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高炳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发布时间:2024-04-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给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就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二点即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根本上说,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要把关注点和着力点放在支撑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实践体系上,因为社会实践进程决定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发展成就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但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说过,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之所以能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高度认可,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高度认同。党的二十大全面系统地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不仅解构了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关于现代化的理论范式,而且解构了与西方式现代化相配套的意识形态叙事,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内生逻辑

  1.历史逻辑:国家兴衰与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相辅相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恩格斯还指出:“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换言之,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不仅拥有由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构成的暴力机构,而且拥有由宗教、哲学、政治、法学等构成的意识形态。在一定意义上,前者是国家统治的硬权力,后者是国家统治的软权力。硬权力是国家存在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由软权力造成的民众认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只有不断增强凝聚力引领力,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并转化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道德支持,才能长久维持统治合法性和社会稳定性。一般而言,不管是更高形态的社会按照历史发展规律超越较低形态的社会,还是同一社会形态中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吸引力,都是以这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综合国力的相对发达为支撑的。虽然人类历史上也发生过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的游牧民族战胜生产方式较为先进的农耕民族或商业民族的现象,但这些情况往往出现在生产方式较为先进的国家综合国力相对衰落之时,而即便是这样,被征服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于征服者仍有很强的吸引力。

  从秦、汉、魏、晋、南北朝,经隋、唐、宋、金、元,至明、清(早期),中华文明依托强大的国力,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被许多国家称为“文明国度”,不少国家派使者前来中国学习取经。自清朝中后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发展的步伐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逐渐被欧洲国家超越,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一度处于落后挨打、主权蒙辱、生灵涂炭的境地,由此导致统治者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普遍质疑乃至贬损。

  在近代欧洲,意识形态对国家兴衰产生了深刻影响。恩格斯指出:“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得益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运动,西欧国家民众的思想从落后的、保守的神学中解放出来,社会活力极大释放。随着15—16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和贸易,特别是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欧国家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通过武力侵略、殖民扩张等方式使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文化和意识形态得以广泛输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意识形态上矮化其他民族、宣扬欧洲文明优越论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交流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共的强有力领导下,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就把原本落后的俄国经济迅速提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规模,并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暨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苏联的成功对广大落后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和引领效应,特别是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展现了光明前景。中国也在苏联的影响下成功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然而,苏共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导致其意识形态越来越保守,整个社会的活力逐渐被窒息,苏联在与西方阵营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在1991年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等于科学社会主义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经济体量跃至世界第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向东看”成为一种潮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显著提升。

  2.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价值基础

  近代以来由资本所推动的西方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以剥削人、压迫人、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为目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虽然较之于封建社会具有重大进步意义,但却使整个社会陷入资本逻辑所统摄的普遍性异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福祉为目标、依靠全体人民力量来推进的现代化,全面扬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贫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奠定了坚实价值基石。

  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随着工业资本的兴起及其在全球的扩张而出现的。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在资本逻辑全面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全部要素、所有领域都被物化了,物质财富的扩张凌驾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包括资本家、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被异化为资本的工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这就在制度源头上根除了资本无序扩张的基础,能够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使现代化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对贫富两极分化的超越。资本主义国家及其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的统治与资本家的利益,有产者更富有、无产者更贫穷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演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润,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势,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不少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1975年,收入前1/5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后1/5家庭平均收入的10.3倍,到2020年则升至17.4倍。这一痼疾是资本主义国家注定无法根除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并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之上,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和财富分配制度的根本否定,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从根本上维护和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精神充实对物质主义膨胀的超越。物质主义是资本主义内生性的文化形态,资本家的奢侈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私欲,而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水平,从而在资本积累的链条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资产阶级大力宣扬“消费文化”,兜售消费主义。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还将物质主义作为社会管控的手段,通过大众传媒诱使人们在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虚假消费中享受虚幻的幸福,逐步丧失独立思考和反思批判能力,变成“单向度的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界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更加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鲜明标识。

  和平发展对对外扩张掠夺的超越。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不断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在资本原始积累初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早期殖民主义者对亚非拉国家和民族进行了残酷的征服、奴役、掠夺、压榨、杀戮,掠走了大量的白银、黄金、金刚石等资源,并以血腥野蛮的奴隶贸易从非洲夺走了大量劳动力。时至今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坚持“丛林法则”,公然不讳地从实力出发处理国际关系,以本国至上霸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式现代化的这一痼疾,是对人类文明的公然践踏。中国式现代化是通过和平发展的方式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没有走西方式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老路,而是靠人民的辛勤劳动,靠国际分工与合作。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市场红利和良好发展机遇。

  3.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赢得意识形态竞争提供了现实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历史必然性、价值优越性的科学把握。由于“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并且把所有制问题作为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根本上瓦解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因而不管在哪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哪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政,都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为洪水猛兽,予以最大程度的诋毁、污蔑、打压。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是不可调和的。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两种意识形态的竞争虽然不像革命与战争年代那样你死我活,而是出现了长期并存、复杂斗争的趋势,但是对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定力。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制造的一个又一个“意识形态隔离墩”,既要与之针锋相对地斗争,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从底层逻辑入手,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到那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以中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为生动注脚,凝聚力引领力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就其根本而言,取决于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效,取决于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发展方向,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五个文明”的模式探索和建设成果,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现实支撑。

  1.中国式现代化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物质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建设高度物质文明,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而其物质支撑则在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45年间,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成功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迅速发展,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自2010年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人民币,而至2022年,人均GPD已达8.57万元人民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九千八百九十九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式现代化给中国和中国人民面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证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性。

  2.中国式现代化以政治文明建设为保证,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政治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既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近代以来,随着宗教神权的式微、世俗权力的扩张,神学概念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被政治哲学概念所逐步替代,特别是民主、自由、人权等概念原本掌握在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左翼力量手中,但近些年却被西方一些国家改造成其意识形态武器。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实践,打破了西方民主模式的迷思,避免了西方金钱政治、党派纷争、政治极化、议而不决、短期行为的弊端,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中国式现代化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强大纽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丰富、更加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向往。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精神力量基石。一方面,要彰显民族精神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擘画了美好图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厚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彰显时代精神的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党和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冲破观念障碍,打破利益藩篱,破解发展难题,不断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4.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文明建设为基石,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社会支撑

  社会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与群众冷暖息息相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取得重大成就。我们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该管的管得住,能放的放得开,社会充满活力、秩序良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5.中国式现代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环境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多方面对我国施压,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优先领域,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同时,要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理念构筑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长远意义,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三、把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策略原则

  1.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古往今来的政权更迭史表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因此,毛泽东同志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围绕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有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维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碰撞交锋更加频繁,有时甚至十分激烈。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方向等产生干扰,一些西方媒体蓄意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抹黑、歪曲。越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就越多,考验就越严峻。这就愈加要求必须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激浊扬清、守正创新,凝聚共识、激发动力,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着力健全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制度、体制、机制,选优配强意识形态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拓展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把自由职业者、海外归国人员、进城新市民等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依法加强对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的管理,坚决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以严、紧、硬的方式手段,守好建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成的方针原则,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就是要以学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全过程,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明确的中国式现代化各项战略部署,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效新格局检验学习成果、积累宝贵经验。

  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几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意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积极进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4.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是我们党立足于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提出的新的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兴传播平台的强势崛起,传统媒体阵地正在萎缩、受众群体逐渐流失,话语之变、格局之变、攻守之变愈加凸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就是要针对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困境,以自主可控的重大传播平台建设为支撑,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5.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网络空间行使主权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网络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有序开展“护苗”“剑网”“净网”“清朗”等网络专项治理行动,有力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把网络治理现代化纳入其中,不断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依法治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网,让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立足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与发展趋势,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确保立法紧跟技术进步,回应网络空间治理现实需求。要技术治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规范数据资源利用,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网络空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有效治理网络空间,离不开技术思维和技术手段。要理顺互联网“去中心”“去监管”的技术特征与网络空间“有中心”“有监管”的治理需求的关系,深入挖掘技术本身蕴含的治理潜能,善于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感知网络空间态势、强化信息监管、畅通信息通道、辅助决策施政,更好防范和化解风险,赢得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动与先机。

四、把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关键环节

  1.把意识形态建设全面融入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点既是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环境和条件,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向和内容。这就对意识形态建设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统筹性、前瞻性。整体性,就是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定位,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意识。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因此,必须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引领思想、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始终从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思考和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统筹性,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谋划,使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方面、其他领域工作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游离于这些工作之外,而应融入这些工作。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在推进各方面工作时,都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一般事务性工作中发现思想政治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关键问题上做到心明眼亮。前瞻性,就是敏锐察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应对。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其特点和规律,能够科学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全面分析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判各种社会思潮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提高警惕,制定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应急预案,做好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2.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挑战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

  党在长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方法、好传统,这些都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予以传承和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信息网络社会人们生活方式、认知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带来严峻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加大对我国的遏制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重大挑战,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所出现的新旧矛盾叠加凸显、思想意识争锋等问题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网络化、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手段。一是创新网络宣传手段。充分理解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特点,用好多元化网络平台,掌握网络空间舆论发展方向,壮大主流舆论,以鲜活的形式将党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广大网民;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深入分析网民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宣传内容和传播方式,使党的意识形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促进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同频共振。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特点愈发鲜明,极大地分散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控制权和主导权。要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电视台等官方舆论场建设,着力增强其公信力、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自媒体、网络直播等民间舆论场的作用,着力去除其中的低俗庸俗内容;善用网络“大V”、影视明星、知名企业家等具有较大社会号召力的群体,创造条件团结其中的正面力量,依法抑制其中的负面力量,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用正能量感染人、影响人。三是创新对青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党的二十大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尊重青年的个性特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青年中的亲和力,主动融入微信、微博、QQ、快手、抖音、B站等青年集聚地,更多使用微视频、表情包、“freestyle”“剧本杀”等方式生产包含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青年的话语载体表达、诠释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帮助青年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在全球意识形态场域中建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叙事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人类社会演进规律的现代化,但是在被西方媒体把控的国际舆论场上,关于中国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神秘论”“威胁论”“崩溃论”等论调时常变换面孔轮番出现,使我们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因此,要在全球意识形态场域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一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核心概念体系。要把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独特性与日常生活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性、亲和性结合起来,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概念进一步与人民美好生活融合起来,建构以普通民众为本位、以日常生活为指向的概念体系。二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文艺符号。诗歌、音乐、绘画等文艺形式具有跨文化背景传播的魅力,对于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建设,既要注重故事性叙事,又要发挥文艺符号的辐射性叙事作用。要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进展,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近年来在国际文化场域有较大影响的中国科幻题材文学作品、科幻电影作品、基础建设纪录片等,创造更多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三是把中国叙事话语体系建设与经贸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意识形态宣传与经济贸易活动联系起来,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文化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国大市场对世界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彰显,中国供应链对全球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要将对外商贸、外交关系和对外传播三者统合起来,在中国企业“出海”、服务当地民众的同时,把中国文化、生存理念、生活习俗等也带到当地,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4.妥善处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重大关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又要牵住“牛鼻子”,正确处理重大关系。一是破与立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面对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同时敢于斗争、批驳谬误,从而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破,重点是破除敌对势力对党和国家的造谣抹黑,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破除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困难的非理性表达,破除滥用市场原则导致的唯利是图、道德失范等。立,重点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倡导理性和平的社会心态,大力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二是内与外的关系。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内与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内与外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对内,主要通过理论宣传、新闻出版、学校教育、社区工作等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可以综合运用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等话语风格;对外,主要是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新闻发布、民间交流等方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树立我国亲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三是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随着信息网络向社会生活的深度渗透,网络已成为我国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变量。因此,要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依法加强对新兴媒体管理和网络空间治理,构筑网络安全防线,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同时,要把意识形态工作向日常生活领域延伸,及时准确回应百姓关切,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民生工作的温度实感增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五、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两个“最大的政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潮流、历史大势、民心向背的深刻把握,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坚定回答,为全党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把两个“最大的政治”统摄起来,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坚实注解;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依靠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从而为引领中国、影响世界释放出更多更巨大的正能量。

  (作者简介:高炳亮,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