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余一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部分重难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1-09-13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20年年底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规范了今后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体系。其中,大学本科阶段的思政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调整为“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的新教材随之进行相应修订[1]。作为教材第一章的人生观教育部分,在保持整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融入了新思想、进行了新调整、补充了新内容。在把握该部分修订内容基本思路的前提下,准确解答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有利于顺利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找准人生观教育的课程定位

  人生观教育与其他诸如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部分,共同构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干内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几门课程共同构成大学本科阶段思政课必修课。理解人生观理论、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应该首先从找准人生观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定位着眼。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定位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能够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思政课是在学校中开展这项工作的主渠道。结合大学生所处年龄段具有的认知特点,高校的思政课重在理论教育和学习,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按照方案的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共同构成大学本科阶段的思政课必修课程,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要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换言之,在大学本科阶段,主要通过上述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课程内容来看,除“思想道德与法治”外的其余几门课程都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等,主要涉及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逻辑、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总体属于世界观层面的内容。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定位,方案明确规定:“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3]相对而言,更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探讨的问题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受学生关注。正因为如此,相关文件关于具体教务的安排,一直规定本科生应该首先学习本门课程再顺序学习其他课程,以确保各门课程的有序衔接,这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接受实际出发而作出的科学安排。本门课程由此成为新生入学后最先开设的思政课,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起点。

(二)人生观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定位

  相对于其他几门课程而言,“思想道德与法治”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而本门课程的第一章又是最直接、最集中开展人生观教育的内容。

  从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面对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自处,如何处理个人追求与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如何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是每一位心怀梦想、自觉担当的大学生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但社会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更新、社会交往的扩大,总会出现关于学业、情感、社会实践、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各种疑惑,如何在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认识自我,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成为摆在他们面前亟须解答的人生难题。本门课程中的人生观部分,首要的功能与定位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人生观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为正确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类人生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同时,除了自身构成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与方法等内容,也为大学生为何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法治素养,从人生观理论上提供相应的学理依据。如果说教材其他几个部分主要讲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本部分内容就是从个体角度阐述“为什么”的问题,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是科学而高尚的,从而去说明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一定意义上,本部分内容构成了除绪论外其他各主题部分的“引子”。“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绪论交代清楚新时代定位、明确大学生历史使命之后,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生观”入手,按照次序展开其他各部分内容。

二、把握新教材人生观部分的主要变化

教材各组成部分的编写和修订,既要服务于教材整体编写修订思路,又要形成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理解新教材人生观部分的具体变化,应该以明确人生观教育的展开逻辑、把握人生观部分各版块内容的组织思路为前提。

(一)人生观教育的展开逻辑和教材中人生观部分的组织思路

  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漫长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人生观教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说明只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为之而努力奋斗。基于这种理解,教材人生观部分按照“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三节顺序展开,先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认识、阐释基本概念,再依次说明何为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最后再论述大学生应该如何以正确的人生观去指导生活实践。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是人生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教材以习近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钥匙”的比喻引入,说明要处理人生道路上纷繁复杂的各类问题,需要首先对人生问题有一个总的把握,进而从人与动物生命历程的区别来正式引出人生观概念,说明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本节的核心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人生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它构成人生观教育乃至“思想道德与法治”全部内容的基本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论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阐明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系,在完整阐述人生观理论之余,也在高校思政课中第一次对“三观”之间关系进行明确交待。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观教育的核心目标。人生观包括3个主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科学认识与评价人生价值。教材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阐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大学生应该树立的高尚人生追求。基于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的基本道理,教材顺序引导学生明白,唯有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掌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是朝着选定人生目标努力前行的重要前提。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讲述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前两节共同从理论上阐明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本道理后,本节侧重说明学生在实践中,如何以科学人生观理论为指导、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下成就出彩人生。从人生成长之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入手,阐明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并正确处理各种人生矛盾;针对实际存在的错误思想观念,剖析其实质及危害,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人生观。最终,引导大学生主动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人生,在奋斗中创造人生价值,实际上以对习近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4]论断的阐释来结束人生观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人生观部分的新变化

  新教材的人生观部分在保持整体结构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具体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补充。

  第一,调整局部结构,优化论述逻辑。基于本章的总体思路,新教材对第一节、第三节的局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论述内容更加完整、展开逻辑更加通畅。第一节中原本作为独立一目的“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新教材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内容上的延伸而调至其后,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分析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置于本节开头,为后续人生观主要内容的具体展开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作为独立的一目紧随其后,而原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增加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关系内容后,以“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为标题同样成为独立的一目。第三节中原属“辩证对待人生矛盾”的幸福观相关内容,调至本节同时也是本章的最后,将如何理解幸福、如何实现幸福人生作为探讨人生观问题的最终落脚点。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的人生观理论、学会正确对待人生问题,最终要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人生、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融入新思想,补充新内容。习近平在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多种方式与青年交流互动、寄语青年,提出许多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认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5]37,强调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凸显了劳动的价值、劳动在人生价值评价及实现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关于正确处理小我、大我关系的重要论述,要求大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的发展进步之中;习近平关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5]48“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6]335等重要观点,阐明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一个不断奋斗、不停创造的过程,鼓励并引导青年在新征程中继续拼搏奋斗,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对青年的嘱托,以不同方式被充分融入本章各部分内容中。此外,基于整体的论述逻辑,本部分还补充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关系等新内容。

  第三,回应新问题,解读新现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面对复杂的人生问题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或者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受到怀疑,或者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在如何认识人生意义等问题上出现新的误区,或者是面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带来与日俱增的压力而对前途失去信心、对奋斗本身不抱希望,等等。对此,新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明确回应。针对部分青年学生在现实压力面前选择“躺平”的新情况,通过辨析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迎接人生挑战;针对青年学生在生命认识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强调青年学生首先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也要有为了崇高目的而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

  第四,着力精准表达,丰富表现形式。从确保理论的严谨性、知识的准确性、表述的规范性角度,反复锤炼文字表达,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等内容的具体表述仔细推敲、修改完善,努力使语言表达、内容阐释更加精准。比如,在“辩证对待人生矛盾”部分,原教材要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新教材则改为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以便与其标题中的“矛盾”相呼应。同时,为了及时回应相关问题,在不破坏主体内容的完整性与流畅性的前提下,新教材增加“图说”“明辨”“拓展”“名言”等多种辅文版块,扩充了相关材料,大大丰富了教材的表现形式,使整个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呈现形式上更显生动活泼,更加贴近青年学生。

三、厘清人生观部分的重要理论问题

人生问题种类繁多、关涉庞杂,人生观部分绝非对这些具体问题的一一回应,而是对如何处理重大人生问题的理论回答,对青年学生做好关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之路提供理论指导。讲好这部分内容,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现实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同时在认识自我,由此出现了关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的各类回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处理人生问题提供根本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01认识人的本质,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所谓神的启示,而是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将特定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的人的本质。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构成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也不是像费尔巴哈所谓人的‘类本质’,而只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才决定人的社会本质。”[8]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实现了认识人的方法论上重大转变,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之谜。

  处在特定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与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存在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由此,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成为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7]188,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有赖于社会进步为其提供基础,个性的彰显、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离开了社会,个人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反过来,“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7]187,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不过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关系最根本的体现,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特殊的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叠加,而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不过,在人类以往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分工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阶级社会中个人的特殊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社会共同利益往往采取“虚幻共同体”的形式。只有未来那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能够真正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断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以及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明,共同提供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为人们科学认识人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深刻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材明确讲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青年学生应该确立的人生目的。

  首先,这一人生追求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原理为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人生追求。当青年学生真正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真正理解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后,自然也就能够引导他们明白,只有主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利益,为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其次,这一人生追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基础,是高尚的人生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7]287。毛泽东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0]217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青年学生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确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是人民立场在人生观上的具体体现。

  目的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从而也构成人生观的核心。作为人生活动的根本指向和追求,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决定着人生态度,也决定着人生价值的选择。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也就意味着他深刻理解了“人为什么活着”的科学道理,真正认识到奉献的人生才有意义,进而明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实现这一人生目的。因此,当青年学生真正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就能够明白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投身为祖国和人民谋利益的火热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教材明确界定,人生价值内在地包括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即个体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依据马克思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原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存在着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得越好,也就越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人都是社会的人,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其个体自我完善、自由发展的必要保障。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换言之,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要看其社会贡献。具体而言,因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2]44,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其能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这也从价值、意义的角度,从理论上回答、论证了上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高尚的人生追求。当然,价值评判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困难的工作,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既要看贡献的大小,还要看其努力的程度;既要尊重其物质贡献,也要尊重其精神贡献;既要注重其社会贡献,也要注重其自身完善。

(四)认真剖析当前流行的关于人生问题的错误观念

  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原本存在的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加上一些错误思潮、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个人应该在其中如何自处产生担忧。人生观部分的实际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来开展,对学生们当前普遍存在的疑惑进行回应。

  譬如,部分学生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其阶段性目标(比如考上理想大学)实现后,其人生失去方向和动力,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甚至超前消费,误认为消费越多人生就越幸福。对此,应鲜明指出这种错误认识实际上受到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误解,是对自身奋斗目标和人生意义不自知后的放纵,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败坏社会风气。只有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才能够把握幸福人生的真谛。再譬如,近期被年轻人频频提到的“躺平”,实际上也反映出缺乏丰富社会经验的青年,在面对压力时的迷惘与不知所措。尽管这一现象的产生背后存在复杂的社会因素,教学中仍应明确地向学生传达出基本立场:个人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应该受到尊重,但作为志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必须保持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主动作为、努力奋斗。诸如此类问题,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出于内容与表达的权威性和完整性考虑,不可能全部纳入其中,而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对当前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则是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应有之义。当然,很多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有着复杂的成因,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课堂教学也不应变成只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的所谓“专题”授课,而应以理论的方式再现这些现象的产生、说明其危害、指出正确应对的立场和方法,以完成思政课应当承担的任务。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