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徐海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7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处理好系统分化与整合、分工与协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系统观念与协同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问题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涵阐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序化、整体化的动态系统,系统内部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发挥系统非线性作用、彰显育人成效的关键。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运行必然要解决要素之间的“无序”与“有序”问题,把握好要素的关联性、协同性及整体性,进而实现系统功能的整体涌现。
  在整体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有效运行中,机制发挥着规范性作用,制约着要素结构的变动及其内部发展趋势。在实现系统要素有序性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机制的建构与完善成为系统发展的应有之义。所谓协同机制,是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之间发生协同效应的运行机理与作用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本质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2],是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规律、内容、方法、过程、空间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是多元教育主体计划、组织、协调、共享、交流、治理的科学协同方式,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机制。一方面,高校要把握整体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要素与结构,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系统、教育系统、学科系统、知识系统、环境系统等子系统的整体性构成。另一方面,高校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激励与监管的制度保障机制、载体拓展的平台协同机制、空间协同的资源整合机制、人员组织的主体协同机制等,对这些内容的把握是有效反馈、调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通过有机协同、有效协同和科学协同来实现育人目标。一是有机协同,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结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是有效协同,即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结构耦合和功能外显,实现“1+1>2”的“叠加增值效应”。三是科学协同,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机统一起来。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是由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它们围绕总的工作系统目标来开展工作,形成协同效应。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分化与整合进程不断推进,在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协同、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内部的协同性、协调发展等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耦合关系构建乏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由于自组织的利益驱动偏差以及领导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全面性、立体性认识不足,导致自组织内部制度运行的目标统筹较差,且目标的分化使整体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内部的平衡、塑造等功能受阻。
  从宏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运行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在地依附于社会大系统,以亚系统的形式存在并以社会要素为支撑展现其独特价值。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在信息、资源的流通以及工作效果彰显等方面受阻,消解了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发展动力。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转化制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社会主体协同联动制度、工作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导向制度等方面建设力度不足。从微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呈现出“碎片化”“离散化”的布局,体现在人员组织聘用、主体权责规划、协同目标确立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制度不完善、不科学、随意化等问题突出,在人员选拔、培训、待遇、管理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建设主体动力不足。高校多元主体分工以及角色定位的差异化存在,工作主体分化和任务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以及潜在的工作地位差别,降低了工作协同的主体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各要素在性质上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考虑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主体的动力问题,也要分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自组织的适应性与反馈性。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受教育者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政治性与价值性功能的把握存在偏颇,即教育过程完全按照制度性文件开展,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与现实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之间的耦合关系,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唯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现实发展需要。因此,在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下,部分受教育主体缺乏认可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资源整合机制不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与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形态的虚拟空间凭借自身的交互性、隐匿性等特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新的信息途径的变革在丰富资源要素的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如增加了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
  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有序,既需要处理信息化发展造就的虚拟与现实场域中的资源整合问题,还需要做好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他场域中教育资源的联动,从而有效地将外部资源转化为系统自组织向高级有序结构发展的动力。一方面,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忽视班风、校风、校训以及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资源,无法科学把握隐性与显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另一方面,家庭、社会等外部要素功能发挥有限。家庭、社会、高校资源等要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作为协同要素,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对系统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功能悬空现象,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缺失,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最终难免会消减教育实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创新的逻辑进路
  1.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组织运作机制。第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应健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顶层设计,发挥计划与目标、分化与整合、分工与协同的整体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多元主体有序地开展工作。就工作内部分工而言,高校明确规定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分工、界定职权范围,这是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缺失与遗漏的有效举措;而明确的职责定位保障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为多元工作主体协同配合提供了组织指引。同时,完善的责任分配机制能有效推动各主体力量的聚合,促进各主体在管理、教育、服务育人等方面的有序参与,推动各组织人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二,发挥监督机制的督促作用。协同监督是对要素整合效果以及聚合效应进行考察。一方面,高校应明确思想政治监督工作的内容体系。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协同监督是实现目标的外在约束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监督要摒弃传统形式化、工具化的监督,既考察主体开展工作的“量”,又注重工作的“质”,将“教书”与“育人”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专业课程协同等纳入监督范畴。另一方面,创新监督反馈形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协同,各主体之间是否真正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等,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反馈判断。在监督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子系统自身的动态性,将阶段性反馈与结果性反馈相结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原则,对协同过程中的要素进行评估反馈,对工作运行与目标之间的偏差及时纠正,以达到监督与优化的目的。
  第三,健全系统运行的物质保障机制。一方面,健全教师培训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展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不断推进教育手段的创新与发展。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等保障制度,为教育者定期、定向培训提供保障,解决教师培训形式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平台专项建设资金。高校可以建设学生信息资源库与信息资源交流平台,为多主体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提供渠道;设立学术研讨、学科交流、工作进度交流会、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专项基金,为协同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
  2.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动力发生机制。第一,宏观维度上发挥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动力。一方面,发挥社会转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内在推动作用。社会转型是社会系统中诸要素的分化与整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不管从横向还是从纵向上审视社会转型,它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社会体制机制、人员组织结构、利益分配、价值观念等因素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本质与实践目标,要求其应与社会转型发展相协调并满足此动态过程中的意识形态需求。因此,社会转型无形中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在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外在冲击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过滤虚拟空间中“越轨”信息,尽量削弱信息技术现代化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破坏力,在整合现实与虚拟场域中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实现系统价值。
  第二,中观维度上发挥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建构的组织动力。一方面,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机制。纵向上,高校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入手,形成协同机制总体方案,并“提交高校思政教育领导决策机构审定、作出决策”[3],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分工、考核制度,形成党政部门统一管理,行政系统、课程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学生行动系统协同参与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完善“线上线下”的意识形态管理机制。高校要健全舆情防范、引导、监督、反馈机制,对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网络舆情进行治理;要主动占领马克思主义传播主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作用。
  第三,微观维度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性与动态性内在地推动学科细化,学科内部发展出不同类别的研究分支。另一方面,多学科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如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这就需要注意在学科分化与整合的基础上建构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增强学科自主性意识”“推进体系性建构”[4]。在彰显自身开放性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化,还要保持本学科研究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的独立性;要立足于学科本质,不断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夯实学科基础展现学科发展的独特性,提升学科建设质量。
  3.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主体参与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启动器”,是调控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包括党政组织系统、课程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学生行动系统等子系统。对此,高校应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党政干部、创新创业专业人员与大学生主体的优化协同模式,探寻主体间协同的有效路径。一方面,注重对受教育者德行的培养及其思想与行为的规范,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受教育者对教育知识的内化与外化。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以及虚拟空间的开拓,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与工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信息共享,如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工作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主体间的工作配合度。另一方面,立足于“价值理性”的逻辑起点,尊重受教育者的社会性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教育主体要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在明确自身专业职责的基础上发挥专业特长,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采取个性化与科学化、专业化与生活化手段,实现工作主体多元价值观的协同。 
  4.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空间治理机制。第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高校内部其他系统的协同。一方面,打造“双课堂”育人平台。高校既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属性,又要协同各专业课,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发挥“双场域”育人效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讲座、主题交流会等显性教育手段,又要协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第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高校外部其他系统的协同。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协同。新时代,高校需要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集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发展的外源动力。各高校可以开展定期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建设,创设同步的人才培养制度,发挥多所高校的“硬”资源与“软”资源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助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同。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积极寻求家庭的支持,可以通过家长会、网络交流等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创设大学生的成长档案,让家长与教师及时掌握他们的近期状况。第三,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仅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而且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社会需求,为教育对象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
  总之,系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创新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动态发展性与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也是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活力和彰显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有序运行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校必须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协同的组织运行机制、动力发生机制、主体参与机制和空间治理机制,在保障自组织内部要素有效性与互动性的前提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功能,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徐海楠,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MLB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网络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