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李冉: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发布时间:2024-08-12
字体: 打印
分享: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教育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全党全社会集中破局制约思政课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开创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局面。实现这些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充分证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办好思政课,为新的起点上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坚实底气。
  一、全面凸显思政课的战略地位,实现观念认识上的全局性转变
  思想的问题是管总的问题。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需要思想解放,在观念认识上来一场自我革新,从而为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我们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看思政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思政课,站在培养事业接班人根本大计的高度看思政课,不断深化关于思政课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关于思政课的认识论。  
  习近平率先垂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全党全社会观念认识整体性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历史上首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事实上,习近平对思政课的关心重视和深谋远虑是一以贯之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他深刻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他亲切嘱托“‘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以及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擘画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战略蓝图,也为我们廓清了思想迷思、补齐了观念短板,凝聚起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强大思想共识。  
  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凸显。对于思政课的战略地位,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思政课是事业传承的火种、教育强国的底色、人才培养的基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渠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课程。办好思政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深邃思考、战略眼光和底线思维凝聚为全党的统一意志。全社会普遍认识到,思政课已经不单纯是一门课程,而是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大政治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跳出思政课看思政课、立足全局看思政课、着眼长远看思政课。观念认识上的变革是根本性的变革,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先导,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注入了坚实底气。
  二、系统重塑思政课的治理体系,实现组织领导体制的整体性变革  
  治理体系是思政课建设中立梁架柱的工作。能否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体制机制,制度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决定着思政课的建设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思政课建设的组织领导方式、长效发展机制不断健全,整体构建起中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治理体系。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建设根基更加牢固。思政课史无前例被纳入中央政治局会议议题,成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质量思政课建设成为发展高质量思政教育的龙头工程,高质量思政教育成为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教育部等各部门印发一系列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系等的政策文件,实施教学质量年、队伍建设年、一体化改革创新工程等。这些制度文件和规划方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总体方针、重要原则和关键环节,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政策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要看政策的执行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咨询、研判、评估、培训、指导等作用。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布局3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整体规划、分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政策体系。地方各级党委有力扛起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职责、协同联动格局、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各地各高校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作为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学校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好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着力解决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褃节问题。可以说,思政课建设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执行再到监督落实的完整闭环。  
  在强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制度自觉不断转化为治理自觉,制度功能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思政课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作用,思政课从过去教育战线“一家的事”变成了“大家的事”。全社会对于思政课建设的资源投入保障坚实有力,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编制岗位、教师津贴、经费项目、职称评审、人才评价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科学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规律,实现改革创新的引领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循内在科学规律,用好守正创新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科建设的最大增量,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最大资源。这意味着,新时代思政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  
  与时俱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需要以系统化课程体系阐发思想、剖析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由全国重点马院等试点开设到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主渠道教育教学的核心课程鲜明有力。各高校以高质量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牵引,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全面融入各门思政必修课,形成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各高校整合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资源,围绕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激发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介质,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统编教材的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建议、配套课件、示范讲义等的研制,既体现了国家意志,也回应了学生的理论需求和思想困惑,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中小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等教学参考资料、《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等通俗读物,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思政课教辅体系,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提供了丰富资源供给。  
  思政课的政治性是通过学理性得以诠释和建构的。讲好思政课,需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一些高校通过有组织的科研,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研究、学术化表达,出版系列学科专著,并推动研究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布局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和教材群建设,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学术品质。学科是思政课建设的根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大增量。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构筑起坚实的学科支撑。一些高校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一体发展的格局,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门类中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相应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工作载体,厚植思政课育人的学科沃土。  
  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需要搭配符合新时代学生“口味”的讲法。“云上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等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开展,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引导流量超百亿次,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全社会公布,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高校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实践教学数字地图上线使用,为获取内容丰富且兼具特色的“大思政课”数字教育资源提供了优质窗口。“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学习领航计划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大思政课”的育人形态不断丰富,更多学生走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走近基层人民群众,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一堂思政课》《我要当老师》等一批展现思政课教师形象的故事片上线,全社会尊崇思政课教师、肯定思政课建设的文化氛围孕育而生。
  四、深度聚焦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问题,实现队伍建设与发展信心的历史性突破  
  办好思政课,必须要解决好关键性、卡脖子的重大问题。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之所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其中的重要依据就是事关思政课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这些关键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观念认识、治理体系、专业化建设规律之外,还有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个是思政课建设发展的信心。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动真碰硬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老大难”问题。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通过立体化、全方位举措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思政课专任教师数量翻了几番,综合师生比总体达到国家规定标准。2012年至2024年,全国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由3.7万人增至11.3万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从54.4万人增至73.2万人。一大批党代表、领导干部、院士、国家级人才、大国工匠、模范人物、知名校友等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思政课领域涌现出一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先后开展,一大批兼具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的思政课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思政课教师争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监管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六要”标准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导向,“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锻造过硬的教学能力。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以及“三集三提”教学组织机制等,思政课教师学理论、传教法、谋创新的氛围空前浓厚。不少思政课教师加强“四史”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翻转教学、混合教学等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经验做法。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单设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优秀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等持续实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育部思政课联学联讲联研活动等常态化开展,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不断健全,思政课“备课、研课、讲课、赛课、评课”的逻辑闭环更加完整,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  
  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教师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的信心、全社会看好思政课的信心都得到了显著增强。这充分证明,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也是面向未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强大底气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面对国家要求和社会期待,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使命之重、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极端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关键是做到思想武装与理论发展相同步。从思政课建设的专业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引,也是最大的交叉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大增量,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最大资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个主题主线,深化问题导向,把握内在规律,努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作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有恒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