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王珊珊:习近平关于坚定历史自信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发布时间:2023-07-21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一主题清晰表明未来发展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为指导,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向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而前进。其中“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首先强调要坚持“自信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形成了关于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正确的历史认知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2021年1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把握历史认知和历史自信之间的关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展开。
  (一)正确的历史认知的科学内涵
  历史认知是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受认知主体价值取向和社会条件影响,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史进行认识,增加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方法、建构历史思维的过程,最终形成对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历史认知是对历史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反映,错误的历史认知是对历史主观的、歪曲的反映。形成坚定的历史自信,需要以拥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为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历史自信建立在全党形成的正确历史认知的基础上,没有历史认知,或者说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对历史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不可能坚定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因此,全党必须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不断增加历史知识、强化历史思维,形成正确的党史观,进而不断提升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因此,“全党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为了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二)正确的历史认知之所以是坚定历史自信前提基础的内在逻辑
  正确的历史认识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了什么以及怎么干的,才能对党的性质宗旨、重大成就、科学方法、精神谱系等有客观全面的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一个五十多人的小党弱党,经过百年奋斗成为世界第一大党,取得彪炳史册的历史成就,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和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才能形成坚定的历史自信。
  第一,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夯实坚定历史自信的认知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的二大强调“共产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首次把党的先锋队性质由“一个先锋队”进一步提升为“两个先锋队”。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将其写入党章。“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一方面表明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党是由其先进分子组成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充分表明,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决不是一个只代表少数人利益的狭隘的宗派集团,而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只有了解党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明白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兴党之本、力量之源,这是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
  第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把握党的伟大成就,筑牢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党的百年奋斗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成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不朽功业,为促进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只有充分学习党的历史,对党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明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始终致力于为民族谋复兴,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彪炳史册的历史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所在。
  第三,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掌握党的科学方法,打造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华所在、关键所在,是党长期执政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也是党取得百年奋斗成就的根本所在。“这‘十个坚持’既是经验,也是方法。”紧紧把握住这十条经验、十条方法就能够“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十条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对党的历史形成正确历史认知基础上的科学总结,是党坚定历史自信,争取历史主动的方法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条经验“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总结党百年奋斗成功的科学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载体。
  第四,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绘就党的精神谱系,铸就坚定历史自信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党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凝聚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无论面临怎样的绝境、险境,遭遇何种困难、险阻,都能够始终做到毫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冲破一道道险关,突破一条条障碍,坚韧不拔、不懈奋斗最终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形成对党的历史的正确认知,才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凝聚成的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意志品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推进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正确历史认知的构建路径
  一是要加强对党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要以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加强对全党进行系统、全面的党史教育和学习,使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党的历史武装头脑,做到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运用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来看待党的历史,在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总结历史经验、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增进团结统一,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二是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从历史经验中强化历史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要经常性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直面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发展的智慧,探索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提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保持历史清醒。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保持历史清醒,客观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站在历史的发展轨道上,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危机,“四大危险”“四个考验”时刻存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做到“三个务必”,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保持历史清醒中提升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
二、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历史自信建立在历史成就基础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建立在完成历史使命之上。“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的进程,致力于“四为四谋”的目标,践行了党的初心使命,面对任务之艰巨,经受磨难之繁多,付出代价之巨大,取得成就之显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实属罕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一)中国共产党对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充满自信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腐朽没落的统治,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经过改革开放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殷实,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国家发展建设,由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国,向着富裕强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断迈进。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奋斗,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主义长期稳定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由一百多年前的“一派凋零景象”转变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发布的《2021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国以93分排名第二,成为全球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前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路上,具备达成初心使命的能力和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对践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胸怀充满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国际主义原则,支持其他国家的解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自身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向广大亚非拉国家伸出援手,促使他们实现自身独立和谋求发展,始终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对话协商解决地区的分歧,为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沿线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30%以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同应对气候、疫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并在世界减贫等事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消灭绝对贫困,9899万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的减贫目标,为世界消除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介道:“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实在有些过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中国未来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可与20世纪的美国媲美,甚至有可能会超越美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正确的路,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所在。
三、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坚定历史自信的科学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就,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历史使命,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指导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使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方法论遵循。
 
  (一)坚定历史自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毛泽东也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等等。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抓住生产力这个关键要素,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抓住主要矛盾,明确根本任务,不断地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解决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在取得历史成就基础上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提升历史认知,在深化历史认知中增强历史自信。因此,在认识和看待党的历史中,必须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做到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坚持唯物史观,就必须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大历史观,坚持正确的党史观,以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党的历史。尤其是前进中的失误和曲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指导我们再出发,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
  (二)坚定历史自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在历史领域,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坚持个体叙事,运用错误的研究方法,来歪曲、丑化、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解放军史,以实现其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目的的反动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孤立、片面、静止、虚无的,甚至错误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危害极大,严重破坏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权威、瓦解党的历史自信。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定历史自信,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任何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行为做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以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来武装全党,关键要加强全体人民的党史教育和学习,提升全体党员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认知,做到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全面、客观、辩证对待党的历史,实事求是评价党的历史。坚决打击夸大党史的失误、恶意抹黑党的历史的行为,强化管理恶意炒作现实问题影射历史事件,或反向为之,严格杜绝把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及时转变不信正史信野史的错误偏好。要理直气壮地在全社会宣传党的历史,不断进行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无可非议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武装全体人民,使其坚信中国共产党就是能、马克思主义真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好,在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中不断增强历史自信。
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是坚定历史自信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案,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历史发展是一以贯之的,坚定历史自信要求对现实、对未来同样充满自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既是对历史发展成就的自信,也是对现实道路选择的自信,更是对未来发展目标的自信。经过一百多年的接续奋斗,伟业已经铸就,道路已经开辟,目标已经确立。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仍然会遇到无数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化解风险,迎接挑战,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关键要坚定历史自信。
  (一)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牢记“三个务必”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两个务必”。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面临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全新要求。全党只有始终坚持“三个务必”才能牢记新时代赶考之路“要干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始终做到“三个务必”才能明白走新时代赶考之路要“怎么干”,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胜利之本,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不能丢掉党的本色,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只有始终做到“三个务必”才能明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要“靠什么”。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意识,以持续不断的斗争赢得更好的未来。
  (二)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全党全国必须把精力聚焦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然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增多,如何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要坚持几条重大原则。第一,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第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坚定历史自信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根本要求。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心,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是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最终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我们走好过去的路是靠改革开放,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也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保障。
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我们之所以能够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根本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民族才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人民才彻底摆脱备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极大地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根本保证。坚定历史自信,必须继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进党的团结统一
  列宁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权威的重要性,他指出“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党中央有权威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进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首先,要以制度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制,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次,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权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巩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抓手,要不断完善政治纪律,不断强化政治规矩,切实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后,要培养全党的团结奋斗的意识。“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对全党的团结意识教育,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找到第一个答案,就是“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忘初心使命,坚定人民立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正视错误,并不断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改正错误。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更要以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这“六个必须”是踏上新征程我们以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南和行动纲领。要以“六个必须”为指引,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定历史自信,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王珊珊,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