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韩升 李斌:共时性、历时性与主体性: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视角

发布时间:2024-08-12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正确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也是具有客观规定性的现代化方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现实客体的能动认识。目前学界围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鲜明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这些探索往往只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难以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既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体现了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民群众的能动创造。只有坚持共时性、历时性、主体性三重视角的有机统一,全面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特性,深入把握历史活动的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交互关系,才能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解。
  一、差异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时性视角
  从共时性的视角理解事物,就是观察主体从横向的角度、从人类社会的横断面将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充分比较,探寻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差异,从而理解该事物的特性。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某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变革。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使得世界范围内流行着“现代化=西方化”的迷信。习近平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的结果,在世界上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新路。以共时性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全球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比较视域下,通过与世界其他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比较,清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后发特征、社会主义底色、中国道路特色,使我们能够充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理解其创新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一体化进程将推动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但各国现代化的起步有先与后、主动与被动之分。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的产物。近代西方国家内部由于蕴含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利因素,如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等,率先、主动地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逻辑必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现代化转型的先发优势后,为了开拓世界市场,寻求原料供应地,谋取垄断利益,便对广大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展开殖民侵略。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落后,在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后,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但往往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在全球化格局中,资本主义同统治中心国对被统治外围的帝国主义剥削是密不可分的。”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受到西方国家的剥削打压,自身依附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很难独立自主地完成现代化转型。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残酷的殖民剥削,将中国作为其原料供应地和商品、资本输出地,打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百年屈辱史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不仅起步晚,而且基础差。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工业状况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后发特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将面对巨大的阻力。西方国家笃信“修昔底德陷阱”,奉行“文明冲突论”,不会坐视后发国家稳定崛起,为了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必将采取一系列手段打压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西方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的过程,持续了几百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同时吸收了三次产业革命成果,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意识到,这种后发赶超型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难以完全消化,或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发展成就所掩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内部矛盾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性意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示范鼓舞作用,不仅为世界上其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新路,而且证明了在世界体系下的发展中国家仍能独立自主实现自身发展,增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信心。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效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
  西方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结合。资本主义现代化建立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以资本增殖为导向,为谋求最大的利益,通常采取对外殖民掠夺其他民族,对内剥削压迫本国人民的方式。这一过程伴随着血与泪,“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血腥扩张与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压迫没有消失,只是采取了更隐蔽、更“文明”的方式。西方现代化在资本逻辑支配下,导致了一系列弊病: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民主政治失灵,阶级矛盾激化;社会整合困难,社会撕裂加剧;盲目扩大生产,生态环境破坏;挑动国际争端,威胁世界和平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病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将让位于新的现代化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确定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根本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后,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邓小平高瞻远瞩地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呈现,是立国之本,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样。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突出地表现在: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有效规避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许多弊端,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道义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创新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也不可能为后世提供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勇于探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模式曾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主义阵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流行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迷信。由于苏联模式不适应许多国家的具体国情,加之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盲目移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僵化,最终酿成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历史使人沉思:如果苏联不将自身的发展模式神圣化,如果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方案的多样性,或许今天的社会主义阵营将展现出勃勃生机,从而赢得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竞争。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向党内强调,要吸取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教训,“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依据中国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有益探索,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等文本中,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立足我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习近平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因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按照中国的具体实际稳步推进。今天,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探索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方案,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国式”,极大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进步与生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时性视角
  从历时性的视角理解事物,就是观察主体从纵向的角度,坚持历史的连续性与进步性,科学审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确认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把握事物的发生与生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每一事物都具有运动变化、发展进步的特性。以历时性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长远的历史时段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明确其生成状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合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过往历史的有益继承,是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规律、赓续中华悠久文明、接续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仍任重道远,是一项正在生成的伟大历史事业。
  (一)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契合世界历史的全球化基本进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便要求突破旧式生产关系的束缚,推动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脱胎于封建社会,满足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面貌的全面变革。“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现代化的“变革”“转型”等含义深刻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的否定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各地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的增殖、逐利特性使得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伴随着残酷的殖民掠夺,给落后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深重灾难。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扩张也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扩张“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开启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不是主动发生的,而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所采取的被动反应。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闭关锁国状态,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不断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国家积贫积弱,迫切需要推动社会的革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与现代化的起步,既有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外在压力,也有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动力,新的生产力迟早会突破旧式生产关系的束缚,从而开启社会形态的转型。在全球化进程下,特别是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任何孤立的文明都不可能存在,世界各文明体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已经发生的现代化成果将随着全球化进程拓展到世界各地,世界上的后发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现代性的因素。将中国式现代化放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中,放置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就能认识到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契合世界历史的全球化基本进程。
  (二)中国式现代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接续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伟业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前人有益成果上的开拓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加上君主专制、文化专制、闭关锁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错过了资本主义从萌芽到生长的转变,未能完成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转型,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殖民侵略使得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遭遇严重的浩劫。中华民族是坚韧的民族。中华儿女面对国家的悲惨状况,没有被苦难吓倒,而是开始了一系列救亡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向西方学习。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学习的过程逐步深入,现代性的因素也在中国社会生发开来。鸦片战争后的中华文明并没有中断。中华民族在救亡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体制、文化观念逐步转型,现代化事业获得较大发展,中华文明以现代的形态实现了自我更新。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习近平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深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连接中华民族苦难的昨天和辉煌的明天的中介桥梁,是中华文明整体进程中的一部分。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站在前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探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启了现代化进程。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从总体上说,虽然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发展缓慢,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还是有所提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思想,初步积累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理论准备、经验教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这一评价客观科学,是对毛泽东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习近平认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这一论述科学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安排。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的接续发展,两者一脉相承。同理,就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前人现代化建设有益成果的继承发展,属于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续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接力奋斗
  “现代化”一词具有动态性,体现一种生成、进行的状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经过若干阶段的接续发展,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意味着我国实现了现代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也是我们把握时代所处方位的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战略清醒,“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国式现代化仍任重道远。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把握这一转变,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发展方式变革,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进行时,需要分阶段实现。党的十九大清晰规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制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既明确勾勒了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态,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具体可感,又清晰规定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使人民有了新期待,能够广泛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冲突愈演愈烈,全球化进程遭遇严重挫折,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弊端凸显,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同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会一帆风顺,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风浪。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三、核心与自觉: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视角
  从主体性的视角理解事物,就是观察者反观自身,确认自身的存在,从处于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现实的人出发理解事物。现实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不仅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动地改造世界,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观察事物时,人们往往过度关注客体,而忽略了主体的存在。以主体性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确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在场。观察者不仅要通过横向观察与纵向观察着眼于外部的客观世界,更要反观自身——处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现实的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的结果,从根本上说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现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高度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式现代化确认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发展目标体现人民诉求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的存在。西方的现代化以资本增殖为目标,见物不见人。马克思指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物的依赖性”的社会,物与物的虚假关系遮蔽了主体间真实的社会关系,社会成员受到物化逻辑的支配,造成了人的物化与矮化。中国式现代化确认人的主体地位,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肯定人是现代化事业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是人的实践成果,是其创造性的显现,物是人的对象化产物。同时,“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中国式现代化并不盲目地追求物质增长,而是坚持物质增长服务于人民的实际需求,现代化事业在于增进人民福祉,从而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物”与“人”的关系错位。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西方的现代化盲目追求物质增长,导致物质主义的膨胀,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导致社会成员成为精神贫乏的“单向度的人”。精神层面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也是评价一个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又高度肯定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产业等。这些举措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实现了人民的精神文明共同富裕,从而使人不仅在物质上富足,更在精神上富有,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衣食住行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满不满意,直接体现在人民的衣食住行水平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效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顺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全面美好。
  (二)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人民实践的创造伟力,坚持发展进程依靠人民推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的发展虽然不以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个人的活动都参与到了历史进程中,“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实践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有高度的主体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习近平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直接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如果丧失了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便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丢失社会主义的特性。一个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党是维系社会和政治局势稳定的重要因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难的历史任务,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国共产党领航,就有可能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造成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行稳致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主心骨、定星盘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英雄史观认为历史由杰出英雄、社会精英创造,人民群众只是他们盲目的跟从者,是消极的乌合之众。英雄史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在剥削社会深受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打压,其创造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取得的历史成就也得不到应有的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把真正大多数劳动者吸引到这样一个工作舞台上来,在这个舞台上,他们能够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本领,发现有才能的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群众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作用,为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其能力创造条件。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主体是占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的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现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须运用好“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不仅要依靠最广大的劳动群众,更要团结一切支持、关心、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鼎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党外朋友、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充分凝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磅礴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要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三)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了人民的多样化需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享有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利益是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人民群众参与了现代化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成果,便会极大地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引发现代化建设的“合法性”危机。习近平指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后来失败了、解体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苏联的经验教训表明,实现社会公平,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做大“蛋糕”,而且需要分好“蛋糕”。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国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突出成效。但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不是终点,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包括地区、城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等各地区、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停留于口头,要以高度的主体自觉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共同富裕真正落在实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代化成果将惠及亿万人民。我国拥有14亿多超大规模的人口,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全体人民共同迈入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将在人类现代化建设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当然,超大的人口规模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又是现代化建设的挑战。一方面,充足的人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超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能。另一方面,人口规模超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需要中国人民自主探索,现代化建设极其不易。这突出体现在利益分配的压力、社会整合的压力、社会保障的压力、环境承载力的压力等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惠及的人口多,而且涉及的方面广。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多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总体的安排,不仅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更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实现现代化,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须深刻把握我国人口规模超大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人民多层次的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只有坚持共时性、历时性、主体性三重观察视角的统一,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所展现出的特殊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生成状态,确认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在场,为我们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坚持共时性、历时性、主体性三者的统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有恒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