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德化、程业炳: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转型思想与实践价值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13-01-15
字体: 打印
分享:

  一、引言

  农民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客观要求,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转型,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成功转变。所以“三农”问题根本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症结就在于其转型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三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组织创新和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面,探讨农民转型的观点和论著很少。冯子标基于中国工业化背景提出农民转型要从人力基础、产业形态及空间形态方面,来改变我国农民“贫、弱、散”的面貌[1]。陈春燕通过对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内涵进行阐述,提出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的路径选择[2]。祝秦认为农民知识化是当代中国农民转型的必然取向[3]。显然现有理论探讨无法满足目前农村发展实践需要,急需深层次的理论创新和研究为农民转型提供智力支持。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已经为大家所共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在研读马恩的经典著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农民转型思想,这些内容因未能集中论述,显得零散、不够系统完整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今天,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农民问题的经典著述,对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民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转型必然性的论证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从人的全面发展、城乡融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角度论证农民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到城市和农村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4]马克思同时指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他认为,消除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废除私有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实现农业和工业结合、城乡统筹的方式就是加强城乡产业联系。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安排社会经济发展,使工农业生产发生密切联系。“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便城乡的融合。”[5]农民也将逐步在经济利益、思想文化、道德文明等方面同市民对立走向融合。

  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因其合理性必定取代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业,社会主义农业主体———新型农民,完全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农业工人,农民转型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农民转型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也是农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农民转型,是社会主义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的重要标志。

  农村人口的困苦生活境况成为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联盟的基础,没有巩固的工农联盟维护就没有无产阶级政权确立。马克思基于俄国现状,提出无产阶级执政后,国家和社会从物质上和财政上帮助农民和农村公社发展的思想,实现农民顺利过渡到合作劳动。[6]765让农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进一步巩固联盟的基础,任何抛弃或忽略农民境况的改善是很危险的。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转型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农民转型是伴随着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英、法、德等主要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指出农业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分工,农业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土地产权、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马克思在分析农民“来自农村而大部分在工业就业的居民阶层时”,把农民当做“资本的轻骑兵”,被迫进行产业转移,按照资本需要,“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7]765恩格斯在《马尔克》中指出:“经营大农业和采用农业机器,换句话说,就是使目前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大部分小农的农业劳动变为多余。要使这些被排挤出田野耕作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涌入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和其他相关劳动。”[8]他在《法德农民问题》中列举了丹麦社会党人宣传组织农民互助合作的例证后说:“劳动的这种节省也就是大规模经营的主要优点之一。要给这些劳动力找到工作,可以用两种方法:或者从邻近的大田庄中另拨出一些田地给农民合作社支配,或者给这些农民以资金和可能性去从事副业,尽可能并且主要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消费”[9]313,依靠农村公社的力量经营工商业,使排挤出农业劳动力从事此类劳动。

  (二)农民转型是伴随着农民从农村•城市•农村的空间转移过程

  城市工业化造成农村人口迁移吸纳机制,“现代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而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农业人口这种现代社会中最稳定最保守的因素正在消失,同时工业无产阶级正是由于现代生产的作用,在大城市中围绕着巨大的生产力聚集起来。”[10]凡是资本所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了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恩格斯在1844年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了英国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社会现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并使乡村农民破产,工业中心城市的繁荣建立在对乡野农村残酷剥夺的基础上……,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创造条件,避免资本主义城市人口转移引发的弊端,合理引导农民流动,一部分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但更多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尽可能实现劳动人口的平均分布,实现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如交通工具的发展,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9]313

  (三)农民转型是伴随着农民政治参与和民主自治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民尽管具有保守性和革命性的特点,但仍是国家民主革命一支重要的力量,“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1]484他们同时也指出,单靠农民阶级本身无法实现民主政治目标,农业人口特别是小农阶级本身由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固有的分散性、闭塞性、隔绝性和缺乏主动性、组织性而容易成为现代社会中最稳定、最保守的因素,“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12]678“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是不受限制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12]678在资本主义社会农民缺失政治参与机制,农民民主自治意识淡薄。当共同体为基础的和以共同体中的劳动为基础的强制劳动变革为自由劳动后,农民克服劳动异化,实现民主自治需求回归。巩固工农联盟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实现农民政治参与和民主自治。1881年马克思致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指出:在推翻专制制度后,国家要采取帮助农民的各种措施:成立各公社自己选出的农民代表会议。这种会议代替乡这一政府机关,成为维护农民利益的经济机关和行政机关,表达农民民主意愿,实现自我管理和民主决策。[6]761~775

  (四)农民转型是伴随着农民不断分层和社会角色演变的过程

  农业资本化经营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进入城市和工业,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农业工人,从而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大变革。[13]马克思、恩格斯对英国、法国和德国农业发展的研究显示,农民阶级内部的社会流动和分化使农村居民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是富裕农民阶层,他们由大土地占有者、大租佃农、大农和中农组成,属于农村资本家阶层;第二个阶层是小农阶层,这个阶层构成农民的大多数因而是农民阶级的主体,他们拥有小块土地、自我经营,是小私有者,同时也是劳动者;第三个阶层是农业工人阶层,他们受雇于农场主或为工商企业主从事家庭工业生产,主要在农业工厂打工生活,属于农村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农业,构成农民社会的转型加速的基础,给农民社会角色转型创造更多的条件。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农民获得自由支配属于自己所有的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它才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形式。”[14]一方面解放了农民,自主支配自身的劳动力,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农村引起不同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转型特征的阐释

  (一)农民转型具有长期性和不平衡性

  马克思指出,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分散的经济形式,最终要被历史所淘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11]485。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方式的发展,“使目前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大部分小农的农业劳动变为多余”[11]584,现代生产方式占领农业“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后一次征服”,[7]732“带来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土地制度、经营流转方式的变革以及新型农民、企业家和工人的诞生等等”[15]。但由于小农经济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延续,显得十分坚毅和顽强,再加之农业经济水平地区差异性,因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的农民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也体现出长期性和不平衡性。

  (二)农民转型要突出政府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恩格斯强调在革命时期对农民的教育时指出,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向农民解释:“他们的处境在资本主义还统治着的时候是绝对没有希望的,要保全他们那样的小块土地所有制是绝对不可能的。”[11]501为了争取农民政治立场的转变,在夺取政权后同样不能忽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例如“革命之后则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但这一切以尊重他们的自愿、不搞强制为条件。我们坚决站在小农方面,我们将竭力设法使他们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下决心这样做的话;如果他们还不能下决心,那我们就设法给他们尽量多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考虑考虑这个问题。”[11]311“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11]500,501

  (三)农民转型要以农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11]485因此农民阶级也是一个历史现象,农民转型将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面临重大现实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观点来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农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作为物质前提,从而实现“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1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农业合作社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农民转型提供了可能。

  (四)农民转型是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转变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一方面造就大农场主阶层,另一方面也培育了食利阶层———大土地所有者,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悲惨,经济地位更加糟糕;“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法国农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没有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12]677当时英、法、德等国家农民不仅贫苦、文化观念落后,还缺乏政治意识处于无组织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一致主张,当无产阶级一旦取得国家政权,就要立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全面转变,决不能让它们继续存在下去。”[17]仅仅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农民没有实现彻底转型,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就谈不到胜利和成功,正如马克思而言:“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会变成孤鸿哀鸣的。”[12]699

  五、实践价值与启示

  (一)充分认识农民转型的重要性,增强农民转型紧迫感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社会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农民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相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向。农民并没有合理分享到属于自己的改革成果。农业问题涉及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问题关乎国家和谐和稳定大局。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18]农民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问题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还涉及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农民转型成功有利于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当务之急。

  (二)政府在农民转型中肩负重要社会责任

  6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拉大城乡差距,农村被边缘化,农民转型陷入停顿。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所谈到的无产阶级国家应该慷慨地对待农民,在农民改造中采取示范和提供帮助的论述,是政府在农民转型过程中要肩负重要社会责任的理论来源。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政府投资农民“继续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再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条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最后,做好对农民的引导、支持和服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经营。

  (三)加快制度创新,克服农民转型羁绊

  农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有其自身因素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国家城乡二元制度的设计和“以农补工”政策实施的结果。城乡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不等价交换,造成农村一直游离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之外,农民被排斥在制度带来社会利益分配之外,因此制度设计的缺失是长时期以来制约农民转型的根本障碍。当前在加快农民转型的进程中,重点是加快制度矫正,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尤其是积极推进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改革;要实现农民在医疗、保险、就业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享有均等的公民权,激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动性、创造性;要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民转型目标实现。

  (四)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转型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起的最重要的变革是加速了以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的解体过程。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实现农民新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农民转型关键看非农产业发展,它必将引致劳动和资本关系的再调整,引致生产函数的变化,并且带来新的农业经济增长动力。[1]当前应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战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把实现农民转型作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若没有农业高度发展作为物质基础,那么大量农民仍然滞留在城市和工业之外,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冯子标等.农民转型的困境及其化解[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2]陈春燕.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农民现代转型的理论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祝秦.农民知识化:当代中国农民转型的必然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2~66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0.

  [15]杨玉华.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经济评论,2007,(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17]屈炳祥.从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J].经济学家,2009,(4).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