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包心鉴: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根本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21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省考察,并于5月23日在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重点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深入调研和部署。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习近平对山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特别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根本基础和强固支撑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超越于西方现代化的最突出之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制度改革和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的一个突出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6年的不平凡历程,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力发挥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释放社会活力、解放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大作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史深刻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适应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高屋建瓴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战略举措,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贯通: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历史经验和改革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厚重的历史逻辑和深邃的理论逻辑。
  谋求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和崇高理想,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儿女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是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坚韧奋斗,才开辟了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不是一个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改革中不断认识矛盾、深入解决矛盾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恩格斯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中典型性地凸显出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纲领。毛泽东精辟指出,为了实现把我国建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显然,在毛泽东这些科学的分析判断中,蕴含着深刻的制度调整和改革的思想。正是基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分析,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大思想理论,指导我们党采取正确的调整方针和改革措施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改革路线和调整方针未能顺利坚持下去,不久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了“四个现代化”步伐,使党和国家遭遇了重大挫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领导人民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探索,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科学擘画了通过“三步走”战略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懈探索,与改革开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最鲜明特点,也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最深邃逻辑。正是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中,形成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富内涵:第一,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改革不是改良,不是对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具有革命性质的社会变革。把改革提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高度,深刻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深刻揭示了改革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历史充分表明,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的重大论断,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第二,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基础,现代化的根本基础是先进生产力。“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现代化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中制度现代化是关键性因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是着眼于对制度问题的深入思考,邓小平明确把改革的意义定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完善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出发,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制度逐步定型”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制度现代化价值取向,为如何通过制度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根本指南。正是从制度定型完善的长期性出发,邓小平对制度改革的深远意义和发展趋势作出总体设计:“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第四,改革的目的是要赶上时代。由于长期闭关锁国所造成的经济、技术落后状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现代化探索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赶上时代。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放眼世界、高瞻远瞩,作出了一个影响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那就是把改革和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以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推动对内改革。正是站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制高点上,邓小平精辟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关起门来搞现代化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要贯穿“三步走”战略全过程;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开放也没有出路;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同外国人合资经营,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实践雄辩证明,邓小平关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紧密结合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改革开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是对新时期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具有厚重的历史逻辑,又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深刻揭示,具有深邃的理论逻辑,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南。
二、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价值和“改革主轴”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什么新的特点和要求?承负着什么样新的任务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5·23”座谈会重要讲话中作出深刻阐明。他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这一重要论断,是在深入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基本规律的深入揭示,是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对全面深化改革高屋建瓴的总体设计,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性和鲜明的实践操作性。
  第一,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不断实现制度现代化这一核心价值目标,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巨大制度效能。
  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表明,小治治事、中治治人、大治治制,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因素。在制度改革上是自发还是自觉、是被动还是主动,是不同性质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区别。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以“资本逻辑”为驱动力量的现代化,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是一种自发的、被动的过程。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资本的固有特性是利益无限驱动和利润无限追逐,资本的运作和增殖在极大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必然带来利益分化、政治极化、阶级对立、极端个人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等种种“现代病”,必然造成对内剥削和奴役、对外扩张和掠夺等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很难完全解决,甚至愈演愈烈,这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弊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整和改革为根本动力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所遵循的“人本逻辑”,把制度改革和创新提到了更加自觉和突出的位置。一方面,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有益成果,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巨大优势,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造福全体人民。正是从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和人民在制度完善中的主体性、能动性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现代化。这既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个基本规律,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与核心价值的内在机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上的一次伟大觉醒,这一觉醒的最突出标志就是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完善。“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 正是紧紧抓住了制度改革创新和定型完善这一根本任务和关键环节,改革开放有力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邓小平反复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不啻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真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从而领导人民奋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制度治理现代化”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制度治理效能”论,突出强调“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保障。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明确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强调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新时代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呈现出许多新内涵和新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以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主轴”,制度改革的现代化取向更加明确,制度创新的现代化内涵更加厚重。正是以制度现代化为核心价值导向的改革创新,充分释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为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劲的制度支撑、注入了强大的制度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彰显了东方大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其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特点,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依赖更为突出,对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更加迫切。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固有基础和独有特质。当今世界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总人口10亿左右,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引领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共同享受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对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还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制度优势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一些现行制度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严重制约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民群众主体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紧紧抓住“14亿多人口”这个主体要素,把充分激发人的主体意识、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作为制度改革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整体推进人的现代素质建设作为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准,从而不断夯实制度基础、增强制度活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其他方面的鲜明特质,也无不蕴含着提升制度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进一步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创新提到了突出位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和核心价值,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现代分配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分配制度现代化水平,依靠科学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和防止两极分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和核心价值,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全社会文明生长机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增强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的现代文明素质,以现代化的文化体制和文明制度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和核心价值,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保护自然、优化生态的环境制度改革,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和核心价值,关键在于不断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格局和外交体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对外交流和文明对话,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又以中国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好维护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现代化,必须把制度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导向,贯穿于、渗透于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领域和全部过程。
  第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影响现代化事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持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在深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矛盾中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
  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强调:“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极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力,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极其深刻地涉及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领域,要求更深层次地推进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和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同时还极其深刻地触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要求破除一切妨碍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升人的现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能够担当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不仅有鲜花和掌声,还有障碍甚至陷阱。我们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在坚持制度现代化目标导向下,牢牢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新问题、妨碍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解决问题中凝聚共识、在化解矛盾中增进团结,才能牢牢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充分激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凝聚起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坚持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与正视问题、化解矛盾的问题导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从直接意义上说是因为我国制度体系中还存在着种种严重制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严重影响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主体意识弱化、竞争意识退化、形式主义固化乃至价值观扭曲,严重影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迫切要求把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的现代素质提到重要位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制度现代化为价值导向和根本动力,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鲜明特色、本质要求、主要任务、发展阶段、重大原则的认同,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凝聚和激励广大社会成员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谱写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篇章。
三、系统集成和重点突破相协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主题和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5·23”座谈会和考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抓住前进道路上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改革成效,既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又要从最紧迫事情抓起,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坚持有破有立,实现纲举目张。这些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人民至上的群众路线,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彰显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核心价值和改革方向。
  第一,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也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主题。现代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表明,新型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科技信息化,是各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后发型”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时间走过的路程,创造了在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奇迹。现在,世界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变革时期,这对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重要机遇,也是严峻挑战。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提升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能否进一步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得出的最重要成果。
  毋庸讳言,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当前一些领域还存在着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无论是市场运行机制还是政府管理体制,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国有企业活力与效率、影响民营经济规模与质量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在市场运行机制上,突出表现为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不少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严重影响构建合理的现代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在政府管理体制上,突出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管得过死,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体制机制性弊端。
  实践表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贯彻到经济发展的一切领域和全部过程,把政府管理作用建立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遵循现代市场规律的基点上来。一方面,市场必须“有效”,就是要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聚焦到搞活实体经济、增强市场效益上来,运用现代市场机制毫不动摇地搞活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市场要“有效”,关键在于“自主”,这就要赋予各类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权,使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通过现代市场机制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劳动者和建设者的作用和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为”,就是在遵循现代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职能,着力建设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坚决革除特权思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制度性弊端。
  第二,紧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曾经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然而,由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狭隘性和历史局限性,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愈益暴露出种种弊端,愈益背离现代化发展趋势而陷入困境。以美国政治为典型,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的是各自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在两党少数政客操纵下,民主离劳动人民越来越远,已经堕落成为少数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相互攻击、愚弄人民的工具,由此导致政治极化、利益分化、社会撕裂和种族歧视加剧等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美国统治者以“民主价值同盟”的名义所发动的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和战争,更是严重破坏了世界政治秩序,给不少国家和地区带来了重重灾难。种种现象表明,曾经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淖。“人类政治文明向何处去?”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我们党为人民民主长期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时代高度、适应人民需要,探索基本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性地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拓展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实践。实践深刻表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形态,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境界。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各项制度“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个突出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释放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化功能。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关键在于这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完整的“民主制度链”和具有制度系统支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效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和艰巨任务,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加快民主制度现代化步伐。当前,尤其要抓住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主题,有机地融入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领域和全部过程,切实保证人民依法依规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革除影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进一步完善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制度机制,用制度化力量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三是要坚持以治理为价值。进一步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家治理效能,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治理的一切方面、落实到社会治理的一切领域,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功能。
  第三,紧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突出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加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的伟大创造,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文明形态,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文明形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新文明形态,是充分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兼具世界文明精华的新文明形态。这一新文明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和文明模式的文明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文明的路径选择,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境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文明智慧和强大的文明动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赋予了新内涵,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新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紧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价值目标和根本任务,重点突破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在深入推进“三大文化形态”有机贯通中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深刻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构成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要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这三大文化形态有机贯通起来、融合起来,是生成、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路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主体性之“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铸造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是文化主体性之“基”,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不断强固的基石;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主体性之“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深扎牢扎稳的根基。二是在深入构建“两创”体制机制中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脉。习近平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坚持“第二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方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文明根脉,关键在于把握“两创”的精髓,构建有效推进“两创”的制度机制,立足时代需要和人民需求,坚持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机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成果,释放出新的理论优势。三是在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深刻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本质上的规定,也具有突出的优势。从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具有“后发型”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重特质。作为“后发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完全可以充分吸收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教训,最大限度地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防止和避免现代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落和片面性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人本逻辑”,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双重特质的有机统一,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突出任务。
  第四,紧扣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推进现代化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迫切的意义。一方面,在整体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日益广泛,不仅在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还存在着不少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甚至由此导致侵犯人民群众权益现象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化,必须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安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应着重抓好三个关键性环节:一是进一步健全大众政治参与机制,完善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体系。扩大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大众政治参与,充分调动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凝聚政治共识、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正确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进一步完善人民信访制度,创新柔性管理和韧性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主要通过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进一步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发展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是被实践反复证明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渠道。建立党委领导、政协主导、政府支持、人民主体、多元参与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便捷有效的“商量”平台,紧紧围绕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权益的实际问题和影响基层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进行及时广泛充分的商量,真正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人民安全至要、国家利益至上的综合安全制度体系。社会安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直接关乎现代化大业。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用制度优势和制度威力应对各种风险、保护人民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面临的一项突出任务。
  第五,紧扣推进绿色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奉行“人类中心主义”,为了谋求发展而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从而遭到大自然的严重报复,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屡屡发生的惨痛教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正是由于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有力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谱写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篇章。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完善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地解决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突出问题,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治理,推动形成广泛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胜利实现,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千秋万代!
  (作者简介:包心鉴,男,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