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红:布兹加林的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思想述评
在当代俄罗斯存在不同流派的马克思主义,但究竟可划分为几种流派,说法不一: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И.А.戈巴佐夫(И.А.Гобозов)教授认为,目前主要有3个流派,即以赵哈泽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以他本人为代表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Л.斯莫尔古诺夫(Л.Сморгунов)认为,主要有两个流派: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以久加诺夫为代表的折中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实用主义,以扩大共产党的同盟者及其社会基础为目的。布兹加林认为,主要有3个流派:以他本人为代表的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以科索拉波夫、赵哈泽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在布兹加林看来,正统马克思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再现20世纪中期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带有强烈的斯大林主义色彩;还有一种比较模糊的流派,布兹加林称之为“修正主义”。布兹加林指出这一流派的基本主张是:认为对于19世纪的社会现实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对于马克思所提出的“史前时期的终结”、“自由王国”等理论基本闭口不提。该流派致力于在理论上调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实践上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该流派的主要代表有:В.托尔斯蒂赫(В.Толстых)、Т.奥伊泽尔曼(Т.Ойзерман)、Г.察戈洛夫(Г.Цаголов)、Ю.普列特尼科夫(Ю.Плетников)、В.阿法纳西耶夫(В.Афанасьев)等学者 。
在这些流派中,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постсоветская школа Критического марксизма)在当代俄罗斯被公认为比较活跃、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个流派。他们主张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再现实化,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布兹加林将其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再现实化”(реактуализация),这一术语在布兹加林的著作和文章中经常出现,是一个颇为关键的范畴,从构词上看,这是由前缀ре和актуализация两部分构成,前缀ре表示“重新”和“再次”,актуализация意为“现实化”。
一、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历史背景
布兹加林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理论必须重新现实化,即再现实化。他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起,苏联的解体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左翼政党和左翼非政府组织失去了影响力,左翼思想也不再流行,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问题失去兴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处于低谷,之前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转而与之脱离干系,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但是,在这20年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领域发生了变化,社会冲突不断,全球性问题突出,战争频仍。与此相应,在世界上也逐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后资本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的理论设计和实践,反自由主义的思想和范式日渐成熟。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不久,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在著名演讲《马克思的幽灵》中说,马克思的幽灵不会消逝,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的强有力的诠释,而在布兹加林看来,这是在一片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喧嚣声中飞出来为马克思主义正名的第一只燕子,加之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越来越令人失望,于是人们越来越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布兹加林指出,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在俄罗斯马克思的书籍再次成为畅销书,他认为,这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巨大理论需求的外在表现。
总之,布兹加林认为,在经济、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等领域矛盾越突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现代社会系统局限性越凸显,那么就越来越需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是,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作出新的解答。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布兹加林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现实化或再现实化的问题。实际上,这个历史背景反映了苏联解体以来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状况和态势。这是一个由失去现实意义到逐渐获得现实意义的过程,与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相比,这便是“重新”和“再次”。俄罗斯政论家А.В.奇斯佳科夫(А.В.Чистяков)在《自由思想》杂志2010年第4期上发表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新解读》一文,主要是评价布兹加林和科尔加诺夫所撰写的《资本的界限:方法论和本体论》一书,文中对布兹加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历史背景作了简短的概括: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展开了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大讨论,当时有很多人极力与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宣布其为伪科学和歪理邪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民主”的俄罗斯被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这种讨论逐渐降温,而关于马克思主义现实化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理论前提
布兹加林说:“生活常常迫使我们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判定其有效性界限,甄别已经过时的观点,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这种理论遗产,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在布兹加林看来,需要一定的理论前提:首先应该批判20世纪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布兹加林认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著作看成是圣经,宗教裁判官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解释,别人只能盲目听从这种解释;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毫无根据地否定和诋毁马克思主义,以为自己的政治阵营服务。我们认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都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需要消除来自这两方面的影响,所以,布兹加林将其视为必要的实现条件和理论前提是不无道理的。其次,认真分析和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其现实意义和价值。显然,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何在?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正面的回答。 布兹加林所言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实际上就是如何结合现实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重要理论前提。对此,布兹加林从俄罗斯和当今世界的现实出发给予了较为精辟的回答。
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依然是适用的。布兹加林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资本论》为例来说明问题。他认为,现代全球经济依然是这样一个体系:进行商品生产,在市场上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交换,一方面是数十亿财产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平均每月几百美金的雇佣工人。他说:“如果我们把《资本论》看作是主要以19世纪中叶的英国作为例证来阐述资本主义特征的著作,那么,我们可以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今天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资本论》依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使人们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和物质技术基础、社会文化生活、人的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布兹加林认为,这是一个与研究后工业社会相联系的极其现实的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人们揭示后工业社会在生产要素、生产结构、人的个性发展、生产关系等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厘清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发展自由的劳动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布兹加林指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限度问题,提出在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劳动从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关系转向工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劳动评价标准和收入的自由劳动关系的思想。他认为,这些重要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有赖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点”。
第四,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工人运动具有指导意义。布兹加林认为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如果工人及其工会组织力量弱小,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加大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人的社会保障等,而这种情况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因此,对于雇佣工人来说,为争取正当利益,团结一致是必要的。此外布兹加林还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当前经济动态的模拟研究是十分富有成效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揭示一系列重要社会现象的经济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人们了解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占有者这两大主体之间的矛盾激化或弱化的原因和条件,而这种矛盾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由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到要求限制资本寻求某种妥协的行为。布兹加林说:“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怎样、在哪里、为什么雇佣工人作为阶级采取了革命行动或者走向了妥协,这难道不是有益的启示吗?”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是对于阐释俄罗斯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问题,还是研究未来可能出现的客观趋势都具有重要价值。至于谈到俄罗斯的过去,布兹加林指出,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逻辑,在像俄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是不可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的。因此,葛兰西称十月革命为“反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的革命”。布兹加林认为,如果单纯地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葛兰西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20世纪在很多欠发达的和中等发达国家实际发生了反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提出了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解决资产阶级任务的可能性的问题。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工艺进步,建构晚期工业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并向后工业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2)在‘消费社会’的水平上保障相当多的居民的物质福利和职业教育等等。” 布兹加林认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劳动对资本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理论可以部分地提供解决这个理论问题的钥匙。在劳动对资本实际从属阶段,已经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较好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可以保证工艺水平的超越式发展,例如16世纪的荷兰。相反,在不利的条件下工业化工艺只能在封建的形式下发展,例如,19世纪俄国的农奴制工厂。从该理论出发,布兹加林对苏联进行分析,他说:“苏联并不具备完成超越式发展任务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条件,没有找到解决资产阶级任务的非资本主义形式。那么,21世纪在其他国家可以找到这种形式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布兹加林认为,俄罗斯缺少商品生产者独立化的工艺前提,没有大量的自由的雇佣劳动工人和能够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主,确切地说,缺少快速积累资本的前提,所以当转向“市场”进行改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导致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过去重要社会现象的剖析,而在对当代俄罗斯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同样具有价值。布兹加林作如下列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有可能揭示当代俄罗斯不同于前资本主义,不同于“突变”的社会主义的实际的商品和资本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有可能回答在信息革命的时代、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的问题;有助于探索全球化时代自由主义模式的界限和矛盾问题;有助于揭示发展民族和文化一体化的可能性问题等等。
三、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基本观点
在最近15年内,布兹加林及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在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更致力于立足现实,探索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再现实化问题,这便是该流派一个重要的理论旨趣。该流派各代表人物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问题的解答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布兹加林看来,总体而言,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进行了批判性的发展,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把这些观点看作是该流派思想旨趣的具体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对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理论特征的一个粗线条勾勒。
1.辩证法
布兹加林认为,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相适应,辩证法应当并且可以再现实化,如果涉及经济理论,辩证法必须与数学方法和形式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2.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布兹加林认为,该理论按照基本原理要求在以下条件下是完全正确的:商品生产者独立化、社会化的劳动分工、产品的批量生产、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劳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而当代全球化的新经济在一些“参数”上与该模式有所不同,所以要求研究后工业社会的产生和资本全球垄断如何使市场及资本发生改变的问题,从而使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再现实化。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
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是更为注重研究生产关系、人的创造能力的反作用。布兹加林称之为“批判性地重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他指出,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产生新的生产关系,而且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内,由于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矛盾作用的结果也会导致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求以生产关系的本质性的改变作为前提条件。例如,由简单的合作和工厂手工业到工业的转变;由形式上的到现实上的劳动从属。布兹加林认为,每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生产关系系统,都会或多或少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特殊形式,并规定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某生产方式的范围和限度,而这些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忽视的。因此,在布兹加林看来,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关键在于结合现实回答在全球性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后工业工艺进步的形式、潜力和范围问题。布兹加林及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极力证明,不仅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而且在必然王国的所有社会经济形态范围内生产力正在失去进步的潜力,从而形成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向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布兹加林认为这种转变是研究所有现代进程的关键点。在布兹加林看来必然性王国的基本矛盾在于:一方面是使人变成劳动分工、人身依附、市场、资本、 国家等各种客观力量傀儡的异化关系系统;另一方面是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创造性。他说:“正是由于人类在物质生产、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创造性活动按照真善美的规律改变着这个世界;(正是由于人的创造性)保障技术、科学、文化的进步并实现战胜奴隶制和农奴制、殖民主义和可怕的野蛮资本主义甚至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革命和改革。” 所以,应当把发展人的创造性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人的创造性活动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就如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一样必不可少。与此同时,布兹加林也看到,全球资本垄断、市场等客观力量将人的创造性排挤到“地下室”,而后现代主义对于所谓的进步采取冷漠态度实际上是对这种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反映,或者说是消极的认可。对此,布兹加林指出,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不同于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消极态度,而是在发展传统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同时,着重强调人作为社会关系创造者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还提出了关于人的创造活动能动论的界限问题,以及消极不作为的盲从者对于停滞和倒退应该承担的责任问题。
4.关于新社会主义理论
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认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生活基础发生了全球性的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应当构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论,这就是他们提出来的不同于20世纪社会主义的新社会主义理论。为此,他们首先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进行剖析,认为这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地尝试建构非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系,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都与已被预言和论证的关于“自由王国”初级阶段的原则相去甚远,比如社会主义应该是比资本主义更为高效、民主和人道的社会,现实却并非如此。但是,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理想,并坚信走上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是可能的和合规律的。他们提出了建设新社会主义的四个前提 :(1)劳动生产率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社会解放的基础;(2)科学、艺术、社会创新、道德知识等各种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是提高生产力的动力机制,也是促使社会向物质生产彼岸迈进,并使人的创造性活动变成社会发展主要因素的推动力;(3)为争取社会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通过不同阶段的斗争形成能够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主体;(4)他们套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述这第四个前提,即异化世界由自身的矛盾形成了消灭自身的力量,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
此外,布兹加林还通过阐述“自由王国”——“新社会主义”的客观趋势来说明新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1)扬弃和辩证地否定资本主义和“必然王国”;(2)新社会主义的主要社会基础,是一切具有联合创造能力但却丧失在直接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创造活动可能性的人,即那些下层知识分子(包括工程师、医生、教师、工会积极分子、学者、演员);(3)“自由王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形式上的劳动解放阶段和实际上的劳动解放阶段。在第一阶段,解放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只是社会领域中的一种形式,社会主要成员劳动的内容仍然是重复性的。这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工业阶段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相类似。只有随着创新活动内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解放将会成为现实的,那时活动的内容与它的社会形式会真正地同一;(4)社会主义是由异化的经济必然性的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的统一的、曲折和矛盾的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它应当保证比资本主义更高程度的经济绩效和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由上文中可以看出,布兹加林及其所代表的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一些值得肯定之处:第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他们信奉这种学说,是确信其所具有的真理性,这是冷静分析、独立思考的结果,因而无论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是“时髦”的“显学”,还是处于争相与之划清界限的边缘化状态,都未影响他们“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布兹加林等人不断著书立说,阐明自己的主张,文章不断在《抉择》、《自由思想》、《经济问题》等杂志上发表,他们还经常组织召开各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会议,其影响逐渐扩大,拥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特别是在青年中间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他们大都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有限性的系统,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害处,而且越往前走,它就越是在危险和绝境上发展,可以说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进步的历史使命。当然,布兹加林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也进行了批判分析,他用“突变的社会主义”来说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质,认为这是在内外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社会形式发生官僚集权式突变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缺乏民主、忽视人的创造性,不能应对新的全球性的挑战。但是,布兹加林一向反对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全面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观点。他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建设21世纪新社会主义的理想,新社会主义在布兹加林那里具有具体的内涵,但其精神实质与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相契合。第三,积极探寻社会发展的新途径。布兹加林等人再现实化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为了21世纪,是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社会发展的新途径。布兹加林说:在人类社会生活基础发生质的变化的当今时代,正在形成后资本主义社会、后工业社会和后经济社会产生的前提,我们的流派就是要致力于分析和理解这个时代,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将我们的流派称为“后工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鉴于此,可以说,布兹加林是有勇气的人,他敢于回答一些的新问题,勇于探索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可能解决问题的答案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断进行理论求索的态度和行动都是值得肯定的。当然,需要提及的是,布兹加林对于马克思主义再现实化的阐述对于我们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但是他关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突变的社会主义”以及新社会主义的主要社会基础的论述是值得商榷的。并且在俄罗斯国内对布兹加林及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他们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社会民主主义者,也有人指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什么,就是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批判斯大林,这是丑化苏联社会主义。当然,这种批判的声音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布兹加林及其所代表的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但是我们对此也要辩证地分析,避免以偏概全。(注释略)
参考文献:
[1] А.В.Бузгалин、А.И.Колганов.《Пределы капитала:методология и онтология》, Москва, 2009.
[2] А.В.Бузгалин 《Социализм-21.14текстов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й школы критического марксизма》, Москва, 2009.
[3]《Свободная мысль》, 2010.№4.
[4] А.В.Бузгалин《Марксизм альтернативы XXI века》, Москва, 2009.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教研部)
(编辑:汪世锦)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