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苑秀丽 俎楠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4-07-1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发展史。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宏阔历史,阐发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的6个时间段,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风雨历程中的重大意义,为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体会历史底蕴与现实发展,把握历史价值与前进方向作出了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伟大事业紧密相连,并提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对于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阐发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并作出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部署。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和部署,激励广大党员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
  (一)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史明理
  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够了解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取得历史主动,获得历史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阐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凯歌高进,也遭遇了曲折,而资本主义并没有迅速灭亡。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人产生了困惑、动摇和怀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悲观失望。这凸显了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向历史寻经验、从历史探未来。以史明理,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想一下子、两下子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切实际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保持政治清醒,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竞争,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作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准备。同时,要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客观规律。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认清和克服对社会主义的悲观失望,更好地应对艰难险阻。学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明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走对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史增信
  在如何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的曲折这个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肆虐,大肆歪曲。一些势力以苏联、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做文章,攻击、丑化、污蔑社会主义,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斯大林,最终导致去史灭国、改旗易帜的惨痛教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坚决反对割裂历史、否认历史、歪曲历史,提出“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既不能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否定成就和贡献。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应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创新时代的未来。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红旗落地、共产党下台、社会主义制度瓦解造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形势下,准确把握“四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尤为重要。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要加强引导和辨析,对一些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要正面加以澄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在战胜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荆棘密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社会主义中国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永远高高飘扬。
  (三)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传承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学史崇德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群星闪耀、前仆后继,才成就了今天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应始终牢记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光辉思想和历史功绩。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毛泽东作出的贡献,他强调:“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推进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这些风采都展现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我们应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领会并传承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
  (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创新社会主义事业,学史力行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必须增强本领。要增强本领就必须加强学习,学史力行。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只有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解决一个个难题、一个个挑战所展现出的重要经验、巨大智慧,中国共产党才能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总结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才能正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顽强奋斗,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把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与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出格外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书写社会主义精彩华章。
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意蕴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是学习、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导,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
  (一)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开始,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为深刻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脉络。社会主义的历史记录了人类追求解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的系统回顾和梳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
  第一个阶段,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蕴含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想探寻。莫尔以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第一声孱弱的呐喊,启发了后人的探索与追寻。历经17世纪、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水平。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结束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艰难跋涉。1848年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思想史和人类解放史上的思想瑰宝。1867年9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表示:“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第三个阶段,列宁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殖民地解放的序幕。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俄国虽然已经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但在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体现着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的初步认识。第四个阶段,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以辉煌成就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全世界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变化。然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几度调整,几番兴起了改革浪潮,取得了一些成就与经验,但最终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调整和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造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第五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云际会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探索。新中国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六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改革开放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的一页。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空前压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扛住了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重任,顶住了疾风暴雨的侵袭,坚定了社会主义的航向,引领着中国这艘巍巍巨轮破浪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做到“两个维护”,开启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应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注重把握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方位、对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展现了科学的历史思维,宏大的世界视野和深厚的中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刻理解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论底色,创造时代新色,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为世界发展增添了亮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征程。中国人民开创了深刻变革,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新时代10年对标50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可以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新时代10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彰显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社会主义蓝图的坚定信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发展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使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加坚实,更加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写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伟大奇迹。新时代,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儿女意气风发向前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照亮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行之路,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世界上赞同和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贡献,提供了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源头回顾和探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阐发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的奋斗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赋予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与中华5000多年文明紧密相连,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一样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通过“第二个结合”,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和实践蕴含和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敢于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彰显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第二个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中国共产党吸纳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精华,吸纳中华民族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深厚的创新求变的精神根基,以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发展精华为精神滋养,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载入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史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革故鼎新,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磅礴之力推进文明进步、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当代中国正在继续开拓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豪迈篇章。
三、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视,对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意义的阐述,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谱写辉煌提供了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习、把握社会主义500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辉煌历程,对于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是必然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和构建。自莫尔发表《乌托邦》起,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十月革命的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从苏联一国发展到欧洲、亚洲,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和成就,也有失误及教训。马克思、恩格斯为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一系列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容。“两个必然”的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两个决不会”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问题,揭示了“两个必然”实现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现实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率先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过高歌猛进的辉煌,也经历过许多艰难和曲折。苏联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新中国的建立也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但是,苏联和中国都曾有过不顾生产力的现实状况而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曲折,其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深刻教训。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被困难和曲折吓倒,而是坚持独立自主,奋起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崭新的探索和实践。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和各国实际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主旨。他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还指出,要分析和考察各国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根据各国的实际来确定革命的手段和策略。恩格斯批评在美国的一些德国人的教条化,指出:“一点不懂得把他们的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他们大部分连自己也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列宁是坚持和贯彻这一原则的典范。列宁不仅从经典著作中学习、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而且从现实出发,勇于开创,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成功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立足于现实的国情,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进程中也领会和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意义,并贯彻落实这一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总结历史,不断前行,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各国之“的”。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才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阐明的科学规律。
  (三)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在苏联解体前,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否定十月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否定斯大林等错误言论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思想。最终,戈尔巴乔夫开启的改革进程偏离了正确航向,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葬送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在中国,如何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新时代要加强对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污蔑、篡改历史。坚决反对歪曲和丑化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要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吸取教训,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对错误本身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分析,做到在纠正错误的时候不会否定应当维护的正确的东西,不会损害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教训。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面临很多难题,对很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
  (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新时代10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去认识去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现实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丰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社会主义有其发展的阶段性,那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能实现的。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已经告诉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必然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实社会主义才能走向理想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人有过超越发展阶段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个结合”
  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成就,给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历史底气和时代前瞻。习近平总书记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的高度,对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等作出了重要论述,武装了党和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品格,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优秀的精神品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宏阔、丰富的历史纵深、文化纵深推进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我们坚信,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够锚定既定奋斗目标,继续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要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以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的宏伟历史激励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谱写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简介:苑秀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俎楠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观察与思考》202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