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王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向度

发布时间:2023-11-21
字体: 打印
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涉及到话语目标、话语内容、话语表达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目标导向和以情感人的育人方式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新时代的时空方位和时代新人培养的使命任务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向度提供了重要方向。
一、以情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1]以情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不适应”的回答,旨在实现“做得好”的目标。
  第一,适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具体到高校,就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党的历史上,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同频共振。理论武装离不开话语体系创新。首先,理论创新本身蕴含话语体系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的理论形态,也形成了新的话语体系。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的理论话语体系,需要守正创新,将理论话语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温度。这个转化既蕴含了以党的创新理论凝聚学生情感的价值目标,又体现了价值目标需要通过情感载体实现。
  一方面,情感价值目标所指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情感认同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2],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是情感要求。从用情对象来看,既有对政治领袖的敬仰、对政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又有对政治价值的信仰。新时代,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属于政治价值层面的情感表现,是情感目标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道义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是情感认同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为新时代的情感认同提供了新动能。如何将充满情感能量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学生个体真实的情感认同,就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时代使命。
  另一方面,实现情感认同需要情感载体。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3]党的创新理论要成为得民心的理论,就要深入人民心中,深入青年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是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以情感为载体,将情感融入话语体系,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可感、易懂的必要之举。
  第二,适应“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背景下人心争夺的需要。“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是发展变动之维,深度互动则体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整体性。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和深度互动中,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大势交织。其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时代赋予了青年大学生更高的期待,期待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然而,“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4]196。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美国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为借口,联合其盟友不断实施反华阴谋。通过干涉中国内政,歪曲历史、歪曲事实等方式,企图割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把中国共产党孤立于中国人民之外。通过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误导青年大学生,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如何在多元多样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赢得人心,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坚定方向,成为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
  第三,适应青年大学生接受特点的需要。当代青年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原住民、互联网的原住民,还是经济全球化的原住民。三种原住状态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点。作为市场经济的原住民,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和竞争意识使得青年大学生更加务实,更加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网言网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同时,也形成遇事找度娘、有困惑找网友等网络认知和思维方式。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原住民,国际性交往和跨文化思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鲜明优势。一方面,他们有更多机会观世界,了解、体验不同国家的风貌,具有宽阔视野;另一方面,又能够在国际比较中发现优劣,摆脱盲目的学徒状态、他者迷信,以更加自信的心态看待中国。此外,由于没有经历艰难困苦,缺乏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历史记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较弱。面对这些特点,以情感赋能话语体系创新,就在于运用情感因素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走进学生的心坎,让他们认同话语蕴含的道理。
二、以情感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目标
  话语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组成部分。用情感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目标,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适应力、说服力、转化力,进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等问题。
  第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使学生听得懂,解决入脑的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11马克思揭示了理论说服力的前置条件是理论的彻底性。但彻底的理论说服人还需要教育和接受的过程,否则就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窠臼。“‘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6]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是特定的,将特定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可接受的道理、情理,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内在要求。情感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通过揭示话语内容本身的情感意蕴,使客观的内容具备情的感召力。二是以情感为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讲故事、生活叙事、政治仪式、文艺呈现、实践体验等都体现了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的赋能。
  第三,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化力,使学生听了管用,解决入心、入行的问题。大学生的政治情感生成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目标,即“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198。通过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具有中国心、中国情,民族心、民族魂。当然,大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的担当作为才是最终目的。这就涉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化和外化,即教育话语向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思想观念体系向学生实践的转化。两个转化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实效。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化力,核心在于关注大学生政治情感的生成及政治情感对实践产生的内在驱动,使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赋能实际行动。
三、以情感浸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
  话语内容是话语体系的基本构成,涉及“说什么”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是一种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些内容同时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从理论体系到课程体系,再到学生思想体系的过程,就是理论武装的过程。这一过程,除以理服人外,还需要将理论话语与生活实际对接,引导大学生真切体悟话语内容的真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内在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兼具真理性和道义性。对此,以人民情怀为灵魂,根据一定逻辑结构丰富话语内容,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情和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焕发感召力的用情之举。
  第一,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真情。“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7]8基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人类解放,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生存陷入“最令人愤怒的非人的境地”[5]430,并向人民群众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制约人民需要满足的问题已经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同时,人们的需要从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拓展到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端,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话语。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蕴含的真情,就是要在理论教育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揭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突出话语内容的价值性和主体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真情。
  第二,结合共同富裕目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深情。私有制催生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在贫富不均的时代,共同富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从仁人志士们推崇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世界,到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构想,再到习近平强调的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富裕从夙愿逐渐成为现实,从人们的向往成为社会发展的旋律。在治国理政视野中,共同富裕涉及公平问题。着眼共同富裕,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话语链接到每个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到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战略实践所蕴含的深厚人民情怀。由此,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
  第三,围绕高质量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温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8]22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叙事走向世界,宏大叙事走进学生心里,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着力点。从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来看,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发展相对,高速发展是量的维度,高质量发展是质的综合。高质量发展以高速发展为基础,是对高速发展的超越。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高品质的生活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跃升,最终落足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上。就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获得者,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围绕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打通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国家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关系。以人为中心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高大上”的话语也就有了向细、向实的可能,战略蓝图便有了人的温情。
四、以情感互动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
  话语表达,即“怎样说”,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何种方式被言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说”链接教师和学生,体现教育过程的氛围、特点,直接影响学生对言说内容的接受程度。“互动仪式的核心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和情感。”[9]78参与互动的双方聚焦到共同的对象或活动,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而在这个交往互动过程中,获得高端积极性情感能量的人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之中,而获得低水平情感能量的人将中断互动。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需要在情感互动中关注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升话语表达的可接受性。
  第一,教育之爱是情感基础。教师的教育之爱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基础。教育之爱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高校有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从不同的功能导向出发,会产生不同的实践倾向。教育指向后继有人,相对而言,高校的育人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成长成才的主体。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主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直接影响。人们对教师的崇敬,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立德树人、助人成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之爱。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还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懂是对教师扎实学识的要求。真信,体现为信仰,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10]12这就是习近平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逻辑所在。只有真正把握理论的彻底性,认同理论的价值指向,才能真正具备理论自信,真正具备教育自信,对立德树人的热爱方可持久而深厚。
  另一方面,教育之爱还包括对学生的真心喜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实中,把学生工作视作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以学分绩点高低衡量学生、以教育者的视野和能力评判学生等不良倾向时有发生。学生在教育中难以感受到情感上的关怀和归属,进而与教育者产生情感疏离,以致于在课堂上出现“不爱听、不想听、不会听”的现象。“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11]10仁爱之心是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不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都需要教育者倾注温暖和感情,以真心换真情,在教育之爱中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与期冀。对此,教育者需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摒弃代际偏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成长,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给予充分信任。
  第二,把握大学生的青春特质是关键环节。把握学生、理解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心喜爱的集中表现,具体为:了解大学生所处的具体处境,尊重大学生所呈现出的不同爱好、兴趣等个性特征,体现出教育的对象性思维。把握大学生的青春特质作为情感互动的关键环节,既将教师的教育之爱落到实处,也为话语表达的具体展开奠定认识基础。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期和奋斗期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度重合,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习近平指出:“要把握青年特点,善于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阐述党的主张,善于把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结合起来,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对青年的引导力、说服力、亲和力。”[12]157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青春特质,将科学道理进行青年化阐释,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立大志、担大任、做大事。
  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时代大学生首先作为青年人,其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旺盛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青年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突出的流变性。“如果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程度跟不上广大青年,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老话、套话,同广大青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那当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12]38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提出了新要求,即用青年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吸引青年,使教育者话语和受教育者话语得以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阅历尚浅,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思想困惑。新时代大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再加上处在新时代这一时空压缩的场域中,面对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13]。因此,把握大学生青春特质的情感互动,不仅在于把握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更重要的是把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在情感互动中以学生听得懂的话语答疑解惑,实现更高层面的教育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具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第三,形成共情氛围是必然要求。话语表达对应话语接受,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悟之间,涉及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教育教学的内容如何让大学生理解、接受以及产生共鸣是话语表达的“最后一公里”,这属于“术”的层面。
  一方面,需要话语表达从自上而下的独白转向双向互动的对话,增强学生共在感。“‘对话’的方式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言说者,通过理性沟通和平等对话来探讨共同面对的理论和现实问题。”[13]对话强调交流沟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教育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参与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以统一。
  另一方面,需要话语从单一性表达转向多样化表达,引发学生共鸣感。其中,走进学生的话语场,抓住学生在新时代鲜活的话语表达,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资源,实现话语共鸣尤为重要。以话语共鸣引发教育共鸣,进而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对中国共产党的筚路蓝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等产生共情,实现话语表达和话语接受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以情感观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创新,指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适应性、对象适应性等问题。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话语体系创新的实效性也不单单是情感所决定的。结合制度、文化等因素,在视域融合中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将是更为系统的考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