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杨志超 姚彤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三重逻辑探赜

发布时间:2024-08-20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形成发展的独特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有着内在的联系,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担负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塑造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使命,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其中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守正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弘扬,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益成果的吸收借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凝聚精神动力的艰辛探索和历史经验;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利于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一、理论逻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追求和科学阐释,蕴含着中国古人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崇尚坚持和不懈探索,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中对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包容认同和吸收借鉴。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中蕴含的关于人的精神力量的理论思考,有助于深刻把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科学依据和价值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理论阐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存在,更是精神文化的存在,人的解放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解放,更包括精神上的解放。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理论构建,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体现了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源于“现实的人”的精神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是由人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探讨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他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感觉、欲求、激情等是人的一种感性的内在需求,是由人的本质特征所产生的。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使得人存在着精神上的需要,人的类本质的意识的能动性将人与动物的本性进行了区分,并通过对劳动异化的深刻分析,将人的需要的异化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之一。在讨论精神需要问题时,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从“自我意识”出发,从抽象的人的角度理解人与精神需要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强调人的精神需要不是抽象的人的精神需要,而是“现实的个人”的精神需要,他指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也就是说,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中,更表现在精神层面,即人的意识性本质是在人的精神需要满足过程中才能够得以充分展现。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种追求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还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基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同理,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富离不开相应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进行系统论述的过程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这一观点清晰地揭示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同时,精神世界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世界发展产生反作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对物质生活条件产生影响。例如,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政治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宗教可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意识形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人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精神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长,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成为必然趋势。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任何人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客观境界与主观境界的有机统一性。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谈到关于人的精神发展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役畜。”一个真正的人,不应仅限于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富,这是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只有当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实和提升,全体人民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变得富有,才能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注重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观念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有着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人通过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等价值理念,为人们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导向和丰富的精神养料。例如,强调道德修养,提出“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取向,将追求高尚道德品质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目标;强调审美体验,无论是诗词歌赋、书画艺术还是园林建筑,都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情趣,倡导人们提升精神享受品质;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在顺应自然规律中寻求精神的安宁与和谐;强调仁爱之心,教导人们能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强调人文教化,将教育作为传承先人智慧和经验,启迪和提升思想境界的基础;强调集体观念,主张人们在团队中寻求合作与共赢,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支持;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质基因与强大生命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源泉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精神修养。古人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建设,屈原在《楚辞》中说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不仅体现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揭示了精神世界超越物质存在的重要性。孟子有言:“吾善养浩然之气”,个体应当积极培养自身的精神力量,使之如浩然之气,源源不断,无所不包。《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当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像地一样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正是古人所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古人对个体精神修养的重视,强调了对个人品德和精神力量的培养,这些宝贵的思想为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怀揣着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热切向往。中华文明将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视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任务。这种对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追求。“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和谐的价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表达了物质基础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强调了物质充足后,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循社会规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强调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即使在简单的物质条件下,也能保持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体现了古人对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追求。“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慎言·御民篇》)表明了国家治理的三个层面:物质生活富裕、民众精神安乐和社会民风正派,阐释了国家安定的前提就是人民在物质上富足、在精神上快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根基,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多样形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内容,重视提升人的审美体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了极为丰富和多样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表现在诸多艺术门类上,如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求。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深远意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书法艺术则以笔墨之韵传达出书写者的气质与情感;传统音乐与戏曲更是将旋律与表演艺术结合,传承了民族的音乐遗产和表演技艺。这些艺术门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传递了历代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哲学和社会理念,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现,对其保护、挖掘和弘扬,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文明与启迪现代的重要任务,对于全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文明关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
  人类文明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从古至今,不同文明和时代的人们都致力于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个人的内在品质、追求心灵的满足与和谐,以及创造并享受美的事物,都在探索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追求不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体现在对知识、智慧、道德、艺术和精神成长的渴望。这种对精神世界丰富的追求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启蒙时代的哲学思考,以及现代社会中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等价值理念的倡导,它不仅关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也是人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跨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全人类共同愿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在于不断探索和拓展精神世界的边界,通过教育、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多种形式来丰富人的内心生活,提升人类的整体精神福祉,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和谐的世界。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社会既是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也必然是人的精神文明不断丰富的过程。古今中外,丰富的精神生活与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每一个希望建设美好社会的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追求。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老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哲人的思想成果都旨在促进人的精神发展、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早在2500多年前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从中国的孔孟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世界各大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探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路,探索崇高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还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古代中国的盛世时期,都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上达到了高度繁荣。例如古希腊时期,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从《荷马史诗》到《理想国》,从帕特农神庙到埃庇道鲁斯剧场……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包含了哲学、文学、戏剧、运动竞技、美术和建筑等领域,涵盖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对当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其诗歌、乐舞、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在同时期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文化成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传播。这些起源于不同地域的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需要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对于生活在某一区域、发展其固有文明的人们而言,其他文明种类正是丰富了其因自然、认识、偏好等因素而暂不能达到的认知,其他文明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就对其发展自身的文明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种类的文明因为交流互鉴而愈加美好,人类发展史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能够在与不同文明的交往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新时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吻合,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去粗取精,把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注入新时代的中华文明中、融汇到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提升人民精神世界的品格品位。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百余年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始终重视人民精神世界的需求,并将人民的精神富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百余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围绕激发和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进行了不懈探索,为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精神动力。系统梳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历程脉络,有助于全面把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必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人民思想解放以推动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现代化的实现则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尝试引进西方技术、模仿西方制度、复制西式经验来探寻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封建地主阶级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器物来实现自强求富,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制度来进行改革等探索都以失败告终。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的实现不仅是生产技术的突破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更需要靠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精神文明的丰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全面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主张通过改造国民的思想来进行社会变革和改造,李大钊曾指出:“我以为一切解放的基础,都在精神解放。”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主要旗手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世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分析了农村文化运动,总结了当时的农村文化状况,强调要领导农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特别强调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问题的重要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不高、民主意识缺乏,是阻碍其坚定信念、投身革命的重要原因,必须用先进的理论加以教育引导,提升其政治觉悟,提高其文化水平,丰富其精神世界。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内通过开展学校教育、创办刊物、文艺演出、街头演讲、开办讲习所等方式开展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教育,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得以提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反映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压迫;要以科学为基础,反对迷信和愚昧;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和文化特权。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蓬勃发展,从延安到各个解放区,到处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解放和思想自由,激发出创建新中国、迎来新生活的美好愿景。在这一漫长艰辛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培育和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进行有益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精神文化力量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动力来源。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科教文卫事业除旧布新,加强人民的理论学习,编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开展大规模的移风易俗活动,使人民的思想观念得到较大改造,使新中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党的八大将“双百”方针正式确立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精神谱系,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物质短缺,证明了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能战胜物质条件所带来的不足,并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也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辩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共同的理想和纪律,邓小平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通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来凝聚共同理想,激发精神力量。江泽民指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强调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胡锦涛指出:“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阐释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这对于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对精神品质的要求更加热切,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强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坚定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精神世界的丰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明确指示。2021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首次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阐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体现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日益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持续深化,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新格局,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一)明确实践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文化建设上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持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既对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作出了创新和突破,又对文化工作的总体布局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实际,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践路径、保障举措等都作出了深刻阐述和严密论证,既有宏观设计,又有具体举措。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是推动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思想共识,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中增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力量,确保这一远大目标行稳致远。
  (二)站稳实践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归宿。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也是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凝结着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因此,“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方位、多领域、多举措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境界,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致力于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推动高质量精神生产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三)筑牢实践根基: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之根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思想智慧,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文化基石,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这一论述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体而言,一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价值追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滋养人民的精神世界。二是广泛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定期策划组织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搭建人民群众便于参与的文化平台,推动精神文化产品与资源的交流共享,激发人民的内在精神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精神文化的渴求与期待,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宏伟蓝图和长远规划,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科学引领。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把握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人类文明精华,丰富中华文化的世界内涵,提高中华文明的世界传播力,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与各种思潮激荡交融的背景下,稳固我们的立场与根基。
  (四)强化实践支撑:坚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提供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遵循文化产品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抒发人民情感、激发人民力量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在享受高质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世界的丰富。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顶层制度设计,打造文旅经济场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构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不断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精准应用和广泛实施。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充分应用于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实现精神文化资源更加生动立体地传播和发展。以更精准、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满足亿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
  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三重逻辑,体现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深厚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明确了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要求和实践路径。这一思想主张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充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揭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向往,对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对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有了更广泛的需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者简介:杨志超,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兰州大学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彤曦,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网络社会思潮综合治理研究”(项目号:21BKS176)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