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完善社会治理: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5-04-08
字体: 打印
分享:

完善社会治理: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社会透视——马克思主义视角”青年学术沙龙第5次活动在京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社会学所联合举办的“社会透视——马克思主义视角”青年学术沙龙第5次活动于69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汽车局南里)社区举行。来自马研院和社会学所的20多位青年学者,围绕“无围墙敬老院”理念下的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家庭养老等问题,与汽南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本次沙龙采取了“走出书斋、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形式,在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等的互动访谈中推进了对“社区治理与养老服务”的理论思考,活动内容充实、生动,交流互动丰富、多元,调研座谈过程获得参与人员的高度认可。

从“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视角切入,马研院孙应帅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只有当“国家”“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进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一般而言,国家治理体系还包含三个重要的次级体系,即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在既往的“社会管理”理念中,我们习惯于“治理”的主体责任在是政府,社会上的所有事务都要有国家管理,政府统筹。因而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就出现了“国家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这种治理模式虽然将“国家”与“社会”统合在一起,形式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国家”将与“社会”融合的设想,是对“国家”与“社会”整合治理的一种探索,但是这种探索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阶级、城乡、工农三大差别尚未根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从而导致了“国家取代社会”的结果。这种“国家接管社会一切职能”的制度安排,将人通过户籍制度、分配就业、单位福利等机制局限在社会关系的狭小格局内,使人人成为“单位人”,造成了城乡剪刀差,自主择业、自由迁徙困难等问题,这又并不符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将是“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那种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所局限的体制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通过深化改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将一定带有“公共性质”的权利交还给“社会”,是对社会“生产关系”和“治理体系”的重大调整,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前几无生存土壤和存在空间的社会组织才有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社会组织由于起步于草根、着眼于基层,因此在从事“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方面具有更大的务实性和灵活性。

出于对当前深化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思考,马研院钟君指出,伴随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内轮差效应”凸显。“内轮差”是指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所谓改革的“内轮差效应”就是指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的不同步性,社会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辆巨型卡车来说,在“转弯”过程中,经济改革是前轮,社会改革是后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标志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成功实现。然而在经济转型中,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改革前轮转弯较急,转弯半径较小,社会改革后轮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社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种类、数量、质量和效率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相当一些人,特别是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外出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利益受损,加之公共服务不到位,感受不到改革温暖,从而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抱怨和社会暴戾,形成社会风险,集聚社会矛盾,诱发社会冲突,改革的“内轮差效应”不断显现,这就突显出注重社会改革这个后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强调,马研院刘志昌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日益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从衣、食等低层次生存性消费向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等更高层次的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转变;家庭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为主体、家庭类型多样化等现代家庭结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家庭的保障功能日益削弱;国有、集体单位外就业人员日益增多,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快速的城市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分化等都对公共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社会建设滞后是导致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北京等地相继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新时期,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完善社会治理。具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奠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力机制;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对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建设的回顾中,社会学所宋煜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无围墙”养老就是在家庭环境下通过社区组织获得能够在养老院享受到的服务,进而在不失去原有熟人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养老的目的。“无围墙”代表了一种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互助,公益,开放,共赢”的无围墙敬老精神。具体来说,“互助”是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的基本特征,“公益”是这类服务的根本属性,“开放”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良好心态,“共赢”则意味着相关方目标的一致性和利益的合理分配。通过公益性的互助实现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开放性的共赢模式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共同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多样的、优质的、可信任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他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获得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社区社会组织,包括社区其他类型组织的建设目前还没有获得更大的关注,如何建设并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已经成为重大课题。与此同时,过分地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刻意地降低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不断地鼓吹商业企业在服务供给中的优势,都是对社会治理的错误认识,这些都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深入研究的。

经过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广泛、深入交流,青年学者们普遍认为,“汽南社区建设协会”作为一个典型意义的调研社区,其发生和发展涉及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社区组织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如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和基层党建等多层次的问题。这些领域都是近几年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以及中华民族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汽南社区建设协会及无围墙敬老院在过去十年中的探索,在每一个问题上总结出的卓有成效的经验,是值得分析和借鉴的,这会让研究走在理论与实践的前沿,从而为党和国家提供最基层、最真实、最有效的发展建议。

马研院18位青年学者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

 

注:汽南社区是北京最早开创“无围墙养老院”的社区。与其他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服务的典型案例不同,汽南社区是真正从社区老年人真实需求出发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是自下而上的、来自于草根社区的“社区居家养老”典型案例。

 

(供稿人:马研院刘道一)

 

 

网络编辑:嘉扉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