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双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 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发布时间:2024-05-29
字体: 打印
分享: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矢”本义为尾部有双羽平衡的箭,“的”是射箭时的靶子,“的”和“矢”的关系源自成语“有的放矢”,意思是指放箭要对准靶子。习近平总书记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比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生动形象地指明了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分析和解决新征程上中国实际问题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方法。
  有一把好“矢”,并对这把好“矢”常擦常新,是射箭的前提。对于我们党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手上的好箭。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射中国之“的”的好箭,如果放弃了这把好箭,我们党就会迷失方向。与此同时,对于射箭来说,“矢”越磨越锐,长期不磨,“矢”会钝化,就射不中“的”,“思想的武器”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真理,但是他们没有终结真理,他们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我们党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也就是要不断擦箭,常擦常新,让其始终保持锋利。
  “有的放矢”强调放箭要有目标,但也不能乱放一通。“矢”与“的”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我们要根据“的”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始终以社会实践为依据和准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比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如果只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或者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箭射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的”,肯定达不到效果。
  真正要做到“有的放矢”,研究如何瞄得准也至关重要。箭到手了,不断端详,拿在手上,就是不放,那是叶公好龙,必然无法提高射箭水平。毛泽东说:“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好看,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这把箭能射中中国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好箭,但如果老是放在手上,总也不放出,我们也很难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好的思想武器,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会场上、文件上,必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手上的好箭、新箭,我们要用这把箭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箭磨得更锋利,把“的”研究得更透彻,提高射箭技术,让箭射得更准。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5月29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