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陈文娟 杜凌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缘起、推进与未来突破

发布时间:2023-07-10
字体: 打印
分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前沿性、综合性和发展性课题。加强大学生认知特点及其规律的研究,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代发展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视角,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缘起、推进与未来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缘起
  在认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前,已被多学科关注。心理学基于对行为主义机械论和还原论的不满,率先将认知纳入学科范畴并创立认知心理学。随后,认知逐渐演化为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群的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认知问题,源于提升学科科学化水平、解决学科实践问题、适应教育对象代际变迁的综合推动。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提升科学化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目标追求,这就使得认知研究纳入学科领域成为必然。20世纪80年代初,理论界经过深刻广泛讨论,认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1]3687。为此,学科成立之初便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外部总体性规律的研究。随着相关研究成果逐渐走向成熟,学界又意识到科学化的深入推进还“需要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必然”[2],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环节的规律(认知规律、情感演化规律、信仰规律、行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特殊领域的规律(接受规律、主客体互动规律)、不同发展对象的规律(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规律、大学生的认知变化规律等)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和内部化研究转向,促使学界关注认知问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综合性、内隐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问题的深入揭示呼唤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支撑。故在理论界兴起的认知转向学术热潮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积极吸纳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沿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方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全面关注大学生的认知需求、认知能力、认知规律和认知发展等注入了科学的“新鲜血液”。
  (二)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难题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始终坚持以破解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回应和解决思想政治观念入脑入心难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关注认知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3]20,也是推动理论学科关注和研究新问题、形成新研究论域的重要动力。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内隐性,使得作为价值性内容的思想政治观念不同于知识性内容能直接入脑入心,而需要经历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和学生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才能被广泛接受,这一转换过程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观念入脑入心的难度。加之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要使主流思想政治观念冲破重重阻碍被大学生认知、认同、内化和接受,真正地入脑入心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就变得更为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开疆拓土,寻找新的研究论域。即要突破原有的理论思辨范式,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技术,在大学生复杂的脑机制和思维机制中研究大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要洞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如何由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向学生的认知体系转化;要研究思想政治观念如何在复杂的大脑机制中引起注意、进入感知阶段、强化生成记忆和进行思维加工;还要把握大学生认知思想政治观念的脑机制作用原理和思想政治理论观念的入脑入心作用机制等,以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思想政治观念真正入脑入心。
  (三)把握新时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变迁的需要
  大学生代际变迁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向[4]294。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突出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认知问题提出新要求。当前,在网络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和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大学生的认知来源丰富且多元;认知加工系统呈现出从以外部权威为主向以内部加工为主转向的新趋势;大学生的认知偏好与以往相比显示出新倾向,他们对那些视域狭窄、角度陈旧的内容不感兴趣,更关注那些视角独特、风格创新的关键意见领袖发表的观点和内容。与此同时,算法技术加速了大学生认知内容的偏窄化、碎片化和茧房化,认知偏向、浅层认知和窄化认知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真实写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引导活动和理论解释学科,其“解释力在当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与时代发展同步而展现出的思想力度、精神锐度、情感温度”[5]。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根据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和认知特征方面表现出的代际特征作出合理解释,才能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进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历经实践准备与初步认识、普遍关注与积极探索两个阶段的奠基,在新时代步入建构发展与深化细化阶段[6]。具体体现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涵本质、现状问题、过程规律、优化路径4个方面的研究视角和深度都有所推进。
  (一)廓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涵本质
  概念是研究的起点,既往研究只从知识性认知层面归纳了大学生认知的一般内涵特点,尚未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涵与本质。步入新时代,学界尝试从多视角廓清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本质。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范畴融合视角。认知最初为心理学范畴,有学者基于认知的本来属性,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机融合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获取和加工的心理过程”[7]4,由“感知—注意—同化—顺应”[8]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构成,具有恒常性、阶段性、可塑性、社会性、心理性、实践性、价值性等特点[9]。二是过程结果视角。有学者基于认知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变化界定基本概念,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道德准则的完整认识过程及认识结果”,“涉及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各个阶段”,其结果是形成符合阶级要求的“动态知识结构”[10]12,呈现出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等特点[10]83-90。
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本质的“信息加工说”“系统要素说”和“心理活动说”3种主要观点。“信息加工说”从过程论的视角分析,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本质上是思想观念形成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社会认知、具身认知和价值认知的有机统一[10]79-82。“系统要素说”则从整体与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本质上是引导者、认知者、认知对象、认知情景和认知建构各要素组成的系统[7]4。“心理活动说”聚焦认知的基本属性,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构成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事物特征和联系的心理活动[8]。
  (二)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状况分析
  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状况的把握由认知心理活动的一般化描述转向了微观的专项考察和辩证统一的全面考察。
  就现实状况而言,学者从宏观梳理和微观聚焦两个视角展开分析。从宏观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流是积极正向的。以思政课认知为例,学生能意识到它的基础性、价值导向性、内容深奥性和行为规范性特质,但少数人形容它模式化、枯燥化和内容模糊化[11]。就微观来说,大学生的政治认知[12]、价值观认知[13]、道德认知[14]整体水平较高,但法治认知明显淡漠和模糊,处于消极被动阶段[15]。在认知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风格差异,前者内在动机强烈,适合个别化学习方式;后者则倾向于小组学习[16]。
 就存在问题而言,学者考察了师生双方的问题表现。大学生主要存在着认知结构相对封闭、思维僵化,缺乏立体感、辩证性和系统性等问题[17]91-94,在思政课堂中认知投入有待从联接和引申阶段向扩展和投入阶段提升。而教师则缺乏对大学生认知动力、认知策略和认知投入的激发和引导[18]88-94,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由熟知向真知转化、知行合一的实现等受到阻碍。
  (三)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过程规律
  以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的考察多遵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性认知过程,进入新时代学者开始深入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和规律,尝试建构起认知规律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学界普遍认为要从作为基础环节的认知结构开始分析。一是就认知结构而言存在着两种观点。其一,“知识结构说”,它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是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内容及结构、马克思主义方法及核心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结构[19]19-20。其二,“心理结构说”,它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作为“主观色彩的思想底板”[20],是由知识结构、调控结构、动力结构和逻辑结构4个部分组成的心理结构。其中,知识结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观念、载体、学习策略、辩证思维;调控结构是指元认知;动力结构包括情感、意志和需要;逻辑结构是指要素联结方式。[17]43-53二是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过程则有“五阶段论”[7]91-128和“四过程说”[8]两种。“五阶段”包括感知刺激—表征—思维运筹—信念确立—认知践履5个层层递进的阶段。“四过程”则指感知、注意、同化和顺应4个有机联系的心理过程,在认知过程中经由信息加工机制、具身认知机制、社会建构机制形成认知[10]153-174,并在心理模式上表现为思想理论信息的获取、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21]。
  进入新时代,学者们又从“元认知”“认知形成”“认知运行”3个视角开启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探索。一是元认知规律。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并受生物遗传、生理成熟机制、知识增长的综合影响。元认知规律是指思想政治理论元认知与未知发生矛盾时,元认知通过对未知的引领和整合使学生获得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推动学生思想成长[22]79。二是基于认知形成揭示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是内外要素互动的结果,学者基于这一视角将认知规律总结为需要驱动与内在决定律、实践反映与社会互动律、阶段发展与整体发展律[10]144-151;也有学者聚焦大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归纳为主动建构律、感官协同律、认知平衡律、情感激发律和内化外化律。[8]三是基于认知运行总结规律。有学者从认知的外界推动、内在运行和外化表达3个维度综合分析,提出认知规律宏观上为社会律、实践律、反映律、作用律、超越律;微观上为平衡律、选择律、默会律、层次律、原型律;反向表达上是无知律、遮蔽律、误差律、抑制律、失调律[7]69-85。
  (四)细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路径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路径探究,学界也由宏观整体论述转化为细化聚焦师生两个维度深入展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者们主要基于认知调控和认知完善两个视角展开探究:认知调控主要包括对认知本体、认知心理、认知能力、认知文化和认知反身进行常规调控、元调控、认知测评和认知干预[7]129-167。认知优化则是要激发个体认知需求、合理配置认知资源、创造认知环境、强化舆论认知导向、消除认知偏见、融入主流认知[10]216-255。
  二是思政课教师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特点规律设计教学。其一,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状况,优化思政课教学话语。要细分语言认知环节、建构话语认知图式、提升教学语言魅力等[23],从而找准师生认知平衡点、树立课程自信、增加学生认知投入的喜悦感[18]95-99。其二,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过程,推行结构化教学。在注意阶段优化内容供给,在知觉阶段顺应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在记忆阶段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在回忆阶段利用可视化图示、多媒体课件、慕课学习系统等[21],创设激活—探究—建构、检视—打破—重构和整体建构的教学模式[19]175-222。其三,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探究创新性教学方法。通过发挥主体作用、刺激感官联动、引发认知冲突、加大情感投入、实现知行合一等方式[8],采用认知冲突法、开放式讨论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未来突破
  进入新时代,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由于研究布局和学科视野的限制,在理论基础、基本范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未来要围绕这些问题精确布局、精准发力、精心探索,推动相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一)筑牢基点,夯实研究理论基础
  学理依据和理论支撑是科学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体系的根基所在。为有效推进相关研究,必须将突出理论基础的坚实性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化相结合,避免照搬挪用或过度泛化。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理论依据挖掘不够丰富,仅限于认知心理学、具身认知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借鉴,缺少对认知语言学、认知人类学、认知哲学和认知德育理论的分析借鉴,使得研究的本源性视野缺乏。二是理论的学科转化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性较强的学科,在特质、功能和表现方式上与自然学科及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认知研究有所不同,如果研究的区分度和转化性不足,会导致学科特色缺失。
  因而,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必须拓展理论基础研究。把握认知哲学、身体哲学、转喻隐喻理论、语言哲学、神经生物学等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与语言和话语、认知与情感、认知与神经元系统、认知与身体等的内在逻辑关联,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特色,积极探索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认知发生机制,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驱机制与外部强化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社会教化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与话语变革的互动逻辑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原理等的进一步探索。
  (二)把握起点,确立基本研究范畴
  学科范畴是研究理论问题的起点,也是推进相关研究理性化和成熟化的立足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本单元和骨架,研究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领域的各种现象及其特性、关系、方面等的本质的基本概念。已有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外延缺少探究,且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公认的研究范畴,这无疑是导致理论研究分歧过多、研究内容不聚焦和研究成果学理性不突出的主要原因。
  有鉴于此,要在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内涵外延的基础上,借鉴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关于范畴的相关论述,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性质和状态确立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一是实体范畴。实体范畴反映的是研究论域的客观内容、实在基础以及各种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思想道德认知、法治认知、认知偏见、刻板印象、认知结构、认知容量和负荷等属于此列。二是属性范畴。它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内在本质所规定的特性、属性和功能性。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等属于此类。三是关系范畴。它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各种现象之间的对应、联结和综合联系。认知与情感、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认知需求与外部动力、主观努力程度与客观认知场景等属于此类。
  (三)深化重点,完善主要内容体系
  研究内容和主题是明确学科区分度的主要标志,宽泛、体系的研究主题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学科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方向。已有研究内容存在着继续开拓的空间:一是存在研究的空白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价值和目的、大中小学生认知的承接性和差异性等问题仍未进入学者的关注视野。二是存在研究的薄弱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偏好与刻板印象、认知影响因素、认知机制和认知模式等的主题研究尚处在浅显化、经验化论述层面。三是存在分歧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的研究要么将认知特点或认知互动关系等同于认知规律,具有泛化和主观化倾向;要么注重表象和外部的探究,深入性和本质性揭示不足。
  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填补空白点。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本体价值、现实意义和历史贡献的分析,明确研究价值;加强比较研究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二是强化薄弱点。多维度多视角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中的刻板印象和影响因素,并注重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对认知的内驱机制及外部机制进行归纳。三是弥合分歧点。整体上需对大学生的认知需要驱动律、认知结构形成与改造律、认知阶段循序渐进律、认知形成与接受差异律等进行重点揭示,并对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具体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感知律、认知交互律、认知记忆律和认知接受律展开分析,探明唤醒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知识持续性注意的机制,掌握大学生加工信息时产生的应激交互、线性交互、认知—场交互关系及对信息的记忆与接受过程。
  (四)突破难点,开拓实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推进理论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的必要手段。既有研究方法存在着交叉研究的深度和适配度不够、独特学科属性不突出、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要突破难点,就要跳出哲学思辨和理论分析的窠臼,推进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前沿实验方法的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主导实验方法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功能磁共振影像(f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等。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脑科学的发展,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进行某种认知操作时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性的功能成像,通过探查大脑内“有形”的新陈代谢和血流量变化来分析人们“无形”的认知加工过程。在美国,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教学过程早已实现关联,教师会把认知发生机制和原理的实证研究呈现于课堂。国内已有学者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中,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大学生理想问题的入脑情况[24]115-124,为我们开拓新方法提供了重要方向。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设计出一系列的实验模式或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精准分析,总结提炼观点并升华为原理内容。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科学化,必然要在实验方法上有所开拓。一方面,需要拓展PET、fMRI和SPECT实验方法的应用。即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阶段分别进行脑成像实验,通过脑电成像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应用。可借鉴内隐联想测验法研究大学生的认知偏好及刻板印象;通过双作业操作法分析主要作业对伴随作业的干扰及分配,观察学生的注意力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容量;运用有声思维法审视学生的推理过程和认知活动规律;利用电脑模拟法等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机制和认知模式的理论模型等。
  (作者简介:陈文娟、杜凌飞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凌飞,石家庄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