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张建刚: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发布时间:2022-08-10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的艰辛探索,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的接力奋斗,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提供了根本指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实现国家富强;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激发民族潜力、民族活力,实现民族振兴;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汇聚人民伟力、促进共富,实现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坚持中国道路提出谆谆告诫,“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够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我们党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优势所在,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只有坚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才能够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发挥出更加显著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而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又一个新胜利。历史将再次证明: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成都日报》2022年08月10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