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陈卫民: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31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深刻领会这一重大判断,需要全面认识人口规模巨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在经济发展方面,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我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始终依靠自主发展,把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充分发挥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走共同富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样,在社会发展方面,人口规模巨大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很多挑战。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社会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口规模巨大,不仅仅是人口数量多,还意味着人口社会构成复杂,表现在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比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合计已超过1053万。但是,中老年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仍较高。要让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分享现代化成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必须着力维护社会团结与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人口规模巨大增加了人口信息监测的难度。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有3.76亿流动人口,其中1.25亿人跨省流动,区域人口呈现增减分化趋势,给人口服务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手段,积极利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效能。

  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就社会发展而言,人口规模巨大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可以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首先,人口规模巨大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这不仅可贡献于经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需。人口规模巨大迅速提升了教育事业和健康事业积累人力资本的速度,也让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人口规模巨大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人口规模大特别是人口构成复杂,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动力,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产生基于人口规模效应的数字红利。最后,人口规模巨大能增强社会合作共济抵御灾害和各类风险的能力,强化社会自愈功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团结,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也使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首先,人口规模巨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与人口数量直接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压力。比如,庞大的老年群体会产生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导致财政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压力。又如在就业方面,我国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以千万计,且随着新生代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加上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人就业呈现慢就业和偏好自主创业的趋势,对就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社会群体分化程度高、人口异质性强。不同人口面临的问题不同,社会管理和服务必须满足不同人口的多元化需求。

  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口问题 

  人口状况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因素。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人口问题。

  首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4.9%。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给社会发展提出了更多新任务。我国应在发展经济以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的同时,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高社会为老服务能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连续性服务为重点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其次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的生育率已多年处于低水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3。国家相关部门的多次抽样调查结果都发现,不论城乡和受教育程度,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期望生育孩子数)普遍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与此相应的是,人口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逐步推迟,终身不婚率显露上升端倪。持续的低生育率不仅会加速人口老龄化,危及人口长期稳定发展,也会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因此,提高群众生育意愿,促进人口生育率回升已十分紧迫。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

  最后是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表明,很多从农村进入城镇的人口并没有在城镇落户,需要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还必须坚持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分布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求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以人民为中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探索出一条人口大国的现代化道路。要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在充分发挥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同时,处理好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维护人口安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