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包炜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一体化论析

发布时间:2021-11-11
字体: 打印
分享: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其中重点论述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推进一体化的主要内涵,即“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2]当前,学界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涌现,本文既尝试从一般原则角度把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性,又以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思政课经典命题为切入口阐发推进一体化的内涵路径,在此基础上,探究和厘清推进一体化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组关系,以期推动这一议题不断深入。

一、推进一体化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经典命题,无论是“单主体论”“双主体论”还是“主体间性论”,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主体角色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根据受众对象的特征变化而作出适当调整。当前,学界已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论”“学科素养论”“学生成长需要说”[3]等不同角度对推进一体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总体性论证和框架性阐释,而从根本来看,推进一体化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特别是知识结构积累规律与价值认同衔接规律的必然结果,是顺应学生成长规律这一需求侧特征而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遵循学生知识结构积累规律

 

  学生以学习知识为本职,学生的成长始终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获得,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遵循这一前置命题的基本规律。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知识结构积累过程呈现出的诸多特征性问题都要求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推进思政课改革。

  一方面,就整体而言,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过早地在知识积累中呈现“碎片化”倾向并对基本政治常识出现“盲区”。文理医工不同专业学生在大学课堂同修一门思政课已经十分普遍,但是面对文理科生的知识储备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现实难题,不仅让不少思政课教师感到棘手,而且让不少大学生对于“政治”以及与之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到艰深难懂。这一现象指向一个根本问题,即大中小学段尤其是高中向大学的过渡阶段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过程中出现“断层”,基于此,补齐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短板要求推进一体化建设。

  另一方面,就思政课本身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与大学阶段的思政课在教学体系方面存在差异性,而学生对于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都存在知识积累实现“层层高”的内在需求。同一个重要主题,基础教育阶段与大学阶段都会有所涉及,而两者在知识结构积累过程中的差异性直接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注重讲授知识点、大学阶段侧重讲授基本原理,因此,如何弥合基础教育阶段政治课教材话语、教学话语与大学阶段的跨度问题,切实解决部分学生对于大学阶段思政课的不适应,尤其是在知识积累一般意义上的不适应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积累的“层层高”,这就需要推进一体化来解决其中涉及的课程标准的衔接问题、学科素养问题等。

(二)遵循学生价值认同衔接规律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应坚持的“八个相统一”原则,其中谈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因此,除了知识积累的“层层高”之外,实现价值认同有效衔接更是新时代思政课推进一体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学段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在价值认同方面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价值认同对象由一人一事一物转向理念主张、思想体系、行为方式。二是价值认同方式由感性共鸣转到理性分析。三是价值认同效应由暂时性转向深远性。这一价值认同特征切中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兼具的意识形态功能本质,亦即“传输政治认知、建构政治认同、培育政治实践理性”[4]。因此,兼容价值观教育维度的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势必要求以一体化来实现不同学段差异化价值认同的有效衔接。更深入来看,当代学生尤其是“00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认同转型衔接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文化认知领域的一种重要变化在于:破除对于西方的“他者崇拜”之后转向主动寻求“主体建构”,亦即在诸多事件指涉的“人权双标”“霸权逻辑”等面前确认了“西方的月亮并非那么圆”这一客观事实,从而尝试探索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及其内在逻辑。新时代思政课作为知识与价值的供给侧,通过推进一体化建设来讲出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中国故事,使之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代思政课推进一体化的内涵与路径

  在重申推进一体化的合规律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探讨一体化的具体内涵与实现路径。从政策文本来看,《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从课程目标体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推进一体化的方向目标与内容举措。然而,仅从一般意义上辨析概念范畴还远远不够,基于此,以下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命题切入加以阐释。

(一)课程目标:道德情感——思想基础——政治素养——使命担当

 

  一体化的内涵首先表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要求由“情”入“理”再到“行”,从而实现“道德情感——思想基础——政治素养——使命担当”的系统化。新时代思政课具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在一体化原则下循序渐进并且随着学段进阶而实现螺旋上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在这里,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就是贯穿于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如果只有情感共鸣而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这种教育不能称之为彻底或成功。应当明确,思政课当然有生动活泼的一面,但是并非嘻嘻哈哈一笑了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一定以最终行为方式作为标准。只有在不同学段分别侧重“情”“理”“行”的教育,亦即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注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注重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注重增强使命担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系统化集成。

(二)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由常识到理论、由知识到价值

 

  推动一体化,离不开课程建设,这既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又包括课程内容建设。在信息化时代,课堂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一体化原则下的思政课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三级进阶的有效衔接尤其是相同、相似主题的教学衔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高中阶段的“政治与法治”、大学阶段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均会涉及这一主题,而不同学段课程的开设则应当实现由浅入深、由常识到理论、由知识到价值的进阶。这一进阶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例如,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复杂现实,一方面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应对全球化思潮冲击、转型社会价值多元方面“面临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的风险”[6],另一方面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有一些还停留在“要”爱国、“要”爱党、“要”爱社会主义的“指令式”宣教。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内容建设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这是一体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新时代思政课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且要从现象到本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与国家命运的有机统一。

(三)课程教材:注重内容衔接与表述方式

 

  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在推进一体化中的重要性被不断重视。今天的教材使用情况出现了个别极端现象:完全不按照教材或者全盘照抄照讲教材,此外,高中阶段思政课对于教材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大学阶段这一现象也应当引起重视。因此,针对不同学段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利用率是一体化视角下课程教材建设层面的主要目标,特别是教材编写应当回应不同学段基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差异化关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内容可以包含诸多丰富案例,例如:1935年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面对国家危难的时局,时任校长张伯苓发出了“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由此引导学生认识“爱国”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爱国”是什么;进入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材内容不仅可以融入“爱国三问”,而且应当全面厘清“爱国”之中的“国家”的具体内涵、“爱国”之中内嵌的“公民义务”以及“爱国”语境中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这些不仅是教学内容,而且是教材内容。这背后指向一个事实,即注重内容衔接与强化话语吸引力是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推进一体化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推进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新命题。对于这一命题,既要有一般层面的价值审视,又要有清晰明确的理念思路、实施策略,更应充分注重推进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因此,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笔者尝试提出推进一体化需要着重处理的几组关系,以供进一步讨论。

(一)“一体化”与“主线”: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应当明确,一体化是改革创新的方法论,而方法论的背后始终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只有讲清楚主线才能有效深入推进一体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这条核心主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2]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这条主线应当在新时代思政课上讲清楚。推进一体化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明确部署,而这些制度设计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理解并认同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清楚。毋庸置疑,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而通过一体化建设应当达成凝聚社会共同价值的目标。可以说,处理好“一体化”与“主线”的关系,也就处理好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形式”与“价值”的关系。

(二)“一体化”与“差异化”:充分重视学段差异与内容差异

 

  一体化旨在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与衔接,在强调一体化的同时也就内含了对于“差异化”的讨论,这种“差异化”主要是指基于学段差异而形成的方式方法的差异。探讨“一体化”与“差异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一体化”的现实指向,即既要解决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形式机制问题,又要解决内容实质问题,换言之,要在内容实质层面上摒弃简单重复实现不断进阶从而实现内涵式发展。近年来,思政课的“抬头率”和“满意度”问题一直引人关注,由于思政课既具有“政治性”的基本属性又具有“必修化”的基本要求,所以贯穿大中小学全过程的同一门课如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抽象演绎”或只谈“生活体验”,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势必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只有针对学生关切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讲出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尽管现实中还有诸多因素影响思政课有效性的实现,但是在理论上和制度上遵循不同学段学生成长规律作出积极调整完善就是第一步,处理好“一体化”与“差异化”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三)“一体化”与“共同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一体化的有效推进更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从数量上来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就已经突破10万人,并在高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而这支庞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关系到一体化建设的成败与否,其中涉及到两大突出问题:第一,在横向层面,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由于学科背景差异性而导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思政课教师本人的教学科研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课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第二,在纵向层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学习沟通促进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这对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极为重要,最终将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推动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