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上官苗苗:出场、要义、路径:理解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

发布时间:2024-07-22
字体: 打印
分享:
  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命题以来,其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态势、获得新诠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精神追求的高度凝练,集中呈现为人民群众内心世界自洽而充实、精神生活饱满而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既是美好生活应有之维,也是民族复兴应有之义,更是人类文明应有之范。当前,正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时,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之际,深入做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宣传解读,明确其基本要义,澄清模糊认识,把握发展路径,既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前瞻思考,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现实举措,更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依据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其生成和出场有其逻辑必然,其发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之思,传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归依于价值意蕴的理论自觉,是理论的传承、现实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的统一,是传承发展和守正创新的统一。
  (一)理论应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精神”相关理论的赓续探索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来研究,也没有专门研究此问题的独立文本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论著抑或观点中没有折射和散发出精神生活的理论光芒,这些思想之光、真理之火不仅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诸多文本中,也蕴藏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彻底批判中,更展现于他们对未来社会设想的隽永哲思之中。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对“意识”的思考,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出发延伸至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关系问题的阐释;对“美好生活”的设想,主张将人的生存和发展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又如:“精神的富有”“精神生产”“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按需分配”“科学或艺术的生产”等关键词和主题词的高频率出现。马克思在批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也谈及“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可以说,从范畴、概念到话语、体系乃至社会构想中无不昭示着他们对“精神”“精神生活”的关注和阐释,触及他们对文化生产、精神富裕的思考和追问。而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生成提供学理依据。
  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借鉴中,对“精神生活”进行了充分阐发和创新突破。毛泽东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简洁而深刻地指出精神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江泽民针对当时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已经明显改善,但物质消费还存在畸形膨胀、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偏低且层次不高等问题,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胡锦涛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素质、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竞争力等可操作层面上,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新方位,高度关注全体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在诸多重要场合谈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关键词。如:“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等等。他不仅提出要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诉求,更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涵之一。这一系列论断既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期待,也承载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饱满的人民情怀、坚韧的历史担当和丰富的实践智慧。
  (二)历史使然: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共富”基因的守正创新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理论精华的范式表达,更是中华文化的话语展示,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基因联系和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体现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内容,例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无不展示着人们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向往。重视自我修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古代先哲们的重要品格和人生追求,他们对“道”“义”“仁”的追求,直至对理想人生境界的向往,往往超越了他们对衣食住行的关注,甚至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达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又如:孟子所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不仅孕育和造就了垂训后世的重义仁君、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气魄,而且彰显了兼济天下、有所作为的壮志。孔子从春秋“无道”的现实出发,提出“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向我们展现的是个人“天下为公”的高尚思想境界,是对国民精神风貌、对远大而美好社会愿景的无限向往和渴求,更寄寓了对人类和平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憧憬。这样的社会虽然永远不会实现,但它像一束耀眼的理性之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古代先哲们对自我人生理想和境界的崇高精神追求,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秩序进行的美好设计和描绘,对社会政治终极走向的一种价值性的智慧性判断和确定,无不浓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悠的精神长河中,开出“精神富有”的思想之花。
  从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和谐”“大同”“天下为公”“善治”的政治理想,也有“仁义礼信”的道德追求;从维度上看,不仅涉及个人维度的“精神富有”,更涉及社会维度的“精神富有”;在途径上,既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公共教育,也有“见贤思齐”的自我教育;在境界追求上,既有“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也有为不同水平的人设定的不同修养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精神富有”思想和基因,对当代精神生活的建构具有普遍性的引导意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富有”的优秀思想观点所赋予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的集中表达和有机呈现。
  (三)实践实然: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旨归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转变,要求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是更高层次和更高阶段的问题,人们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内容和期待,人民群众从最初的“食不果腹”到最基本的“解决温饱”再到现在的“衣食无忧”,可以说,解决物质温饱的时代的过去,意味着我们迎来了解决精神温饱的当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迫在眉睫,“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更高的精神生活品质和个性化的发展诉求。
  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最积极的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离不开精神生活的提升,精神生活既是人民基本的、普遍的、必需的生活需要,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和评价标尺,为美好生活提供滋养。当前,我国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仅仅是纯粹的收入增长和数字提升,更是对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多领域、多维度、多方面的发展,既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领域,也关涉民生领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注重物质领域,更强调精神生活领域。高质量发展是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满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生活的满足。高质量发展要着眼于精神生活,创造出更优质、更创新、更丰富的产品以及服务,及时跟进、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要。
  (四)价值必然:顺应微观个体、中观社会和宏观国家三维价值愿景的感召
  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微观个体的现实需要,也是宏观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反映,更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是助推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丰富个体的精神生活,将在一定程度上愉悦个体的心情、提高个体的文明修养和文化品位,让温暖和正气充盈个体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因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将对个人自我修养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裨益良多。二是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金钱挂帅”的旗帜下,精神家园注定荒芜,精神之花注定凋零。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引领,将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共赴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行动力量,以正确推动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人口最多,反对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既要见物,更要见人,是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不仅要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上创造奇迹,更要在人民精神生活上书写辉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塑造文化力量、共建价值认同、实现文化自信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更需要通过全体人民富裕充实的精神生活表征出来。
二、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要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目标下对精神富裕追求的高度凝练,是物质和精神、客观必然和主观能动、效率和公平、远大理想与阶段推进的有机统一。
  (一)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统一
  脱离物质空谈精神,精神富裕就成为无米之炊、空中楼阁。社会主义国家讲精神富裕,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有物质根基的。我国的共同富裕既要做好物质积累,也要实现精神的富足和丰实,不只是让人民饱食暖衣,更是知礼明德、明德修身。物质富裕是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过上物质充裕的生活。但社会主义的物质富裕不只是纯粹的物质积累、物质充裕,还要找寻物质富裕背后的价值意义和目的追求,追求物质富裕只是途径,达到精神富裕才是目的和归途。精神富裕是让老百姓享受到公平正义和丰富的精神产品。精神和物质,缺失了哪一面,都不是共同富裕的真正本意。精神富裕是物质富裕的充实和升华,不承认这一点,是庸俗唯物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避讳谈物质利益,如果只讲“精神第一”“只有精神”,搞“精神爬坡”,不承认物质利益是精神富裕的基础和前提,是唯心论。老百姓仅仅是吃好、喝好、穿好、用好,不仅是不够的,更是不可以的,还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期待、新要求,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平衡。
  (二)客观必然和主观能动的有机统一
  古代中国有“大同”的理想,西方也曾产生“理想国”“乌托邦”的设想,但是这些对共富生活的美好设想,仅仅是空想,既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也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群体对精神生活需要的不同认知、理解的差异下,在这些需要中剖析和选择了能够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那部分需要,并将实现这些需要作为自觉的使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是对西方所谓“富裕”的一种批判和超越,它摆脱了来自西方中心主义的要求,是基于我国特有文化、制度、执政党之下的一种特殊建构,直接鲜明而非隐秘地彰显了自我的独特内容和形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表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姿态或立场,它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人民的一种承诺,更是一种根本性的方向规定和价值指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100多年,既涉及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又涉及提升思想修养、道德境界、智慧德性等主观世界的改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更加先进、更加崇高的富裕,超越了历史上任何资产阶级政党的富裕观。它不仅实现的是物质上的富裕,更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它不是一时的许愿,而是永久的承诺;它不仅是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成为一种信仰;它不仅停留于理念,而且付诸实践;它既是动态的发展,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情基础上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成果,是客观必然和主观能动的统一。
  (三)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六对关系”,其中一对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关系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占据非常突出的位置。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主张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上的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受益,这是社会主义优于和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重要价值表征和正义所在。在现实中,因区域经济水平、个体文化水平等差异性的存在,一个社会在每时、每刻、每处都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统一是不可能的,应该追求的是在发展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即做大做好“蛋糕”、分好用好“蛋糕”与丰富“蛋糕”协同并进。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精神文化提升,让人民群众更大幅度、更高层次、更全领域地享受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上的实惠和便利,共享精神生活的累累硕果;另一方面,以我国基本分配制度为根本,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方案改革、惠民工程、文化浸润等举措,将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教育公平、就业机会平等、文化资源共享、精神成果共享等,让人民群众平等地享有精神生活、人生出彩的机会,把人民群众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和期待不断变为现实,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落地开花,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四)远大理想和阶段推进的有机统一
  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种价值主张和理想是广泛的、真实而有效的,是可以实现的。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源性所限,贫富悬殊问题日益严重,实现共富更不可能。我国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不同,不仅具备先进社会制度上的优势条件,更具备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是可以实现的,终有一日会完成“量变”的积累,最终达到“质变”。
  其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循序渐进的,不是同步、同时、同等的。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个人之间存在的不均衡状态,考虑资源、能力素质、发展水准的差异性状态,考虑不同民族之间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科技信息、传统习惯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地扎实推进。
  最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论断表明其主体不是一部分人,而是14亿多全体人民,铿锵有力地表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人民属性。人民是精神生活的创造者、享有者、检验者,是实践主体、生活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没有捷径,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去推进,需要各族人民共同携手、稳扎稳打、接续奋斗才能完成。
三、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以生产力为中轴,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强化文化的充裕供给、优质供给,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以生产力为中轴,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推动人们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不断夯实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效促进精神生活的持续实现,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物质积累,夯实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聚焦爱好、兴趣、价值、知识等精神需求,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精神品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物质富裕为重要前提,以保证人们体面的生活。在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人民群众既有的物质需要并不会消失,相反会呈现升级态势,如:从“有得吃”转向“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吃得优雅”,从“穿得暖”转向“穿得有品位”“穿得优雅”。相应地,因物质的不断丰富所引领的新生的“精神需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许。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提升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弥补发展的盲点、短板和薄弱环节,有效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文化产业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优势,提升文化产业要素,创新文化产业业态,夯实文化产业链条,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更深沉、更持久的生命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发挥着前瞻性、全局性的引领、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深刻彰显我国文化的精神风貌、显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风格,更表征我国迈向新征程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内在特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既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可能性、现实性提供深入透彻的思想理论论证和辨析,为人民群众澄清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模糊、错误的认识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为扫除人民群众的心理阴霾提供理论的武器;同时,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复杂性、艰巨性进行阐释和说明,为人民群众戮力同心实现这一共同的目标提供方法论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一方面,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掌握新时代新思想、新观点的精髓要义,做到有效阐释、努力宣传、具体践行,对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给予深刻的理论反思和批判,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进行合理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把牢、把好思想理论方向之舵;另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落实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可操作层面。要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各方面、各环节的关系,使其联系、发展趋势顺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规律,立足现实,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指导、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整体性工作,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加强价值观引领,筑牢新时代精神文明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思想之基、理想之基和道德之魂,厚植文化氛围。
  一方面,加强价值引领,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风尚等为重要内容,发挥价值体认和价值定位功能,优化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目标。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以政策指引、标语展示、艺术表达、故事育人等方式大力推广、广泛普及,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发人民群众的价值认知共识、价值情感共鸣、价值信念共信,让人民群众以此为基准,明辨荣辱,划清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正确处理利益和精神的关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金钱化、恶俗化等错误倾向,主动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推动和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方向目标、价值诉求和场域格局向高品质、高品位和高内涵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心走实,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价值引领,发挥价值定向与价值实现功能,凝聚磅礴力量,推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即将内隐性的、一般性的价值观念,外显、转化为具象化的、可操作的实践要求,将良好心态、坚定信仰和高尚追求转化为创造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消费、精神享受等实际行动,以价值共识自觉引领精神自觉、行动自觉,推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美好图景的实现。
  (四)发展文化事业,促进高质量文化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切实解决高端有效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和低端无效文化产品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增加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供给,实现供给的“质”“量”联动、协同并进,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传统文化根基,坚守文化立场,挖掘历史底蕴、文化价值和精神风貌,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鲜明的文化属性,巩固我国文化根基,坚定我国文化立场。
  其次,把脉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难题、困惑为着力点,立足中国大地,深入社会现实,扎根群众之中,在考虑人民群众欣赏品位的基础上、创新追求普及基础上,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文化创意实现,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智能化升级,扩大和提升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创意和数字艺术等新型业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精品力作铸就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高峰。
  再次,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精神富有的内在需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坚持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构建全面、均衡、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建设,全面实现街道、社区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
  最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公共文化云等建设,优化基层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扩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文立心、以文传神、以文铸魂,激励人们去创造美好生活。拓展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积极发展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升级。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线上与线下一体、大屏与小屏联动、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数字文化体验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
  回顾历史,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美好生活的标准背后无不内蕴着教育立国的基本逻辑,教育振兴是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
  首先,以高质量教育发展赋能高品质精神生活,我们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开辟精神生活新境界,不断塑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动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用好“教育”这一先手棋,不断提高教育对科技强国、提振经济、振兴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贡献率。
  其次,推动教育改革,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教育资源,加快应试教育改革,强调“立德树人”的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期待,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尤其是要推动各学段的优质、高效、均衡发展,避免粗放型发展、失衡性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
  最后,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切实提升人民开展和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精神富足。
  (作者简介:上官苗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法学博士)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观察与思考》202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