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孙 宇: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2-09-17
字体: 打印
分享:

  “接受”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接纳、承受。英文中“接受”一词是reception,表示认可、吸纳、验收。笔者认为,接受指容纳而不拒绝,它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信息的认同、承认和接纳的态度。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立足点和大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切实践活动都围绕着“人”及其社会关系而展开,这能够较好地提升人的发展层次,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讲得最多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具有直接且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把历史看作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脉络,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人学的目标指向。这里的“人”指现实的、实践的和全面发展的人。首先,作为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把其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其次,作为实践的人,其自由状态就是从事着“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再次,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个体在不断占有自我的过程中走向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者既是整个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接受者的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认识须建立在对接受内在矛盾的整体把握之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律体系,而非一个简单的矛盾定律。

  一、需要驱动律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应该承认,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是推动人去从事社会实践和建立或改变社会关系的动力。”⑤不同的个体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产生一定的目标并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从“需要→动机→目标→行为”的过程链条来看,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表现的关系,可以通过外在的表象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深度的调查分析进行探究。

  需要驱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开展活动的动力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信息交互流动的动态过程,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以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媒介的矛盾运动,存在着接受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矛盾运动,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环境的矛盾运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随之产生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需要。作为自然人,人有生存和与之相应的基本需求,自然性是人的存在基础。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社会人,人有社会交往和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需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于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人的社会性:作为“剧作者”,“人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历史剧的创造者,他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物质生产资料,而且还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作为“剧中人”,“人的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除自然性与社会性外,人还具有精神性。人的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固然有自然需要,但“已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有接受的需要,然后才能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马克思强调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这不仅表现为物质性需要,还表现为精神性需要。作为精神人,人有精神归宿与精神提升的需求。人的精神性立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但又高于这两种属性,它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发展前提。当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素养却并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脚步,“向数字看”等单纯追求物质层次的口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无疑,人的一体两面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既重视物质需要,又重视精神需要,把广泛性需要同先进性需要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更贴近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内在的需求。

  人的这三种属性表明人存在的复合性特征,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由人的属性内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同马克思人学意蕴和人学价值如出一辙,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人学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人的需要不仅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客观地被社会性所决定的。需要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层次性。需要越强烈,主体接受活动所具有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这种驱动力所具有的强烈指向性和冲动性能够改变或重新确定接受的对象,选择接受客体,提出和设定接受目的,从而把接受主体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深入展开和顺利进行。

  二、多位互动律

  马克思人学强调人的实践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多变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主动关注个体的生存基础和现实需求,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育人”和“解放人”的目的,继而引导人朝着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就是说,人的交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者多向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双向互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接受主体在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的作用下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为核心形成一个境域体系。在这种境域下,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主体间的性质,各自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使得双方获益。

  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意识和能动性内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倾向为一种主导性,在整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包括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由教育主体来确定,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主动性,他们在接受外在需要之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既是自我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所谓“互动”,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主体之间,还同时是接受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能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营造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很重要。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认识到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初步的人格印象,对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接受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和主体选择,确定接受期待,并运用已有的接受图式对接受客体进行科学建构,并在不断的反馈和持续的调节过程中增减接受的内容,最终形成对接受主体的理解与掌握,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组织教育活动、传导教育内容等活动中,要了解和熟悉接受主体的人格特征和接受期待,对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和接受心理等进行理性分析,对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进行质与量的评估。

  三、相互制约律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论断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而环境包含多种主客体因素在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系统主要由教育者(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主体)、教育内容(接受客体)、接受环境(载体)组成,彼此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标准的形成与确立、接受信息的反馈与选择、接受内容的内化与整合及接受内容的外化与践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作为接受活动的核心,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导者和组织者,接受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者。教育主体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的自主选择、整合内化与外化践行以及接受客体自身的科学性与合法性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是指教育主体运用教育中介,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制约着接受过程,施教活动是接受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另一方面,接受过程也影响和制约着施教过程,接受活动是施教活动的结果和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相互制约。首先,施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构成层次等问题与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体现出适合接受主体特点的阶段层次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要经历启动发生、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等接受环节的反复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表现出其特有的接受期待和接受图式,接受过程因人而异。对相同的接受客体而言,其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活动的进展,不能一味按照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来实施教育,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不同接受主体的差异,以此来营造教育环境。在既定时代背景下,“横向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的相对水平”瑏瑥,因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四、发展导向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对于接受客体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维对于接受客体的多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称之为是有效的。如果教育设计对于接受客体的发展是有限的、负面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贴近、最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存在,而是一种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给人以思想政治观点的定向,就如同指南针一样,但指南针定向作用的发挥在于地球有磁场运动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针指向则要与受体的受教育磁场活动相一致瑏瑦。如何使得磁场设立良性引导人的思想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能力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引导。在选择教育内容时,须充分考虑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当教育内容过分高于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脱离接受主体的认知实际时,就很难被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低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时,则因其不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而失去接受意义,也就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正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使其适当高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接受主体不会感到教育内容高不可及,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依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如自由、平等、公民、民主以及正当的物质利益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对一些低层次的或不合理的需要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切实合理的引导。同时,要将社会要求与个体合理需要结合起来,脱离个体需要、空谈社会要求,会挫伤接受主体的积极性;而一味满足个人需要,降低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只有将社会要求融入个体实际需要之中,找准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富有成效。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义利观的教育很重要,马克思曾谈到,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的,它们不过是人们的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至于由发展的特殊条件和分工所决定的个人地位如何,他比较多地代表矛盾的这一面或那一面……这个问题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对一定的个人提出才可能具有意义”。那么,如何选择今天乃至今后经济条件下义利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如何使受众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对于人的切实关怀,需要一定的精神给养。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接受主体的曲解,另一方面也在于教育主体的定位和方法有缺陷。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套子,把人束缚在一定的边界之内,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梳理,让人们有一种良性的大脑问答方式,并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原则。而能否把握上述四个接受规律,将直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