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从春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0-11-16
字体: 打印
分享:

 

 

  越是优秀的文化,越能够在一个国家、民族命运攸关之际,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全国人民对抗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平凡英雄身上就体现出这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带给我们的深厚而强大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文化自信绝不是凭空喊出来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自知,来自于笃行实干,来自于开放包容。

 

自觉自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文化自觉自知。知道自己有什么家底,家里有什么宝贝,宝贝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对这些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不再“抛弃自家无尽藏,持钵沿街效贫儿”。

  我们要学习和了解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领导干部更要带头阅读经典,原汁原味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体悟其中的思想魅力、精神实质。如此,才能够真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

  当前,虽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有所加强,但还存在一些偏颇现象,需要予以高度关注。一是全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还不够浓厚,对于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有所重视,但是成人学习没跟上。这种现象容易造成代际间文化隔阂,也会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真正的认同。二是阅读经典和系统学习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学习方式多以间接学习、碎片化学习为主,而原汁原味阅读经典、在整体上把握传统文化思维特点与精神实质的学习方式严重不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支离破碎。三是市场化倾向严重,正规学校、社会文化机构开展普及性、公益性学习活动严重不足,文化启蒙、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造成社会民众对传统文化理性认知普遍不够,对于传统文化中到底应该淘汰什么、继承什么、弘扬什么,缺乏甄别与判断能力。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以及深入的把握,在自知基础上才能够确立真正的自信。

 

深悟笃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经世致用、明体达用。中国文化之所以历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实践学问,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启发我们的智慧。要想深入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我们不应该停留在文字学习的表面,而应该深悟笃行,涵泳其中,切实与自己的生命体验联接起来,由此确立的文化自信才会深入骨髓。

  老祖宗的东西之所以能够接续传承、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在经世致用的过程中,经受了一代代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检验,又不断地融进一代代中华儿女鲜活的生命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归根到底在于它扎根于人的生命深处,与人的生命发生真实的紧密的联接。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只能依靠笃行才有可能实现。

  那么,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人的生命,与我们当下的生产生活实践发生直接联接呢?一是对传统文化要有一颗礼敬之心,怀抱温情与敬意。在这种态度下翻开经典、阅读经典,才可能与经典产生良性互动。二是以经典为镜,反身而诚。阅读经典时不要有畏难情绪,坚持看懂一句是一句、受用一句是一句的原则,在修炼自身上下功夫,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自己人生境界融为一体。三是深悟笃行,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助人为乐的道理,不是课堂上说教就容易懂得的道理,要在真正去助人的过程中,才会真实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亲近的关系,才会真正明白助人为乐的真谛,慢慢养成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

 

开放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具有天下一家的开阔胸怀。它的特质从来不是唯我独尊,而是有容乃大;从来不是傲慢狂妄,而是谦虚谨慎;从来不是强势压迫,而是彬彬有礼;从来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多元通和……我们只有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在多元文化良性互动过程中,才能够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把握这些特质,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并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真正的文化自信绝不意味着唯我独尊、沾沾自喜、夜郎自大,而是基于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自觉、自知、自省,基于在古今中外文明比较中确立起来的大国气度、大国精神、大国担当。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是要凸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来自于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也来自于开放包容的心态、谦虚谨慎的作风、天下一家的视野。在当今时代,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我们应该以大国担当的精神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不断学习、比较、借鉴,一方面把中国文化推介给世界,让更多人在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获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始终与时代同行,护佑人类福祉,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的殷切嘱托和美好祝愿。

 

来源:《红旗文稿》202011

网络编辑: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