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苑秀丽:防患未然,筑起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发布时间:2020-11-09
字体: 打印
分享: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然而,也应看到,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对此,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提升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围绕有人抓,加快培养一批明白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不同灾害风险具有不同的生成演化逻辑,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应对举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需要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的灾害风险治理意识,以全面的御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为基石,加强对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台风灾害、生物与疫病灾害等各类灾害知识的普及和应对防范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对防灾减灾志愿者、乡贤能人等培养培训力度,形成一批可以有效带动身边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明白人”。今年汛期,70余万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奔波在城乡社区,为抗洪救灾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在日常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加强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防群治员等基层信息员的整合力度,切实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围绕如何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防灾减灾技能。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防灾减灾教育基地通过云论坛、云课堂、云讲座、云竞赛、云直播等方式举办活动,创新防灾减灾教育模式,使人们了解其在危机风险发生前期、危机风险发生中期、危机风险发生后期的各阶段方法策略。提升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应积极开发针对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影视剧、游戏以及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等,培育、鼓励、引导群众身边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使人们不仅知晓防灾减灾知识,还要养成积极防灾减灾、冷静救灾的心态,掌握科学的防灾减灾技能,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围绕靠谁抓,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要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围绕抓哪里,抓住城乡社区这个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抗击疫情的经验启示我们,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让社区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坚强堡垒,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比如,社区要配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并在其周围做好科普和讲解宣传工作。可支持引导公众开展各种各样的“身边的风险隐患排查”活动,以丰富的体验提升减灾防灾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层面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深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旗)创建试点。组织居民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防灾减灾综合素养,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来源:《光明日报》20201014

网络编辑: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