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研读会简报第24期

发布时间:2016-01-24
字体: 打印
分享:

 

 

[编者按]

2009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部的青年学者们历时五年,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全部50卷的集体学习。

五年间,他们平均每年安排10卷的学习,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会,由两至三位报告人,分别报告学习体会,然后参会者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会后整理通报。通报的内容以报告人的研读笔记为主。五年坚持下来,颇为难得。本网将分期刊登这些通报的主要内容,其中一些个人体会明显具有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成熟的痕迹,望网友予以谅解,以能够启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为盼。

 

24卷研读会概况

2011526日在马研院会议室召开了原理部《马恩全集》第24卷读书研读会,本次读书会的主要报告人原本为彭五堂和梁海峰,由于彭五堂外出调研无法参加,他和陈秋贵互换了研读时间。本次读书会由陈秋贵和梁海峰发表读书报告,会议由余斌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马研系研究生和博士后刘召峰。

陈秋贵的读书报告介绍了《资本论》第2卷的写作背景、序言部分值得注意的要点、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谈到了研读第2卷对自己研究工作的启示。梁海峰的读书报告首先补充了陈秋贵关于写作背景、序言部分的关键内容,接着将第2卷三大篇每章中值得注意的理论点摘编出来供大家分享。最后简单谈及了马恩全集新版本的一些情况,以及自己读完第2卷的感受和收获。主讲人报告结束后,大家还就本卷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理论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秋贵的研读笔记

一、   写作背景

二十四卷是《资本论》的第二卷,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标题,主要讲述的是单个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这卷是恩格斯于18846月开始编辑,1885年出版的,当时马克思已经逝世了,是恩格斯受马克思的嘱托而编辑的书稿。但是马克思早在1857年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草稿》时,就开始研究资本流通过程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资本的循环和周转问题、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流通费用和社会产品的实现等问题。在之后的几年,1861-1865年,马克思持续地从事《资本论》的撰写及修改的工作。像《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都对资本的流通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现有的关于《资本论》的最早的文稿。并且,在1865年的时候,马克思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论》的写作,只是他自己觉得其中还有些遗漏的地方,一直在修改。

1867年,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第一卷写作完成之后,开始了《资本论》第二卷的修改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写出了第二卷的第III稿。“第III稿一部分是引文和马克思札记本的提示的汇编(多半和第二册第一篇有关),一部分是关于个别论点的文稿,特别是涉及对亚·斯密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以及关于利润源泉的见解的批判的文稿;此外,还有属于第三册范围的关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的论述。”(《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第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接着,马克思又写出了第IV稿,是《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几章的形式比较完整、已经可以付印的修订稿,这部分手稿在第二卷中有很多被采用了。

1870年,马克思打算把第二册的手稿全部改写。1870年重写的这一册的手稿马克思编号为第II稿,这是一部相当完整的修订稿,马克思在笔记中注明“第二个修订稿必须作为基础”(《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第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后来恩格斯在编纂出版《资本论》第二卷时,就是以这个第II稿为基础的。1870年至1877年是手稿修订的中断时期。这主要是马克思的病情造成的。18773月开始,他觉得健康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他又开始修订第二册的手稿,他从前面的四份手稿中做出提示和笔记,并以此作为重新写作第二卷的基础。第V稿写了对开纸56页,包括第一篇的前四章,虽然仍具有草稿性质,但是这份手稿是对第二卷第一篇最完整的论述。187710月到18786月,马克思根据这份手稿整理出第VI稿。这份手稿只有四开纸17页,包括第一章大部分的内容。18787月马克思又对此稿进行了修改,它只有对开纸7页,这是第一篇最后修订稿,即第VII稿。这时候,马克思自己已经觉得身体不行了,没办法把《资本论》的第二和第三卷改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于是他只能在有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由于在第II稿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没有考察作为再生产中介的货币流通,于是在1881年重写了第三篇,它是四开纸70页的第VIII稿。因此,第三篇中有些地方论述的不完整,逻辑上也常常又中断的地方,特别是结尾的部分论述比较片断,但是基本上能反映马克思的意思。

面对如此多的草稿,对恩格斯来说也是个难题,因此恩格斯只能是把最后的文稿作为基础,并参照之前的文稿来进行整理。

二、   序言部分内容

二十四卷的序言部分内容比较重要,在这里做个说明。主要有恩格斯阐述了自己受马克思的嘱托,来编辑《资本论》及其有改动的地方,并对别人指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剽窃来的做了个有力的反击。

1、恩格斯虽然在编辑的时候,尽量用马克思的语言来编写,他所说的“我只是把这些手稿尽可能逐字地抄录下来;在文体上,仅仅改动了马克思自己也会改动的地方,只是在绝对必要而且意思不会引起怀疑的地方,才加进几句解释性的话和承上启下的字句。意思上只要略有疑难的句子,我就宁愿原封不动地编入。我所改写和插入的问句,总共不到10个印刷页,而且只是形式上的改动”。

虽然恩格斯尽量用马克思的语言来编写这本著作,但是与马克思的原文肯定是有些许的差别的。这一直是学界做文本考证的很好的材料,在这里我只是从本卷的序言里已知的材料上做些判断。首先按恩格斯自己说的,马克思写的有些材料比较随意,“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常常出现整句甚至整页的英文。”(《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第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样一来,有些意思,马克思自己明白,但是没写完整,恩格斯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尽量还原马克思当时的想法,肯定会有些偏差;(余斌插话说,这种偏差其实远远小于人们对于马克思本人所写内容的理解上的偏差。)其次,马克思在写作时用了许多法语和英语,翻译成德语,也有些不同的地方;还有文章的结构、引用等一些写作范式,也都会有变化。

2、因为当时有些人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剽窃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时有个叫洛贝尔图斯的,他自封为剩余价值理论的真正创始人,并一直宣称马克思从他那里剽窃了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觉得有必要对这种说法,做出一个反击。

恩格斯把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与化学上氧气的发现相比较,认为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之前的研究者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这一点,但是受到“学术规范”或者“权威学说”的束缚,而没有冲破这种束缚。

马克思在发现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在马克思之前,人们也已经模糊地接触到了“剩余价值”并有了这个名词,并隐约感觉到它的来源,像亚当·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汤普森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也指出“非生产阶级所占有的财富,是对工人产品的扣除。”“由占有者不付等价物的那种劳动的产品构成的”。也有人研究了劳动产品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分配比例,但是没有人明确提出剩余价值概念,也没有相应的理论。

针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矛盾,马克思提出来用“劳动力”商品来消除这一矛盾。劳动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古典经济学已经在回答了。但是古典经济学在这方面,并没有很好的解释,只是说劳动的价值是用来补偿和再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是劳动如何再生产,这是说不通的,因此马克思换个思路,用劳动力来代替劳动,就一目了然了。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劳动有价值。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活动,不能有特殊的价值,正像重不能有特殊的重量,热不能有特殊的温度,电不能有特殊的电流强度一样。作为商品买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一旦劳动力成为商品,它的价值就决定于它作为社会产品所体现的劳动,就等于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的劳动。”从劳动到劳动力的转变,仅仅的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恩格斯之所以费笔墨说明这一点,不仅仅在于说明剩余价值的伟大之处,特别是指出马克思的这种破除常规的勇气。可以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创新,更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能够在别人都隐约感觉到某物的存在,但又受传统的束缚而缺乏这种打破传统的勇气的时候,给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套理论,这正是马克思的伟大之处。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是“在前人已经有答案的地方去寻找问题”。现实社会中,我们也经常能遇到这样的问题,马克思的这种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

三、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二十四卷把产业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从单个资本的循环,到资本多次重复循环过程的资本周转,再到多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来分析剩余价值的形成、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等,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一)资本循环

1、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P…W’-G’G’就是加上剩余价值的G。所有资本的运动都是从G-G,从货币资本出发,通过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变成生产资本,再到市场上出售变成商品资本G,完成了一次资本的循环。

G-W是资本实现货币的职能,进行购买的阶段。W…P…W’是生产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剩余价值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是价值增值的过程。W-G是售卖的阶段,这个阶段商品重新又变成了货币,但是这个G是大于G的,这个阶段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阶段,也是资本运动的最终目的。

2、生产资本的运动公式:分为简单的再生产公式P…W-G-W-P和扩大的的再生产公式:P…W-G-W…P。简单的再生产,两部类的产品相抵消,所以资本的运动是从P-P。而在实际生产中,资本家一般会把增加的部分剩余价值投入到第二次循环之中去。“在PP¢中,P¢所表示的,不是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已经资本化,就是说,资本已经积累,因此,P¢P不同,它是由原有的资本价值加上在这个资本价值的运动中积累起来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的。”(《马恩全集》第二十四卷,第92-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在这里马克思也指出了资本生产的目的,也就是价值增值。而剩余价值只有在生产中才能产生,所以资本家为了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只能是不断地扩大生产。这种盲目扩大生产,而不考虑需求的结果,使得商品的供应大于商品的需求,最终必然会产生商品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是由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决定的,就是说,首先是由生产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决定的;其次(参看第1册第22)是由资本的生产,即由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决定的。”

3、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W’-G’-W…P…W’

这里的是以W’为起点,因为“商品,作为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直接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职能的存在形式,就成了商品资本。”这是商品资本的性质所决定的,商品资本的运动是从W而不是W开始的。商品是生产过程的产品,也就是生产的结果,商品生产的卖肯定要大于买的,所以商品资本的起点只能是W’,而不是W

4、三个阶段的连续性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所处的三个阶段的运动,需要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资本的循环才能顺利进行。一是,单个资本循环要有连续性。“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着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二是,货币、生产、商品三个资本的循环,也不能出现中断。“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资本运动的无限性,需要这三个循环不断地进行,如果一个循环中断,就会出现市场上商品与资本供求不平衡,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二)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这种周转的持续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之和决定。这个时间之和形成资本的周转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包含着资本生活过程的周期性,或者说,包含着同一资本价值的增值过程或生产过程更新、重复的时间。”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会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大小。每个资本循环所用的时间越短,资本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多增加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因此,如何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就成了资本家的必然选择。但是一般资本的周转速度都会受到许多生产、流通因素的影响,是不大好控制的。而缩短周转时间,则可以通过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实现,在工人弱势的情况之下,这是资本家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总资本如何运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在宏观层面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就必须保持两大部类产品数量比例的平衡,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补偿,即I(v+m)=IIc。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在生产,即I(v+m)>IIc的基础上才可能实施。同时这两大部类内部间的总产品也必须保持数量上的平衡,只有这样,各个部类间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社会总资本存在着无数个这样错综关联的数量比例,只有所有单个资本间的循环和周转规模符合相应的数量比例,社会资本运动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资本运动必然出现波动和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规律。

《资本论》第二卷的资本运动规律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以取得更多利润为生产目的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上的盲目性。“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这种没有考虑需求的生产,必然会造成供过于求。不仅会破坏单个资本循环继起性和并存性,而且导致社会资本运动各部类间和各部门间数量比例的平衡无法实现,最终会使得工厂倒闭,经济危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现象。(余斌总结道,以销定产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做不到的。因为资本家要赚钱,而剩余价值只有在工人劳动的过程中才能创造,资本家只能不停地生产商品。)

 

梁海峰的研读笔记

《马恩全集》第24卷收录的是马克思最重要的作品——《资本论》的第二卷,包括恩格斯写的第一版、第二版序言和正文部分。

 

一、相关写作背景

社会背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直接原因,是19世纪早中期西欧各国工人运动的失败。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描绘出各种引人入胜的前景,但是,由于这些社会主义者根本没有或者缺乏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以致他们有的反对暴力革命,有的主张依靠少数人的盲动来夺取政权,有的甚至还幻想感动资产阶级来自动改良社会,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和指导了这次革命,革命的最终失败,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这些社会主义学说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斗争引向胜利,根本无法使他们完成自己埋葬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个人背景:大革命失败之后,马克思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不断受到驱逐。从1849年夏末到1850年底,马克思的状况很窘迫,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一贫如洗。从1850年的12月开始,马克思每天前往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室阅读整理各种材料和笔记,一直工作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这一时期他每天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在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马克思为了《资本论》的写作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说到了一种废寝忘食,不知疲倦的地步了。

出版背景: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的1883年就去世了,所以资本论的第二卷、第三卷都是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手稿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于1885年,恩格斯在第二卷的序言开头就说过,“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连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而不是编者的著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3)”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所整理的材料包括:

118611863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共23本,在其中的220972页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及了第二卷中论述的许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详细的批判史;

218641865年第三卷手稿。马克思在基本完成这个手稿之后,才着手整理1867年发行的第一卷。

3)第一卷出版后的八份对开纸手稿。前四稿写于18651870年,马克思自己做了编号。其中马克思指出“第二个修订稿必须作为基础。”1870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马克思又陆陆续续写了第五至第八稿,这些稿子都比较短,是对某些问题的补充或者初步考察。

出版意义: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曾说:“社会主义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12页。)

 

二、《资本论》第二卷内容简介

《资本论》第二卷由恩格斯的两篇序言和正文构成。正文包括三大篇,即“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共21章。在第一卷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了说明的基础上,马克思在第二卷详细论述了资本的流通过程。

恩格斯在第一篇序言中简单地介绍了第二卷的整理情况,包括所用到的资料和他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原则。序言三分之二的内容,则是恩格斯针对一些人指责马克思剽窃他人成果所做出的有理有据的驳斥。首先,早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中,马克思就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而此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不知道有洛贝尔图斯这个人存在,直到1848年,当马克思和恩格斯要在《新莱茵报》上批判洛贝尔图斯这位柏林议员的演讲和他充任大臣的活动时,才知道这个人。其次,早在洛贝尔图斯之前的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第一篇中就已经指出,并且马克思在其手稿的评注中也提到过,“地租和资本的利润纯粹是工人产品中的扣除部分,或者说,是与工人加到原料上的劳动量相等的产品价值中的扣除部分。这个扣除部分只能由工人加到原料上的、超过只支付他的工资或只提供他的工资等价物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构成,因而这个扣除部分是由剩余劳动,即工人劳动的无酬部分构成。”由此可见,亚当•斯密早已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马克思在1861年已经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第三,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门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斯密尤其是李嘉图在研究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都是由此而产生的。”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新意在于,他对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本身加以批判,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价值。他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并确定了价值不外就是这种劳动的凝结。马克思进而研究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并且论证了商品和商品交换怎样和为什么由于商品内在的价值属性必然要造成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他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是第一个详尽无遗的货币理论”(P22)。马克思还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并证明这种转化是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基础的。马克思以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一套非常完整和严密的体系,而不像洛贝尔图斯那样,在读了马克思的一切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更简单得多、更明了得多地指出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

在序言的最后,恩格斯指出了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两点原因,同时也是被马克思很好地解决了的两个问题,第一,不是劳动有价值,作为商品买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第二,等额的资本,不论他们使用多少活劳动,总会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平均的相等的利润。这两个问题,李嘉图和洛贝尔图斯都没有解决。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货币转化为商品(GW),由资本家以买者的身份完成。第二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的产品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值。第三阶段,商品转化为货币(WG),由资本家以卖者的身份完成。

货币(G)转化为商品的过程除了表示货币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这种质的分割关系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即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须足以使购买的劳动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p3334

雇佣工人不亲自制造各种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必要的生活资料以可买形式即商品形式和他们对立。这就要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高度发展,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又使得社会分工不断增进。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越发展,它对主要是直接满足自己需要而只把多余产品转化为商品的任何一种旧生产形式,就越发生破坏和解体作用。……它首先使商品生产普遍化,然后使一切商品生产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p4344)(余斌会后总结道,一旦商品生产成为普遍形式,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将商品化,外包服务会越来越多。同时他还想呼吁,在劳动法里要严格工资的发放周期,最好每周发一次。资本家买东西不需要付现金,而工人买东西需要现金。流动资本很大一块是要留作工资用的。不能容忍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在这些阶段中,两个属于流通领域,一个属于生产领域,在每个这样的阶段中,资本价值都处在和不同的特殊职能相适应的不同形态上(货币形态、商品形态)。(p63

在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中,马克思将生产资本的循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简单再生产”,一个是“积累和扩大规模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中的剩余价值被假定作为资本家的收入而全部花掉。但实际上,剩余价值在正常情况下总要有一部分作为收入花掉,另一部分则资本化,至于一定期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否有时全部消费掉,有时全部资本化,这是完全没有关系的。(p93)在这里,马克思提醒我们注意,剩余价值中作为资本投入到下一次商品生产中的数额,是有一个最低限量要求的,也就是说这个数额必须达到企业生产所要求的一种比例量,才能作为生产资本的增长部分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在此之前,这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以储藏货币的形式在不断的积累着,即货币积累。假如商品资本不正常地停滞在它向货币形式转化的过程中,或者,货币资本必须转化成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超过了循环开始时的水平,这种起着积累资金作用的储藏货币,就可以用来代替货币资本或它的一部分。这样,货币积累基金就充当准备金,来消除循环中出现的干扰。

马克思强调,社会总资本只有在三个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过程的连续性,而不至于发生中断。社会总资本始终具有这种连续性,而它的过程始终是三个循环的统一。(p121)资本作为自行增值的价值,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只有在资本价值增值时,也就是在它作为独立价值完成它的循环过程时,因而只有在价值革命按某种方式得到克服和抵消时,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存在。……如果社会资本的价值发生价值革命,资本家的个人资本可能受到这一革命的损害而归于灭亡,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价值运动的条件。价值革命越是尖锐,越是频繁,独立价值的那种自动的、以天然的自然过程的威力来发生作用的运动,就越是和资本家个人的先见和打算背道而驰,正常的生产过程就越是屈服于不正常的投机,单个资本的存在就越是要冒巨大的危险。因此,这个周期性的价值革命证实了它们似乎应该否定的东西,即证明了价值作为资本所获得的、通过自身的运动而保持和加强的独立性。(p122)(余斌总结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平衡是动态的通过危机来实现的平衡过程,这跟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从而不能表达出资本家获得利润的均衡或虽然是动态但没有表现为危机周期的均衡是完全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从这里就能看出很明显的区别。)

关于流通时间,马克思指出,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而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往往存在一个差额。当生产资本处在超过劳动时间的那一部分生产时间时,即使价值增值过程的完成和它的这种休止是不可分离的,生产资本还是不会增值。(p141)因为生产资料没有吸收到劳动,也就没有吸收剩余劳动。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余斌总结道,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存在差异,是目前造假和有毒食物横行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生产时间通常包含一定的非劳动时间,使得不法商人通过各种方法加快这个原本应该自然存在的非劳动时间,从而加快资本的循环周期。)

流通费用包括纯粹的流通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关于运输费用马克思指出: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这也是为什么山东地里的白菜8分钱一斤,到了北京的菜市场是8毛,价格涨了10倍,增加的成本就包括油料费、磨损费、人工费、路桥费等等,其中的路桥费又占据了重大比例。马克思强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运输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和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的距离成正比,另外,运输费用加到一个物品中去的相对价值部分和该物品的价值成反比。(p169-170)(余斌总结道,运输是否会创造价值,可以通过《资本论》中关于商品储备的例子来对比,如果存储是商品流通的一个正常条件,是必须的,那么将会反映价值的增加。如果存储不是必须的,那么这个存储费用会带来价值的减少。运输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把海南岛的菜运到北京,运输是否产生价值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海南岛的菜是满足北京市消费者需要所必不可少的,从而属于生产所需的正常环节,那么运输过程就会创造价值。)

第二篇 资本周转

在第二篇资本周转中马克思首先探讨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这为接下来论述资本周转打下了基础。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固定资本首先是以不变资本的形式即生产资料的形式预付的;其次,固定在劳动资料上的这部分劳动价值,和其他任何部分一样要进行流通。它不是在使用形式上进行流通,进行流通的只是它的价值。(p177固定资本在执行职能时,把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另一部分则仍旧固定在劳动资料中。

重农学派:魁奈认为,农业上使用的资本即租地农场主的资本是唯一的实际的生产资本,因此他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区别为“原预付”和“年预付”。他认为资本一部分是每年周转一次,另一部分是多年周转一次。它们加入产品的价值的方式不同,从而它们的价值随着产品的价值一起流通的方式不同,并从而它们补偿或再生产的方式不同。(p211-212

魁奈的局限性在于:这两种预付的区别,只有在预付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要素时才产生。这种区别唯一的只是存在于生产资本中。魁奈不把货币算在原预付内,也不把它算在年预付内。

斯密的进步在于将上述范畴的普遍化。这些范畴已经不仅涉及租地农场主的这种特殊形式的资本,而且涉及每一种形式的生产资本。从农业中得出的年周转和多年周转的区别,被周转时间的不同这一普遍概念代替。在斯密这里,“年预付”成了流动资本,“原预付”就成了固定资本。斯密的局限性在于:他把流动资本(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混为一谈,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性质看作是物品固有的性质。一种是仅仅对生产资本才适用、才有意义的生产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和流动组成部分的区别,另一种是生产资本和资本在其流通过程中具有的形式即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区别。(p227)“在他的头脑里,一方面是重农学派所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资本价值在它的循环中所经过的形式的区别。这两者杂乱无章的混在一起。”(p215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有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错误。第一,把固定资本耐久程度的差别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组成的资本构成的差别等量齐观。第二,投在劳动材料上的那部分价值,不出现在任何一方,它完全消失了。(p242

马克思最后总结道,斯密造成的混乱,引起了如下的结果: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被混同于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区别。2、一切流动资本,都和投在工资上的或要投在工资上的资本等同起来。(约翰•斯•穆勒等)3、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在巴顿、李嘉图等人那里,已经同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区别混同起来,最后完全归结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区别。(p254

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马克思考察了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这两个概念。由许多依次进行、互相联系的工作日构成的工作日,马克思称为劳动期间,指的是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成品所必需的互相联系的工作日的数目。关于生产时间,马克思指出,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

第十四章,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的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由出售时间,即资本处在商品资本状态的期间构成的。流通时间,从而整个周转期间,是按照这个时间的相对的长短而延长或缩短的。

关于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马克思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考察。一、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二、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三、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根据这三种情况马克思得出结论:

1、为了使资本的一部分能够在其他部分处在流通期间的时候不断处在劳动期间,必须把资本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些不同的部分,犹如不同的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相等,以及流通期间比劳动时间长,但同时又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互相交替,依次预付的资本没有一个部分游离出来。

2、当流通期间大于劳动期间,但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以及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的时候,全部流动资本从第二个周转起,在每个劳动期间结束时,就有一部分不断地、周期地游离出来。并且这样游离出来的资本,在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的时候,和总资本中为流通期间预付的那部分资本相等;在流通期间大于劳动期间的时候,则和那个把流通期间超过劳动期间(或其倍数)的那段期间填补起来的资本部分相等。

3、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就其流动部分而言——,资本游离必然是通例,而在生产过程中依次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的单纯交替的现象必然是例外。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马克思在第一篇、第二篇考察了单个资本的循环过程,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第三篇马克思将探讨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

关于货币资本的作用,马克思在考察单个资本的周转时,指出了货币资本显示出的两个方面。第一、它是每个单个资本登上舞台,作为资本开始它的过程的形式。因此,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第二、不断执行生产资本职能的那部分处在过程中的资本价值,总是受必须不断以货币形式与生产资本同时存在的那部分预付资本价值的限制。

关于劳动期间,马克思谈到劳动期间的持续会引起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而这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第一、货币一般的说是每一单个资本为了转化成生产资本所必须采取的形式;第二、必要的预付货币量的产生,是由于在较长时间内不断从社会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却不向社会提供任何可以再转化为货币的产品。(p397

第十九章,马克思总结了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重农学派:实际上,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产业资本的代表——租地农场主阶级——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就是说,作为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企业经营;土地的直接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物品,而且也创造它们的价值;而生产的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出生地是生产领域,不是流通领域。

斯密把收入看成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不把商品价值看成是收入的源泉,这是一种颠倒。由于这种颠倒,商品价值好像是由不同种类的“收入”构成的。这各种收入在斯密看来是互不影响的决定着,而商品的总价值是由这些收入的价值量加在一起决定的。问题在于,被认为是商品价值源泉的各种收入,它们各自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

斯密把一切个别考察的商品的价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在这之后,他还把资本的要素偷偷的塞了进来(p402)。对此马克思评述道:1、斯密只考察简单再生产,而不是考察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2、斯密借助“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区别这个名词游戏,背弃了自己的理论。按照他的观点,全部产品的价值,无论是单个资本家还是全国的,都会形成某个人的收入;不过一方面是资本收入,另一方面是与此不同的“收入”。因此,在把商品价值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时除掉的东西,就又从后门——通过“收入”这个名词的双重含义——引了进来。

斯密所要研究的商品,一开始就是商品资本(它除了包含生产商品时消耗的资本价值,还包含剩余价值),也就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因此,本应该先分析这个生产过程,从而分析其中包含的价值增值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p432

最后,马克思总结道,在商品生产中耗费了劳动力这一事实,现在表现为商品的物的属性,即商品具有价值的属性;这个价值的量,是由所耗费的劳动的量来计算的;商品价值不分解为任何别的东西,也不由任何别的东西构成。……资本家所生产的商品,和独立劳动者或劳动者公社或奴隶所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差别。(p429

商品的价值的一部分,只是生产商品时耗费掉的生产资料以新形式再现的价值;……商品价值的第二个部分,是雇佣工人卖给资本家的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是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它和剩余价值一样,都是由劳动力的耗费构成的。……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付给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对工人来说,采取收入的形式;由此不仅劳动力不断地再生产出来,而且雇佣工人阶级本身,从而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也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在二者之外,还有一个余额:剩余价值。这个价值和补偿预付在工资上的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一样,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凝固的劳动。……无论是资本家猎取剩余价值的善良意图,还是这种剩余价值后来被他和其他人作为收入用掉,都改变不了剩余价值是凝固的无酬劳动这一事实,也改变不了剩余价值的量,这个量是由完全不同的条件决定的。(p430431

李嘉图完全接受了商品价格分解为工资和剩余价值的理论。他和斯密的不同之处在于:1、关于剩余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李嘉图把剩余价值排除在剩余价值的必要的要素之外;2、李嘉图以价值量为前提,把商品价格分解为各种组成部分。斯密则相反,他总是事后由各个组成部分相加得出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分别论述了“简单再生产”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在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中,马克思也分别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考察。

 

相关问题讨论

余斌首先针对读书会上谈及的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版本的价值并不会太高,原因在于马克思所留下的大量手稿,除了作为马克思最亲密战友,同时又和马克思一样熟知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逻辑学的恩格斯之外,很难想象那些没有掌握唯物辩证法、远远达不到恩格斯那种高度的人能够很好地编辑马克思的文稿。而且,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现在的人也很难了解当时社会的各种真实情况。另外,余斌谈到,马克思曾经说过“希望恩格斯根据这些材料做出点什么来。”这意味着马克思并不认为他的材料本身就意味着全部的东西,材料是不完备的,是可以做出东西的。比如,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留下来的《资本论》第23卷的内容,写微观的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的政治经济学。此外,对待马克思的手稿不能形而上学,如果马克思活着的话也可能会认为这个考证版是不对的,因为他的手稿是还要再继续修改的。至于我们如何认识新发现的马克思的东西,是真正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今天很多人都急于去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是,在我们完成马克思希望恩格斯做,而恩格斯又没有做的工作之前,就想去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能为时早了点。

张伟问到资本的周转速度和货币流通速度是否有关系时,余斌回答,资本的周转速度和货币流通不是一个概念。资本可以赊账,无需货币在流通,或者说有货币但是信用货币而不是纸币或金币。对于货币流通速度怎么测量,余斌回答,实际上货币流通速度不用去测量,成交的价值量决定市场上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会根据市场需要自动去适应。

童晋问到国家的投资对物价所造成的影响时,余斌回答,有些商品尤其是基础设施的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期间不提供产品,但却从社会中取出产品,例如铁路等,这方面的国家投资是会对市场造成很大压力的,其表现之一就是物价上涨,虽然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但这个因素不能忽视。对于刘召峰提出的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国家大量投资引起的物价上涨是否会下落时,余斌作了肯定的回答。

针对学界关于恩格斯对马克思手稿改动的程度问题,余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作为《资本论》的编辑者,恩格斯为了逻辑上的连贯适当地改动马克思的手稿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自己在写文章时也会经常这么改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去做这样的研究,即马克思在编辑《资本论》第一卷时,自己的手稿和最后的定稿存在怎样的差别。如果马克思本身的改动比较大,那么说明恩格斯的改动是很正常的。

刘召峰提出目前有人制造马恩对立论,虽然这种观点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没有市场,但在哲学界的市场挺大的,包括一些著名的教授都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恩格斯的哲学观和马克思的哲学观存在重大的差别,恩格斯说他的《反杜林论》中的一些内容是念给马克思听过,没有人证和物证。余斌指出,《反杜林论》是马克思让恩格斯写的,马克思不可能不知道恩格斯写的是什么,恩格斯也不可能不按马克思的意思来写。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都了解和掌握黑格尔的逻辑学,而且他和马克思都是受费尔巴哈解放而摆脱了黑格尔的负面影响的。作为两个长期在一起共同研究和共同战斗的人,说他们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差异是不太可能的。对于恩格斯晚年研究自然辩证法,学界有人认为恩格斯晚年发生了重大的转向。余斌回答到,恩格斯晚年有一篇文章能解释这个问题,当时有人说爱尔兰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种小麦,恩格斯不得不研究爱尔兰的地质学,否则就说明不了爱尔兰的经济问题以及爱尔兰与英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实,不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些东西,已经研究不了人文社会科学。恩格斯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写作,马克思也是知道的。

刘召峰提出《资本论》第2卷成熟的时间点应该在第1卷、第3卷之后,对此余斌认为马克思在1865就完成了《资本论》整体的研究,剩下的工作是不断完善其中的内容。

在读书会的最后,余斌总结道,对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果让西方经济学的人来大放厥词,那是我们的失职,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问题。另外,随着读书会的材料开始范围更大地进行交流,对于读书笔记的要求也高了,要让别人看了有收获,而不仅仅是重复一些在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来看是常识的东西,我们要认真研读原著的精髓,争取做到以读书促科研,而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

 

(执行编辑:梁海峰,审校:余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