较为和谐的关系,使我国古代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更塑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秉性。其次,从地形地貌来看,两河流域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交汇之地,“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促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精神标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儿女通过自主的、有意识的活动,“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为中国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资源,也造就了中国人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品格。
其二,承载中国精神的人造物。生活在共同地域,拥有共同经济生活、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特征的中国人民,在特有的物质生活中留下了造物痕迹,并经过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的承继,创造和发展了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形态,即人造物。人造物是人通过劳动使周围的自然成为被劳动所人化的自然界,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承载物。“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中国古代造物,以最原始的自然材料为基础,并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来揭示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也成为中国人的致思方式。繁荣昌盛的现代中国,人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无不彪炳着新时代中国人胸怀天下的气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其中,人造物最典型的代表是文物和文化遗产。“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作为承载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还展现着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突出贡献,不仅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载体,更是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全人类的文明瑰宝。
2.中国精神文化载体的典型形式
中国精神,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物质生活状态,还通过哲学思想、文艺作品、优秀民俗等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中华文化承载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思想和行动,是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
其一,承载中国精神的哲学思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取向,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具体说来,中国哲学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体现为明体达用,“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言行龟鉴》)”;体现为实事求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其二,承载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依托特定时代的生活场景,反映特定时代的精神写照,作为人们生活观念与生命意志的升华,它以审美创造的方式显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意念,旷古回荡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为中华儿女历史命运的发展变迁提供了特定的书写载体。中国文艺以爱国主义为恒久主题,“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中国文艺以人民命运为关注焦点,“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其三,承载中国精神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将先辈们关于生活的理解、期待通过民间故事、歌谣、传说和谚语等口头形式传承下来,通过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特定仪式让民众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从而获得民众的理解、接受、认同和践行。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集体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深深扎根在特定地域或群体范围内的民众心中,表征着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伦理观念、文化习惯、精神传统,体现在民众普通而平常的生活里,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丰富发展,潜移默化地提振着民众的精神、形塑着民众的行为,成为中国精神的日常生活载体。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包含“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它们各以其独特方式,承载着中国人生活智慧的记忆以及与先人血脉相连的感情。
3.中国精神人物载体的层次展现
作为一个复合概念,中国精神将民族的文化特性、国家的政治特性、个体的社会特性融合起来,散发着无限的人格力量和形象魅力。人,是现实社会生存的实践性存在,是精神的创造者、传播者,也是精神的接受者、被塑者。人物作为精神最鲜活的承载物,人格化地表达着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我们理解中国精神的关键载体。
其一,承载中国精神的人民群众。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社会发展是具有历史互动性的,且有规律可循,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同理,既内涵于中国社会发展之中,依附于物质发展,同时又与中国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进步、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受特定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发展规律制约,受绵延几千年至今的中华文明影响,缓慢曲折地前进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近代以降,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拼搏,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建设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一往无前、敢为人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通往现代化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不断发挥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凝聚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可以看到,中国精神厚植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火热实践,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目标,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把自身发展作为主要力量,不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推动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传承自己的文化,推动文明的演进。
其二,承载中国精神的先锋队伍。伟大的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指引伟大的党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自觉意识和先进精神品质,占领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高点和人民至上的价值高点。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起点,秉持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革命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时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形成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新时代以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三牛”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这些精神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的时代向度和历史深度。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不仅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更焕发出新的时代风貌。
其三,承载中国精神的英雄模范。精神,集中体现在英雄模范的身上,他们用实际行动忠实地体现和承载着中国精神,犹如一座座丰碑,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奋勇前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英雄,古可追溯到炎帝、黄帝等创世英雄,近代以来林则徐、孙中山等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英雄,雷锋、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再到新时代以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们作为具象的精神载体,示范和引领着中国精神。“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新时代以来,我们更加重视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同时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承继中国共产党的英雄文化,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将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载体和鲜活脚注。
三、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路径
恩格斯说过,“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中国精神要在时代、实践和科学的进步中不断发展,中国精神载体同样如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坚持中国立场、人民情怀和世界眼光,以更好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为基本前提,以铸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根本目标,在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的互促互进中、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相辅相成中、在中国精神和其他国家精神共生共荣中寻求路径方向。
1.在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互促互进中明确发展方向
中国精神,把个体的个性心理意识整合为群体的共同心理意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参与到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中,塑造人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同时,个人从中国精神之中获取丰盈的精神生活、丰润的道德滋养、丰足的文化条件,为每个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提供扎实基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命题和战略性锚定,不仅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发展提供条件保障,还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国精神载体要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寻找发展方向。
第一,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体现中国精神的先进性。只有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载体建设,才能把握好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对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愈加渴求,盼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更具内涵的精神境界,这就需要我们以高质量的精神生产满足人民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高质量精神产品,具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精神的作用,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精神产品,要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体现人类进步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精神生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出能够传播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神产品,多方位、多领域、多举措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高扬中国精神的人民性。人民性是中国精神的本质属性,也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根本立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里的“人民”是主要、是主导、更是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启示我们,首先要把人民作为发展中国精神载体的出发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引,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并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新载体;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增强中国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最后还要善于运用报纸、杂志、网站、网络电视、微博、客户端等载体,“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确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2.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中明确发展要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由于产生基础各异、精神特征各有侧重以及运动状态的不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两个精神体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源泉根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实现形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共同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新时代中华儿女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提供伟大精神支撑。“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中国精神载体要把增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一,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突出中国精神的连续性。民族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积极思想观念、道德品格、心理状态,是中国精神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贯穿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方面,要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历史保护,“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能够薪火相传、赓续传承。另一方面,要适度开发利用承载中国精神的自然物、人造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藉由学术思想、文艺作品、民俗文化等载体,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有效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思想指引、精神支撑、道德滋养。
第二,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聚焦中国精神的创新性。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发展呼声,遵循时代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赋予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时代精神,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不惧挑战、勇于创新的意志品格。发展时代精神,就要善于运用各种载体记录、保存、展示和传播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成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这启示我们,要反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利益要求,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成果,并紧扣社会发展变迁和技术革命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展示新时代中华民族风貌和中国人精气神的新渠道新途径新载体,从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在中国精神与其他国家精神共生共荣中明确发展原则
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所特有的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生活、文化风俗深刻地影响中国精神的产生、发展,使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特殊性,透过其中,能观察到中华民族的种种面相。而不同民族在其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普遍的人类课题,形成了一些普遍的观念追求,共同孕育着人类精神之花绽放的累累硕果,在此意义上说,中国精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展中国精神载体,兼具民族的和世界的两大价值意义,不仅是中华民族谋求自身发展一贯性和持久性的文化需要,还能助推不同文明和多样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在立足中国精神独立性的前提下,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原则。
第一,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立足中国精神的独立性。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这启示我们,在发展中国精神、运用中国精神载体时,首要原则便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推动魂脉与根脉辩证结合、传统与现代有效衔接、自我与他者共生共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伟力。其次,要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不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提高文化主体的精神觉悟,锻炼文明主体力量的价值筋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主体精神支撑。最后,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一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主线,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以更加开放的历史视野,增强个体、民族间的精神交往,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第二,中国精神载体的发展要凸显中国精神的包容性。中国精神的博大气象和宽广胸怀,是同世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历史结果。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还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交流对话。一方面,要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时代境遇下,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超越零和博弈的文明冲突,不封闭僵化,也不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我为主,吸收借鉴一切有益成果来发展壮大自身。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畴,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善于运用上述文化、活动等载体,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一道,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为全球性问题的治理完善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简介:张瑜(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育部思想政治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