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高扬邓小平“两次飞跃”论思想的旗帜——黑龙江兴十四村巡礼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2-08-29
字体: 打印
分享:

        编者按:2012828,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河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6届高层论坛在京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来自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的带头人付华廷同志介绍了该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全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进事迹。在听完付华廷同志介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程恩富学部委员高度赞扬兴十四村是一面高扬邓小平“两次飞跃”论思想的旗帜。马研网特摘编一组文章,向读者介绍兴十四村这个努力践行小平同志“两次飞跃”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榜样。

 

龙江第一村��齐齐哈尔市兴十四村跨越式发展纪实

《人民日报》记者 夏 珺 曹红涛

12月的北疆,千里冰封,朔风凛冽。

  一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却感觉冻僵的地底,宛如有一股暖流激荡。记者在村中的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工地看到,3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封顶,走进厂房,但见数十米高的玉米发酵罐水泥框架一个个巍然耸立,站成一排,仿佛待命的天兵,等待战斗的号令。这个工地,只是兴十四村投资15亿元的1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第一期。整个工厂3年后全部建成投产时,将掉齐齐哈尔市一半的玉米,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兴十四村的胃口真不小啊。然而,昔日的兴十四村不但没这么大胃口,而且连吃饭都成问题。

  不信?那我们就把镜头拉回50年前……

 

  艰苦拓荒 荒原良田大变迁

  兴十四村位于大兴安岭脚下的嫩江冲积平原,千万年来一片苍莽荒凉。直到1956年春天,428个闯关东的山东移民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从沂水之滨来到音河之畔,这群对东北充满憧憬的沂蒙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房无一间,田无一垅,只有荒原上一根木头橛子,上拴着一面小红旗,写着兴十四村

  绝望的移民陆续走了,428人最后只剩下36户。

  选择留下,就选择了苦难。有黑风口之称的兴十四村,地是沙包地,15厘米以下全是鹅卵石,沙窝窝,破皮黄,漏水跑肥不打粮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没有牲口,人拉犁,没有住房,就搭草架子住。晚上沙子透过茅草钻进我们耳朵脖子里,全身弄得像灰土驴子似的。今年74岁的张维良老人当年没走。他记得最艰苦的时候是1960年和1961年,每人一天只有二两粮食,有一次用8斤苞米面掺苦菜,竟蒸了240个窝窝头,每人吃2个,吃了屙不出屎来。因为饥饿,兴十四村几乎人人得了浮肿病。

  付华廷也饿。7岁随父母来兴十四村的他,要饭被狗咬伤过,母亲那双因浮肿而走不动路的腿,是他童年最痛的记忆。1972年,这个23岁的苦孩子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第一个想法就是靠机械化多开荒地。当时,村支部一班人靠带领村民养羊攒了点家底,可买农机没指标不成。他们自己连买带赊,连背带扛,弄回来1100多个拖拉机零部件。几个能人一通捣鼓,竟然照葫芦画瓢真的组装出一台拖拉机,耕作效率成百倍提高。尝到甜头的村民又一鼓作气改造出14种农机具。

  开弓没有回头箭。付华廷一班人认准了道,就是一个干。从1975年开始,村里拉开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这群后生愣是经过7年苦战,把4万立方米的河泥搬到3300亩贫瘠的耕地上,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这群苦难的拓荒人,用吃苦捍卫了尊严。1976年,兴十四村以人均2吨粮,成为全省卖粮最多的村;197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81年,村民全部从茅草土房搬进了砖瓦房;1982年,这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第一代拓荒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变成了现实。

 

  二次创业 以工促农步步高

  如果说能吃苦是拓荒人的精神,那么,不知足则是拓荒人的本性。上世纪80年代初,当邻村人都在羡慕兴十四村人的幸福生活时,村民们并未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而是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他们瞄上了乡镇企业。一是吸纳农业机械化后转移出来的农民,二是赚钱快。

  办工厂难,农民办工厂更难。我们怀揣大煎饼,走南闯北搞项目,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付华廷忆起村子第二次创业的艰辛,痛感犹在。一次他从齐齐哈尔坐两昼夜火车到上海进设备,图省钱坐硬座,困极了就在座席下枕着大煎饼睡觉,脸被过往旅客无意中踢得青一块、紫一块。上海的同志看到来者如此光景,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把设备批下来了。类似老付火车上遭罪的经历,不知道有多少回。

  从小酒厂、小油坊、罐头厂等五小企业到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再到全国第一家村办柠檬酸厂,兴十四人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1997年,他们组建了自己的企业集团,名字很响亮,叫富华集团。目前,兴十四村形成了以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体系,大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而富华集团也成为总资产达10亿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如今,兴十四村从事农业的人口与从事非农业的人口之比,已经从70年代的8515,变为298。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达1.5万元。

  当然,还有人没离开土地,那就是全村18个种粮大户。1999年,他们通过自己申报和村支部筛选,最终从30多位报名者中胜出,与村里签了10年的承包合同。种粮大户刘宏伟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开始种水稻,今年平均每垧(15亩)产量达到18000斤。他种的1100亩地今年进账少不了30万元。

 

  产业升级 持续发展铆后劲

  12月6日,记者在兴十四村采访,正逢黑龙江省鸡西市两区县的村支部书记们,在此参加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听了两天的课,虎林市虎林镇的村支书于信福和李远贵对记者谈了感想:小富即安不行,拼搏精神最重要,关键是依托资源、面向市场、超前规划。

  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让兴十四人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围绕玉米深加工做文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用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甚至主导市场,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村里的甜蜜素厂首当其冲接受改造。当年盖了149个公章才建起的厂,最高曾销售到一年2000多吨。曾几何时,这个为兴十四村带来荣誉和实惠的企业风光不再。因为甜蜜素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受政策所限,市场前景不好。富华集团副总经理孙光告诉记者:通过设备改造,老甜蜜素厂和柠檬酸厂以后将主要生产一种生物菌饲料添加剂。

  2005年,兴十四村办了10件大事。最令人鼓舞的,就是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的启动。园区占地5万亩,内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产品深加工区、林业旅游区、仓储和物流配送区等7个区域。园区建设将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内容,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工业链。

  富华生态产业园的成立,传递了一个信号:兴十四村的农业产业化又迈上了新台阶。这里是兴十四村人的梦工厂,不但生产产品,更造梦,造更美更炫的梦!

  时下的北疆,天寒地冻,园区内项目施工得等到明年开春。兴十四村人憧憬着下一个春天……

摘自《人民日报》 (2006-12-18 01)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的好榜样

在千里冰封的北疆,有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很平凡。名不见经传,往前数50年,那里还是个兔子不屙屎的荒甸子。

兴十四村又很不平凡。在领头雁付华廷的带领下,兴十四村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用智慧和汗水在穷乡僻壤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硬是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农村建设成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兴十四村的巨变靠的什么?

他们有一个好带头人和一个好支部。付华廷从当上村支书那天起,就发誓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30多年来,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全身心地扑在带领乡亲致富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阳关大道。在他们身上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光辉。

他们有一种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兴十四村是个从无到有的移民村,一切从零开始。说了算、定了干,困难再大也要办,他们从睡草窝棚起步,从用肩膀拉犁开荒垦田做起,战胜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一步步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

他们有一股咬定发展不放松的韧劲儿。兴十四村人认定了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扭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他们更是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发展现代农业、搞农业产业化,围绕玉米深加工,把农业产业链做长,把加工企业做强。他们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兴十四村是黑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榜样,那里的经济尚不发达、地理位置不算优越,交通也不方便。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条件下干出来的新农村,有说服力,有普遍意义。我们向读者推荐兴十四村这样的典型,旨在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范例,从中找到可学习、可借鉴之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建设新农村没有固定的模式。学习兴十四村,最主要的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实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摘自《人民日报》 (2006-12-18 02)

 

 

 

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

奋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小城镇

——付华廷在第6次智库论坛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叫付华廷,来自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是一名工作了40多年最基层的村党总支书记。很荣幸能参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高层论坛,能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一起探讨现阶段壮大集体经济的立法、发展战略和新政策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各地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组织单位的要求,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些情况:

我们甘南县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西临内蒙古自治区,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几十年来,在我和村班子的带领下,兴十四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现已由刚建村时的“三无村”、“三靠村”,发展成为目前幅员4.2万亩,其中耕地2.4万亩、人工林1.5万亩、人口超10000人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成为拥有35家企事业、15亿多元总资产,集农、林、牧、生物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了“生态农业、链条产业、集团推进、规模经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良好格局,被誉为“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自70年代以来,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1000多次,其中197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十大特色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佳范例,国家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国家级生态环保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可以说,兴十四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发展集体经济加快了兴十四村农业规模化经营

我们兴十四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使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这样即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发展, 又有利于农户使用新技术提高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兴十四村2.4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和节水化大喷灌。成立了兴十四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种植管理收获机械设备478台套,作业面积辐射兴十四村及周边地区“四村两场”耕地10万亩;购置大型指针自走式喷灌44套、卷盘式喷灌机49套,耕地实现100%高效、节水喷灌。机械化、水利化的实现,极大解放了劳动力,1个农民能种1000多亩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现在,兴十四村2%的劳动力种地,98%的劳动力进入村办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

 

二、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了兴十四村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没有产业化农民就没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就是死路一条。近年来,兴十四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快,特别是在省委吉炳轩书记给我们提出“西有杨凌,北有兴十四”的目标后,我们与省农科院进行“院村共建”,应用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由于始终未分田到户,土地可以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合理使用,2010年,我们仅用了70多天就建成了占地4000亩的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了农业产业化:

一是发展棚室产业。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万米智能温室1栋、实验控制中心2543平方米,建成了日光节能温室200栋,阳光节能大棚400栋,棚室总数达600栋。同时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园区棚室内种植了礼品西瓜、超大西瓜、香瓜、美国提子等果蔬。礼品西瓜五月份上市销售,每斤平均售价都在15元左右,一茬下来每栋棚的毛收入最高可达70000多元。在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方面,我们初步形成了“园区(龙头)+农户+超市”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超对接。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最高亩产达到10386斤,超大西瓜达到150斤以上,这些是我们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吸引了甘南乃至富裕、齐齐哈尔、大庆等地128户农民来兴十四承包大棚,示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棚室产业。带动兴十四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6万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5.36万元,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两年翻一番”! 带动周边四村两场100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5774元。

二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我们与海螺集团合作投产了植酸酶生产项目,今年新增产品10余种,海螺集团总部迁至兴十四,形成新的产能10000/年,食品级酶制剂1000/年。预计全年产值可达到亿元以上,实现利润600多万元。与郑州泽润粮贸集团合作的10万吨水稻精细加工项目,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利润450万元。我们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合作的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进展迅速,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利润1亿元,税金6000万元,安置就业1500人。另外,大煎饼项目、粗粮加工项目和有机食品基地项目建设都在稳步推进中

三是发展物流产业。随着棚室产业和粮食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兴十四村物流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契机。目前,农业园区棚室总数达600栋,2013年,园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总数将达到1000栋,预计年生产蔬菜瓜果650万公斤。兴十四富华工业园区的玉米精深加工、水稻精细加工等粮食加工项目,每年需运输原料及产品300万吨。现在,兴十四物流公司项目和10万吨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项目建成后,仅物流一项年可实现收入1.2亿元。

 

三、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兴十四村城乡一体化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兴十四村始终以建设绿色生态小城镇为理念,坚持植树造林,现已建成占地1000亩,集“育、管、造”于一体的集体林场1处,农防林网48条,累计人工造林1.5万亩。万亩人工林中主要有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红松、杜松、银杏等20多个树种,最高树龄达56年,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0%(村别墅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不仅自身创造经济效益,还有效抵御了风沙、净化了空气,调节了当地小气候。村内居民取暖全部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取暖,别墅和公寓楼全部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兴十四村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早在2002年,兴十四村就开始规划建设村民别墅区,目前别墅总数已经达到136栋,每栋别墅建筑面积平均为196.6平方米,平均造价35万多元,村民每户交10万元,村集体补助25万多元,产权归村民住户所有。2011,我们投资1.6亿元,新建高标准公寓楼8栋,公寓楼总面积达70000平方米。同时,投资建设了兴十四镇政府办公楼。音河镇政府搬迁至兴十四村并更名为兴十四镇。投资建设了商业服务一条街项目,信用社、邮政、移动等9家功能单位都将入驻兴十四村。投资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兴十四中学食堂宿舍楼,兴十四加油站等基础设施。还投资建设了村文化宫、中小学校、文化休闲广场、大型秸秆沼气工程、地源热泵取暖项目、村内外100多公里水泥道路等,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和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村民吃粮、吃水、物业管理、合作医疗等十项全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村民每人每月领取800多元,享受“五七工”政策的村民每人每月领取569元,全体参保村民还享受到了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保障政策。全体村民每年享受100斤大米、50斤白面的免费生活补助,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除免费享受200斤大米、100斤白面的待遇外,每月还另外享受100元的生活补贴费。

20124月,我们仅用半个月时间拆迁老区平房70000平方米,镇内整理出土地30万多平方米,极大提高了镇内的土地利用率。我们又投资2亿元,新建村民公寓楼9栋、10万平米,同时完善上水、下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目前,9栋公寓楼内部装修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8月末交工。另外,兴十四卫生院、敬老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兴十四生态林面积达到1.5万亩,小城镇环境不断改善,拉动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游,投资建设了龙头岭公园、森林公园、6万平方米垂钓基地、影视拍摄基地—拓荒人创业旧址等30余处景点。开发了农史体验、果蔬采摘、花卉展示、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等旅游项目。2011年,接待农业部实用人才培训班、全国妇联培训班、省委组织部基层书记培训班等培训班56期,共接待来兴十四的八方宾客12.6万人。2011年,兴十四村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总收入达到2200多万元。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以上是我们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学习各地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最终实现我们兴十四村两委班子共同的誓言:不让一人受穷,不让一户掉队!争取到2015年末,兴十四人口总数达到5万人,总资产达到35亿元总收入达到6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万元,把兴十四村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现代化的小城镇,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最后,真诚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到兴十四村检查指导工作。

谢谢大家!

 

 

背景资料:邓小平的“两次飞跃”论

“两次飞跃”论的提出,是小平同志晚年思考的一个显著的亮点所在。在一九九零年年底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年后,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稿时他又再次强调,“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我讲过,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

提出“两次飞跃”论的意义在于:第一,确认了我国农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第一次飞跃”取得的成就。以解散农村人民公社、主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乡镇企业大规模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飞跃”,迈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与革命一样,中国的改革同样起源于“农村包围城市”,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广泛地调动了起来。第二,揭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客观规律。所谓“第二次飞跃”,指的是发展集体经济、搞适度规模经营。老人家指出,“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这一次飞跃,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背离它搞“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小平同志的战略眼光是无可比拟的。第三,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在城市工商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旗帜鲜明地抵制私有化恶浪,同时也要在广大农村的改革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发展与繁荣,以利于几亿农民的共同富裕。

“两次飞跃”这个论点,是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地理解这一理论,不仅要看到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坚决解散了农村人民公社,也要同时看到小平同志认为一俟生产力水平足够,中国社会主义农业,还是必须要走集体道路。只有不偏颇地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

——摘自杨莘《“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对邓小平“两次飞跃”论的思考》(全文发表在2012年第9期《中国老区建设》上)

 

   

网络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