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陶文昭:列宁时代观的新视角

来源:《晋阳学刊》201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2-10-29
字体: 打印
分享: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己的理论是时代化的理论,这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于时代条件加以运用;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于时代条件加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如何以时代化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成为国际共运的一个分歧焦点。列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重新认识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列宁在诸多著作中阐述了他的时代观,在《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论民族自决权》、《打着别人的旗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更是集中地论述了对时代问题的看法。对于列宁的时代观,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过诸多的梳理和阐释。而从大时代与小时代的统一、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的统一、现时代与未来时代的统一来观察列宁的时代观,无疑是一种新的有益的视角。

  一、大时代与小时代的统一

  所谓大时代,就是长的历史时代。这个大时代包括人类社会的几大社会形态,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这些社会形态各自绵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个大时代也包括以上这些社会形态的重要阶段,如资本主义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等,这些阶段也是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时间上看也不短。所谓小时代,则指比以上这些时代更短的、更具体的时代,在时间上多则几十年,少则甚至几年。大时代由小时代组成,小时代是大时代的阶段性体现。大时代变化必然引起小时代的变化。而大时代不变,小时代也可能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文献中对时代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诸如历史分期的时代:最出名的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其他的还有: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母权制时代、旧氏族时代、个体婚制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等。但总的而言,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理论,在社会形态上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用时代指称这些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形态作为大时代,判断这个时代的基准是生产方式。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14。列宁秉承马克思主义传统,关注的是大时代问题。列宁关于时代问题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无法知道,一个时代的各个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快,有多少成就。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2]91。在列宁看来,在阶级社会中,哪一个阶级处于时代的中心,成为支配时代运动的主要动力,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等。列宁这种以阶级为中心所划分的时代,亦是大的历史时代。

  列宁多次将资本主义分为若干阶段或时期。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把资产阶级新开辟的大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和全盛时代;第二个时期是从1871年巴黎公社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资产阶级绝对统治和开始震荡的时代;第三个时期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是“这是帝国主义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2]93。当然,列宁最著名的还是明确地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两个时代。在1914年《论民族自决权》中,列宁强调必须把“根本不同的两个资本主义时代严格区别开来”[3]375。

  一个时代是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崩溃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和国家形成的时代;另一个时代就是我们所处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全形成、宪制早已确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大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资本主义崩溃的前夜。列宁这里着重从政治制度和上层建筑的角度划分资本主义。在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等著作中,列宁系统地论述了帝国主义理论。关于这个时代,列宁多种不同的表述,如“从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代替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等,而一般则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指称。

  一个大的历史时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列宁又常常把时代作为阶段的同义词来使用,或者用时代来指称某个大时代中的一个小时代。而阶段之长短、时代之大小,又都是相对的。在一个大的历史时代里,每个小时代又有不同的特征或主题。对无产阶级政党制订当前的战略和策略来说,弄清即时所处的小时代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则显得更为直接和更为紧要。

  列宁注意将“大时代”与“小时代”辩证地统一,正如将战略与策略相互配合一样。列宁反对空洞泛泛地谈论时代,他在批评彼•基辅斯基滥用时代概念时说“:时代之所以称为时代,就是因为它包括所有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战争,这些现象和战争既有典型的也有不典型的,既有大的也有小的,既有先进国家所特有的也有落后国家所特有的”[3]742。对于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依据重大历史事件将其划分为更为具体的不同阶段,即“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日俄战争(1904-1905年)以及欧洲1900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里程碑”[3]705。列宁在实践中因应不同的小阶段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策略。

  二、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的统一

  时代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时代实际上既有国际时代,又有国内时代。国际时代由那些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国家情况所决定,国内时代则由一国具体的国情所决定。第一,时代具有世界性。大的历史时代的确定必须放眼世界,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考虑问题。国际时代不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情形,也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和个别历史时期,而是观照全球的整体情况。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往往有几种社会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并存。但是,其中必有一种社会形态走在历史的前面,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社会形态就是区分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这就是世界性的时代标志。第二,各国时代要考虑具体情况。一个国家国内所处的时代与国际时代并不总是完全等同的。在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中,各国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一些国家、民族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另一些国家、民族则落在历史发展的后面。同一个世界中,往往存在几种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的国家,这些国家不能简单笼统地在时代上等量齐观。

  列宁认识到俄国时代与国际时代的联系。无产阶级政党应把握世界发展的总方向,“ 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2]91-92。第一,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自19世纪下半叶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来,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列宁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尽管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不能再把俄国能简单地归之于村社社会,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居于主导地位,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二,俄国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列宁针对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而俄国正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当一些人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里推行社会主义是冒失行为时,列宁明确指出他们错了,因为俄国革命“这是和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4]357,要从俄国与世界的联系中把握俄国革命。当然,俄国革命的前途也依存于世界形势。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后不止一次地思考:“现在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国这种小农和极小农的生产条件下,在我国这种经济破坏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支持到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呢”[4]377。显然,这还是从国际大时代考虑俄国革命的前途。

  列宁注意到俄国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总的来说,就是俄国与西方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上的时间差,或时代差。列宁在1900年出国到1917年二月革命回国,其间除了1905年俄国革命时短暂时间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西方国家生活,包括德国、英国、瑞士、法国等。列宁深切地感到俄国与西欧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指出,“ 1844年德国外省的社会生活,正与20世纪初期1905年革命前俄国社会生活相似”[5]77,也就是说俄国落后德国差不多半个世纪。列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这种落后性。列宁在《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曾经列举了俄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更容易发生革命的6个方面原因,其中第一条是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的非常落后使得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第二条是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在这里就革命而言,落后似乎有落后的优势。当然,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巩固和建设方面更为艰难。就巩固社会主义而言,列宁认为先进国家革命后相对有利,“ 如果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那它就能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击破任何帝国主义的蛋壳(可惜这种蛋壳是由最好的钢材制成的,因此不是任何……鸡雏的力量所能啄破的),就一定能不经过困难或只经过极小的困难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4]123。就建设社会主义而言,列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国家的困难,“我屡次说过: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6]793。在列宁看来,“为了使全体居民人人参加合作社的业务,并且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地参加,我们还须要完成在一个‘文明的’(首先是识字的)欧洲人看来并不很多的工作”[4]351;在文化问题上,“ 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4]358;在商业上,“他现在是按亚洲方式做买卖,但是要能成为一个商人,就得按欧洲方式做买卖。他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整整一个时代”[4]352。

  三、现时代与未来时代的统一

  时代也是现时代与未来时代的统一。一方面,对时代的判断总是立足现今发生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理论的时代化就是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另一方面,提出新的时代判断,往往是对新现象的概括。而之所以称之为新现象,就是它们还没有成熟,而一个时代从出现苗头到完成成熟,总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从这个角度,对时代的判断具有的一定的前瞻性。尤其是对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对时代问题的研究,绝非仅仅是对当前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服务,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向前看”更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一大特色,也凸显在列宁的时代观之中。

  列宁立足于现时代,致力解决当前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任务。通观列宁的一些重要著作,都是以此为主题的,如《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关于党的建设的当前任务的决议草案》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献,仅从题目上看就能体会到紧促的时代性。

  然而,列宁也是放眼未来的。俄国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一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个胜利能否坚持下去,能否建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列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世界史的明天,将是这样一个日子,那时已经被唤醒的、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各民族将彻底觉醒,并开始争取自身解放的长期艰苦的决定性的战斗”[7]761。列宁坚定地认为,“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如下这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个人口的大多数,最近几年来非常迅速地卷入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斗争的最终解决将会如何,是不可能有丝毫怀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4]378。

  当然,预见时代的大趋势,不等于预测未来发展的细节。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具体如何发展,列宁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列宁多次指出,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东西的这种观念,是非常荒谬的,“ 至于人类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措施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4]39;“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4]77。

  四、列宁时代观的启示

  时代不是单线的,观察时代可以而且应该有多重视野。列宁有关把握大时代与小时代的统一、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的统一、现时代与未来时代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就大时代和小时代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既要把握大时代,也要注意小时代。一个具体的时代,总是既属于一个大时代,又处于这个大时代中特殊的一段。如果简单地用大时代指对这个时代中的某一小阶段,往往就显得空泛,相关的策略也会不合时宜。既要坚持大时代,认清历史的大走向;又要认清小时代,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内外政策。就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而言,一国具体的时代总是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的辩证统一。由于世界发展很不平衡,一个国家的国内时代与国际时代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大多数落后国家,国内时代往往落后于国际时代。在时代的把握上,过去这一情况常被忽视,有的紧盯着国际的时代,有的只看到国内的时代,往往造成时代问题上的误判。

  时代观也要不断时代化。毫无疑问,列宁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的认识是正确的,已经为历史所证明。但也无须回避,列宁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估计有些不足,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期望过高,对世界革命的进程及其前景过于乐观,这些也为历史所证明。列宁去世后社会主义在时代观的认识上有过经验教训,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总崩溃”的提法,未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与当今世界现实的距离很大。从这个方面讲,列宁的时代观也需要时代化。列宁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5]299。对待列宁的时代观,我们也应持这样的态度。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正确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把握错综复杂表象背后的本质,从而正确制定国际国内的战略、策略和政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5.

  [4]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5.

  [7]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5.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