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追求与进步表现,缘于各国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等的不同,现代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彰显了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国情特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外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特色和标志性特征,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1](P22)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P21)的中心任务,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科学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论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何因”“何境”“何为”,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何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生产关系,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全面富裕的美好生活[3],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着力点。深刻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实质,需要系统认识其内在的生成规律,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性。[4]
1. 历史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共同富裕是历代仁人志士对幸福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历史夙愿。从《易经》中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论语》中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到《礼记》中的“天下大同”;从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之道、“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人民愿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有“富国”“富民”“小康”“大同”的文化渊源。[5]在中国古代,“强国富民”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如,《管子》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周礼》提出“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潜夫记》提出“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但囿于生产力水平和阶级矛盾的局限,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将共同富裕作为实质性的施政方略。他们围绕农民土地问题,始终在进行着“抑制—兼并—再抑制—再兼并”的历史循环。[6]
追求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愿景,还代表性地体现在一系列反抗暴政的起义和变革中。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公平”“富裕”一直是农民起义的核心诉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苟富贵,毋相忘”,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绿林赤眉起义提出的“除霸安民,劫富济贫”,唐末黄巢起义提出的“天补均平”,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提出的“除暴安良、扶危济困”,北宋初期王小波、李顺提出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南宋初期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均田免粮”,等等,都深刻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强烈的共同富裕愿望。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历史上农民运动的高峰,其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也明确提出了“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饱”的共同富裕目标;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撰写了“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书》;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共进大同”,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但这些未能撼动社会根本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主张,结果或者是进入“起义反抗—财富重新分配—新当权者占有财富”的恶性循环,或者是被统治阶级镇压和瓦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只能是劳动人民朴素的社会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力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根本性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2. 理论逻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未直接使用“共同富裕”一词,但相关主旨内蕴于其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贫富差距的批判、对政治经济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和特征的科学预见中。马克思提出,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7](P200),最终将走向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8](P9)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P563-564),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0](P689)。列宁也认为,“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共同劳动的成果……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1](P112),而且“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12](P546)。另外,马克思还划分了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劳动仍是人民谋生的手段;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3](P435-436)。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所有人物质生活富裕、自身全面发展的社会,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关键的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同富裕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观点、方法与制度构想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指导社会主义改造时指出,“我们……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14](P495),并在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的劳动产品分配“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15](P130)。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针对共同富裕提出了“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P374)的发展构想,并明确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江泽民和胡锦涛团结人民坚定有力地贯彻和延续了“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17]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8];同时明确了“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等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从战略高度将共同富裕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政策目标和实践取向,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3. 实践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重要施政方略,坚持解放无产阶级、维护生产资料公有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明立场,承担起带领全体人民奔赴富裕美好生活的时代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工业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经济结构单一、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我国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实施“一化三改”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进行工业科学布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筑牢了政治根本与物质基础。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社会多领域建设提出了“共同富裕”目标,力争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方向指导。[19]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发展基础依然不够牢固,人民生活水平也亟待提高。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奠定了追求共同富裕的政策基础。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之初,邓小平用“小康”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二大则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确立了“解决温饱问题—小康生活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分阶段预期。随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奋斗,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21世纪初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但也面临着小康还不全面、发展仍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对这一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不仅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而且更加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谋划和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体人民经过持续努力,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解决了羁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党中央依势谋划并稳步推动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部署,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此时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也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保持交织共振态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二、何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现实省察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指通过辛勤劳动和互助共享,人民普遍达到生活富有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既包括覆盖地域的全民富裕,也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富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直面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置目标,也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条件。
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基础坚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创新实践,多方位夯实了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推进基础。
一是经济发展成果积累丰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①,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的53.86万亿跃升至2023年的126.06万亿元,人均GDP从3.98万元增长至8.94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并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89万亿美元,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科技创新步伐加速,以载人航天、量子信息、超级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突破显著,数字社会、数字乡村、智慧城市等科技赋能治理快速推广,智能家居、消费、支付和办公等增效科技正在普及,中国正从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中国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了92%的地级市;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和开发技术水平攀升,形成了煤、油、气、核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互联网新型基建布局形成,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7%,5G应用技术有效突破。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3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1%、38.3%和54.6%,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提高,保障了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显著;现代服务业崛起迅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丰硕的经济发展成果奠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根基。
二是思想文化守正创新提振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全体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共同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思想更加昂扬[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广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彰显时代价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网络新媒体等积极引导舆论导向,主流意识形态激发团结奋进的社会力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逐步优化,从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到城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公共文化云等数字服务应用场景蓬勃兴起,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呈现,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逐步均衡;现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优秀文化作品和创意活动、优质文化产品纷呈,文化与旅游、建筑、农业、制造等融合发展,形成了新型文化消费模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增强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传统经典、戏曲、舞乐、书画等走进社会和群众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品格和道德规范焕发生机,五禽戏、八段锦、骑射等传统康养运动的文化基因融合时代特征广为传承。文化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精神支撑。
三是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增加幸福感。新时代,中国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形成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保督察、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等主要领域监管全覆盖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以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促成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污染防治攻坚战显现成效,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9%,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95.9%,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1.3%,辐射环境质量和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美丽中国愈加清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试验区建设有效,全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湿地面积约0.56亿公顷、湿地保护率超52%,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2022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2年下降40.1%,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更加整洁美丽,节约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成为社会新风尚。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四是民生福祉有质感增强满意度。新时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92万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28.8%、32.4%,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逐渐转向享受型和发展型。就业结构总体均衡、人员素质整体提高,2022年全国就业人数7.34亿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24.1%、28.8%和47.1%,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力增强,劳动者就业方式多元化、就业空间更广阔,个人爱好意愿、特长优势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形成了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社会氛围。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迈入中上国家行列,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逐步缩小,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社会针对性加强,正在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得到较好发挥,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0.66亿、13.34亿、2.44亿、3.02亿和2.49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住房保障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城乡普惠型养老和互助型养老正在兴起,形成了残疾人权益保障以及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步较快,健康中国行动及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中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安全保障。
2.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难题聚焦。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致力于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亟须应对和破解以下难题。
一是城乡区域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发展尚存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和创新引领驱动仍需加速等问题,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于经济属性和人民感知维度,诸多差距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为私人产品范畴的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受市场机制影响;另一方面为公共产品范畴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主要受政府政策影响。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但与发达国家超过80%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8万和2.17万元,相差近2.4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GDP分别为65.21万亿、26.99万亿、26.93万亿和5.96万亿元,东部地区(按国家统计局区域划分方案,共10省)的GDP高于中部(6省)、西部(12省)、东北(3省)三大地区的GDP之和。我国城乡和区域间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明显,这直接引致了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也表现为城乡和区域之间较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21]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现阶段,我国在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地区、城乡、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还需缩小。其一表现为发展依赖政府作为,对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之间的边界划分不够清晰,政府财力有限,而社会和市场的多元参与明显不足。其二表现为社会保障服务的区域不平衡,综合实力领先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较多、社保基金稳健,相应的社会保障服务的待遇水平也较高,继而推动着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缴费人口较少、缴费比重较低、财政补贴有限,社保基金积累缓慢,致使社保服务的待遇水平也受制约。其三表现为公共产品的民生属性有待强化。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其生产与供给首先是满足人民的客观需要,而非投资、投机等市场需求。[22]附有民生属性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高涨,不仅会引导社会资金脱实向虚,还会加重居民债务负担、提高农民入城成本,同时过高的消费成本会削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需要强化住房、教育、医疗等人民基本需要保障,进一步凸显其民生属性,弱化公共产品的资本属性。
三是收入分配均衡问题。2023年我国人均GDP为8.94万元,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达到0.47,已连续多年越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收入分配不均衡的表现,第一是城乡收入差距,2012—2023年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都有跃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始终在2.35以上,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也逐渐增大。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但农村居民的部分收入要用于农业再生产支出,因而收入差距的实际感知更为明显。第二是地区收入差距,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比较人均GDP,2023年排名前三的是北京(20.04万元)、上海(19.08万元)、江苏(15.06万元),高于排名靠后的甘肃(4.76万元)、黑龙江(5.13万元)、广西(5.39万元)约3~4倍;比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8.48万元)与最低的甘肃省(2.50万元)相差近3.4倍。第三是行业收入差距,2022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7.3%,但就业人数占比为24.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产出相对较少,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也相对较低;城镇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分别为6.52万和11.40万元,但实际劳动力多数在城镇私营单位就业;在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达到12.39万元,金融业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也超过10万元,但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则低于5万元。
四是精神文化富裕问题。当下,我国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方面存在相对滞后和供需失衡等问题,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实际参与度和精神生活现实体验感还有待优化。[23]一方面,区域、城乡精神文明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例如,从居民消费角度观察,2023年我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0.2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为0.36万和0.20万元;从财政支出角度观察,现阶段我国在农村和城镇的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有明显差距,各区域间的财政支出对比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地区和发展较为滞后地区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个人财富增长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协调,表现为一些人精神空虚、活动单调,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低俗视频直播等。碎片化、浅层化获取网络信息的习惯制约着个体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养成,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冲击主流价值观,理想信念缺失以及精神孤独等衍生现象都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国家分阶段推进的长远目标,是不同人群和地区时间有先后、程度有差异的渐进共同富裕过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要实现“富裕”,即锚定发展不充分问题,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做优社会财富“蛋糕”,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优越性;其次要做到“共同”,即锚定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防两极分化,着力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切好分好社会财富“蛋糕”,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的优越性。[24]
1.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充分发挥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要通过做强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25],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优化公有制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着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维护中低技能劳动力集中型产业平稳发展,强化国有经济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功能。要通过做优非公有制经济,改进非公有资本发展环境,合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产权和利益,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权益维护机制;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金政策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强科技创新、注重品质提升、服务国家大局,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国际发展视野,积极提振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信心,鼓励非公有制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公益慈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要事业。
二是稳步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要系统调控宏观经济,增强宏观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综合发挥财政、货币金融、投资消费等各类政策布局的集成效用;扩大消费需求,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产品消费,积极挖掘消费新热点、创造消费新场景;有序推进各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工程,打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引导健康资本更多投向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支持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构建高层次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顺应数智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支持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优化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健全节能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
2. 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协调。一是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活化劳动力市场,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保障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建立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扩大共享优质民生服务,使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和养老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均衡化扁平化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进一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和城乡人均财政支出差异[26],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税金融和优惠政策支持,做好各地区共同富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
二是深化农村现代化建设。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人才政策,集聚乡村人才,设立专项资金,丰富农业创新平台,引育农业专业技能人才;向农村发展倾斜资源,拓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服务范围,完善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增加金融对农产品体系创新的支持;继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电网、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同规同网,科学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形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安全保障能力,发展壮大地区特色优势农业,打造中高端农业品牌,不断发掘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三是加快收入合理化分配。要完善三次收入分配机制,优化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动态调整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畅通自然资源产权合理流通渠道,融通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再分配体系,完善公共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创造更多中低收入群体致富机会,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加大对垄断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推进第三次分配,为公益慈善参与主体提供更全面的荣誉奖励和激励措施,规范慈善机构运作体系,公开捐赠收支明细信息,多渠道宣传公益慈善文化。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引导充实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业,促进城乡、区域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深化医保支付模式改革和异地就医结算,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积极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合理放宽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全链条保障制度;探索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过渡性政策,加大基金调剂力度,均衡地区间负担。要关注重点群体保障,做好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精准识别救助帮扶和福利享受对象,分层分类针对性确定补助规模和办法;完善“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分类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完善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风险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缩小不同群体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27]
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精准识别社会保险未参保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加快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和法定人员全覆盖,并合理调整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健全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筹措机制,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工作;科学处理社保基金存量和增量关系,稳妥开展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促进社保基金安全保值增值。要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科学性,统筹协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政策设计,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推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数字化改革,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管一体化风险防控屏障,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精算平衡,培育社会保障基层治理队伍;创建良好商业保险市场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社会金融风险。
4.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凝聚社会精神文化力量。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营造爱国敬业、勤劳奋斗、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28];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文明创建工程内涵,拓展优秀家教家风建设和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高人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着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事业,鼓励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强化书香中国建设,支持文艺工作者创造贴近群众生活的精品力作,多层级提升全民阅读行动自觉,构建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基础的阅读推广体系。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绩效,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新中心和数字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与生产要素转化,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超高清等技术应用,提高创意研发的比重和水平,以新兴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和文化业态创新;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设计科学有效的文旅市场服务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承载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富有文化特色的休闲街区,在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增强人民审美体验。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补齐地区文化建设短板弱项,建立基层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建强国家级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分级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数字文化工程,促进各层级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加强文化监管,健全文化市场责任主体监管制度体系,及时澄清规范各种模糊认识,全面筑牢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严厉打击不良信息,营造风清气正的共同富裕舆论环境。
(作者简介:魏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玉久,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项课题(AHSKXZX2020D07)的研究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