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梁 孝:美国文化软战争的实质、运用及其防范

来源:《南京政治学院院报》201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2-12-12
字体: 打印
分享: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通过文化软战争颠覆他国政权,扩张全球霸权。从苏东剧变时发生的“天鹅绒革命”到前苏联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再到2011年初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相继爆发 “茉莉花革命”[①],虽然具体情况有所差别,但异曲同工,都是美国发动文化软战争攻掠全球地缘战略要地。我们对这种新式殖民主义战争应有所了解,保持高度警惕。

 

一、美国文化软战争的本质:文化操纵

 

美国的文化软战争主要是通过文化操纵颠覆目标国家的政权,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傀儡政权。这是一种新式的殖民主义战争。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软战争是美国在前南斯拉夫、前苏联独联体一些国家发动的“颜色革命”。

美国文化软战争的本质是文化操纵。它是通过文化传播逐渐改变目标国家的文化观念,颠覆其文化核心,进而树立美国所传播的文化核心,在社会现实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变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侵蚀该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合法性,进而选择对该国有害,却对美国有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美国思想家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表述过这种观念。美国政治学者哈罗德·D·拉斯韦尔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的宣传战时,较早地揭露了宣传战的文化操纵本质,即“通过宣传意味着不通过改变客观条件……来控制人们的精神状态。它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地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它形式来控制意见。”[] 美国官方很早就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国家政策中。1950710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指出,最有效的宣传:“宣传对象按照你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曾经提出颇具影响“软力量”(soft  power )这一概念,称这种力量能够“使得他者期望你所期望的目标”。这可以说是对文化操纵比较委婉的表述。

在文化操纵中,被操纵者已经被“洗脑”,意识不到敌人的存在,无法判断自己真正的利益,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这一点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没有任何玄妙之处。人生活在一个由文化赋予的意义的世界中。人并不是直接面对外部客观物质世界,而是要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来理解外部世界。文化给人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人们行动的方式。因此,即使面对同样的外部世界,如果文化不同,世界的意义也会不同,人们的行为自然也会不同。文化操纵就是通过暗中改变人的文化观念来控制人的行为。商品营销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就是通过文化心理操纵,让你主动购买对你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美国的商品广告、政治选举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心理操纵。美国在这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

文化操纵的核心环节是通过逐渐侵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核心来改变其民众的文化意识。

文化核心是指一个被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核心思想体系,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共同的世界图像,让个人为自己的行为定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文化核心在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社会文化核心并不仅仅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在这种思想体系外围是相对应的各种象征符号体系,如各种英雄人物、故事、歌曲、绘画、各种纪念仪式等等,这些象征符号代表着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正是通过这些文化象征行为,如读历史故事、看经典电影、纪念仪式等,人们了解历史,了解一个社会发展的历程,逐渐接受、内化文化核心。文化核心在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的时候,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情感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文化无意识。文化核心的内化和传承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俄罗斯学者谢·卡拉-穆尔扎认为,美国侵蚀一个国家文化核心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改变一个社会的文化基因的过程。他以病毒破坏细胞基因的过程做类比,对此做了简明清晰地说明:

“病毒显示出一种特性,就是可以破坏它体的程序,病毒发展利用某些种类活细胞的能力,‘善于’找到它们,粘到它们外壳上。粘住之后,病毒只不过把一个分子——核糖核酸塞到细胞里去,而核糖核酸里则记载着‘生产’病毒的命令。于是,细胞里便产生了一个秘密的影子政府(细胞同病毒相比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使庞大体系的整个生命活动都服从它的意志。这时,细胞的全部资源均被用去执行已经深入其内部的基体所记载的命令。细胞复杂的生产系统经过重新调整后,便去生产病毒的核心,并为这些核心罩上蛋白质外壳,这之后,便变得虚弱衰竭,直至死亡……生命戏剧的一个参与者迫使另外一些参与者适应自己的利益,按照自己的程序行事,而且做得十分巧妙,使牺牲者识不破它的用心,不会进行反抗。我们说的是以偷换全部录入生产程序文件的办法来完成操纵。”[④]

因此,美国的文化操纵有一个最重要特征——隐秘性。操纵者、操纵的目的要隐藏起来,操纵的过程要伪装起来,让被操纵者意识不到文化操纵的存在。

为了隐蔽文化操纵的过程,美国在文化操纵中都实行“政府隐身”的策略。就是美国政府不出面,而是成立一些外围基金会,最著名的如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这些基金会都是“非政府组织”,以社会“公益”为目标。美国政府把资金打入这些基金会的账户,把钱“洗”干净之后,再来资助他们看中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组织,传播美国的文化观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情报局以这样的方式投巨资操纵了一个名为“文化自由同盟”的组织来传播美国价值观。该组织网罗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颇有影响。在1960年代中期鼎盛时,该组织在3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雇佣280名工作人员,用几十种语言出版20多种有影响的刊物,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仅1966年这个组织的活动经费就达200万美元(在当时是一个巨额数字)。除核心成员外,该组织绝大多数成员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中情局操纵的。[]

 

二、美国文化“软战争”的实施步骤

 

美国文化“软战争”的实施主要由文化渗透——街头政治——成立亲美政府这样几个阶段组成。

(一)文化渗透。

美国通过各种手段侵蚀目标国家的文化核心,广泛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其核心目标是让该国民众从思想观念上否定该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否定现政权。1950美国制定编号为NSC68的政府文件,它被认为是冷战的最高指导文件,其核心宗旨是“通过建设性措施实施‘自由’这个理念证明其优越性”。[⑥]美国所宣扬的文化核心是极其简化的“自由—独裁”的话语模式,它把美国的“自由市场+民主制度”视为人类发展的最高点,而把社会主义国家(或反美国家)视为独裁专制的,违背人类文明的。这些国家最终都要实行美国的制度,回归人间正道。文化渗透的手法主要是妖魔化目标国家具有崇高的文化象征意义的领袖人物的形象,如苏联的列宁、中国的毛泽东,颠覆该国历史,把崇媚美国文化的人树立为新的文化偶像,让人们对本国历史文化产生虚无感,转而把希望投射在美国文化价值体系上。

美国的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渠道:

第一是通过大众传媒。美国利用现代传媒对目标国家进行长期的、覆盖式宣传,一方面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揭露目标国政府的“黑暗面”。最有代表性是“美国之音”。随着互联网发展,美国开始资助一些网站进行文化渗透,甚至直接通过信息技术诱导网络舆论。最近,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正在开发新型软件操纵互联网舆论。这种新技术是美国军方和一家本土公司秘密开发的新型软件,它可以让一个美国军人在登录网站时拥有10IP地址,而且是与美国军方毫无联系的地址。这样,就可以伪造来自全国或全世界各地的声音,制造有利于美国的网络舆论。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声明这一软件主要目标是非英语的中东地区。[⑦]这一报道所揭露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第二是文化商品输出。在二次大战之前,美国就已经利用文化商品输出美国的价值观,为美国的地缘战略服务。二战之后,这种手法更加成熟。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部门都有巧妙的控制,让大众文化承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就拿好莱坞来说,美国相关部门人员都以“电影人”的身份出入其中,使这些电影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情局特工卡尔顿•艾尔索普(Carleton Alsop)以制片人和经纪人的掩护身份在派拉蒙公司工作,定期为中情局和心理战略委员会撰写“电影报告”,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电影在国际上树立美国的完美形象。在一份名为《电影中的黑人》的报告中,卡尔顿•艾尔索普建议一些导演,在电影中注意黑人的衣着、语言和形象,表明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做他喜欢的事。[⑧] 这样,就可以淡化美国种族矛盾,让人们看到一个充满阳光的美国。美国政府通过向全球输出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在全球传播美国的文化观念。

第三、培养文化代理人。这种文化渗透主要针对知识分子。首先选定一些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基金会对其进行资助,加强这些知识分子与美国有关方面的交流,逐渐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再通过一定的宣传,让这些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拥有一定地位和声望,然后通过他们来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影响国家决策。就这个问题,所谓的“芝加哥男孩”最具有代表性。“芝加哥男孩”是指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培养的来自南美的学生,他们接受了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广泛地实行凯恩斯主义。此时的芝加哥学派是一个备受冷落的边缘学派。与此同时,拉美地区选择发展对内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把重要资源收归国有,以极高的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拉丁美洲南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极大地损害了西方大企业的利益。如何让这些国家采取有利于欧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呢?“芝加哥男孩”应运而生了。1953年,美国国际开发合作署(ICA)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任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拟定了一份计划,决心把南美洲国家中央计划式经济的代表圣地亚哥转变为最先进的自由市场经济。该计划由美国政府付钱,让智利学生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学者也可以获得资助前往圣地亚哥,传播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这项计划于1956年正式实施,1965年开始针对整个南美。这些学生都成为狂热的自由市场主义者,被称为“芝加哥男孩”。其中一些人后来进入国家决策层,按照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制定经济政策,拉美地区因此成为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

(二)街头政治发难。

在人们接受了美国的话语模式之后,美国就会利用目标国家的国内矛盾,启动蜂拥战术,发动街头政治,颠覆政府。

所谓“蜂拥战术就是像密集的蜜蜂一样发起进攻,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操纵大众心理和情绪推翻敌对国家的手法。“蜂拥”战术不是一时即兴之作,而是英美智囊长期研究的产物。1921年,英国军方创立的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开始研究人在压力下的崩溃点,为英国的心理战服务。二战以后,洛克菲洛基金会出资与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合作,研究和平条件下的社会精神病学,为美国的心理战服务。1967年,塔维斯托克研究所所长开始关注年轻人群体现象,例如在摇滚乐演唱会中年轻人群体的精神亢奋状态,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用来推翻敌对国政府。兰德公司将其相关研究加以利用,精心研制出“蜂拥战术”。[⑩]

运用蜂拥战术是这样的过程。在文化渗透过程中,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组织以公益旗号出面,派出学者、情报人员、知名政要、国际知名人士,在目标国家成立外围组织,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培养选民政治积极分子,成立反政府组织。一旦该国出现经济、社会问题,美国相关组织就会利用社会的不满情绪,鼓动、组织青年学生上街游行,同时利用金钱收买一些人参加游行示威,甚至煽动示威学生和民众占领政府机构。与此同时,西方著名媒体就会“准确”地出现在现场,拍摄下高举“民主”旗帜的民众反抗“独裁”政府的画面,然后,经过精心选择、甚至拼贴的照片、视频就会出现在这些著名媒体的网站上,瞬间传遍世界,引起世界关注,给该政府以巨大的舆论压力,直至其下台。这是美国发动的文化软战争,但是,给全世界的印象却是民众为了自由民主自发地推翻独裁政权。

(三)亲美政权上台。

认同美国价值观念的反对派上台组建政府,美国和西方国家迅速给与承认。这些新领导人未必不爱国,但作为反政府人士,他们缺乏管理社会的经验。这些人借社会问题上台,但往往面临着由社会动荡所造成的更大的社会问题。新领导人只能求助美国援助来维持政权。美国则顺势而为,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纵观本世纪初发生“颜色革命”的各个国家,无不是美国获利,新政客上台。而新政府既无民主,也无民生,贪污腐化变本加厉。满怀激情高呼“民主”的民众,无不经历了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的过程。

 

三、文化软战争的弱点及其防范

 

美国文化软战争无疑极具威力。但是,文化软战争的文化操纵本质也决定了其自身致命弱点,针对这种弱点采取相应措施就可以成功地对其进行防范。

文化操纵是通过文化观念对被操纵者进行影响,使被操纵者进行对自己有害,而对操纵着有利的行为。文化操纵的前提是被操纵者不能意识到操纵的存在,因此,必须隐藏操纵者、操纵的真实目标和操纵的真实过程。这种隐秘性是文化软战争的威力所在,但也是它的弱点所在。一旦让被操纵者认识到文化操纵者、操纵的真实目标和操纵的过程,操纵也就失败了。前文所说的在五六十年代风云一时的文化自由同盟,其接受中央情报局资助的事情一经揭露,这个组织的影响力随之烟消云散。

因此,对于美国的文化软战争,我国政府应该针对文化操纵的弱点采取相应措施,釜底抽薪,进行“疏导”,重点揭露美国的真实战略目标、文化操纵的隐秘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文化操纵的本质、手法和后果,提高自觉防范意识。

第一、在社会生活中注重争夺话语权,抵御西方文化渗透。

美国的文化渗透实质上是用美国的话语体系逐渐否定目标国家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话语体系决定了人们“说什么”和“如何说”。当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美国的话语体系的时候,也就是不知不觉地认可美国的社会制度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的时候,并进一步否定其他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的时候。我国的大众传媒对此没有明显的自觉意识行。很多主持人不自觉地使用西方的话语体系,甚至以使用这种话语中某些概念为荣。在网络中,很多学者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评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尤其是用“民主——独裁”这样的话语来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否定带有崇高文化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实际上,这是西方文化病毒侵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过程,也是从思想上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我国相关部门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尤其在主流传媒中,积极抵制、消解美国话语体系。同时,在“自由”、“民主”和“人权”等关键概念上,我国要努力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自觉地争夺话语权。

第二,揭露美国的文化操纵目标和过程,让美国政府从幕后“现身”。

一些国内和国外学者对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已经有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美国文化软战争的目标、操纵过程和方式,从文化渗透到街头政治再到亲美政权上台,已经被揭示了出来。美国的文化软战争所攻击的国家都是美国全球地缘战略中的要地。以乌克兰为例。乌克兰是俄罗斯连接中欧、东欧的枢纽。美国著名智囊布热津斯基指出:“丢掉了乌克兰及其5200万斯拉夫人,莫斯科任何重建欧亚帝国的图谋均有可能使俄罗斯陷入与在民族和宗教方面已经觉醒的非斯拉夫人的冲突中”。[11]美国通过“橙色革命”扶植亲美政权,控制乌克兰,其目标无疑是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其他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无不如此。

我国政府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细致梳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相关信息,让美国的文化操纵的目的、手法和具体步骤“见光”。只要操纵者、操纵目标、操纵手法和过程被人们广泛地了解,操纵也就无法进行,文化软战争只能偃旗息鼓。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一些相关部门存在明显误区。由于“颜色革命”的外在形式是民众因某一“突发”事件而涌向街头示威。我国相关部门主要着力点往往放在“封”、“堵”相关事件信息上,尽量不让群众接触这些信息,不受其影响。因此,在大众传媒中往往“讳言”这些情况,在网络中屏蔽这些“敏感”话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彻底屏蔽信息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往往会无意间给文化操纵者和文化操纵过程提供更大的“隐蔽”,使普通群众不知道文化操纵的存在,使事件显得莫测高深,从而使普通群众更容易被操纵。

第三,重点加强青年学生的反文化操纵思想教育。

在文化操纵中,由于学生涉世不深,分辨能力不强,易于冲动,美国相关组织往往利用青年学生发动蜂拥战术。蜂拥战术一般要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网络即时发送技术来组织学生。因此,一旦发生颜色革命之类的事件,必须要牢牢掌握互联网通讯。但是,仅仅控制互联网是不够的。以蜂拥战术为中心的街头政治是建立在长期的文化渗透的基础上。其核心就是让青年学生接受简化的“自由——独裁”话语模式,让学生们认为现政府是“独裁”的、“野蛮”的,要推翻它,要建立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向人类文明主流靠拢。这样,在蜂拥战术中,学生们往往觉得自己是为国家、为理想而奋斗。而文化操纵就是要利用学生这种爱国热情、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去摧毁这个国家。因此,这里最重要的是通过在学生中进行反文化操纵教育,揭露美国文化操纵的目的、手法及其后果,让学生们认清什么是真正有利于国家利益、有利于个人利益的行为。

第四,完善我国反文化操纵的传播方式。

我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利益多元化,思想观念随之出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争鸣在所难免。随着文化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人们往往更关注资深学者对相关事件的高水平解读,以及不同学者多方位解读,更愿意在比较不同观点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在针对美国文化软战争的宣传中,应该改变或者讳莫如深,或者由政府组织,从上至下宣传灌输,众口一词,狂轰乱炸式的宣传模式。适当地政府“隐身”,利用爱国学者、青年人的博客、论坛,在争鸣中揭露美国的文化操纵,传播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博士)

 



[1],很多人把“茉莉花革命”看作是阿拉伯人民大起义,大觉醒。实际上,美国在2003年启动“大中东计划”,中东“民主化”是其重要内容。美国的国家民主基金会在中东北非国家组织非政府组织网络,进行民主政治培训。这些国家确实存在家族独裁、政府腐化等现象,突尼斯爆发抗议也很可能是偶然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美国操纵、利用民众这种真诚愿望来颠覆自己所要打击的反美政权,在该国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因此,就美国利用“民主”颠覆中东北非的反美政权而言,它与“颜色革命”并无本质区别。

[2] []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田青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3] [] 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达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前言第5页。

[4] [] 俄·谢-穆尔扎《论文化操纵》,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页。

[5] []彼得·科尔曼:《自由派的阴谋—文化自由同盟与战后欧洲人心的争夺》,黄家宁、季宏、许天舒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68页。

[6] [] 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达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05页。

[7] Revealed: US spy operation that manipulates social media. 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11/mar/17/us-spy-operation-social-networks

[8] [] 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达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328329页。

[9] [] 娜奥米·克莱恩:《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吴国卿,王柏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354页。

[10] []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吕德宏等译,北京:世界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11]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77页。

 

 

网络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