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重建与国际思想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1-07-18
2011年4月24--25日,“全球秩序重建与国际思想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即“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国际马克思主义分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具体承办。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是我国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崇富教授,美国麻省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社会学教授多博林科夫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等的中外学者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围绕中国模式及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影响、全球化与新帝国主义、21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便为超越现存不公正的世界格局、重建一种稳定繁荣有序的世界新秩序,提供创新的理论和政策理路。
一、中国模式及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中外热议“中国模式”。特别是从美国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为全球战胜这次经济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北京共识”有压倒“华盛顿共识”之势。有无中国模式?何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有何特征?中国模式对世界和平发展有何影响?中外学者在这次研讨会上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与讨论。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指出,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根源在于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极少数富人愈来愈富、绝大多数穷人其中包括中等收入阶层愈来愈穷;极少数富人愈来愈富、几乎所有国家愈来愈穷。比尔•盖茨、巴菲特、保罗•艾伦三人总资产比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3个国家GDP的总量还多。现在,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政府从理论上已经破产;而各国的主权债务几乎都在急遽增加。按照物理学能量守衡的定律,财富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而只会转移。各国主权债务的增加和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穷人包括中等收入阶层愈来愈穷的过程,就是极少数富人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各种手段极其贪婪地聚敛巨额财富的过程。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进一步引发全球社会动荡加剧;相对于苏东剧变后的低潮而言,世界左翼和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有所复兴,马克思的学说在全球重新得到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地健康发展,这极大地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指出,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危机四伏,同时这种动荡的世界秩序必将蕴育世界历史的转折和重生。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国际秩序的重建和思想理论的创新,就是为了超越美国“一超”主导的世界发展不良模式,相互交流探讨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为重建稳定、繁荣、有序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先锋和进步的学术思想和政策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全球秩序的重建必须尊重和重视民族国家的作用。没有民族国家就没有全球秩序。在全球化过程中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一,应有进有退,以进为主,合理调整政府的经济活动领域。第二,必须对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倾注更多的政府关注。离开成功的意识形态 , 任何制度的维持或创新都是不可能的。中国模式的成就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为推进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国俄勒冈大学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教授认为, 近年来,“中国模式”这个术语在中国学者和国外关注中国发展的观察者那里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关于这一模式,有种观点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它给中国带来了显著的快速发展,这不仅优于英美积极推崇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而且优于自18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以来欧美开创的发展道路。这个模式是由什么组成的?它又是怎么被转化成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在这个讨论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在当代世界,尤其是置于中国发展部署的政治话语体系中,中国模式的提出有什么意义?第二,中国模式可能具有哪些特点?最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在何种意义上对其他人具有吸引力呢?特别是对那些处于不受社会和政治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的人们来说。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特别是始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萧条似乎对中国经济发展没什么破坏,这就使得“中国模式”在后欧洲中心的全球现代性的各种竞争模式中备受关注。就像“北京共识”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不同那样,中国经济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与美国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观点认为,就像中国经济将迎头赶上了它的对手一样,“中国模式”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统治地位。根据中国模式,我想来简要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在我看来,在理解继续塑造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力量上,尽管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忽视许多国内外评论家关于当代中国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具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观点是自欺欺人的。他们通过批判过去的社会主义革命使得其成为可能。尽管中国领导层已作出努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这就是胡锦涛主席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在其他地方一样都不被大多数人所关注。换句话说,忽视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这一公众看法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陈志尚教授指出,人权的实质是以法律、道德等形式,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规范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反映和处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有的和实有的需要和利益。“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主张,表面上制造一种“人权高于一切”的迷雾,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统治集团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人权标准、人权模式,冒充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人权标准、人权模式,强加给各国人民。其真实目的是扩展本国的势力范围,掠夺别国更多的资源和财富。这既违背了国际公认的国家平等原则和主权不可侵犯原则,也构成了对大多数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蔑视,因而是一种反人权的谬论。中国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开展国际人权的平等对话和合作,反对把人权作为对外政策的工具制造对抗。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海因茨•迪特里奇(Heinz Dieterich)教授认为, 鉴于资本主义部门权力逐年稳步增长,而且,不用说,帝国主义在各方面是在不断强化这种趋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做什么可以避免其力量的侵蚀和系统的崩溃?它将无法长期维持20世纪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权力结构。但是,它也不可能采用资产阶级马戏团式的民主,因为它是资本的统治模式。由于是文化的主战场,中国,在全世界社会主义组织和人士的帮助下,应该创建一种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反对资本主义文化。根据2009年《纽约时报》的“全球财富报告”(2010年6月24日),中国是一个混合经济国家,中国共产党有大约78万党员领导13亿多人,百万富翁约477,000人。国内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加,远远高于解体前的苏联。私营部门的经济力量快速增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疑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那么,什么战略可以阻止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入侵,同时,实施一个现实的、可行的过渡模式,将中国引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安全地带?
二、全球化与新帝国主义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深化的今天,霸权现象十分明显,因为全球化并不以公正的方式进行。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球化速度是可控的吗?当今全球化过程中的新帝国主义与传统的帝国主义有何异同?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中外学者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认为,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更大的变革与调整可能还在后面。世界各大战略力量正在合作,同时也有竞争,还有博弈,更有较量。未来二三十年,其相互合作、竞争、博弈、较量的结果会是怎样?笔者认为,还很难说一定是一个结果,各种可能性都有,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然屹立与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较大复兴,当然也决不排除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遇到新的更大的困难,世界社会主义步入新的更大的低潮。作出后一种判断,并非悲观。这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这是既定的和决不会改变的;但在一段时限内和一定条件下,世界各主要国家、各大战略集团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战略及其策略的制定、运用,有时往往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不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短期或中期发展的具体结果如何,世界已经步入历史的快车道。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累积冲突的必然结果。目前有三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二是最近西亚、北非一系列事件与美国战略重心的进一步东移。三是日本“3•11”大地震、大海啸与其后正在演进的核事故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传统的“冷战”宣告结束,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大阵营”进入了美国“一超独霸型”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格局。为了巩固其非法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不断交替使用“单边主义”、“多边主义”、“软硬巧实力”等战略和策略手段阻遏多极化趋势,利用北约军事组织、国际人权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能源机构等许多国际性组织,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推行新自由主义、新帝国主义政策,越来越露骨地把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作为它提供对外援助和推行西方政治制度的先决条件,越来越露骨地把国际政策变成促进或维护其本国实力,遏制或削弱他国实力和民族权益,以实现自身狭隘利益的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指出,全球秩序的重建离不开民族国家的作用的恰当定位和有效发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实现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必须通过政府创新,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一,政府必须对货币稳定、汇率、利率、金融和信贷体制的稳定与信心等问题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加强金融规制以防范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殖民”。第二,对于具有战略意义和高风险的新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空间技术), 政府不仅应增加投资并带动民间投资,更应增加规制其发展的规则和管理的供给,遏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殖民”。第三,政府应努力通过法制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保障社会成员的自由、公正权利,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负面影响,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殖民”。第四,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博弈,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则殖民”。
德国柏林卢森堡基金会社会批判研究所所长、哲学家米夏埃尔•布里(Michael Brie)教授与该所高级研究员、政治经济学家迪尔特•布莱恩教授 认为, 资本主义危机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危机。经济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21世纪的主要问题。不断的危机可能会产生第三条发展道路,并会产生新的社会与政治格局 —— 这是社会生态转型,转向一种可持续的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道路。这将是现代社会的第二次大转型。如果说第一次转型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那么,第二次转型将会完成这种现代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贷款提供者、股东以及他们的代表发号施令。西方社会就是一种以利润为主导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正是这种利润原则产生了现在多维度的资本主义危机,危机使我们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不断摧毁人类创造的财富、不断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凝集力,最终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经济学部主任詹姆斯•柯瑞文(James Craven)教授,指出,从历史上来看,旧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要采取直接的掠夺与渗透,如暴力抢夺、移民、占有等方式,通过硬实力进行远距离和局部攻击以达到对国外领土的持续控制,同时也伴随着采取少量的软实力手段。但是,一般而言,新殖民主义和新帝国主义主要采用间接的手段,以“软实力”的形式(如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通过政治独立和资本的控制来控制当地政府机构与社会精英,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辅助以硬实力的武力威胁(如公开的或秘密的军事行动和措施)。一般而言,美国及其盟友尽量避开依靠武力进行各种形式的强行掠夺和占有外国领土。当有必要进行武力干涉时,美帝国主义更多的是采用快速、灵活、精确、瞬间致命的武器进行攻击,而不是直接占领大片外国领土。他们更加关注各种复杂的软实力形式进行控制与干涉。但是,帝国主义软实力的干涉并不真正是“软”的和非强制的。毫无疑问,国际教育给参与国带来了很多切实的利益和吸引力,有力促进了全球化和国际交往,以及全球经济的国家、地区、民族一体化发展。但是,帝国主义软实力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宣扬其制度与价值观,并把帝国主义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普遍模式迫切别国加以模仿。如果他国不想长期处于危机状态下(遭受各种公开的、强制的威胁),就不得不这样做。随着全球危机和帝国主义权力陷入困境、日益增加的国内财政危机和和政治腐败,使得帝国主义各种软实力和硬实力干涉显得更加明显;他们干涉得越多,失去得便也越多。帝国主义的各种干涉,甚至比地震和飓风给受害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还要严重。只有使受到帝国主义干涉的对象了解这些干涉的性质、来源、方法、工具和意图时,他们才能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国家主权、民族自决、独立、文化和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法律体系,以免遭到逐渐的侵蚀而最终被颠覆。
保加利亚科学院和悉尼大学乔•彼得罗夫(Koycho Petrov)教授指出 , 因为,自1917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对推进世界文明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苏联解体可以相提并论的只有宇宙大爆炸。苏联解体的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是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政治和鲁莽的改革,与后来戈尔巴乔夫采取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自由市场和民主或解除管制、私有化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戈尔巴乔夫引发的大爆炸,摧毁的不仅是苏联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制度,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内战、种族灭绝和土匪资本主义的复辟。大爆炸在全球的社会中造成了最大的“黑洞”:引发了全球无政府状态、恐怖袭击和战争。直到今天,苏联解体在全球造成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西方国家的努力,继续着克里姆林宫大刑事反革命,推动人类倒退到了中世纪。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德•格•诺维科夫(D.G.Novikov)博士指出,全球化和帝国主义的概念,到底是什么?1916年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阐述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第一,生产的集中化和垄断的增长。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交合在一起,他们变成了金融资本。第三,资本的流动取代了商品的流动。第四,在帝国主义强国之间,他们划分世界,而且各自都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范围。第五,资本主义是腐朽和没落的。欧洲左翼政党提出了一个论断:全球化是已经梳妆打扮了的资本主义。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但是这个比喻没有对它进行详细的分析。俄共研究了全球化问题,在2002年出版了久加诺夫的一本书,《全球化与人类的命运》,详细解读了全球化。今年这本书又在俄罗斯进行了重新出版。书中指出,全球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同时全球化时代新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如下:生产资本、工业资本最终都是通过金融资本来进行奴役和投机,这样的金融资本开始变得越来越有可能再生产,而且它越过了商品生产的阶段。市场关系被人为的移植到了一种保护非等价交换的机制里面,在这个机制里面,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都是受奴役、受剥削的。国际活动分工,出现了全球化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巩固,而且不断深化的就是不公正、不平等。我给大家举个例子,2003年有一外交报上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就是说全世界的商业,越来越开始变成了不平等,不平等越来越明显。世界农业生产兴旺发达,但是每年却有3000万人口因饥饿而死,8000万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在1960年有20%的人,他们的收入比其他最贫穷的20%的人高30倍。今天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82倍,而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5000万人口生活在能够丰衣足食。而且蓬勃增长的金融工业集团,他们越来越开始对主权和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权利主体,发起进攻。信息文化侵略,越来越开始侵占传统价值观,而精神上的堕落,已经开始降到了最底线。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他们把资源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这让剩下的世界不可避免的贫穷。全球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弗•伊•多博林科夫(V.I.Dobrenkov)教授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是这样一个图景。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社会生活全部纳入到美国的控制之下。第二个就是弥漫在全球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带有全球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第三个就是单极世界的破灭,美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就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1991年之后,美国就作为一个霸权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国推行自己的霸权图谋。我们并不是反对所以全球化,我们只是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强行推行自己单方面价值观的全球化。
三、21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但历史并没有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给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带来了很好的契机,但西强社弱的世界局势不可能马上因此而改变。21世纪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竞争与较量中究竟鹿死谁手?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前景如何?中外学者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认为,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对西方经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困难并对西方思想理论界以及资本主义走向和世界社会主义及左翼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西强社弱的局面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也决不排除美国在可预见的一些年内突然出现变故,尽管这一可能性较小。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延续约数百万年;奴隶社会存在约3500多年;封建主义存在1300多年;资本主义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才不过471年。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从十月革命算起到现在才不过94年。资本主义现在还有很强的调节能力,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让十分年轻和很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几十年内就完全取而代之。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各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和应对。国外共产党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着有限的联合活动。全球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英国著名作家、记者弗朗西斯•惠恩在2009年新出版的《马克思〈资本论〉传》中说:“马克思并未被埋葬柏林墙的瓦砾之下,他真正的重要性也许现在才刚开始。他可能会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对这种已经开始复兴的左翼和社会主义思潮我们一定高度关注,统筹考虑,运用多种方式形式进行积极合作与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认为,世界并没有因为美国“一超”主导而变得更加稳定、繁荣地向前发展。经济上,美国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带来了世界贫富的地区差距、国家差距、民族差距和阶级差距变得更大,尤其是始于2007年的美国自身的金融经济危机带来了全球的经济动荡、混乱和无序,虽然3年过去了,其前景仍然不很明朗。政治上,美国以“反恐”为旗号,以西方的“民主”、“自由”为幌子,支持所谓的“反对派”和“持不同政见者”,直接在他国策动“颜色革命”或以推翻“独裁”为借口,动用军事手段,武装干预他国内政。然而,美国扶持的愿意向美国输出利益的“亲美”政权,并没有带来一国的稳定,而是带来一国内部更大的冲突甚至战争,并诱发地区冲突和战争。世界在美国主导下,比“冷战”时期更不太平。在文化上,美国以“普世价值”为旗号推行西方的价值观,以西方价值作为普世价值来重塑世界,无视自由民主的人民性、自由民主表达的多样性和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让各国富有的资产阶级玩弄以金钱为后盾的权利游戏,而普通民众的生活却没有应有的改善。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海因茨•迪特里奇(Heinz Dieterich)教授认为, 我们把21世纪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的几个突破归功于德国学者阿诺•彼得斯,他通过三个重要的方面定义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生产模式:第一,经济的民主计划;第二,对等原则;第三,作为基本经营原则、替代市场价格作用的的劳动价值。海因茨•迪特里奇教授进一步指出, 计划和分配过程的民主化是新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和必要的目标。相对于20世纪的社会主义,21世纪的新社会主义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参与民主和民主的计划的经济。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研究系主任拉荻卡•德塞(Radhika Desai)教授指出, 马克思的哲学与其经济分析和政治分析是密切相关的,毫不奇怪,今天新共产主义哲学家的主要缺陷在于他们经济分析和政治分析的准确性不足,并且他们误解了他们所依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虽然作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一个方面,新共产党人主要代表的“创意阶层”的工作条件,可能是小规模的工作场所,但是,他们的产品却需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的大型工作场所和复杂的劳动分工。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大卫•科茨(David M. Kotz)教授指出,有两种危机:一种是经济周期性衰退危机,这种危机是可以自我矫正的;另一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的解决离不开经济的重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当前的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带来了经济的停滞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如果这种停滞和不稳定性继续的话,就会爆发重组经济结构的斗争,这种斗争将涉及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和群体力量的重组。如果那样的话,那么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变化。我们面临三种选择:社团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工人阶级保持相对弱势,很可能产生社团资本主义。如果危机加剧,加上新自由主义对工人阶级30年的残酷压迫,导致工人阶级的反抗。这就可能产生新的社会民主形式。与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相比,社会民主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更有利。然而,那种资本主义形式只是在过去面对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时才有可能出现。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为重建强大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战后不稳定的资本主义相比,新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会有更好的前景。
保加利亚科学院和悉尼大学乔•彼得罗夫(Koycho Petrov)教授指出 ,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和国家垄断阶段,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和二战,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不断改变其政治和意识形态,越来越多的吸收社会主义的东西,来不断掩盖资本主义的罪恶,或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东西相结合,资本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挺过了危机,这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说的一样。
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迈克•莱波维兹(Michael A. Lebowitz) 教授指出,在这个庞大的不平等和相互敌意的世界中,如果我们没有选择社会主义,我们就只会受到资本的怜悯。我们需要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概念,社会主义全球化可以指导我们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作斗争,因为,资本主义全球化只会把人们引向摧毁人类财富、破坏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渊。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全球社会主义或全球野蛮主义。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德•格•诺维科夫(D.G.Novikov)博士指出,美国进行殖民战争,是在20世纪的下半叶到21世纪初,他们的行动导致了苏联从世界版图上消失。美国就是想干涉别国的内政,比如说他干涉南斯拉夫、伊拉克还有利比亚等。
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国立莫斯科大学弗•伊•多博林科夫(V.I.Dobrenkov)教授指出,尽管现在世界的发展趋势非常复杂,非常微妙,有些时间甚至呈现跳跃的状态,但是我们都要面对现实,要胸怀理想。我们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类型,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我认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人类才有美好的前景。所以说今天我们的讨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一个什么图景,是一个什么面目?有什么特征?我认为,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要倡导社会主义理念。我也认为世界各国的学者,要有一个很强烈的责任感,那就是我们要团结在一起,来帮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希望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