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彰显其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不断塑造和影响着人类的未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倡导文明交流互鉴 将为世界不同文明和谐共生新范式提供强大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人类不同文明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共同构成了人类百花园的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996年,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该书声称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未来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在西方国家依然很有市场,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指南。事实上,“文明冲突论”是一种不平等的、偏执主义、竞争性甚至是内耗性的文明观,本质上是长期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西方文明至上、白人优越论等理念在学术界的投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中国历来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文明观。
这一人类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冲破了西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的思想束缚,向世界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标志着人类探索自身文明特质、未来走向和相处模式的新成就。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文明观坚信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于其多样性,任何试图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其他文明指手画脚的做法都是违背规律的错误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等理念尊重各国不同文化和文明形态,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等是世界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所积极倡导的不同文明和谐共生、交流互鉴的新范式,将是人类文明相处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构成了崭新的人类文明模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已经被一些西方人士所关注。德国学者霍斯特·博尔德拉克就指出,“迄今为止的权力与进步中心正在出现地缘政治上的转移,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转向亚洲区域,尤其是转向中国。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将再一次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一种新的社会与文明模式正在诞生,这种模式将改变整个世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充足给养
享受美好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生活是世界各国民众最朴素的追求。当前,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既要基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是一个系统性建设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誓和国际担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是各国政党共同的责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时代使命,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充足的给养。
历史上,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建设大同世界贡献了独具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及未来,中国共产党秉承新的文化使命和国际担当精神,将致力于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给养。
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主义主张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美好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和平相处,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秉承和平主义的现代文明,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主席、前总统沃罗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光荣地经受住了国内外诸多考验,成为世界发展引领者及为人类谋福祉的全球决策中心”“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向所有国家和人民展示一条通向未来的崭新道路,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没有政治制裁、经济压迫、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容身之地的世界新秩序”。埃及社会主义党总书记艾哈迈德·沙班指出,“中国制定任何政策,不管在哪个层面,都不是为了独享进步与稳定,都不会牺牲他国利益而诉诸武力”。
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将为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提供价值遵循。美好世界是一个人类命运与共、各国人民共享发展福祉的世界,将彻底告别单边主义路线和本国利益至上的沉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将“全人类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将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这是世所罕见的大国胸怀与担当,具有伟大的人类历史意义。正如白俄罗斯前副总理阿纳托利·托济克所指出的,“当今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没有繁荣的中国,世界也不会繁荣,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大国与人类的战略利益和目标相一致的情况”。在巴拿马共产党总协调员卡拉斯基利亚看来,“中国将成为第一个没有通过压迫和奴役其他民族和国家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
推进“两个结合” 将不断启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积聚新动力、开辟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的秘诀在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启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谋求振兴积聚新动力、开辟新阶段。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前国际部主任贾尼尼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通过反对教条主义,并与不同阶段的具体现实紧密相连的方式,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突出的历史现实性和民族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用真理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行之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共同的责任。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强调,“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直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多样化的社会特点、文明文化遗产、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相结合、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艰辛探索和共同努力下,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新境界、展现新气象,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进“两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贡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彼得罗·西蒙年科指出,“中国共产党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把本国国情与新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不断更新并成功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纲领”“乌克兰的共产党人和进步力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常重视,认为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用具体的、经过科学论证的行动纲领武装了全党和中国人民,还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广阔前景”。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纷纷瞩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饱含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指出,“中国的成就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启迪和鞭策。从马列主义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的思想为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力量提供了重要经验”。意大利共产党全国书记阿尔博雷西指出,“当前中国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案例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希望,更为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理想与复兴前景作出了巨大贡献,应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本文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LSYZD2024001)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南京日报》2024年5月15日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