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范希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1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规律性把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层次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且各部分相互关联、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体系性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完整的思想内涵、合规律性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和鲜明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等方面。
一、丰富完整的思想内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贡献,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特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是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性质。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017年9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2023年6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又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指针。
  (二)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还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例如,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023年6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又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三)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其中思想、意识、观念处于文化的核心层,是文化的内核,属于思想形态的文化。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大的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具体而言,就是要切实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第一位的要求,坚持不懈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推动其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四)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五)战略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例如,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保障。
  (六)基础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是决定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内核。2014年2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8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德思想基础。
  (七)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大命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要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只有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才能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八)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平等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202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文明是在现代化运动中生成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平等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前提。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指明了前进方向。
  (九)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点,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首先,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从根本上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其次,文化发展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文化发展中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文明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再次,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文化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24年5月,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文化的核心要义是以“文”化“人”,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根本路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新的文化生命体
  202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从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阐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可以说,“两个结合”的提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根本路径。
  (十一)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具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意义,只有掌握文化领导权,才能通过文学、艺术、教育等文化形态,确立党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2023年10月,习近平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担负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政治保证。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把握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文化健康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十二)地位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以无形的意识和观念影响有形的存在和具体的现实,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改变人的精神状况,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文化的定位,这就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现代化,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民族复兴,人是决定因素。习近平这一科学论断,明确了文化发展的历史定位,对于完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合规律性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科学地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是对文化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把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先决条件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我肯定和对自身文化抱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取向,在文化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正是因为怀有这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坚持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坚持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借鉴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的。这一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更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2020年9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革命和建设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和民族精神独立的根本性问题。2016年11月,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和精神的独立,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失去基础支撑。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具有深层支撑作用。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建立在文化传承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创造只能在已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理想,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旗帜,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秉持开放包容是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成功经验和历史规律
  秉持开放包容,是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成功经验和历史规律,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的准则和规范,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开放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从春秋战国到汉唐乃至宋元明清,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中华文明以其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并加以融合创新,在丰富发展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以辉煌的文明成果回馈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正如2019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久盛不衰的重要基因,也正是这种开放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带来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开放包容,增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明的兴盛带来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坚持文明平等原则,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还强调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开放包容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注入了不竭动力,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文明超越了“西化”与“复古”,走上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开放包容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离不开坚守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也离不开发扬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性。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培育我们时代的新文化。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就是通过与其他文明交融交汇,吸收借鉴,丰富发展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可以形成一批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现代文明成果。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性、创新创造性相统一的根本所在。
  (三)坚持守正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方法和科学路径
  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是坚持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现了真理性坚守与实践性探索的辩证统一,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当今时代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坚守好这个魂脉和根脉,是文化创新发展繁荣的基础和前提。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本路径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历时代的“切换”,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其现代化转化,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新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引领、融会、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建设好我们时代新的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融会贯通,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激发、相互成就,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熔铸成有机的、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鲜明的实践性本质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放眼世界发展全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最鲜明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其实践性。这一实践性根本特征又突出地表现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等方面,深刻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性。
  (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注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出发,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思考、来布局、来推进,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突出特点。
  一是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特“战略资源”,运用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例如,2013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例如,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三是强调文化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实现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文化保障。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广阔的文化视野观照当今世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提出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贡献。
  一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申明中国主张,阐明中国外交政策,处理外交关系。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中,习近平提出了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和色彩。例如,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注重通过中国文化理念、中国文化精神传达中国声音,申明中国主张。例如,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在处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方面,习近平同样注重运用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符号阐明中国的主张。例如,2013年3月,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提出发展中非关系: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真、实、亲、诚,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固有元素,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定的内涵。
  二是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提供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等。“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在具体文化交流层面,则是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大双向引智和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深化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在开放中发展,在融合中共存。
  三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阐明中国观点,为世界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发展提供中国主张。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全球文明的“四个共同倡导”,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蕴含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主张,为推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强大驱动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政治诉求和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构想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201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2016年12月,习近平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中向世界人民宣示,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为世界谋大同,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理想和追求,寄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道德情怀和价值信仰。
  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这一基本哲学精神。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正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万国咸宁”的公平观。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2022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中国人追求天下为公的理想和目标,是期望能够化天下为一家,实现“万国咸宁”,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四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义利观。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内涵,并明确指出:“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2019年3月,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的义利观,不是从自身或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在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在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成为中国人处理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活动的重要行为准则,成为在国际上主持公平正义的一面精神旗帜。
  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2014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就特别强调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点。他说,“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呼吁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和内生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格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研究,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了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刻回答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文明交流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政治秩序重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文化指引和实践导向。
  (作者简介:范希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究。出版有《孔子本传》《孔子的一生》《理性之维——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邓小平思想评传》《邓小平的思想历程》《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四卷)等著作十余部。在全国重点学术期刊和中央主要媒体发表《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和谐》《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港台新儒学的转向省察》《建国前后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比较研究》《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思想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理论贡献》《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世界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的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论文和文章近百篇。独立完成、主持或参与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委托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中央部委课题50余项,完成课题调研报告120余篇。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