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在他文中已经阐明的,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意涵,可以分别理解为一个理论知识系统所具有的科学真理性和学界对其所做的体系化、学理性诠释与阐发的科学合理性,它对应或强调的是理论对于实践的客观正确反映及其引导规约作用的发挥和理论自身的话语构建与呈现过程及其结果的科学性表征。就前者来说,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2017年党的十九大为主要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历了如下三重意义上的演进提升而展示出它的科学性: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到“生态文明思想”、从更多是概念范畴到日渐完备的理论体系、从党和政府治国理政重大战略到全社会全方位实践。依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描述意义上的概念化界定:它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广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或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理论思考及其政策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这一界定而言,我们虽然已有诸多理由断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生态环境治国理政方略,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但却必须承认,这其中还存在着它作为一个完整话语理论体系的阐释论证及其呈现样态的科学体系(性)问题。进而,尽管人们会从现实对应、学理归纳和表达逻辑等不同侧面对“科学体系”的理论意指做出各自的认知评判,但我们可以将其大致界定为符合一般科学标准的学术理论体系、话语言说体系、学科教育体系。换言之,我们可以从学术、话语和学科等三大体系的视域来考察和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科学体系化程度和水平。
一、学术体系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从学术体系的视角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致力于阐明它如何同时构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话语体系和理论话语体系——或者说具有明显政策阐述色彩的理论话语体系,并呈现出以主体性、科学性与大众性为主要表征的鲜明理论品格。简言之,前者更加关注的是揭示那些党和政府的政策性主张和论述所彰显或隐藏其后的观念与理论问题,而后者要表明或凸显的则是这一理论展现出的“自主定位”“对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执政党领导等三大规律的自觉认识”“面向新时代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等质性特征。
(一)基于习近平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所阐述的“六项原则”的“八个坚持”或“八观”
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发或学术体系化诠释而言,迄今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基于习近平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5·18讲话”)所阐述的“六项原则”的“八个坚持(八观)”、乃至最近的“十个坚持”的归纳表述。
具体来说,习近平在“5·18讲话”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次讲话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的标志性文献,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它不仅作为单篇文章首发于《求是》杂志2019年第3期,作为两篇摘要文章收入2020年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而且作为首篇全文收入2022年初出版的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基于上述权威性论述,2018年6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六项原则”扩展成为“八个坚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自此之后,“八个坚持”或“八观”的表述形式就成为得到最广泛认同的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体系化概括。
2022年7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将“八个坚持”扩展成为“十个坚持”,增加了排在第一位的“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和排在第六位的“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并进一步强调了这“十个坚持”所蕴含着的包括“根本保证”“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等要素的整体性意涵。
应该说,这一主要由生态环境部相关研究部门促成的学理性阐释与学术体系化概括,其权威依据是充分的,问题仅在于如何更合理阐明这八个或十个议题之间的理论与逻辑关系。尤其是,将某一个“坚持”直接对应于整个理论的某个“要素”或层面——比如将绿色发展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就会带来一些理论上不必要的混淆,而试图单纯从某一个学科如哲学来进行这种总体性阐释和把握,也是难以胜任的。
(二)基于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相呼应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这一阐释研究思路的基本理据是,就像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一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一个继承与创新上述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理论体系,而不应仅仅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张云飞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对“八个坚持”或“八观”所做的重新概括。在他看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构建为一个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体系:一是它的“哲学”部分,其中包括“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方法论”;二是它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其中包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论”“坚持绿色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三是它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其中包括“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政治立场”“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治理观”“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治理观”。
与之相似,黄承梁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思维与方法)、政治经济学(“经世致用”品格)和科学社会主义(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析于一体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陈学明也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而且在生产力理论、发展观念、现代化理论、公正思想、人类文明理论、人的存在方式理论等诸多方面都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三)基于对理论核心观点及其阐述架构的系统性考量的“体系化构建”
除了上述两种明确的体系化诠释与阐发形式,更为常见的是基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核心观点及其阐述架构的某种系统性考量而进行的体系化归纳与学理性阐释,这种阐释研究思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在十九大之后更加成为一种学术自觉,尤其是那些围绕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内在逻辑而展开的体系化和学理性讨论。具体而言,这又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形:理论内容的整体性、理论架构的整体性、理论观点的整体性。
其一,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李雪松等人早在2016年就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全面深刻阐述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文明兴衰生态决定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论”“生态环境民生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论”“生态红线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论”等核心观点论断。在此基础上,陈俊进一步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一个包括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系统工程论、生态法治论等重要论断的完整科学体系,也是一个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重点任务、发展动力、国际视野等方面做了深刻论述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相形之下,沈满洪在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同时,强调其思想核心是“两(座)山”重要理念论断。刘海娟和田启波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内容概括为“生态价值论”等八个核心理念,以及由“生态文明价值论”等六个要素构筑起来的完整“逻辑架构”。
此外,方世南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时强调指出,需要从它的生态政治理论观点等诸多方面的多重维度入手,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贡献,这也就提出或凸显了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五位一体”或“多位一体”视角问题。
其二,理论架构的整体性
秦书生和吕锦芳从理论知识的功能结构或阐述逻辑的视角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意涵丰富,而且是一个由“目标方向”“关键问题”“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制度保障”“思想观念”“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或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架构。而略显不同的是,周宏春和江晓军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架构概括为如下八个构件或元素:基本内核、价值取向、民生情怀、发展基础、治理方法论、责任担当、根本保障、最终目标。
此外,孙金龙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意涵归纳为如下四个要点,即深刻阐明人与自然关系、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深刻阐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深刻阐明环境与民生的关系、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重大论断,深刻阐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思想。而俞海等人则尝试性地在“八观”的内容体系的概括形式之外归纳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六个方面的体系架构特征:理论创新性、论断科学性、指导全局性、影响长期性、实践有效性、内容体系性。
其三,理论观点的整体性
这方面的代表性实例非常多,即自觉或着力于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某一理论观点的整体性意涵或观察认知视角。比如,张海滨在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时,就从国际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所关涉的六个方面做了系统概括:其形成和确立标志着中国从话语理论和制度政策倡议上站在了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前列;它将会推动塑造全新的国际生态环境合作与治理秩序;它将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赤字、避免“金德尔伯格陷阱”发挥积极的关键作用;它使得中国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领导者或中流砥柱;它大大丰富了中国“贡献论”的理论内涵;它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示范引领意义重大。
再比如,王雨辰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意义时,着重强调了它所系统阐发或明确蕴含着的以“生命共同体”等概念为基础的生态本体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环境正义”原则为基础的“和”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以“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的强调社会生态建设的环境民生论、以“两(座)山论”和生态生产力发展观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论等整体性理论创新。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基于理论内容、理论架构、理论观点的整体性的三种体系化阐释研究进路,其实是不易截然分开的。也就是说,在概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容的整体性构成时,往往也会借助或关注它的理论功能或逻辑结构上的特点,反过来也是一样。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较为严格意义上的人文社科科学体系的标准,就不难发现,每种研究进路下的现有努力其实都还存在进一步提升优化的较大空间。这其中的一个较突出问题就是,某一研究进路之下的二级指标或“亚维度”构设往往并未能够真正一以贯之。
鉴于此,我们需要统一考虑其理论内容与理论架构上的系统整体性,来更加明确与自觉地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意涵,也就是它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生态环境治国理政方略、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意义上的理论整体性与逻辑一致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者注)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当然也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坚持与丰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方面或进路,就是持续推进对它的学理性体系化阐释。
二、话语体系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从话语体系的视角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提炼概括并分析澄明它作为一个理论话语系统得以构建起来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重大论断和体系样态。也就是说,这些核心概念、基本命题、重大论断和体系样态,如何科学合理地尤其是合乎逻辑地构筑起了系统完整又规范一致的理论话语体系。应该说,归纳阐释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的核心概念、基本命题、重大论断,是近年来国内学界一直在从事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总的来说不如学术体系视域下的体系化学理性诠释阐发那样丰富厚重。
笔者在2018年曾撰文阐述了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的十个基础范畴或概念。该文想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作为一种绿色政治哲学或环境社会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表征,就是已经逐渐确立起的一系列独特或支撑性基础概念或范畴,它们对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构建、传播与践行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值得做深入阐释与辨析。此外,笔者还明确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涵盖基本理念、目标愿景、战略路径和政策举措等不同层面的理论体系,亟须做出一种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视角下的系统性概括与阐释。
张云飞依据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提出的“范畴—群—系列—体系”的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辩证思维模式,系统探讨了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构成元素的核心(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和思想系列。在他看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这一核心范畴以及其他许多基本范畴,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等八个基本命题,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等四个思想系列。
张瑞才和李达明确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由科学概念体系、完整理论框架、鲜明理论特征和创新话语体系所共同构成的系统理论话语体系。具体地说,“科学概念体系”是指它是一个由核心概念、基本概念、重要概念所构成的“理论之网”,其中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核心概念和其他许多基本概念;在理论框架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主题、历史使命、奋斗目标、现实动力、行动方式、制度保障和全球治理等要素逻辑地构建起了一个统一整体;“创新话语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话语体系构建与实践推进相统一”“批判性话语澄清与建构性话语创新相贯通”“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群众话语相融合”“标识性概念打造与重大理论命题创造相对接”。
杨志华等人进一步指出,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渗透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主题主线,就是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体而言,它从历史启示、现实需要和未来愿景等三个维度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的问题;从现代化特征、自然观特征、发展观特征等三个层面辩证阐释了生态文明与现代化、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问题;从建设主体、治理途径和国际环境等三个环节系统回答了怎样建设的问题。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可以借用政治哲学阐述论证的“三要素”方法——“现实批判性分析”“未来愿景构想”“政治过渡战略”,并依据习近平在“5·18讲话”中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明确表述,将“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5·18讲话”这三部权威文献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呈现的“三个样态”,或者说同一个理论体系样态的三个具体形态,并进一步从中归纳凝练出它的十个核心概念和八个基本命题。
(一)三个体系样态
其一,“十八大报告”体系。其体系意涵是指,十八大报告中的独立篇章(即第八章)的阐述,不仅通过引入一系列环境主义甚或生态主义性质的概念术语,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治与政策实现了再意识形态化,还构成了对当代中国语境下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完整阐述,从而建构起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个体系样态。
其二,“十九大报告”体系。其体系意涵是指,如果与十八大报告相对照,那么就可以发现,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尽管在呈现结构上略有不同,但它围绕着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建设)的阐述,也构成了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完整回答,从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另一个理论体系样态。
其三,“5·18讲话”体系。其体系意涵是指,这一长篇讲话不仅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理念原则、未来社会愿景、重大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而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立场对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了一种“理念、制度、战略”三重维度下的系统完整分析,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样态。
(二)十个核心概念
依据对包括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5·18讲话”在内的主要权威文献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出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如下十个核心概念和八个基本命题。这十个核心概念或概念短语分别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分阶段构建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毋庸讳言,这十个核心概念的措辞和具体意含尚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之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概念术语已经构成一个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最高形式的概念为统领、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基础性概念范畴的体系化组合。前五个偏理论性的概念囊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我定位、目标愿景、价值理念和方针原则,后五个偏实践性的概念则涵盖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指向或关涉的经济生态化转型、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政策实践、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合作。简言之,它们由此构成了内在一致和高度契合的概念范畴体系。
(三)八个基本命题
对上述核心概念的学理性分析与逻辑建构所形成的八个基本命题分别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像上述十大核心概念一样,这八个基本命题的措辞表述和具体意涵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凝练辨析之处。而已然十分清晰的是,它们的确展现出了一种彼此内在关联或一致的统合性逻辑架构:第一个命题所揭示的是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之间的支撑性依存关系,即一种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态文明史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以理论(逻辑)展开的新文明(世界)观基础;第二至第七个命题分别阐述了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等议题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系统整体的思维方法、制度法治渠道和民众参与等手段的重要性;第八个命题则阐述了国内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具有议题和手段的意涵。
相较之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专题论述(即第十部分),明显呈现为一个不同于上述三个体系样态的阐述或逻辑架构: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意蕴、理论的实践与践行原则、新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也就是说,它更加关注理论确立之后对实践的规约引领作用。相应的,其文本中对于上述核心概念的重复使用度要更高一些,表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概念的认可度和稳定性,而对于上述基本命题的重述率要低得多,这与报告整体阐述的角度与重点直接相关。
三、学科体系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从学科体系的视角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科学阐明它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支交叉学科的学科属性及其构成要素,从而更好地将其纳入整个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并展开通畅有效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和对话。随着2021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获得批准设立,2022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作为一级交叉学科“生态文明建设”之下的二级学科获得批准设立,从学科体系视角推动与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科学体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学界的更多关注。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992年在北京大学的组建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批准确立为法学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马克思主义学科更是进入一个迅速扩展的崭新时期,无论是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数量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研究生学位点和本科招生单位的数量都出现了迅猛增长,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征。因而,作为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组成部分尽快融入其中并发挥统领性作用,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科建设的前沿领域或“重中之重”。而我国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共同促进了生态环境议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人文学和社会科学。如今,我国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分布范围最广、包容性最强的新兴交叉学科群。可以说,正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为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形塑了其构型特色。
具体地说,它包括如下三个层面或维度。
(一)“大思政”教育体系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传播
这里所指称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是我国近几年来受到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其核心是通过多重手段逐步建构“大课程、大主体、大过程、大领域”的育人大体系,使得学校思政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与整体性、在内容上体现递进性与互补性、在方法上实现适切性与连续性、在评价上凸显指向性与多元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具体到高等学校,董晓绒2019年就明确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内容、新使命,特别是需要“把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融入主渠道”“把网络媒体作为融入新途径”“把社会实践作为融入主阵地”。许权耀和张伟莉则认为,强化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涵养至关重要,要用好思政教育课堂这一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队伍,尤其是做好“协同课程设计”“优化学科教材”“用好‘隐形课堂’”“优化师资队伍”等四方面工作。
赵丽霞进一步提出,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顾睿和李俊高则强调,高校应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从课程、教材、学生、教师等四个方面入手建构起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路径。陈安琪则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应通过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教育引导等方式展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全面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新突破。
此外,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或大众传播与“大思政”所追求的教学效果相似,但却关涉更宽泛,而且也不简单是目标信息输出或扩散的问题。比如,李昕蕾分析指出,就全球环境治理理念政策话语体系的形塑过程及其结果而言,中国不仅需要高度重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传播优势,还要不断优化其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其国际传播路径,尤其是聚焦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或国际交流实践,不断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效果和全球影响力。
(二)高校公共课体系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融入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领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化阐释研究的主阵地,其任务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学研究有机嵌入高校统一开设的公共理论课体系。概言之,这既包括进入哪些课程的问题,也涉及如何进入这些课程的问题。就前者来说,其主要思路或着力点有三个,一是努力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每一门或主要的公共理论课中,二是不断提升和丰富主干(相关)公共理论课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专题讲授,三是逐步开设更加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课程。就后者而言,重点是突出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综合特性与实践指向。
比如,代利刚从为何和如何“将生态文明观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将生态生产力观融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等两个侧面,分析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相关问题。杨昭则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专题教学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修课”教学的相关问题。
饶品良强调指出,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理论课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理应积极探索将其科学融入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路径。胡晓艺则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之点,是加强对理论体系构成的探索,从而在立足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将其中贯穿的价值规范、哲学思维、历史视野和时代发展讲深讲透。
北京大学尽管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研究正式开始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作为本科生公共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2019年起逐渐调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硕士研究生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博士研究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专题讲授内容。目前,北大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研究已形成了如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学术研究支撑;二是教学体系化;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四是学术机构支持。
(三)学科专业建设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与人才培养
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努力及其进展主要来自如下四个(类)理论宣教机构。一是2021年7月在生态环境部设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该中心及其前身自2019年开始连续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以及在此基础上编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刊发挥了重要的宣教、组织与推动作用,2022年组织出版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并致力于编写面向高等学校的教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论》。此外,全国先后成立的其他综合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也都设置了各自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机构或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宣教工作。比如,北京市2021年推出了包括六个议题领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重大项目,并举办了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教育部2022年初推出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为主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并计划以此为基础组建面向全国高校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学术网络与协调机构。
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加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教学而组建的系列机构,比如2015年启动建设的“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和2020年将原来的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改建为生态文明研究所。此外,2019年7月和2021年5月,中国社科院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先后宣布成立,其中后者明确强调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并已在延安、山东和贵州等地设立了自己的研究基地。目前,除了这些机构制度化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比如大型专题会议,中国社科院大学还开设了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论在内的研究生专业课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三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训和教学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及其相关活动。2017年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整合相关教研室及其教研人员,设立了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统一负责全校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培训。在此基础上,它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短期培训为主的较完整的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该机构自2018年起先后在福州、贵阳、湖州等地主办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主题的学科发展协作会议,对于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训教学的专业化、规范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除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校相应的教学单位,近年来还陆续成立了一批专门的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比如2017年组建的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2020年组建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干部学院(2022年改建为山东生态文明学院)、2022年组建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学院等,它们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宣传普及、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是北京林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创建设立的生态文明建设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博士点(方向)。最早明确以“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为专业类别设置研究生教育博士点的高校是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就在“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之下设立了具有鲜明交叉色彩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2022年又重新在“交叉学科”新设门类下申请了“生态文明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作为五个二级学科方向之一。相形之下,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点建设主要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随着2021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自主设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教学方向。目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已自主设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二级学科博士点,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四、结论
需再次强调的是,本文的讨论基于如下概念界定,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可以大致区分为“科学真理性”和“科学体系合理性”这两个既具有密切联系、但也有着明显区别的问题。依此,笔者将“学术理论”“话语言说”“学科传教”上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认知规律性作为分析判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研究的科学体系水平及其提高路径的基本尺度或准则。
总之,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分析和阐发相对于话语体系构建和学科体系建设来说,吸引了更多学者的较大注意力,而且也的确产出了更为丰富厚重的学术成果,而后两个层面的发展相对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领域本身的复杂性或高要求,比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二级博士点建设是一个关涉现行学科体系的诸多层面的复杂问题,而不仅仅取决于相关研究者与管理人员的认知觉悟。
具体而言,在学术体系层面上,依据“5·18讲话”中的“六项原则”而多样化展开的理论逻辑体系构建,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学界与社会的共识,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渠道研究宣传阐释的强力推进与积极成效,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性质特征或时代呈现的阐释构建有着十分宽阔的理论创新阐发空间或潜能。在话语体系层面上,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概念、命题、论断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的话语构建与表达传播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党的二十大之后需要在更加关注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阐发的同时,继续全面提升目前学术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整体性、贯通性、互构性和思考表达上的逻辑规范性。在学科体系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二级博士点的获批设立无疑具有一种标志性或引领性的意义。它很可能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学”从长期讨论、孕育到真正走向创建、成熟的催化器或桥头堡,或者说,继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扮演引领性角色之后,由环境人文社会学科充当排头兵的新一轮学科体系重组值得期待。但对于现实中的高校公共课教学与“大思政”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甚至迫切的仍是尽快做到提供有学术含量的、立体化的和受欢迎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课或选修课程,然后才能考虑马克思主义学科(学院)如何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国际性传播和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体系建设以及这三大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都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和潜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