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当代中国

金伟、张钰: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探析

发布时间:2024-12-18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道路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塑造世界现代化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自提出以来受到了海外学界和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形象新的话语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效力,积极主动地用中国故事和中国话语促进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同,对于改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消除西方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误解、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的构建路径 

  (一)对外政策与国际合作 

  中国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对外政策和国际合作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成就。中国不断参与多边合作,倡导多样化的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和协调,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提出并推动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全球性热点议题,对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展开对话和合作。 

  (二)贸易合作与经济援助 

  中国通过广泛的贸易合作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中国构建了广泛的经济合作网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个项目和机构,与众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及金融贸易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声誉。中国通过积极的援助和投资举措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医疗卫生援助、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多项援助活动。这些贸易合作与经济援助展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的发展态度,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和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三)媒体与信息传播 

  中国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国际媒体平台等多个层面的渠道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和价值观念,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理解。一方面,中国建设了一系列国际新闻机构,构建了新媒体国际传播矩阵,向国外受众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面貌,向世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发展和成就。另一方面,中国重视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对外传播,通过新闻、视频、图片、特别报道等多样的形式,采用多语言传播策略以提高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积极利用海外社交平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声音和形象,宣传中国的政策动态、发展成就和文化信息,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 

  (四)文化与教育交流 

  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强调中国特色文化符号和象征,将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等作为传播符号,通过国际性文化活动、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等形式进行对外传播,以此与国际社会进行符号交换,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认可。中国致力于与国际社会分享文化和教育资源,促进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中国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种奖学金项目,鼓励国际学生到中国大学深造;同时也积极派遣优秀学生到海外学习,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所取得的成就 

  (一)打破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话语垄断的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更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破解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局面,丰富了世界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让国际社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本质逻辑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全球霸权趋势,为世界发展与和平做出了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影响了资本逻辑的世界蔓延,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超越了东西方的对立思维,解决了目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弊端,为其他国家走出西方制度模式下的现代化困境提供了答案,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帮助。 

  (二)增进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客观理解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文献不断被翻译出版,让世界上更多人得以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并领略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通过不断整合对外传播的资源和平台,把传统的国际传播体系迭代升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搭建立体话语网络,开展“一国一策”“一群一策”的精准传播,提升了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影响力的理解和认可。此外,还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内涵和外延细化并相互关联,将诸多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的逻辑理路和价值意涵加以阐释和解析,加深了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蕴的理解。 

  (三)增强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深刻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使海外逐渐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及发展趋势,有更多的海外人士意识到,凭借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多项经济指数名位世界前列,多项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的发展还惠及了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有更多改进生产技术和手段的机会。同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世界逐渐认识到中国探索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中国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与“西方之乱”相对比更凸显其优越性和超越性,体现了人类对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进一步加深了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情感认同,成为海外认同的现实基础。 

  (四)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发展破解了大量难题,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独立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开拓了现代化的新境界,为人类实现现代化,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发扬了其自身独特性,鼓励了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用自身实践证明“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了既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现代化图景。 

  三、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偏见 

  中国和西方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基础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遇到的根本挑战正是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一方面,西方社会在现代化的论断上仍秉持“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态度,坚守陈旧的“文明标准”,试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进行解构,另一方面,西方企图从意识形态方面着手,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等不实言论污蔑中国式现代化,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传播效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西方现代化叙事逻辑固有的优势地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现代化成果,垄断了对现代化的概念定义和标准制定,他们以此为落脚点,针对怎样的条件能够满足现代化、现代化的标准和规律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唯一性的限制,将西方现代化包装为“永不过时”的时代遗产,并利用西方媒体的话语垄断使中国式现代化深陷“他塑”的泥沼,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定位。此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叙事逻辑目的是建立西方价值导向的现代化秩序,最终服务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发展中国家只要接受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就难以从西方现代化秩序的预制陷阱中逃脱,会在经济和政治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度捆绑的同时,逐渐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化表达能力还不强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容还不够丰富,在学理性支撑、通识性表达和有效性传播等方面还需下功夫。在表达内容上还不够丰富,有时被一些抽象和空洞的理论概念所充斥,缺乏吸引力,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受到一些国际政情、国际舆情、突发事件等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内容的更新颇具复杂性和困难性。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容在知识生产、理论建构与范式转型方面后劲不足,难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四)主动设置中国式现代化议题能力亟需增强 

  目前,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设置能力薄弱,这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议题的认可,也不利于应对西方给我们炮制的议题陷阱。西方媒体擅长在关键阶段通过大量报道和特定立场,刻意塑造出与我国立场和态度相左的冲突议题,以影响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传播效果。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固定化的议题,“一对一、点对点”地进行回应,实用性和效率性低下,没有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对冲,但被动而单一的解释和发声不仅不能增强议题设置的效果,反而容易强化西方议题陷阱内形成的偏见。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外传播的对策 

  (一)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基础 

  面对西方国家的偏见,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基础。一是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背后哲理、意理和学理的体系化研究。要深刻探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观基础、认识论特征、价值观引领、方法论属性和实践目的论本质;还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核心概念、本质属性、基本要素、创新点、理论意义等问题的学理化研究,逐步提高海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系统立体认识的程度。二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路径研究。要深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抽象话语所概括的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性质和特征,及其阐释和表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理念,并将研究成果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符号媒介、语义内容、实践语境的构建之中,从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基础,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的话语力。 

  (二)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逻辑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面对西方对现代化定义的垄断和世界现代化的单一化趋势,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中要突出自身叙事逻辑的突出特点,并综合运用不同角度的叙事加以巩固,将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客观整体地呈现在世界的面前。要综合运用不同角度的叙事逻辑,善于将时空叙事、比较叙事相结合,将我者叙事和他者叙事相结合,将理性叙事和感性叙事相结合,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和内在优势转化为实质性的话语权,从而摆脱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和西方现代化叙事对外传播较量中的劣势地位。 

  (三)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表达的效力 

  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表达的效力,关键在于增强话语内容的感染力、主体的多元性、话语媒介的影响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的表达上要用人类的共识和常理去感染人,用情感和故事去打动人,尽可能影响有海外影响力的、有潜在被影响可能的和有被影响意愿的人。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内容要尽可能发掘中国话语和他国文化之间的可通性和交汇点,将理论通过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去叙述,形成话语内容的感染力,引发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国际受众对话语内容的理解。要从话语主体的多元性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表达的效力。要不断推动智库建设,让智库在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优化传播平台,构建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媒介,话语媒介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传播的“中枢神经”,国际受众往往通过媒介建构出来的“拟态环境”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加强平台有效性建设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更加立体和精准。 

  (四)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议题设置的有效性 

  要坚定立场,同西方议题设置中出现的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歪曲、攻击和诋毁进行反驳和澄清,在批判西方议题设置中保持自信,面对西方的质疑,我们要有信心站在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同西方进行议题对冲。对于已经产生正面效应的议题,要增强议题维护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议题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设置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积极与受众保持互动、在原有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二次创作、通过合作媒体转发再传播等,让已有议题获得国际受众的持续关注。这样既可以检验前期议题设置是否成功,又能对未来的议题设置、修改和更新提出参考意见。要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树立议题设置的主动思维。在关键时刻抢先做好议题设计,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议题设置的主动权。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传播本质是中西方话语力量的较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传播中,我们要抓住现实机遇,把握时机,回应世界对现代化发展的关切,为我国营造积极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同时,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文章来源:《人大教学与研究2024年11月11日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