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高凤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研究

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发布时间:2012-09-04
字体: 打印
分享: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学时代就确立了追求自由和为民谋福的道德理想①,并在这一理想的引领下逐渐走向共产主义,确立起道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作了系统阐述,马克思还由此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

  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人们认识到道德的本质、根源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道德教育。

  首先,道德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唯物史观以后,开始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理解道德。他们批判了宗教视野和理性视野下将道德神秘化的做法,指出对道德的理解只能从社会关系出发:“只有首先阐明生产关系问题,以及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同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去考察和评价这些领域,才能对当前非常分散的德国运动,以至整个现代运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②他们还认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而产生多种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就产生了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准则,即道德。可见,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③人们是在自己的社会经济关系中逐渐形成道德观念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也不同。道德教育是以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因此在本质上也必然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

  其次,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道德教育也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由于社会生产关系不一样,依次形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由于每一个社会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任何一种道德总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相适应,带有各自时代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特征。作为一种以道德为对象的活动,道德教育与道德一样,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不可能超出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提出超越时代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只能是把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规范施加到道德对象身上并使之内化成道德观念的过程。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德教育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恩格斯还由此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理论。事实上,不仅没有永恒的道德,更没有永恒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具有社会历史性。这主要表现在原始社会之后的历史就是一个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由于社会关系不同,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也不同,这便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带上浓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色彩。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和道德教育总是要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④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阶级利益和阶级要求的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它是一定阶级所具有或承认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体系。具体而言,在阶级社会中,占意识形态领域统治地位的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思想观念。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要通过道德教育使社会成员接受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规范和观念,从而达到精神控制、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当然,被统治阶级也会形成不同于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并由此展开不同的道德教育活动。

  道德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和人类共同性

  虽然道德和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但是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也存在一些各个时代共同承认和信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了人类历史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现代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三种不同的道德观念,但它们有一些共有的道德原则,比如“切勿偷盗”。恩格斯认为,这三种道德观念虽然代表的是人类社会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同处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一历史大背景,会产生如“切勿偷盗”这样的共同原则;在没有私有制的社会里,就必然不会产生“切勿偷盗”的道德原则,如果再以此进行道德说教就显得荒谬了。既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可以有相似或相同的道德规范,那么道德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中也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更何况,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存在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社会实践基础,每个时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与其他时代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和方式。人们不能不同时继承、创造和积累那些具有人类共同性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行为准则,道德教育也因此具有历史继承性和人类共同性的特征。

  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

  道德在本质上来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论断已经暗示了道德教育应当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唯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够摆脱空洞的说教,并使道德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心中的道德观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是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改变自己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只有在革命的实践中才能达到最好的实效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⑤可见,要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没有革命的实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正因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启发和组织无产阶级参与到革命的实践中,以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到第一国际,从德国社会民主党到第二国际,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注重通过实践培养广大工人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格。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主张无产阶级应从生活实践中获得道德教育。他们认为,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不愿意对工人进行道德教育,或只会对工人阶级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目的是要把工人阶级培养成顺民和愚民。资产阶级要求工人阶级信耶稣上帝,培养节俭的品格,实际上是要让工人阶级心甘情愿地永远受他们的奴役。但是,生活本身会给工人阶级更好的教育,生活实践会让他们认识到与资产阶级的不同,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促使他们思考和行动,从而逐渐形成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格。事实上,道德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会有实效性,工人阶级正是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出自己的道德。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道德的具体规律出发,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他们看来,既然道德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相应地道德也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道德会不断发展到新的阶段,体现出新的形式。不过,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单纯地受经济因素的决定,它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实际上,道德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和平衡。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和有限的。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变化也往往落后于经济关系的变化,甚至会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的阻碍力量。道德的这种能动性也说明了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先进的阶级通过道德教育可以使阶级成员摆脱旧的道德观念的束缚,可以激发起先进分子的道德情感从而投入到社会进步的事业中去。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要完成解放自身并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任务,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注释

  ① 高凤敏:“马克思中学时代的道德思想及启示”,《理论探索》,2012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

  ④同上,第43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页。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