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发展文化生产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文化生产活动,精神属性以及人文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生产的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切实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文化生产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防止片面追求“文化 GDP”现象的发生。
一、文化生产: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作活力,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但要有经济上的富裕,也要有精神上的富裕。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创造物质财富,更要大力推进文化生产发展,创造精神财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社会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水平和消费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的发展程度的显著标志。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的是“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等问题,可以用“求知、求乐、求美”来概括。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时候,这些追求和愿望显得有些奢侈,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这种追求和渴望将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旺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人们渴望用健康丰富的文化产品愉悦身心、浸润心灵、提高审美情趣,渴望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
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发展生产,而不是抑制需求的增长。在当今时代,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人类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环节都被纳入其中,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当然更不能游离于其外。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市场经济为运作机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来生产文化产品和提高文化服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方式,是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和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的文化生产活动也出现了高度综合化的特征,形成了由多种产业形式组成的文化产业群。像图书报刊产业、广播影视产业、音像制品产业、网络产业、旅游产业、娱乐产业、演出产业、参观会展业、体育健身业等文化产业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如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和音像制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传媒产业,在满足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传播信息、励志成才、完善素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塑造灵魂、提升审美能力和品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产业、娱乐产业、参观会展业和体育健身业等休闲产业,也以其特有的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征是蕴文化内涵于产品和服务之中,集观赏、娱乐、休闲、雅兴和学习为一体,在旅游观光阅览休闲活动中发思古之幽情、启智慧之灵感,增强对自我多方面发展的信心。例如,娱乐产业不仅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人们带来心情的愉悦、精神的放松,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而旅游产业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包括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这两大旅游资源为凭借发展起来的文化娱乐业、运输业、饮食业、旅馆业、旅游用品制造业和旅游招商活动等,同样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一种新形式。参观会展业则不仅直接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发挥着信息媒介、资源整合、知识传播、展示形象和促销产品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素质。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通过消费体育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满足人们的兴趣、爱好、参与等心理需求,对增进体魄、鼓舞士气、磨练意志、锻炼毅力等都有着其它活动无法比拟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些文化生产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然而,面对我国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文化生产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实际的文化需求与有效的文化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例如,我们的电影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还尚待提升; 图书市场亟待改变重复出版和依靠教材及考试辅导资料维持的局面; 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未完全带来市场的繁荣; 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未取得预期的圆满效应,曾经有数千亿资金与数万个文化项目灰飞烟灭……。而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文化生产上存在着单纯强调经济效益的倾向。人们一提到发展文化生产,似乎就是诸如某某产业经济价值如何、利润总量多少等等,当然,促进文化发展需要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需要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文化产品毕竟不是一般的产品和商品,发展文化产业、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仅仅看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仅违背了文化生产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也是导致“三俗”产品出现的直接原因。如今,即便是在一般经济领域,“唯 GDP 观”也已经广受质疑,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产业如果只是追求创收和利润,更是失之偏颇。文化的宗旨是“化人”,确切地说是要用进步、高雅、健康的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了的特殊的生产活动,它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从核心内涵上看,它是价值观,是精神,是审美,毫无疑问,精神属性或者人文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所以,文化生产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如邓小平早就强调的: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惟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1]( P145)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文化生产的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
二、精神文化需求: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认为,需求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需要不仅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而且愈来愈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2]( P489),更是“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3]( P439),因而是人类全部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原初动因。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是要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一切对象化活动无非是要使自己的需要对象化、现实化。总之,对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4]( P514)。即便如此,“需要”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因为精神文化需求才是人之为人的特性。还要看到,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等级”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是: 生理需要; 安全与保障; 爱与归属; 尊重和发展需要。但人毕竟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在多层性的需求中,实际概括起来,人的需要可以简单地区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这两种基本需要。马克思在写《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把人类社会的生活分为“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并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主要是满足肉体生活的需要,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把这两种需要分别叫做“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我们党自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都把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表述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进一步分析,所谓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的主观层面的需要,包括价值观念、信仰、认知、心理、交往、情感、自我发展和展示等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特有的现象,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精神的需求。动物除了物质需求以外,几乎别无所求。而人则不同,除了物质需求之外,人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人在本质上是“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精神的存在物。正是由于人的精神属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还要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人总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研究,以至于古希腊哲学得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理性的动物”,“求知是人的本性”等命题; 德国古典哲学则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依照思想,建筑现实”的著名论断。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便徒有一副虚壳,如行尸走肉,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人。文化之于人类,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或读书或阅览报刊杂志或欣赏各类艺术作品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人的生存不能没有这些精神食粮。
从关系的范畴来讲,人的需要最直观、最一般的意义,就是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一定联系的必然性,或者说是由人与外部环境( 不仅是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 之间的某种不平衡关系而引起的人的某种渴求和欲望。人的需要不仅表现为人的欲望、情绪、意志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且反映出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必然性。这种需求特征充分表明了人的需求的精神性、主观性特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需要是创造的源头,故人类的创造力及其发展与人类自身的需要的发展成正比。一个人的需要愈丰富,其生命力就愈强,他的内在世界也就愈广袤,自我表现、自我确证的冲动就愈强烈。因此,可以说,创造力就是人在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的冲动的驱使下,将自己的生命力和内在世界自由自主地对象化的能力。还要看到,人的需要是一个发展着的开放性系统,自由创造是人的根本生存样式。“当这些需满足后,又有新的( 更高的) 需要出现了,依次类推。我们说人类的基本需求组成一个相对的优势层次,就是这个意思。”[5]( P43)这一特点,决定了人的存在的非终极性。
在人类自身的发展中,精神追求从未间断过,即使在物质资料极端匮乏的时代,人们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是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岁月里,人类不得不为物质生存而奔波、劳作,几乎淹没了人类精神追求的本性。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人们认识、控制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长期以来妨碍和制约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即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局部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但总体上来说,已基本上得到消除,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精神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整体来看,现代社会的需求包括物质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三个方面的追求和满足,后两者均属于精神领域。精神需求同经济、政治和文化需求密不可分,是人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正如马克思所言,“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6]( P218)。当今时代是精神需求不断凸显的时代,告别了物质的困乏,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开始要求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要求在精神上不断得到充实提高,要求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和满足,要求不断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迅猛增长,而且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出现了新的对应性特点: 一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对创作和生产出大批内容积极健康、形式生动新颖、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凸显,从而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文化震荡和心理冲击,产生了普遍的心理焦虑和冲突、矛盾和困惑,这需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引导与教化;三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进步与落后、健康与腐朽、进步与反动等各种文化相互较量,由于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方式迎合、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从而愈加显示了在文艺领域生产出有竞争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只是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这个福利从宏观上说就是幸福。如日本就提出一种新的“GNC 概念”,即“国民幸福总值”。当代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生活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充实、以及人们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上。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社会生活水平发展的标志及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文化生产是当代社会主导的生产力形态,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向社会提供充足的、优秀的精神食粮,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三、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
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这源自精神特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对此,可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上讲,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二是从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上讲,精神文化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讲,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文化需求的实现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早在 30 多年前,阿尔温•托夫勒就指出: 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经济,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这是超工业革命的中心课题之一,但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忽视[7]( P186)。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过渡”终于走进了经济学家们的视野,文化生产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形态,也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人类社会将走向人文时代,人文时代是人文经济逐步上升为主导经济模式的时代[8]。因而,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和人类发展的当代境遇,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生存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具有不同的、具体的内涵,因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人”,区别于历史上人道主义的、抽象的、虚幻的人,而是存在于当前历史条件下的、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此作了集中概括: “以人文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给“以人为本”注入的新内涵。从客体层次上来看,“以人为本”包括三个层次: 在现实层次上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为本; 在基本层次上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本; 在最高层次上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9]。那么“以人为本”,究竟以人的“什么”为本? 具体说就是以人的需要为本。因此,“以人为本”,概括起来就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我们的发展根本宗旨和最终归宿,就是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满足着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但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以物的生产为目的一直是社会性的价值目标,是这个社会的“本”——“物本”。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为积累财富而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成为社会追求的最高目的,人的发展问题被淹没在了物的生产的汪洋大海之中,人如此的渺小,成为了积累财富和资本逻辑运行中的一颗螺丝钉,人的工具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以物为本的社会必然导致人发展的“物化”或“异化”。对此,马克思揭露得一针见血: “活动的社会性质,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物的东西; 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10]( P103)真可谓完全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应当说,“物本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必经阶段,人发展的“物化”或“异化”也可以说是人的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是否定之否定的必然环节。那么,当人类社会已告别了物质绝对匮乏的时代,当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由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而走向人的发展的桎梏的时候,一个把人与物之间、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的“人本时代”,已经到来。
从人的存在和发展角度来看,“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以人为本的“人”是大写的“人”,即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二,在社会经济关系中,这个人便成为一个“经济人”,或曰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即为资本家,在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即为劳动者,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这个人就是自主劳动者; 第三,以人为本的“人”的最高层次,即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一切人都归为劳动者,劳动者便从自主劳动者转化为自由劳动者[11]。因此,以人为本的深层意义应是人的解放,是使人摆脱各种压迫、束缚、枷锁,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说: “必须推翻那些是人是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2]( P40)这里,包括物质匮乏的压迫、社会关系的束缚、精神枷锁禁锢等等,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人的全面解放———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解放。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内涵就是满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根本利益从社会构成的三个层面讲,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如果从人的存在来理解,则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的需要。我们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还不能仅仅关注人的物质生存层面,更要关注人的精神状况,解决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又大大依赖于文化生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文化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的文化生产发展,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努力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5][美]A. H.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8.
[7][美]阿尔温•托夫勒. 未来的冲击[M]. 孟广均.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8]黄河. 未来学家预言后知识经济[N]. 中国贸易报,2004-10-28.
[9]高原,王文佳. 论以人为本的三个层次客体[J]. 现代交际,2010,( 10)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 卷( 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1]巫继学. 人本经济学: 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学途释[J].中州学刊,2004,( 9) .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网络编辑: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