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刘建军 马卿誉:论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10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安居、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主要包括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五个方面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我国社会而言,既有贯穿历史发展全程并推进社会前进的社会基本矛盾,也有社会发展一定时期凸显出来并决定性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社会主要矛盾,还有大量存在于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并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的社会矛盾,其中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个别的也具有敌对和对抗的性质。对于不同层次的矛盾,我们采取不同的应对。对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我们要自觉认识和遵循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推进改革和发展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依据;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我们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确认和把握,并把它作为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比如,党的十九大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态势,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并据此对我国改革、建设与发展的任务作出新的设计;对于各种具体的社会矛盾,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加以预防和化解,其中就包括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在新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趋势加剧、利益多元化格局更加明显,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出现了大量与利益相关的矛盾。习近平指出:“当前,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很突出、处理起来很棘手的问题,而其中大量问题是由利益问题引发的。”(2)因此,在对当前社会矛盾的预防和解决上,我们既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3)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宽治理思路、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能够通过及早发现并处理社会中的问题而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虽然社会矛盾作为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反映,它的出现和产生有其必然性,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会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社会问题在激化为社会矛盾之前都会露出端倪和征兆,如果我们及时察觉到这些迹象并及早采取行动,那么就能够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某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思想政治工作便是我们需要充分加以利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社会问题激化为社会矛盾之前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而实现预防社会矛盾的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社会矛盾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开展适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人们对于某些社会问题所发生的思想认识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社会问题的管控以避免其矛盾激化。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因此,人们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反映着他们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人们下一步有可能采取的行动。因此,以人们的思想认识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通过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人们在情绪情感、道德风尚、精神面貌上的变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及早建立预警机制,从而确保后续的调节和控制工作能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开展。其二,通过开展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使人们的利益问题早日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避免社会问题激化为社会矛盾。既然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问题,那么,当人们之间存在的利益问题能够被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正确解决时,这些利益问题就会消失,就不会上升为社会矛盾。然而,当人们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或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时,人们不仅会在原有消极情绪的基础上将其不断放大,还会试图寻求用不正当的途径或手段为自身谋求利益,最终就会导致利益问题逐渐激化。因此,保证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对于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利益表达的途径以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依靠开展民意调查、信访和听证等多种手段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准确、及时地把握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利益问题,通过在此基础上做好利益的协调工作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除了能够在预防社会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还在社会矛盾的化解上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是人们在利益问题上存在的冲突,这就决定了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利益问题。然而,思想认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果人们在错误思想认识的指导下去看待和处理利益问题,也会造成冲突的激化而转化成社会矛盾。因此,注重对人们的思想认识进行引导和纠正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便体现于此。

  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予以引导和纠正。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引领人们的思想认识,从而达成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不仅仅是其自身实践的产物,还极易受到其他思想观念的影响。当消极的价值观念进入人们的头脑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时,人们也会在其误导下形成关于社会矛盾的错误认识,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因此,注重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在对社会矛盾的化解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以人们思想认识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掌握主流传播媒介牢牢把握社会的整体舆论导向,使人们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科学看待利益问题和社会矛盾。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能够通过指出不良思想观念的弊端帮助人们在厘清认识的基础上将其从头脑中剔除,摒弃错误思潮对人们认识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人民群众以科学的观念认识为指引正确看待社会矛盾,最终化解社会矛盾。

  其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传播可以促使人民群众在正确理念认识的指引下形成普遍联系、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并将其作为观察和分析任何事物的前提和基础,从而正确认识社会矛盾。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弘扬则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得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帮助人民群众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客观看待利益冲突,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中形成关于利益问题的科学看法,最终实现社会矛盾的化解。

  再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正确观念。基本国情教育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在进入新时代后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必然性,这些社会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而人们所具有的关于社会矛盾的错误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基本国情认识不清,是在对基本国情缺乏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片面地带入自身的消极情绪而形成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当前存在的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不可避免性和暂时性,从而端正自身态度,明确自身立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到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公共安全中的作用

  公共安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稳定外部环境,只有大力维护公共安全并对公共安全进行管理,才能确保社会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公共安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也纷繁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人类社会内部,是人们在主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人为事件的安全问题;另一类是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活动造成的人类安全问题。因此,在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对于公共安全的维护需要双管齐下,既要时刻谨记以安全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又要尽可能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减少损失,保障人民安全。而在维护这两种类型的安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所追求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在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4)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所有正确的行动都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导,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5)因此,安全发展行动的开展必须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为前提,以安全发展理念为引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具体行动上的正当性、针对性和高效性。

  安全发展理念在人们头脑中的确立和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它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对这一理念进行宣传和传播,这便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公共安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安全上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项作用于人们思想认识的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科学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观念上具有其他任何方法都无可比拟的作用。人们不能自发地形成科学的思想体系,必须采用思想宣传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达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人们只有在具备科学的观念指引后,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因此,在维护社会安全上,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通过帮助全社会不同群体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使其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各项维护公共安全的行动,从而起到推动社会安全发展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使其认识到维护公共安全是其基本的工作职责,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最终指导其竭力做好安全的监管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全;二是能够在各生产单位和企业中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使得这些社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强化安全生产第一的意识,从而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能力建设,从根源上消除威胁社会安全的危险因素;三是能够以人民群众为对象,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帮助这一既是公共安全的受益者又是公共安全的维护者的群体形成关于公共安全的正确认识,从而在维护公共安全上实现最广泛的动员,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四是在安全事故出现后,为了能够迅速、全面、周到地做好营救、救治,以及善后处理,也应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协调作用。

  除了社会内部的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外,外在的自然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威胁人类安全的不良因素。因此,我们还需要积极应对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安全问题。自然界中时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有些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益处,而有些现象则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我国作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积极应对来自自然界的安全问题,减少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维护公共安全中的重要内容。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积极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机制体制建设,提升各项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更需要注重开展人民群众的心理建设工作,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正确看待灾害、正确应对灾害并在受灾后尽快调整好心理状态。这些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自然界中带来的安全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在灾害前、灾害中和灾害后形成正确的应对心理。

  首先,在灾害发生之前,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灾害,消除对灾害的恐惧感,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虽然在新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和把握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依旧是渺小的。尤其是有些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无法预测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都使得人们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当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时,他们还会将这种恐惧感无限放大,形成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从而为积极开展防灾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预防灾害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从思想认识上领悟到预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党和国家可以将关于灾害的正确认识传递给广大群众,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内心放大的恐惧感,还能帮助人们意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灾害的预防,从而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其次,在灾害发生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性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物质世界,同时也会表现为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毁坏。在遇到灾害时,人们常常会被自然界的巨大的威力所震慑,灾害造成的损害会对人们的内心予以沉重的打击,此时不安、害怕、焦虑等消极情感必然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产生并逐步扩大蔓延。这种情绪的传播不仅不利于灾害应对工作的开展,还会起到阻碍作用。而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成。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强、勇敢、乐观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在人民群众中间得到广泛传播,这不仅可以阻断消极情绪的继续蔓延,破除悲观心态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健康社会心态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强大内心世界,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应对灾害的工作。

  最后,灾后的维稳和修复工作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是党和国家在灾区工作的重点。在灾害过去之后,坍塌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包括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因此,灾后重建工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人们完成精神世界的重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积极宣传灾后重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帮助人们走出灾难的阴影,可以通过情感关怀、精神慰问、思维引导等方式帮助人们修复灾害造成的精神创伤,最终重拾生活的激情和信心。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作用

  社会治安指的是社会的安定秩序,社会治安防控是我国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安直接关系着我国建设事业,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直接关系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治安防控,不仅创建了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依法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严密防范和惩治。纵观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布局,所有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都是围绕防范和治理两个层面展开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发挥着突出作用。

  严密防范、从根源上消除危害社会安定事件的发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安防控的首要任务。俗话说“预防大于治疗”,与其在危害发生后再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补救,不如在危害发生之前就及时发现苗头并消除隐患。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在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之前就及时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从根源上将其遏制住,那么社会的安定和谐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实现,整个社会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因此,从根源上减少危害社会安定事件的发生是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这一环节需要依赖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完成。

  在社会治安的防范上,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在不同群体中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思想意识为先导引领行动,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源上减少危害社会安定的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暴恐分子、黑恶势力、邪教组织,还是参与偷拐骗抢、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人员,导致他们最终成为犯罪分子、做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头脑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错误地将报复社会、破坏社会安定看作解决自身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自身判断对错的能力,自觉抵制住不良思想的侵蚀。也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保人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领下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在根源上避免破坏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实现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

  其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树立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及早发现破坏社会安定的苗头并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从而实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有效地防范社会风险离不开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各部门的负责人来说,做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要“加强对社会舆情、治安动态、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种风险”。(6)只有具备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予以关注,才能以犀利的目光发现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在防范社会风险时,必须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形成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利用宣传教育的方法,通过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递中国共产党以往由于注重养成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而成功规避风险的历史经验,使他们从思想认识上领悟到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养成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促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在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的指引下主动地对各种与社会治安密切相关的事件进行细致观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安全隐患,并成功予以遏制和排除。

  最后,宣传思想工作还能够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防范意识降低社会中危险因素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从而维护社会安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社会治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中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利益和安全。虽然人民群众凭借自身力量很难与犯罪分子进行抗争,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加强自我防范积极主动地避免犯罪活动对自身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而这一目标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成。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引导人们认识、了解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帮助人们形成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正确预判。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能够通过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传,使得人们在不危害他人的同时也注重自我防护,远离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为维护社会治安贡献一份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社会治安的防范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治安的治理和整治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社会治安防控除了要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之外,社会秩序的维护还需要开展有效的社会治理,严格对危害社会安定的事件进行打击整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的治理工作涉及众多部门机构,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虽然不同部门机构在社会治安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治理工作,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任务,即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因此,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路和原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含有大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在承担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各部门中开展上述内容的宣传,帮助广大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人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宗旨和原则,使得各项社会治安维护工作以与人民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保障人民利益而展开,从而保证了工作方向的正确性,提升了具体措施的有效性,促进了社会治安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最终实现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全的目标任务。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心理服务,特别是培育“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社会心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7)社会心态作为一种以整体形态存在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为基础,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华民族正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样的环境和背景有助于我国逐渐形成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然而,由于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依旧存在,这就导致有些人会因此形成不公平感、不信任感、恐慌感、愤怒感等负面情绪。除此之外,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都使得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乘虚而入,造成人们思想认识的混淆,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态。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和关注的重点是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开展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社会心态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活动,既要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也要在其出现问题时及时地予以矫正。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起到的作用表现为它能够通过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对社会心态予以正确的引导。这种正确引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内容上的正确引导,即思想政治工作以在人民群众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虽然经济因素是导致人们形成不同认识、产生不同心理的直接因素,但是,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也会通过影响他们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而最终作用于社会心态。因此,对社会心态进行科学引导就需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表现为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8)因此,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确保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前提,在做出正确认识判断的基础上形成恰当的心理认知,摒弃其他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认识和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导人们形成健康合理的社会心态。二是方法上的正确引导,即思想政治工作以积极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控制舆论走向作为引导社会心态的主要着手点。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可以在内容上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社会心态外,还可以通过牢牢把握舆论走向发挥其在正确引导社会心态中的作用。导致人们出现认识偏差最终形成不良心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轻易听信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舆论,并在错误舆论的误导下形成了消极情绪和心态。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丰富多样的载体,其中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更是在信息化时代传播思想认识、开展思想教育的主要媒介。因此,在引导社会心态的过程中,面对错误舆论给社会心态造成的不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巩固和扩大主流思想舆论,同错误的舆论进行斗争,以坚守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从而肃清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观念,最终彻底消除其对人们思想认识和社会心态带来的消极影响。

  除了心理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心理服务中起到的作用还可以体现在它能够通过及时的疏导矫治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有效化解。社会心理服务不仅包括对社会心态予以正确引导,还包含对已经在部分人头脑中产生的社会心态问题进行解决。当不良的社会心态产生后,如若不采取任何制止行动而任其自由发展,那么,随着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不仅越来越多人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威胁,而且人们也会在错误社会心态的驱使下做出更多非理性的行动,最终严重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面对已经出现的社会心态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开展心理疏导时需要采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疾病,培养良好个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9)因此,对于已经在部分人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访谈或调研等形式及时发现,在此之后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倒推出引发心理问题的客观外在因素,准确找到引发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解决人们在认识上的困惑,纠正人们的认识偏差,从而帮助人们在心理情绪上主动实现由负能量到正能量的转化,最终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矫正社会心态的整体走向。

五、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基层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通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积极履行着社会治理的职责。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就是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现实展现。然而,在我国以往的社区治理中,有些居民群众由于缺乏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仅仅将自己看作是社区服务的对象,而忽视了自身也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这一重要身份,因此,使得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意识薄弱,参与感不强,导致社区治理体系在居民自治上存在着短板和不足。所以,在新时代持续推进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正确观念。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积极宣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的理念,帮助广大居民认识到多元共建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在享有社区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管理和维护社区安定和谐、推动社区进一步发展的职责。因此,在社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端正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增强他们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积极投身于社区的管理建设工作中,为社区的发展进步献智献策。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推动社区治理中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开展完善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由于法律和道德都是我们用来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工具和准则,因此,“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两大基本治国方略。在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中,法治和德治也是推动社区建设、维护社区和谐的主要途径,是我国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法治、德治依旧具有密切的关联,其关联性不仅体现在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的重要内容,还体现在对人们开展法制教育和德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所应承担的任务。因此,在新时代社区治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在全社区宣传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居民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觉实现自身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指导自身行为,使其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社区治理中法治、德治的进程。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还能够通过在党员干部、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中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对他们的具体治理工作予以指导,确保其在进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时刻坚守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选取恰当合适的治理方式,最终获得积极的治理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以家庭家教家风为立足点而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1)家风展现着一个家庭的道德风尚,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而家教则在家风的传承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12)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家庭是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采取以身作则、耳濡目染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上的影响和引导;而良好的家风则在内容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一致。因此,家庭家教家风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家庭作为最小的社群单位,它也是构成社区的基础,社区的和谐安定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和睦有序,因此,家庭教育是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正确的家教,弘扬优秀的家风,不仅能够在家庭内部实现家庭成员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也实现了对社区内居民素养的提升。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家庭教育与社区治理在内容和目标上的一致性也使得家庭教育分享了社区治理需要承担的社会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治理的工作负担,为社区治理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卿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